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地理试卷带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我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是( )
A .
B .
C .
D .
2.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A .就业机会增加 B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 .住房、交通紧张
D .受教育机会增加
3.2014年4月2日7时46分(北京时间)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了8.3级地震。

小雨想知道智利在哪里,他应查阅 A .亚洲政区图 B .亚洲地形图 C .世界政区图 D .世界地形图
4.上海某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的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今后在下列哪个地区的市场销售可能最好
A.欧洲西部
B.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C.非洲的北部
D.东亚、东南亚
5.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会出现在()
A.每年的1月 B.每年的2 月 C.每年的7 月 D.每年的8 月
6.某同学把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坐落的经纬度记成了(102°,28°),按他的记法,地球上符合条件的地点有几处()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7.“坐地日行八万里”,其中的八万里是指()
A.经线的长度
B.赤道的长度
C.北极圈的长度
D.南回归线的长度
8.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极点位于厚厚的冰层上,该处海拔2000多米
B.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C.北极地区的士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属白色人种D.北极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不像南极洲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
9.目前,我们人类发现最早地图是()
A.刻在陶片 B.织在丝织品 C.画在羊皮 D.GPS
10.亚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二、判断题
11.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等多种途径获得天气预报信息.(判断对错)
12.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
13.2015年中国和古布提兢在古建设保障设施事宜进行协商.该设施将更好地保障中国军队执行国际维和、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如图是吉布提位置与我国军舰护航路线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请在题后括号内填√,错误的填×。

(1)图中国家吉布提位于欧洲.()
(2)吉布提国家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3)图中C处位于大洋洲.()
(4)图中A是大洲之间的重要界线,它是马六甲海峡.()
(5)图中航线经过的B大洋是大西洋.()
(6)图中航线经过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7)吉布提是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14.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 )
15.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华北平原。

()
三、填空题
16.经线长约万千米,形状形,指示方向:最大的纬线是,形状形,从向逐渐,指示方向。

17.东经用字母________表示,北纬用字母_______表示。

18.通常,人们把社会生产的各部门划分成三类产业。

(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是第一产业;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流通部门和部门是第三产业。

19.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季,且多雨期与期一致,这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易发生干旱、等灾害.
20.最长的纬线是__________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
四、填表题
21.华人和华侨分布最广的地区是,该地区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是。

22.地图的语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2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 , B , C , D ,E 。

(2)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

(3)两个小山顶的距离是(两山顶图上距离为3cm)。

(4)图中的等高距是。

(5)山顶甲在山顶乙的方向。

(6)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24.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乙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成为旅游热点之一。

某旅游团7月下旬准备到西藏地区旅游,旅行社宣传单提示:①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棉衣②准备好遮阳伞、墨镜③带好雨衣④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去西藏旅游
(1)、旅行社宣传单中提示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①—气温日较差大②—空气稀薄,光照强
③—海拔高,气压较大④—早晚经常下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乙地区种植的农作物穗大粒饱的原因是: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二氧化碳浓度高
C.气温较低,没有病虫害
D.地势高,降水丰富
(3)下列同学的描述与丁地区有关的是:
A.小华:“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小丽:“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小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小明:“哈达、锅庄舞、雪顿节、碉堡楼。


(4)图中山脉①、②中,属于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的是
(5)甲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6)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说法错误的是:
A.法国小朋友说:“我在甲地区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葡萄酒。


B.澳大利亚小朋友说“我在乙地看见了牦牛,而我国则有成群的绵羊
C.日本小朋友说“我在丙地看到了成片的麦田,我的家乡多种水稻。

D.埃及小朋友说“我在丁地看见了水乡景观,而我的祖国是沙漠之国
(7)丁、丙两地分别在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丙地油菜开花时间更迟的原因主要是:
(8)图中④山脉以西的地形区是,该地区存在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有:


人为原因主要是
参考答案
1 .A
【解析】由图中人民币背景图案可知,A表示的是泰山,B表示的是长江三峡,C表示的是桂林山水,D表示的是布达拉宫,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泰山,故选A。

2 .C
【解析】
试题解析: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住房、交通紧张、就业机会减少、医疗卫生条件以及受教育机会成问题.
考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3 .C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要根据需要来选择地图。

要了解国际时事,就要选择世界政区图。

了解世界地势和地形的特点,要选择世界地形图。

而智利在南美洲。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

4 .B
【解析】试题分析: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巴西、印度南部,据此作答即可.
解:A、欧洲西部是白种人,故不符合题意;B、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是黑种人,故正确;
C、非洲的北部是白种人,故不符合题意;
D、东亚、东南亚是黄种人,故不符合图意;
故选:B.
5 .A
【解析】
试题分析: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所以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会出现在每年的1月,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6 .B
【解析】在地球上, 经纬度(102°,28°)的点有102°E,28°N;102°E,28°S;102°W,28°N;102°W,28°S.共有4处,故答案选D.
7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的相关知识。

