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探究题集锦 (1)精选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初中科学
重点知识精选
化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科,充满了新奇的实验!浙教版初中科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科学辅导练习
1、铅笔为什么有软和硬的差别呢?这是由于石墨太软,光用石墨做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黏土粉末以增加硬度。

黏土掺得越多,铅笔就越硬。

下表为部分普通铅笔的标号及笔芯原料的配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硬度最大的铅笔是(填标号) ;
(2)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
原子构成的,石墨质软而金刚石却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

它们的性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2、下列是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操作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A 图中,螺旋形铁丝的一端所系的一根火柴的作用 是 , C 图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
(2)C 图中,可观察到的实际现象是:铁丝在氧气中 ,生成了一种 色的固体。

3、图甲所示是一个动物呼吸的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的环境中。

回答问题: (1)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

(2)装置乙与装置甲比较,两者存在的一个主要的不同点是 ,
这样做的理由是
(3)过一段时间后,着色水滴将如何移动? 。

理由是 4、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经常见到铁制品生锈的现象,铁生锈是铁制品损坏的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坏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某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想探讨铁生锈的原因,做了如下实验(如图):
(1)在第1试管中插入一根干净铁钉,注入蒸馏水,注意不要浸没铁钉。

(2)在第Ⅱ试管中插入一根干净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赶走水中的空气)至浸没铁钉。

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

(3)将第Ⅲ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放人——根洁净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每天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试管I 中铁钉首先生锈了,试管Ⅱ、Ⅲ中铁钉没有多大变化。

请你分析铁钉生锈的条件是 。

结合生活经验,想一想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应该采取什么办法? (写出两种办法即可) 5、、右图为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据图回答:
(1)在实验过程中,要用黑布遮住大烧杯不让光透过,其目的是 。

(2)第二天揭开黑布,小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

请写出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将燃烧的木条放入大烧杯中,木条会
, 说明大烧杯内的
浓度大大减少;
(4)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
,产生了
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 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
重的温室效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吸收CO 2,又通过
作用将CO 2排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 2和H 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
种化工原料。

写出此物质的分子式:2CO 2 + 6H 2 =
+ 4H 2O
标号 原料配比 2H H HB 2B 石墨(质量分数)%
74.0% 75.2% 8L 3% 85.5% 黏土(质量分数)%
26.0%
24.8%
18.7%
14.5%
(3)为了缓解大气中的CO 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
___(填字母)。

A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B .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 .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7.神州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凌晨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先后在太空进行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试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研究项目,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 据和科学资料,这次神州四号仍用长征二号F 运载火箭发射。

阅读以上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 长征二号F 运载火箭用的是液氢燃料,助燃剂是液氧,请写出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在飞船内为了使宇航员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了盛有过氧化钠(Na 2O 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再生氧气;过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碳酸钠和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每名宇航员每天消耗约600升氧气,按6天计算,每名宇航员至少需消耗多少gNa 202?(氧气密度为1.43g/L)
8、在做“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将叶片上的黑纸去掉,用镊子将叶片摘下,放入小烧杯中,浸没在酒精里。

再把该小烧杯放在水浴中加热五分钟左右(如右图)。

酒精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叶片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 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摊平在培养皿上,滴加碘液(如右图),结果是 ;对出现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9、科学家在地球的地层中曾发现有一种厌氧型的绿硫细菌,在光照下能利用CO 2和H 2S 合成有机物而正常生长,细菌光合作用的总反应是:
试写出上述反应式中A 物质的化学式 。

上述反应的生成物硫对皮肤有消毒作用。

已知矿泉水中含有少量的H 2S ,它和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硫和水,所以矿泉水涂于皮肤表面可以治疗某些皮肤病。

试写出H 2S 与氧气反应的化学


式:。

9、如图甲、乙为人的呼吸模式图,其中表示呼气的是
图 。

小明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了,他收集了两瓶气体(如图乙),请你帮他选择一种方法加以验证。

10、为了探索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中温度、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⑴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_(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⑵种植一段时间后结果发现②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比①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②号温室中温室 ① ② ③ CO 2浓度
0.2%
5.0% 5.0% 温度
15℃
15℃
20℃
CO 2 + 2H 2S ============== CH 20 + 2S + A

绿硫细菌
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能促进萝卜幼苗进行__ _____作用。

⑶同学们将萝卜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变成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物质减少了,这是因为萝卜进行____ _______作用的缘故。

11、锌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器官正常功能的微量元素,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因此缺锌者可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等保健品来补锌。

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 12H 22O 14Zn(相对分子质量为455)。

请回答: (1)葡萄糖酸锌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葡萄糖酸锌中所含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至0.1%)。

(3)现有一支10mL 某品牌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锌6.5 mg ,那么该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是 mg 。

12、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1)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
型为 反应。

(2)D 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为 。

(3)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13、读“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2007年6月的某周)”的有关统计数据:
(1) 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___ ___
; (2) 杭州的首要污染物是__ ________;
(3) 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
_____,请写出 防治酸雨的两种方
法:a.
b.____
_____;
(4) 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 、SO 2与NO 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 (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 和NO 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另一种是空气中最多的气体。

