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3篇
一年级其次学期数学教学规划篇1
进入20xx年春季学期,一年级的学生们也有了一个学期的学期根底,所以教学过程也更加简单了,为此我制定了这个学期的数学教学规划,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取得最大进步。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为指导,引导新生入数学之门,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学问,针对低龄聋生特点,采纳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培育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45人。

经过半年的在校学习,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跟不上,导致学习成绩跟不上。

学生们都是活泼得意,有着剧烈的奇怪心和求知欲。

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规划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三单元——熟悉100以内的数;第四单元——熟悉人民币;第五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单元——探究乐园(找规律)。

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位置;其次单元——熟悉钟表;第六单元——熟悉图形。

1、依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供应了更丰富的学问。

2、重视学生的阅历和体验。

依据学生的已有学问和阅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到达计算娴熟。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表达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纳自己认为适宜的方法进展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4、结合详细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

5、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展沟通。

6、能与他人沟通各自的算法。

8、图形的熟悉: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洁图形;会用它们拼图。

9、图形与位置: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0、熟悉钟表,会看整时、半时,结合详细事例,了解整时刚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叫大约几时,初步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育学生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11、在现实情境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熟悉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元=10角,一角=10分;结合熟识的购物活动,学会人民币的简洁计算,能在详细情境中,提出并解决简洁的实际问。

五、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展沟通。

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洁图形。

熟悉钟表和人民币。

六、教学难点:
时间的熟悉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图形进展比拟和排列。

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七、教学措施
1、努力表达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

2、尽量留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究数学问题供应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帮忙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3、时常留意强调学生仔细做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八、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
备注
1
一、位置
2
二、熟悉钟表
3-5
三、100以内数的熟悉
6
四、熟悉人民币
7-10
五、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1-16
六、熟悉图形
17-14
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5-16
八、探究乐园
17-18
复习
一年级其次学期数学教学规划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熟悉,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把握了20以内各数的根底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
口算和笔算两局部。

这册教材消失的是口算局部,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

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根底,因此,应当让学生很好地把握。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学问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学问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育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

在学生初步熟悉了常见几何图形的根底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究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熟悉外,还安排了学习详细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局部新的教学内容。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究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洁排列规律,初步培育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觉、观赏数学美的意识。

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学问的开头,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洁方法,熟悉最简洁的统计图表,经受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依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学问和生活阅历,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
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育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力量。

二、教材的教学目标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娴熟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把握100以内数的挨次,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展简洁的估量和沟通。

2.能够比拟娴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受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经受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熟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惜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究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洁规律,初步形成发觉和观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熟悉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10.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试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根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讨论和使用阅历的根底上进展编排。

力求使教材的构造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阅历,反映数学学问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供应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阅历、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根本学问和根本技能的同时,进展数学力量,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力量,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念。

依据教材以上的编写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尽量做到以下几点:1.以《标准》为根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供应丰富的学问。

2.以学生的已有阅历为根底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意学生对学问的体验,获得对学问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绽开尽量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措施
1、态度习惯。

找个别学生谈心,使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与局部家长联系(包括优生与后进生),主要从更上一层楼的角度,与家进步行沟通。

2、学问力量
利用中午等时间进展必要的辅导,(为不增加学生负担,辅导的同时适当削减书面作业)
发动优生进展互帮互助,实行先学生自愿结对,后教师统筹安排的方法,给每一位后进生找到自己的帮忙人,为到达相互提高的目的。

初步想法如下:
(1)为保证有互助时间,对相关学生实行适当减免书面作业的优待政策,使后进生有被帮的时间。

(2)对优生进展鼓舞,假如自己所结对子有进步,学期完毕开学评比“互帮互助积极分子”赐予嘉奖。

3、检查习惯的培育。

教师利用上课时间,进展一步一步的指导,从培育学生检查意识开头,不仅知道检查的重要性,更能把检查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

对学生的作业力争面批。

一年级其次学期数学教学规划篇3
这学期还是带一(1)、一(2)班,我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各班里的孩子已有了肯定的了解。

特制定下学期的工作规划:
一、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
刚步入小学阶段,有很多孩子还不能立刻适应课堂学习,个别孩子经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根本学问、技能方面根本上已经到达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肯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但一班很多学生由于父母没时间照看学习,送到托管所去托管,但学习效果不佳,成绩也没提高,这也是现在这个社会的普遍问题。

这个学期我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根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胜利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学困生根本状况分析
一班级学困生有xx等学生。

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
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由于父母做生意无人监管,放到托管所托教,作业虽能完成,但成绩不升反而降。

二班学困生有xx等,前两人上课不听,下课不做作业,好像智力有点问题,严峻影响了整个班级的平均成绩。

三、采纳的相关教学措施:
1、结合详细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展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

教学中,关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热忱,多鼓舞学生良好的行为,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

3、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索,敢于提问,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嬉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舞和敬重学生的独立思索,引导学生进展争论和沟通。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学问。

7、依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状况,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改良教学思路: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动身,多实行嬉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加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应当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看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拟好玩的作业,比方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四、教学进度安排(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