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安全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化石油气安然培训资料
第一节液化石油气主要常识简介
一、主要成分
液化石油气是从石油的开采、裂解、炼制等出产过程中得到的副产物。

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包罗:丙烷〔C3H8〕、丙烯〔C3H6〕、丁烷〔C4H10〕、丁烯〔C4H8〕和丁二稀〔C4H6〕,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甲烷〔CH4〕、乙烷〔C2H6〕、戊烷〔C5H12〕及硫化氢〔H2S〕等成分。

从不同出产过程中得到液化石油气,其组成有所差别。

在常压条件下,液化石油气C3、C4成分的沸点都低于常温,容易汽化为气体,由于C5以上成分的沸点较高,在C3、C4等汽化之后仍以液态残留在容器之中,因此称为残液。

我国民用液化石油气残液含量较高。

二、主要物理性质
1.相对密度
液化石油气是混合物,其相对密度随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气体的相对密度为空气相对密度的1.2~2.0倍;液态相对密度大约0.51。

2.液态体积膨胀系数
液态液化石油气的体积膨胀系数大约是同温度下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0-16倍。

因此,在给容器充装液化石油气时,液相不得充满,而要留必然的空隙,以供受热体积膨胀时占用。

3.溶解度
溶解度指液化石油气的含水率。

其特点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由于液化石油气在水中具有必然的溶解度,因而在储罐、钢瓶等液化石油气容器的底部经常沉积着必然的水,需要按期排放。

4.浓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燃烧热值
液化石油气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其浓度爆炸极限、最小点火能量及燃烧热值随组分的变化而发生必然的变化。

但是,一般认为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体积浓度爆炸极限约为 1.5%~9.5%,最小点火能量低于0.3毫焦耳,燃烧热值为92092~12139千焦/立方米。

5.电阻率
液化石油气的电阻率约为1011~1014欧*厘米。

据测定,液化石油气沉着器、设备、管道中喷出时发生的静电位可达9000伏。

三、液化石油气的火灾危险性
1.易爆炸
液体石油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必然比例〔或浓度〕时,遇火源即能引起着火爆炸。

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着火〕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着火〕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百分比〔%〕来暗示。

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极限约1.5%~9.5%。

这就是说,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5%~9.5%这个范围时,混合气体遇火源就能着火爆炸;当液化石油在空气中的浓度低于1.5%时,因可燃气体缺乏,混合气体不燃烧、不爆炸,1.5%叫做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下限;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9.5%时,因氧气缺乏,混合气体也不燃烧、不爆炸,9.5%叫做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上限。

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处于爆炸下限或爆炸上限时,混合气体遇火源一般只是发生爆燃。

爆燃所发生的压力一般不会超过405千帕〔4个大气压〕。

但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爆炸下限,出格是达到反响当量浓度〔约为4.0%〕,那么发生威力最大的爆炸。

爆炸时所发生的压力可达709千帕〔7个大气压〕,爆炸后压力还会不竭激增,并伴有震耳的声响。

因为液化石油气的爆炸下限低,只要泄漏出少量的气体,就会很快在必然的范围内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所以说液化石油气极易燃。

2.易燃烧
液化石油气属于一级可燃气体,比煤气〔一氧化碳〕、汽油等物质更易燃。

液化石油气不单易燃,而且燃烧时发出的热量〔热值〕和火焰温度也很高。

其热值大于15605.5千焦/公斤〔91272千焦/立方米),火焰温度高达2120℃。

着火时热辐射很强,极易引燃、引爆周围的易燃、易
爆物质,使火势扩大。

第二节运输防火
在这里,运输特指将液化石油气由产地输送到储配〔供应〕站的过程,运输液化石油气包罗装、运、卸三个环节。

由于通常采用铁路槽车、汽车槽车运输,汽车装载钢瓶以及管道输送液化石油气,因此,运输液化石油气通常分为铁路槽车运输、汽车槽车运输、汽车装载钢瓶运输及管道输送四种形式。

一、运输液化石油气具有的危险性
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易发生静电等特性,因此,运输液化石油气的过程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1.具有着火危险
运输液化石油气的槽车储罐、钢瓶以及输气管道,由于违章操作或因持久使用,缺乏维修造成性能损掉、掉灵等,往往会泄露气体。

