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环刀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饱和导水率测定——环刀法
1.测定意义:
土壤饱和导水率土壤渗透率:单位水势梯度下水分通过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单位截面积饱和土壤水的流速;土壤处水饱和状态时,便需用饱和导水率计算其通量;饱和导水率也是土壤最大可能导水率,常以它作为参比量,比较不同湿度条件下土壤的导水性能;
土壤渗透性是土壤重要的特性之一,它与大气降水和灌溉水几乎完全进入土壤,并在其中贮存起来,而在渗透性不好的情况下,水分就沿土表流走,造成侵蚀;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与土壤孔隙数量、土壤质地、结构、盐分含量、含水量和温度等有关;
2. 测定原理
土壤饱和导水率系在单位水压梯度下,通过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单位土壤截面积的水流速度,又称土壤渗透系数;本法可在田间进行测定,但易受下层土体性质的影响;在饱和水分的土壤中,土壤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根据达西H.
Darcy定律:
K=K×K
…1
S×t×h
公式中:
K——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cm/s;
Q——流量,渗透过一定截面积Scm2的水量,mL;
L——饱和土层厚度,渗透经过的距离,cm;
S——环刀横截面积,cm2;
t——渗透过水量Q时所需的时间,s;
h——水层厚度,水头水位差,cm;
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K的量纲为cm/s或mm/min或cm/h或m/d;从达西定律可以看到,通过某一土层的水量,与其截面积、时间和水层厚度水头呈正比,与渗透经过的距离饱和土层厚度呈反比,所以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是土壤所特有的常数;
3. 仪器
环刀容积100cm3,量筒100mL、10ml,烧杯100mL,漏斗,秒表,温度计;
4.操作步骤
4.1在室外用环刀取原状土样,带回室内浸入水中;一般砂土浸4h~6h,壤土浸8h~12h,粘土浸24h;浸水时要保持水面与环刀上口平齐,勿使水淹到环刀上口的土面;
4.2 在预定时间将环刀取出,除去盖子,在上面套上一个空环刀,接口处先用胶布封好,再用熔蜡粘合,严防从接口处漏水;然后将接合的环刀放到漏斗上,漏斗下面用100mL烧杯承接;
4.3向上面的空环刀中加水,水面比环刀口低1mm,水层厚5cm;
4.4 加水后,自漏斗下面滴下第一滴水时用秒表计时,每隔1、2、3、5、10……tnmin更换漏斗下的烧杯间隔时间的长短,视渗透快慢而定,并分别用100mL或10mL量筒计量渗出水量Q1、Q2、Q3……Qn;每更换一次烧杯,要将上面环刀水面加至原来高度,并用温度计记录水温;
4.5 试验一般持续时间约1h才开始稳定;如果仍不稳定,应继续延长时间直到单位时间内渗出水量相等时为止;
5.计算结果
5.1渗出水总量按式2计算:
K=(Q1+Q2+Q3+⋯+Qn)×10
…2
S
式中:
Q——渗出水总量,mm;
Q1、Q2、Q3……Qn——每次渗出水量,mL,即cm3;
S——渗透筒的横截面积,cm2;
10——由cm 换算成mm 所乘倍数;
5.2 渗透速度按式3计算:
K =10×Qn K
K ×S (3)
式3中:
V ——渗透速度,mm/min ;
Qn ——n 次渗出水量,mL,即cm 3;
tn ——每次渗透所间隔时间,min;
5.3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按式4计算:
KK =10×Qn ×L K K
×S ×(h +L )=K ×L h +L …4 式4中:
Kt ——温度为t ℃时的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mm/min ;
Qn ——n 次渗出水量,mL,即cm 3;
t n ——每次渗透所间隔时间,min ;
S ——渗透筒的横截面积,cm 2;
h ——水层厚度,cm ;
L ——土层厚度,cm ;
V ——渗透速度,mm/min;
5.4 为了使不同温度下所测得的Kt 值便于比较,应换算成10℃时的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按式5计算:
…5
K10=K K
0.7+0.03K。
式5中:
——温度为10℃时的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mm/min;
K
10
K
——温度为t℃时的饱和导水率渗透系数,mm/min;
t
t°——测定时水的温度,℃;
5.5 每一土壤层次重复测定5次,取其算术平均值,取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