① 写出CO 和NO 反应化学方程式:___ _② 写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
___
14、小明在学校科学实验室对蜡烛的蜡的组成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一:将干冷的烧杯倒罩住点燃的蜡烛,如图A 观察到的现象是:在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

实验二:将冷的白瓷片放置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B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黑色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

在实验一,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的过程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在实验二,白瓷片上出现的黑色颗粒是碳,产生黑色颗粒的原因是。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可推断出蜡烛的蜡中一定含有
元素。

15、某黑色固体A 和液体B 生成液体C 和气体D ,而A 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将红褐色固体粉末E 加热后放在D 物质里能剧烈燃烧,有大量的白烟F 生成。

试判断: A 是:___________、D 是:
、F :_____________。

16、近年来,世界上的气候越来越反常,科学家们认为这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而厄尔尼诺现象又与大气中的CO 2含量的增多有关,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是 _________ 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 ___ _______ 作用。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北京 92 TSP II 上海
74
NO x
II
杭州 67 TSP II 重庆
98 SO 2 II 厦门
25 I 注:悬浮颗粒物为TSP ;氮氧化物为NOx ;二氧化硫为SO 2
图甲 图乙
A B C D D C
③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做起,你会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

17、右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⑴盛放在仪器A 中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_。

⑵在实验中,钟罩内的水面起的变化是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中,若仪器A 中物质的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 。

(填“偏大”、“偏小” 或“无变化”)
18、①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②在放电条件下,N 2跟O 2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NO 气体;③NO 气体不溶于水,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O 2化合,生成红棕色NO 2气体;④NO 2气体有毒,易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HNO 3和NO ;⑤生成的HNO 3随雨水淋洒在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

试填写下列空白:
⑴实验室制取NO 气体宜用 
法收集(填排水法、向上或向下排空气法)
⑵写出NO 2跟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19、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境内一天然气气矿发生井喷事故,喷出大量含有硫化氢(H 2S )等有毒气体的物质,造成243人死亡。

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H 2S)气体,它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生成SO 2和水,把H 2S 通入浓硫酸中,发生的反应为:H 2S +H 2SO 4(浓)=SO 2+X +2H 2O
⑴上述内容中,属于H 2S 物理性质的是 。

⑵写出H 2S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⑶H 2S 与H 2SO 4(浓)反应时,生成物中X 的化学式是 。

⑷若尾气中含有H 2S ,实际上也不用浓
H 2SO 4来吸收,这是因
为:。

20、⑴写出编号①②③④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③
; ④。

⑵双氧水(H 2O 2)是一种无色液体,化学实验室也可用它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H 2O 2
2H 2O +O 2↑。

若用此方法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

(用字母)
⑶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

、。

1、以下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描述氧气已经集满的现象: (2)停止实验时,要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其原因是:
(3)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A 、给试管加热
B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C 、熄灭酒精灯
D 、装高锰酸钾于试管
E 、将导管移出水面
F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G 、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正确的实验顺序是(填序号) (4)用收集的氧气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请描述燃烧现象 方程式为
MnO
2
2、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子的叶脉切断(如下图所示),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再将叶片脱色处理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 部(上部)叶呈棕色,b 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
(1) 。

(填字母代号)
A .光合作用需要光
B .光合作用需要CO 2
C .光合作用需要H 2O
D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 。

(填字母代号)
A .叶上部有淀粉产生,下部无淀粉产生
B .叶下部有淀粉产生,上部无淀粉产生
3.某同学在一台拉力机上通过实验来探究“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这个问题。

这台拉力机可以逐渐增大固定在该机器上金属丝的拉力,可以读出金属丝拉断时的拉力大小。

提供的实验用金属丝有下表所列的9个品种(每个品种有许多根),请根据有关猜想选择实验用的金属丝。

1)猜想一: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大小与金属丝长度无关。

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丝为 。

(填金属丝代号)
2)猜想二: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单位横截面积所受拉力相同。

为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的金属丝为 。

(填金属丝代号)
3)猜想三:不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单位横截面积所受的拉力不同。

在猜想一、二都获得验证的情况下,为验证猜想
三应选用的金属丝为 。

(填金属丝代号)
5. 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

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应为: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
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

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所用装置图用序号表示)
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NH 4Cl 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生成 CaCl 2、H 2O 和NH 3。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l g/L ,空气的密度为l.293 g/L ,且在常温常压下,l 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①明确实验目的。

②收集有关资料:实验反应条件 ;氨气的密度 _于空气密度且 水。

NH 4Cl 和Ca(OH)2混合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设计合理方案:发生装置选用 _ ,收集装置选用 _ 。

④进
行科学实验。

金属丝代号 金属丝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 2 A 铜 10 0.5 B 铜 10 1 C 铜 10 1.5 D 铜 20 0.5 E 铜 20 1.5 F 铜 30 0.5 G 铁 20 0.5 H

30
1.5
a
b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