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三中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0小题。

)
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自然科学③技术④语言、文字⑤全国人大审议并
通过《物权法》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2、“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

”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C.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3、下列有关文化素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B.人的文化素养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D.只要接受文化教育,文化素养就一定能够提高
2012年6月13日,是我国第7个“文化遗产日”,以“文化遗产与文化繁荣”为主题。

设立“文化遗产日”,就是要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全民族的文化自觉。

据此回答4~5题。

4、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 )
A.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 B.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语言和文学部分 D.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5、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之一是“文化繁荣与科学发展”。

它直接说明了( )
A.文化活动是一种纯粹精神性活动 B.文化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C.中华民族是一个精神富有的民族 D.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6.2012年10月7日,天水市2012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旅游公告称:据统计,在今年国庆节中秋节8天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15.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26亿元,创历史新高。

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中有经济,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而经济中有了文化,更能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

从而走出了用文化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长推动了文化繁荣的良性局面。

如山东胶南正在用文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将美术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据此回答7~8题。

7、文化中有经济,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

这说明( )
A.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唯一动力 B.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有重大影响
8、经济中有了文化,更能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这说明( )
A.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
C.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D.实现了文化的繁荣就能实现经济的繁荣
先进文化要有强大的文化产业作为支撑才能健康发展,发展先进文化,必须更新文化发展观念,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据此回答9~10题。

9、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文化产业的崛起是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 B.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就能实现经济发展
C.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10、在下列产业中属于文化产业的是( )
①红色旅游业②绿色农业③图书出版业④影视音像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告诉我们( )
A.要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B.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落后就会被动挨打 D.要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12、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优化育人环境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明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对中小学校园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确保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并对学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这是因为(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永远不变的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 D.只有校园文化是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
13、《人民日报》每天以固定的版面、中央电视台每天以固定的时段报道和播放《永远的丰碑》,众多的媒体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 )
①文化是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4、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

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

由此可见( )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科学技术是新追求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文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15、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离不开“鉴赏”二字。

“鉴”指的就是理性的判断,包括真伪的判断,包括真伪高下的判断;“赏”就是指感性的理解,就是审美,欣赏古代艺术品那种特有的美。

这段话反映了通过文物鉴赏能够 ( )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改变人生轨迹,推动社会进步 D.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塑造健全人格
16、季羡林先生对看望他的温家宝总理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
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培育和谐文化,才能实现人内心的和谐。

这说明( )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D.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17、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

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18、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

这是因为 ( )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9、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但要吸纳外族的先进文化,同时也必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这样才会更具有生命力。

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世界文化,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多元的世界文化使人类的精神领域更加丰富多彩。

这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特点日趋消亡
③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烟花竞放,阖家团圆,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饭桌旁,辞旧迎新。

据此回答20~21题。

20、上述材料体现了( )
A.民族节日及习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就中国的春节来说,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韵味
B.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C.对于研究中华民族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D.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1、随着开放的扩大,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冷漠了。

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C.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
D.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2、圣诞节来临之际,安徽省金寨县的山区小学迎来5名来自英国的英语教师,十里八乡的村民蜂拥而来,把学校围得水泄不通。

这是因为,过去城里高校才有的外教,今天来到了山村。

材料中的文化交流是通过______形式实现的( ) 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 C.网络D.教育
23、第11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实况转播,共有16.2万观众观看了转播;第14届奥运会,英国广播公司以3000美元获得电视转播权,伦敦周围80千米内约有50万人观看了转播;第18届奥运会首次通过卫星向全球进行实况直播,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进程,如
同身临其境;第29届奥运会电视实况转播覆盖了214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观众达196亿人次。

以上事实说明( )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大众传媒已取代旧的传媒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巨大功能④大众传媒克服了旧的传媒的局限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中国的张骞,唐朝的玄奘、鉴真,明朝的郑和,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也广受敬仰。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 ) A.为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B.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对促进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D.都是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
25、张岱年说:“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只要有优秀的民族文化,就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26、《新华每日电讯》载文报道: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们不妨拿起纸、笔,让爱和思念不是通过转瞬即逝的电波,而是跃然纸上的文字表达,也许这更能触动人们的内心,体验“家书抵万金”的感觉。

这表明( )
①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得以继承②科技进步不应成为拋弃传统文化的理由
③传统文化对维系人间感情起着重要作用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不可调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已经浸透了所有中国人、所有海外同胞的心田。

中华文化具有比血更强的凝聚力,它能够把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连在一起。

不尊重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这主要是因为(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
C.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28、中国传统戏剧因难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而进行了改革,如新版《牡丹亭》对服饰、动作、舞台、背景进行了重大修改;《红色娘子军》大量增加芭蕾舞的动作表演。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传统戏剧具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不应改动
B.中国传统戏剧应进行大胆改革,只要能吸引观众就要修改
C.中国传统戏剧应在保持自己成熟艺术的同时,大胆改进发展
D.中国传统戏剧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应被历史淘汰
29、温家宝总理就国家之间关系引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说明
( )
A.文化继承,就是要原封不动地继承
B.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C.传统文化的内容从古至今是一成不变的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0、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一名句主要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创新是文化的源头活水 D.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
一、选择题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41.(10分)前不久,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以一篇《告别中医中药》的文章,拋
出彻底反对中医药的惊人观点,在全国激起强烈反响。

浙江省医药学会名誉会长、
85岁的国家级名老中医何任认为,“否定中医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无知!”他说,西
医进入中国,也就是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了四五千年,历经
了那么多次的瘟疫和传染病,都没有发生过一起像欧洲那样的动辄死亡上千万人的
“瘟疫病”,靠的就是中医药这块瑰宝。

(1)中医是世界医学的瑰宝,针对中医存废的争议,你赞成哪种观点?为什么?
(5分)
(2)面对争议,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5分)
42.(10分)2009年9月15日《北京晨报》报道,60多名幼童近日在孔庙太学里完成了新学年的开学典礼。

孩子们着汉服、正衣冠、入太学、拜先师、朱砂开智、启蒙描红,完全依据传统儒学开学典礼——“入泮礼”的仪式。

孔庙成贤国学馆馆长纪捷晶说,这是国学馆首次完全依据儒学传统仪式举行的开学典礼,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从传统文化的仪式中体会国学学习的氛围。

(1)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4分)
(2)你认为我们应怎样对待传统文化?(6分)
43.(10分)2009年9月8日至16日,首届中国宁夏国际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在宁夏首府银川市以及宁北石嘴山、滨河城市吴忠、宁南固原、黄河金岸优秀旅游城市中卫同时举行。

本届文化艺术旅游博览会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旅游局、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举办,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级盛会。

(1)中外文化交流有何重要意义?(5分)
(2)我们应怎样为中外文化交流做贡献?(5分)
44.(10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03740亿元。

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为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又进一步显示和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二、非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