泄露的液化石油气在扩散中遇到各种明火、电气火花、静电火花、机动车辆排气筒喷出的火星等着火源。

具有着火危险。

2.具有爆炸危险
在常温条件下,液化石油气在容器内处于气一液两相平衡状态,按规定灌装的容器气相压力可达980千帕以上。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温有必然差别;公路交通不甚畅旺,车辆交通变乱时有发生。

因此,长途运输液化石油气的车辆有时会受热、强力震动和撞击,具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别的,从槽车、钢瓶以及输气管道中泄露出的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它的爆炸极限,遇到火源也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3.发生火灾爆炸变乱的常见原因
〔1〕违章操作:违章操作不仅是造成其他变乱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造成液化石油气运输火灾爆炸变乱的重要原因。

〔2〕交通变乱:运输液化石油气的车辆发生重大交通变乱后往往泄露液化石油气气体,造成爆炸燃烧。

〔3〕槽车、输气管道的安然设备损坏、掉灵:槽车及输气管道的安然设备和附件损坏、掉灵以后,往往会发生两种后果;一是当槽罐及输气管道内升高到安然泄压值时不克不及安然泄压,发生爆炸;二是泄漏、排放气体,引起爆炸着火。

〔4〕排放气体:输送液化石油气的槽车、管道,一般不得排放气体,只有在可能发生爆炸的情况下,允许紧急放空,紧急排放的液化石油气体,在扩散中遇火源发生爆炸着火,也是运输液化石油气发生变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5〕运输容器受热爆炸:装运液化石油气的槽车储罐钢瓶,假设超量充装,再受到太阳长时间曝晒,有时也会泄露气体并着火;假设在发生着火之后,不及时冷却降温。

也会发生爆炸。

二、防火安然办法
1.汽车槽车运输
〔1〕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的设计、制造,必需符合国家和劳动部分的有关规定,运输液化石油气的汽车槽车的压力安然阀、紧急迫断阀、防静电接地链等安然附件必需齐全、符合安然技术要求,并应在运输途中经常查抄,保持灵敏可靠,同时,为防止发生火灾,运输液化石油气的汽车槽车应按规定采用防爆电气装置,槽罐上应涂有夺目的“严禁炊火〞红色标记,策动机排气筒加戴性能可靠的火星熄灭器。

此外,为了能及时地扑救运输途中发生的初期火灾,槽车还应装配两具5公斤以上干粉灭火器或3公斤以上1211灭火器。

〔2〕汽车槽车运输液化石油气必需遵守国家和处所当局关于办理、运输化学易燃、易爆物品和交通安然办理的有关规定。

运输前应当真查抄车况,在车前吊挂夺目的“危险品〞标记牌,不得拖带挂车,不得携带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途中通过立交桥,涵洞、地道等重要的公路交通设施,应注意标高,限速行驶,不得逗留;进入城市郊区应按本地公安机关规定的行车时间、行车路线限速行驶,不得通过重要的公共场合和闹市。

押运员必需跟随车辆,半途不得离开。

车上禁止抽烟,不得搭乘其他人员。

夏季长途运输应采纳遮阳办法,经常不雅察槽罐液相温度和气相压力,当液相温度达40度时,应进行罐外喷水或泼水降温。

冬季道路冰冻时,不宜长途运输。

否那么,应在轮胎上加戴防滑铁链,限速行驶。

〔3〕运输途中,临时泊车位置应通风良好,远离机关、学校、桥梁、厂矿、仓库和人员密集的场合。

与重要的公共建筑、设施须保持25米以上的安然间距,与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址应保持40米以上的安然间距。

半途泊车时,司机或押运员必需留车监护,不得使用明火或能发火的东西进行检修。

夜间休息时,不得将槽车停放在公共泊车场以及易燃、易爆物品库房,普通车辆附近。

夏季泊车时,应防止日光曝晒。

〔4〕液化石油气站采用汽车槽车运输液化石油气时,须在站内设置汽车槽车装卸台。

否那么,应在灌瓶间或压缩机房引出汽槽装卸嘴。

汽车槽车装卸台与其他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小于15米,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小于30米。

