碧螺春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碧螺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了《碧螺春》这篇课文共向我们展示了三幅画面,是哪三幅呢?
生:清晨采茶图、入夜焙茶图、月下品茶图 (板书)
师: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足迹一起走进江南明媚的春光,走进清晨采茶图。
㈠、学习第二自然段
1、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2、把第二自然段转化成自己的话,向同学们介绍关于碧螺春茶的传说。
师:读得真美。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这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板书美)
㈡、学习第三自然段
美读第三自然段,那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美,给你印象深?为什么?
用一句话写写你的感受。
㈢、师:请看导学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思考:美体现在什么地方?然后在体会着美美的读一读。
生: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
我认为这句很美,美在笑声中。
(出示)师:何止笑声美妙呢!
生:茶树丛的颜色美。
生:花香美。
谁来读一读?【点评】读得很不错。
生: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色。
这句话很美,写出了茶园的颜色很美,金色的。
师:噢,金色。
说到金色,你马上想到哪些和“金色”有关的词语。
生:金碧辉煌。
生:金光灿灿。
生:金光闪闪。
师:对,就是这样的美丽,请同学们体会着读一读这句话。
生练读,指名读(读得很不错)
师:美,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采茶姑娘披着晨雾,踏着朝霞,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
晨雾白的的,朝霞红色的,颜色美。
(出示)
生:这句话也写出了采茶姑娘的勤劳,他们起得早。
生:我感觉采茶姑娘就像一个又一个新娘,她们披着白色的婚纱,踏着红色的地毯,走向她们向往的地方。
师:这是何等美妙,令人兴奋激动的场面呀!体会着读一读。
学生投入地读。
师:你认为美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生: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摘下一片片嫩芽。
这句话写出了采茶姑娘的动作美。
生:也写出了她们的动作熟练。
生:还写出了采茶姑娘的神态美。
神采飞扬不就充分表现出来嘛!
师:神采飞扬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师:她们摘下一片片嫩芽,其实就是摘下一片片希望,一片片收获的喜悦,怎么能不神采飞扬呢!
谁来体会着读一读?点评……
生: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从这可以看出采茶姑娘长得美。
师: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我们充分感受到这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但,这仅仅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吗?想一想,它还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它还是一幅热闹的劳动场面。
从“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摘下一片片嫩芽。
”可以看出采茶姑娘的勤劳。
生:它还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从“醒”这个字可以看出来。
师:为什么?“醒”字告诉了你什么信息?
生:醒字说明湖山有了动静。
生:湖山本来是沉睡的,静悄悄的。
它醒来之后就有了鸡叫,有了人动,所以就变得有了生机。
师:说得多好哇!睡了一夜的湖山醒来了,重新焕发生机,迎接着朝阳,迎接着采茶姑娘,迎接着新的一天。
师:大家想一想,一个人置身在一片绿浪中,目之所及全是碧绿碧绿的,鼻中所嗅全是淡淡的香味,耳之所听全是银铃般的声音,此时此刻真是美妙极了。
哪位同学把第四自然段有感情地读一遍?
师:清晨,茶园里闪现着采茶姑娘忙碌的身影,飘荡着他们银铃般的欢笑声,入夜之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走进“入夜焙茶图”!
这一副景象我们又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交流):繁忙(板书忙)
师:那你们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㈣、请同学们读一读第六自然段,并用曲线画出有关制茶的句子。
谁来说一说?
师:我们先来聚焦焙茶手的动作:
(出示):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指一名同学读。
师: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出具体的动词吗?(揉搓捺抓),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呢?从这个句子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
再找两三个学生体会着读一读。
师:这些动作是有先后顺序的,能颠倒吗?(不能),请同学们体会着做一做。
师:谁来演示一下(手势)。
师:随着焙茶手娴熟的动作,引读:此时的茶叶——(媒体出示)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
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
师:为什么称它为“工艺茶”呢?
生:肯定有很精湛的技艺;像工艺品一样美;
生:一定是手工制作而成的。
生:应该向工艺品那么精致。
师:所有的一切都拿捏到好处,它已经不是普通的碧螺春茶叶了,在茶手的精心制作下,已经诞生了真正的艺术品。
㈤、师: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来自学月夜品茶部分(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的词语,句子来体会)。
师:这一幅图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齐说:陶醉)(板书:醉)
师:想一想作者醉在哪里了呢?
生:作者醉在美妙的月光中了。
生:作者醉在碧螺春茶动人的姿态中。
生:醉在碧螺春茶淡淡的清香中和甜津津的味道中。
生:朦胧的月光,清香的茶水,真诚的朋友,边喝边聊,真是不亦悦乎。
生:这么朦胧美妙的景象,连我也陶醉其中了。
师:多么富有诗意,多么令人陶醉,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碧螺春真不愧是“天下第一茶”啊!
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碧螺春的世界,了解了碧螺春采摘、制作的具体过程,一起领略了祖国的茶文化,相信大家对它的兴趣依然浓厚,那么我们就来一小段练笔吧:
江南明媚的春光是什么样的,把它写具体。
(写一段话)
仿写: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
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
板书设计
采茶美
26 碧螺春制茶忙
品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