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根尖观察实验报告(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洋葱根尖细胞的结构特点。
2.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3. 学会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洋葱根尖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是进行有丝分裂观察的理想材料。
通过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过程,可以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了解细胞分裂的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1.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剪刀、显微镜、盐酸、酒精、蒸馏水、染色液(改良苯酚品红或醋酸洋红)。
2. 仪器:恒温水浴锅、显微镜、解剖镜、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
四、实验步骤
1.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1)取洋葱根尖2~3mm,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玻璃皿中,解离3~5分钟。
(2)用镊子取出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漂洗7~10分钟。
(3)用镊子取出洋葱根尖,放入盛有染色液的玻璃皿中染色5~10分钟。
(4)将洋葱根尖夹至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用镊子轻轻捣碎根尖。
(5)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均匀分布。
2.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1)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找到分生区细胞。
(2)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切换到高倍镜,仔细观察细胞分裂过程。
(3)记录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核呈椭圆形,染色质
丰富,细胞质呈均质状。
2. 有丝分裂过程如下:
(1)间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开始凝缩,形成染色体,核仁逐渐消失。
(2)前期:染色体进一步凝缩,形成姐妹染色单体,核膜逐渐消失,出现纺锤丝。
(3)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纺锤丝牵引姐妹染色单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4)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5)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核膜重新出现,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掌握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细胞分裂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学习细胞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七、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洋葱根尖细胞新鲜,避免细胞死亡影响观察结果。
2. 解离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细胞过度解离,影响观察。
3. 漂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染色液流失,影响染色效果。
4. 染色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染色体过度染色,影响观察。
5. 观察时要注意调节显微镜的焦距,确保观察清晰。
第2篇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洋葱根尖细胞的结构和有丝分裂过程;
2. 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方法;
3. 观察并识别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4. 分析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
二、实验原理
洋葱根尖细胞具有高度分化的细胞和旺盛的分裂能力,是进行有丝分裂观察的常用材料。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复制、缩短、分离,最终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可以了解细胞分裂的全过程及染色体变化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1.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载玻片、盖玻片、解离液、蒸馏水、甲紫溶液、镊子、
剪刀、显微镜、盐酸、酒精等。
2. 仪器:恒温箱、水浴锅、显微镜、显微镜载物台、显微镜镜头、显微镜目镜等。
四、实验步骤
1. 洋葱根尖的培养:将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广口瓶中,置于恒温箱中培养
10天,使根尖细胞充分生长。
2. 洋葱根尖的解离:用剪刀剪取洋葱根尖2~3mm,放入盛有解离液的培养皿中,
解离5min左右。
3. 洋葱根尖的漂洗:用镊子取出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漂洗7min
左右。
4. 洋葱根尖的染色:用镊子取出洋葱根尖,放入盛有甲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
5min左右。
5. 洋葱根尖的制片:将洋葱根尖夹至载玻片上,滴加一滴蒸馏水,用镊子将洋葱
根尖碾碎,盖上盖玻片。
6. 洋葱根尖的观察:将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不
同时期及染色体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各时期特征:
(1)间期:细胞核明显,染色质呈细丝状,细胞质均匀。
(2)前期:染色质凝集,形成染色体,核仁消失,细胞膜内陷,出现纺锤体。
(3)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纺锤体拉直。
(4)后期: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纺锤体逐渐消失。
(5)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
子细胞。
2.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1)间期:染色体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
(2)前期:染色质凝集,形成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4)后期: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
(5)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染色体消失。
六、实验结论
通过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我们掌握了洋葱根尖细胞的结构和有丝分裂过程,了解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及染色体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符合有丝分裂的一般规律,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实验材料。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镊子等工具时要小心,避免划伤手指。
2. 在解离、漂洗、染色等步骤中,要控制好时间,避免过度解离或染色时间过长。
3. 在制片过程中,要保证洋葱根尖细胞均匀分布在载玻片上,避免细胞重叠。
4. 观察时要注意显微镜的调焦,确保清晰观察细胞结构和染色体变化。
5.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第3篇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2. 观察并识别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各个时期。
3. 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的特点和染色体行为。
4. 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二、实验材料
1. 洋葱根尖
2. 显微镜
3. 载玻片
4. 盖玻片
5. 解离液(15%盐酸和95%酒精的混合液)
6. 漂洗液(清水)
7. 染色液(改良苯酚品红或醋酸洋红)
8. 镊子
9. 剪刀
10. 烧杯
11. 滴管
12. 水槽
三、实验步骤
1. 洋葱根尖的培养:
- 选取生长良好的洋葱,将其放入蒸馏水中浸泡,使根尖露出水面。
- 将洋葱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培养,使根尖继续生长。
2. 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
- 将洋葱根尖用剪刀剪取2-3mm长,放入盛有解离液的烧杯中,解离5-10分钟。
- 将根尖取出,用镊子夹住根尖,放入盛有漂洗液的烧杯中漂洗7-10分钟。
- 将根尖放入盛有染色液的烧杯中,染色5-10分钟。
- 将根尖取出,用镊子夹住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用剪刀将根尖剪碎。
- 在根尖碎片的上方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3. 显微镜观察:
- 将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整焦距,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 仔细观察细胞核、染色体和细胞质的变化,记录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4. 实验结果分析:
- 观察并记录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 分析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比较不同时期的时间比例。
- 分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如染色体的复制、缩短、分离和分配。
四、实验结果
1. 观察到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 间期:细胞核大,染色质疏松,染色体不明显。
- 前期:细胞核开始缩小,染色质凝聚成染色体,核仁消失。
-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
- 后期:染色体分离,向细胞两极移动。
- 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细胞核开始重建,核仁出现。
2. 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如下:
- 间期:约占总细胞周期的90%。
- 前期:约占总细胞周期的5%。
- 中期:约占总细胞周期的2%。
- 后期:约占总细胞周期的2%。
- 末期:约占总细胞周期的1%。
3.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如下:
- 染色体复制:间期。
- 染色体缩短:前期。
- 染色体排列:中期。
- 染色体分离:后期。
- 染色体分配:末期。
五、实验结论
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并观察到了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2. 我们了解了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以及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3. 本次实验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和机制。
六、实验反思
1.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较慢,导致观察到的分裂期细胞较少。
2. 在制作装片时,部分细胞可能因操作不当而损坏,影响了观察效果。
3.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更加注意操作规范,以提高实验成功率。
七、实验拓展
1. 可以尝试观察其他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如洋葱表皮细胞、水稻根尖细胞等。
2. 可以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细胞分裂速度的变化。
3. 可以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