装卸台或装卸嘴附近应设置接地电阻不小于10欧*厘米的接地桩,以供装卸作业前静电接地。

为确保发生火灾后能及时地疏散槽车,灭火救灾,槽车装卸台或装卸嘴前应设置不小于15米×15米的回车场,装配2具8公斤以上干粉灭火器。

〔6〕汽车槽车在进行装卸作业前应泊车熄火,接好地线,安稳连接管道接口,排尽管内空气。

进行装卸作业时,不得策动车辆、排液放气,不得使用能发火东西。

如遇雷雨天、液压异常、附近着火,以及其他威胁装卸安然的因素,汽车槽车应遏制装卸作业,汽车槽车在充装液化石油气时,应当真计量,不得超装。

装运液化石油气的汽车槽车到站后,应先静置30分钟,然后及时卸液,不得把槽车当作临时储罐使用,不得从槽车直接给钢瓶充气。

槽车卸液后,槽罐内应留有49千帕以上的余压,以免空气进入罐内形成爆炸危险。

〔7〕汽车槽车卸液后,应停放在专用的汽车槽车库房内,不得在其他场合随意停放,汽车槽车车库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该小于30米,与厂房、库房的防火间距不该小于12米。

库内应通风良好,照明等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并应配2具以上8公斤干粉灭火器。

库内禁止设置地下室、地沟,禁止补缀车辆,禁止存放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2.铁路槽车运输
〔1〕液化石油气铁路槽车的设计、制造、使用检修及运行应遵守国家及劳动、铁路、化工等部分的有关规定。

槽罐上应涂有夺目的“严禁炊火〞的红色标记,在适当位置装配必要的消防器材。

〔2〕液化石油气铁路槽车充装液化石油气前,应当真查抄压力、液位、紧急迫断装置等安然附件的状况,查对槽车充装介质的名称。

安然附件不全或性能不佳的的禁止充装,装运液氯等液化气体的铁路槽车不得装运液化石油气。

槽车装卸液化石油气时应严格执行安然操作规程,严防跑液漏气,以免装卸场合储蓄积累液化石油气,形成火灾危险。

遇雷雨天气或呈现槽罐液压异常、泄露气体、装卸场合附近着火等威胁装卸安然的因素时,应遏制装卸作业。

液化石油气站采用铁路槽车运输液化石油气,应在站内出产区设置铁路槽车装卸栈桥,装卸泊车专用线的中心线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防火间距不该小于20米,在距储罐30米处专用线上,应经有关铁路局同意,设置“机车泊车位置〞标。

装卸场合30米范围内严禁炊火,为了能及时扑灭装卸作业过程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装卸栈桥应按长度每10—15米设置1具8公斤干粉灭火器,整个装卸栈桥设置的灭火器不该少于2具。

〔3〕液化石油气铁路槽车押运员不单要熟悉液化石油气的性质,了解槽车布局、性能以及铁路运输危险货物的安然规定,还须掌握必要的防火灭火常识,以便运输途中发生泄露着火等变乱时能正确措置。

对于未按规定进行充装前查抄、超量充装以及封车情况不明的铁路槽车,押运员可拒绝押运。

〔4〕液化石油气铁路槽车在运输编组时,与牵引的蒸汽机车、乘坐搭客车辆和装运起爆器材车辆应有4辆以上的车辆相隔离,与牵引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使用火炉的车辆、装载除起爆器材以外爆炸物品的车辆,以及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应有1辆以上的车辆相隔。

〔5〕装运液化石油气的铁路槽车,不得在沿途各站久停,达到铁路终站后应用机车及时推进液化石油气站,槽车在运输途中发生重大泄漏时,押运人员应及时向列车主管人员反映,发出危险信号,泊车紧急堵漏,并迅速向本地当局及公安、消防部分陈述,设立警戒区,组织安然疏散。

铁路槽车运输途中泄漏气体并着火时,应采纳紧办法,并及时向本地消防部分报警,组织抢险救灾。

3.管道输送
〔1〕远距离输送液化石油气的管道系统,由起点储罐、起点泵站、计量站、中间泵站、管道及终点储罐组成,其安装应符合有关安然规定。

管道宜选用无缝钢管。

为了检修的便利管道连策应以焊为主,辅以法兰连接。

管道通常采用埋地敷设。

〔2〕输送液化石油气的管道系统,不得穿越有液化石油气设施的建、构筑物,也不得穿越具有易燃易爆物品、腐蚀性液体的场合,与其他管道、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间距应符合有关规定。

〔3〕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的埋地深度不该小于0.6米。

管道与铁路或公路订交叉时,应从铁路下面穿越,而且穿越管段应设庇护套管。

庇护套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内壁与管道外壁应留必然间隙,两端应用软质材料填封。

