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
玻璃电极的作用原理:
玻璃电极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玻璃泡,泡的下半部是对H+ 有选择性响应的玻璃薄膜,泡内装有pH一定的0.1mol•L-1的HCl内参比溶液,其中插入一支Ag-AgCl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这样就构成了玻璃电极。
玻璃电极中内参比电极的电位是恒定的,与待测溶液的pH无关。
玻璃电极之所以能测定溶液pH,是由于玻璃膜产生的膜电位与待测溶液pH有关。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
使玻璃膜的外表面形成了水合硅胶层,由于内参比溶液的作用,玻璃的内表面同样也形成了内水和硅胶层。
当浸泡好的玻璃电极浸入待测溶液时,水合层与溶液接触,由于硅胶层表面和溶液的H+ 活度不同,形成活度差,H+便从活度大的一方向活度小的一方迁移,硅胶层与溶液中的H+ 建立了平衡,改变了胶- 液两相界面的电荷分布,产生一定的相界电位。
同理,在玻璃膜内侧水合硅胶层- 内部溶液界面也存在一定的相界电位。
其相界电位可用下式表示:
Φ外= k1 + 0.059lg a1/a1ˊΦ内= k2 + 0.059lg a2/a2ˊ
式中a1、a2分别表示外部溶液和内参比溶液的H+活度;a 1ˊ、a 2ˊ分别表示玻璃膜外、内水合硅胶层表面的H+ 活度;k1、k2分别为由玻璃膜外、内表面性质决定的常数。
因为玻璃膜内外表面性质基本相同,所以k1=k2,又因为水合硅胶层表面的Na+ 都被H+所代替,故a1ˊ= a 2ˊ, 因此Φ膜= Φ外—Φ内
=0.059lga1/a2,由于内参比溶液H+活度a2是一定值故:Φ膜= K + 0.059lga1 = K + 0.059pH试,说明在一定的温度下玻璃电极的膜电位与试液的pH呈直线关系。
简易解释:
玻璃电极对氢离子有选择性的吸附能力,而且吸附数量的多少与氢离子浓度成正比;玻璃电极表面吸附了氢离子后会和玻璃球中的溶液形成电势差,再用参比电极就可以测得与氢离子浓度有关的整个电路的电势差。
这就是玻璃电极的工作原理。
平板式电极结构:
平板式电极结构,包括:一上极板,带有加热器,基片放置于上极板;一下极板,设有上层孔板、下层孔板,其中所述的上层孔板、下层孔板之间为上层混气室,下层孔板之下为下层混气室;下层混气室下部另设有电极接入端子,电源通过分配器采用这些电极接入端子引入;一进气口,连接于下极板的下端,由上而下依次为一绝缘陶瓷层和一金属层。
本实用新型提高非晶硅基薄膜材料生长速率及均匀性,减少由等离子体产生的硅聚合物对系统的污染,并可获得较好的物理及电学参数。
电位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所用的电极被称为原电池。
原电池是一个系统,它的作用是使化学反应能量转成为电能。
此电池的电压被称为电动势(EMF)。
此电动势(EMF)由二个半电池构成,其中一个半电池称作测量电极,它的电位与特定的离子活度有关,如H+;另一个半电池为参比半电池,通常称作参比电极,它一般是测量溶液相通,并且与测量仪表相连。
电导率的基本原理
在电解质的溶液中,带电的离子在电场的影响下,产生移动而传递电子,因此,具有导电作用。
其导电能力的强弱称为电导度S。
因为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因此,测量电导大小的方法,可用两个电极插入溶液中,以测出两个极间的电阻R。
据欧姆定律,温度一定时,这个电阻与电极的间距L(cm)成正比,与电极的截面积A(cm )
反比。
电磁流量计原理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在非磁性管道中,利用测量导电流体平均速度而显示流量的流量计。
通过量测水流切割磁力线所产生的电动势来推算管渠流量的装置。
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在电磁流量计中,测量管内的导电介质相当于法拉第试验中的导电金属杆,上下两端的两个电磁线圈产生恒定磁场。
当有导电介质流过时,则会产生感应电压。
管道内部的两个电极测量产生的感应电压。
测量管道通过不导电的内衬(橡胶,特氟隆等)实现与流体和测量电极的电磁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