“坐地日行八万里”,其中的八万里是指赤道的长度,其它纬线都没有赤道长。

经线的长度约是赤道的一半,4万里。

8 .B
【解析】
试题分析:北极中央的冰层因为漂浮在海上,故A错误;北极地区包括
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故B正确;在北极圈内,长期居住的人口已接近300万.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
拉普人,属黄色人种,故C错误;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故D错误,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9 .A
【解析】
试题分析:马王堆帛地图是1973年在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三幅地图,三幅地图为地形图、驻军图和城邑图,均绘在帛上。

考点:该题考查地图的概况。

10 .C
【解析】
试题分析:亚洲南北跨纬度大,东西距离长,地形上高低错落大,气候
复杂多样,大多数地方离海远,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亚洲气候的有关知识.
11 .√
【解析】
试题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
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
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解:我们了解天气状况的途径除收听天气预报,还可以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等多种途径.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要牢记.
12 .×
【解析】
试题解析: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是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高原、山地
虽然空气好,但是交通不便利,地形崎岖。

考点:聚落的分布
13 .(1)×
(2)√
(3)√
(4)×
(5)×
(6)√
(7)×
【解析】
试题分析:读图可得,A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B是印度洋,C是大洋洲.
解:(1)图中国家吉布提位于非洲;
(2)吉布提国家位于热带,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3)图中C处位于大洋洲;
(4)图中A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5)图中航线经过的B大洋是印度洋;
(6)图中航线经过的地区,主要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7)吉布提属于发展中国家.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大洲的大洋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14 .错误
【解析】南亚既是世界闻名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
源地.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宗教的分布,此题为基础题,易于理解.
15 .×
【解析】
试题分析: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

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16 .2 半圆南北赤道圆圈赤道两极缩短东西
【解析】
试题分析: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形,长约2万千米,指示南北方向,其长度相等,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最大的纬线是赤道,从赤道向两极长度逐渐缩短,指示东西方向,其长度不相等.
考点:本题考查经线与纬线的划分.
17 .E N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经纬度的相关知识。

东经用字母E表示,北纬用字母N表示。

18 .农业工业服务
【解析】
试题分析:
通常人们把生产的各部门划分为三类产业。

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是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是第三产业,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大,而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人文环境。

19 .夏;高温期;洪涝.
【解析】
试题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
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虽然气候类型多样,但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区域(指能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区域)最为辽阔.
解: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夏季普遍高温,
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
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
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由于降水集中,易发
生干旱、洪涝等灾害.
故答案为:夏;高温期;洪涝.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特点及影响,要理解记忆.
20 .赤道 4万千米
【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赤道,长度约4万千米。

是南北半球的
界线。

考点:该题考查赤道。

21 .东南亚湄公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东南亚的相关知识。

华人和华侨分布最广的
地区是东南亚,该地区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

22 .比例尺、方向、图例【解析】本题考查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

23 .(1)鞍部陡崖山顶山脊山谷
(2)西北向东南
(3)1500米
(4)100米
(5)东北
(6)58米
【解析】试题分析: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
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
山谷。

所以A为鞍部;B为陡崖;C为山顶;D为山脊;E为山谷。

(2)此图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需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方法,可以得出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根据图中比例尺可得,两个小山顶的距离是1500米。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海拔高度,读图可以得出,图中的等高距是100米。

(5)此图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需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方法,可以得出山顶甲在山顶乙的东北方向。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上的数值表示海拔高度,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的海拔为678米,乙的海拔为620米,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
58米(678-620=58)。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24 .(1)D
(2)A
(3)B
(4)①
(5)干旱
(6)A
(7)纬度因素
(8)C
【解析】试题分析:
(1)①该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昼夜温差大,故早晚天气较凉,备好外套、棉衣;②该地区海拔高,空
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准备遮阳伞、墨镜;③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有心、肺、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有外伤者不宜
去西藏旅游;④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早
晚气温下降较快,水汽容易凝结形成降水,所以要带好雨衣,故本题选D。

(2)乙为我国西藏地区,光照强,该地昼夜温差大,白天合成的有机质多,而夜晚气温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分解的有机质少,故种植的农
作物穗大粒饱满,故本题选A。

(3)“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描写的是新疆昼夜温差大的
现象;“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写的是丁南方地区热量
充足,降水丰沛的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描述的
是甲西北地区的景象;“哈达、锅庄、碉堡楼”描述的是乙青藏地区的景象,故本题选B。

(4)据图可知①为秦岭,②为昆仑山,图中两山脉中,①秦岭为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

(5)据图知,甲为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重重山
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深入,降水少,干旱是其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6)甲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法国小朋友说在甲地区看见蒙古包,可信,但青稞是生长在我国青藏高原的一种特有作物,用其酿制的酒叫青稞酒,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不可信,该地能品尝到牧民自己酿制的
马奶酒,故本题选A。

(7)丁为我国南方地区、丙为我国北方地区,两地分别在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主要原因在于两地的纬度因素差异,纬度低油菜花开
得早;纬度高,油菜花开的迟。

(8)④太行山脉以西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主要有:黄土质地疏松,
多空隙,易受流水侵蚀;夏季暴雨集中,降水强度大;滥垦乱伐,植被
遭到破坏;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前两者属于自然原因,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