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架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架结构,指的是每个字的笔画间或偏旁间的搭配关系、组织规则和形式。

为了把字写得不拥挤、不松驰、不倒塌、不呆板,必须注意笔画与笔画之间、偏旁与偏旁之间的照顾、呼应,也就是要注意笔画的长短、粗细、疏密、俯仰、伸缩,偏旁的宽窄、大小、高低、向背、斜正等问题。

(—)笔画与笔画的搭配
1、横平竖直
一个字的横画写平了,竖画写直了,看上去就平正。

但横画所谓的平,不是水平,要略带斜势,左稍低、右稍高。

如果把横写得过平,反倒呆板了。

多横的字,为了避免重复,较长的一笔往往写成首尾低、中间高拱的覆舟状。

竖画一般要求挺劲直下,不许有所偏斜,尤其是字的中竖一定要直。

但为了和字的整体配合,左右对称的竖有时向背分明,上下两端稍向左(或右)倾斜。

如果都机械地要求笔直,也显得呆板。

2、突出主笔
主笔是字的主要笔画。

突出主笔,就能稳定字的重心,因为一个字的重心往往体现在字的主笔上。

字的主笔,就横画讲,长横就是主笔(如丁、喜,且);就竖画讲,中竖就是主笔(如
中、丰、雨);其他如斜钩(戈)、卧钩(心)、竖弯钩(也)、平捺(延)等,也都是主笔。

有些字找不出主笔,重心往往体现在中心线上,也就是说把上点、中竖、交叉点。

弯钩、空白缝隙,都虚实结合地写在一条中线上,重心就平稳,如“又、交、京、帝、定、南、辈、寒、家、豪、象”等。

有些字形为斜式,要体斜心正,如“九、也”等字横折肩要抬高,又如“勺”宇的横折钩应稍弯些,“飞”字的横折弯钩应稍弯过中心线,才求得乎稳。

3、排列匀称
排列匀称,既讲整齐美(笔画间隙得当),又讲参差美(长短不均等)。

就横画讲,两横要一短一长,一般是上短下长;两笔以上横画要间距均匀而长短不齐。

如“三”,三横间距相等,
下横稍长,上横次之,中横较短。

就竖画讲,两竖也要一低一高。

一般是左低右高(如其、弗、世);两笔以上竖画排列,要间距均匀而高低不齐。

如“川”,一竖撇和两竖间距相等,中竖应短和左右相照应。

四竖
画,左右两竖要上开下合,中间两竖相向(如而、曲、皿)。

4、撇捺对称
一般字都要求以中心线为轴左右对称,左撇右捺字也不例外。

有些字是靠左撇右捺的斜形笔画支撑着,犹如“人”字房架,如“人、大、木、本、朱、未、尽、冬、衣、祭”等。

这左撇右捺就是字的主笔。

书写时,要注意长短适宜,斜度大致相等。

在长短方面,撇和捺都不应过短,使中竖下部显得孤立;也不能过长,显得拖沓。

’;原则上,宁要撇短捺长,绝不可撇长捺短。

在斜度方面,力避偏陡、偏坡。

5、点格适当
字在一个方格中的位置,基本上要占满(这是相对来说,并非占满方格)。

对笔画繁多、字形较大的字(如繁、赢、赣),要密布间架,点画要紧缩在一格范围内,防止溢出框外。

对笔画稀少的字(如卜、公、不),要疏开架势,稀排笔画,使字形饱满,布满全格。

但字形窄长字、字形短矮字、字形小的字,要注意它们在格中应占的位置。

对长字(如肩、身、耳),要上下顶格,横短竖长,取纵势书写;对短字(如工、西、尚),左右尽量靠近边缘,竖短横长,取横势书写;对小字(如小、日),上下左右都应向内缩,不必硬把它们放大。

(二)偏旁与偏旁的搭配
1、大小比例
左右两个偏旁的大小比例,大致是1:1,书写时注意“向不犯碍,背不脱离”。

左右偏旁相向的字(真口欲、妙、鼓),要注意相容相让,互相穿插,互不相扰。

左右偏旁相背的字(如孔、犯、胞),要注意背中有向,形断意连,避免各自独立,离影离形。

左右两个偏旁的大小比例,大致是1:2(如娱、特、踏),这些字以右边为主,书写时右边占地较大、笔势要正,而左旁应写得狭长些,容让右旁。

相反,左右两旁大小比例2:l(如断、即、卧),这些字以左旁为主,书写时突出左旁,略大而高,右边写得狭长些,容纳左旁。

左中右三个偏旁的大小比例,大致是各占1/3(如激、粥、谢),这些季当中部分要平正,要收紧,呈容让势,左右要向当中靠紧,穿插而不碰撞。

2、高低比例
左短高:有些左右结构字(如唯、城、碑、略、峰、魂),因字体小的要让字体大的,左旁写得短小些,让它位于左边的中间偏上一些(丑庙),这样右旁笔画可以舒展开,左旁也不显得下坠,以求得左右平衡。

右扁低:有些左右结构字(如红、初、私、妇、叔、社),因字体短的要让字体长的,右旁写得扁宽些,让它位于右边的中间偏下一些(放低),避免上挂下坠。

3、宽窄比例
天覆字:有些上下结构字(如宋、空、冠、雪、堂、贾),上宽下窄,上面偏旁有似“帽子”覆盖下面偏旁。

书写时,上部要写得宽阔些,有覆盖之势,这样显得魁梧雄伟。

地载字:有些上下结构宇(如息、姿、盖、呆、泉、皇),上窄下宽,下面偏旁有似“底座”相托上面偏旁。

书写时,下部偏旁的主笔要写得长一些,能托得起上面,这样显得端庄稳重。

4、边框比例
全包围:外框是正方的(如围、圆)、长方的(如目、日)和扁方的(如曰、四),书写时在平正基础上,取左稍低、右稍高,方中有斜的姿态,同时应向方格里收缩一点,不能撑足方格。

扁方还要注意上开下合,即上宽下窄。

被围部分要居中,写得匀称、饱满,切忌偏大偏小,或偏向一边。

半包围:上包下字(如同、风),外框上开下稍合,左短右长,被围部分向上靠拢;下包上字(如凶、函),外框不可太高,应有承托之势,被围部分向下靠拢;左包右字(如区、匾),外框下横略长于上横,被围部分居中靠左;右包左字(如司、句),外框横折钩应向左稍斜,被围部分向左靠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