管道穿越铁路时,从铁轨底至管道顶的深度不该小于1.4米。

穿越套管两端应别离伸出铁路
3米。

管道穿公路时,从道路内路面至管道顶的深度不该小于1米,穿越套管两端应别离伸出公路1米。

管道跨越铁路、公路及人行通道时,应具有必然的安然高度。

管道与河、湖泊订交时,可采用架空跨越或河底穿越的方式。

〔4〕为了满足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的安装、工艺、检修及防火安然的需要,一般应在场站的进出,分支管起点互为备用管线的分切点,重要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重要河流两侧,设置阀门。

为便于变乱控制及维修,应在管线上每10—20公里设一分段阀。

阀门的耐压力不低于管道的设计压力,并不得低于2450千帕。

埋地管道的阀门一般设在阀室内,阀室应设在地形开阔、地势较高、交通便利和便于查抄的处所。

在重要河流的两侧应设在阀室内。

带有放散管的阀室应设在便于安然放散的地址。

放散时,周围30米范围内不得有明火或散发火花。

〔5〕为导除液化石油气在管道内流动与管壁磨擦发生的静电荷,管道应完全接地,并每隔80米设一接地极。

连接管道的法兰应用铜片或铝片跨接。

进行输气操作时,应控制管道内液化石油气液相流速。

一般液相允许流速为0.8—2.5米/秒,最大不得超过3米/秒。

〔6〕要巡回查抄,按期维修液化石油气输送管线,及时发现和消除管道、阀门等处漏气点。

在查抄和消除漏气点时,禁止使用明火。

动火检修应落实防火安然办法。

4.汽车装载钢瓶运输
〔1〕不宜使用汽车装载钢瓶长途运输液化石油气。

装运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汽车应吊挂“危险品〞标记旗,装配2具以上8公斤干粉灭火器。

策动机排气筒应加戴性能可靠的火星熄灭器。

〔2装卸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场合应严禁炊火。

装卸钢瓶应轻拿轻放,不得滚动、碰撞。

钢瓶在车箱内应竖直码放一层为宜。

容重15公斤以下的钢瓶,不得超过两层码放,并应采纳办法,码放安定,严防途中车辆波动碰坏钢瓶及其角阀,泄露气体。

运输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汽车不得载人装物。

超重、漏气以及没有橡胶护圈的钢瓶不得装车运输。

〔3〕装运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汽车应配备押运员。

司机和押运员应颠末安然培训,学习防火、灭火等安然常识。

运输途中及半途泊车等方面的防火安然办法,可参照汽车槽车运输液化石油气的做法。

〔4〕运输途中泄漏液化石油气时,应当真查找漏气钢瓶和漏气原因,关闭角阀,进行堵漏,钢瓶角阀损坏或堵漏无效时,应疏散漏气钢瓶到安然地带,进行安然监护,让泄漏的气体自然扩散,熄灭周围火源。

堵漏、疏散漏气钢瓶不得使用能发火的东西,钢瓶漏气并着火时,司押人员应采纳紧急办法,并应当即向地消防部分报警。

• 第三节储配站防火
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具有便利、快速、无灰渣等长处,深受城镇广阔居民的欢迎。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开展,液化石油气作为民用燃料使用更加遍及,为了便操纵户,保障供气,城市有关部分和单元就必需成立具有储存和分配功能的基地——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一般由出产区和辅助区两局部组成,其主要设备包罗:液化石油气槽车〔管道输送设备〕、储罐、装卸设备,以及灌装、倒残、计量、查验设备和消防安然设施等。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建设应符合安然、消防、环保、城建规划等方面的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然出产、便操纵户。

一、火灾、爆炸危险性
1.火灾、爆炸危险的一般阐发
〔1〕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容易发生着火、爆炸,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由于设备不良、违章操作、误操作等原因,储气罐、灌装嘴、烃泵、压缩机,以及阀门、管道等设备往往泄漏液化石油气气体,并在站区扩散,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浓度达到 1.5%~9.5%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质,构成了站区发生燃烧的物质条件,在储配液化石油气的出产过程中发生的静电火花、电气火花、金属碰击火花以及呈现的各种明火等着火源,具有点燃液化石油气爆炸性混合物质的足够能量,会构成燃烧发生的能量条件,这三个条件在站内某一部位同时具备,并同时发生作用时,就会导致爆炸变乱的发生,液化石油气液态汽化以后体积剧烈膨胀,气体比空气重,不易扩散,而且气体浓度爆炸极限的下限较低,既使沉着器阀门、管道和设备中泄漏很少量的液态石油气,液化石油气体也很容易在泄漏点周围必然范围内的空间达到它的浓度爆炸极限,形成爆炸危险。

最小点火能量一般低于0.3毫焦耳,在液化石油气与空气已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合内,呈现静电火花,电气火花、各种明火等着
火源,一般都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燃烧,因此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容易发生着火、爆炸。

别的,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出产区内发生火灾、设备误操作等变乱,容易造成站内储罐、容器等设备发生爆炸,大量泄漏液化石油气体,有发生更大火灾,爆炸变乱的危险。

〔2〕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设计防火尺度〔GBJ16——87〕将火灾危险性划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大类,此中甲类的火灾危险性最大,戊类的火灾危险性最小,液化石油气气体是爆炸下限低于10%的可燃气体,按照规定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

〔3〕站内主要场合爆炸危险等级:爆炸和火灾危险场合电力装置设计尺度将气体和蒸气爆炸危险场合规定为三级,即0区、1区和2区,此中2区场合的爆炸危险性较小,0区场合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合,正常情况包罗正常的开车、运转及泊车等。

1区场合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克不及形成,而仅在不正常情况下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合,不正常情况包罗装置或设备的变乱损坏、错误操作、维护不妥及装置或空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可能性很小的场合,据此,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内灌装、倒残间的局部应属于1区爆炸危险场合,烃泵房、压缩机室、汽车槽车库及从属气瓶库应属于2区爆炸危险场合。

2.火灾爆炸变乱的主要特点
〔1〕违章操作危害十分严重。

〔2〕设备不良、设备损坏是造成火灾爆炸变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3〕静电火花是主要火源,例如,1978年2月,某炼油厂液化石油气灌瓶间,无通风设备,大量液化石油气体充满空间并达到爆炸极限,因一女工用手鞭策尼龙头巾发生静电火花,引起爆炸燃烧,造成重大火灾。

〔4〕灌瓶间是主要起火部位。

二、防火安然办法
1.合理选址和布局
〔1〕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的站址应设在城市的边缘,位于居民区、明火或散发火花地址的下风向或侧风向,远离村、工矿企业和影剧院、体育馆等重要的公共建筑,储配站不得设在低凹地带,站区地下不得有人防工程、通道及其他容易储蓄积累液化石油气体的设施。

〔2〕储配站的周围应设置用不燃材料建造的实体墙,其高度不该低于2米,站内出产区、辅助区应用不低于2米的实体墙隔开。

储罐区、灌瓶间、压缩机室、烃泵房、从属气瓶库、槽车装卸台及栈桥等设施应安插在出产区;补缀室、配电室、办公室、值班室等建筑物应安插在辅助区。

辅助区应安插在站内上风或侧风向,站内构筑物、建筑物和工艺设备、设施的安插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尺度及其他有关安然技术尺度要求。

〔3〕液化石油气储罐区与建筑物、堆场、铁路、道路等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消防技术尺度的要求。

〔4〕储配站内灌瓶间、压缩机室烃泵房、从属气瓶库等均为甲类出产厂房或库房,应别离单独安插,它们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该小于13米,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均应大于25米,与明火或散火发火地址的防火间距应大于30米,与重要的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均应大于50米,与站外铁路线〔中心线〕的防火间距均应大于30米,与站内铁路线〔中心线〕的防火间距均应大于20米,与站内主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均应大于10米,与站内次要道路〔路边〕的防火间距均应大于5米。

〔5〕储配站辅助区内建筑物、构筑物的安插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尺度的要求。

2.严防气体泄漏
〔1〕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检修,须符合有关压力容器安然办理和技术规定的要求,储罐的压力表,液位计,安然阀,紧急迫断阀等安然附件和设备必需质量可靠,符合技术要求,并应经常查抄维修,按期校验,包管齐全、灵敏可靠。

〔2〕储罐区四周应设置用非燃烧材料建造的防火堤,防火堤高度不宜超过1米,内侧基角线至比来储罐外壁的距离不宜小于3米,防火堤上不得开设孔、洞,管线穿越时应用非燃烧材料填封,并应在不同标的目的设两个以上的安然出入台阶或坡道,储罐分组安插并设防火堤时,相邻防火堤的间距不该小于7米。

〔3〕液化石油气储罐应设排污阀,冬季应对排污阀采纳保暖办法,防止冻崩阀门和管道,以免泄漏液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