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理国:大理国历史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大理国:大理国历史介绍
大理国(白语:dablit guaif,937年-1095年,1096年-1253年)是位于中国云南周边地区由白蛮人段思平建立的政权。

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带,疆域大概是现在的中国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唐代时期西洱河地区的诸部落在唐的扶植下建国南诏。

唐末时期郑买嗣篡南诏建大长和。

经历了几十年战乱之后大理国于937年由段思平建国。

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国号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称妙香国[1]。

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

1095年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国,1096年高升泰在死后归政于段正淳,史称后理国[2]。

1253年,蒙古帝国忽必烈(即后来的元世祖)“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大理世袭总管。

大理国灭亡后,蒙哥汗三年(1253年),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置大理路,辖境包括现今大理、洱源、巍山、祥云、永平,以及姚安、大姚、保山、腾冲等地。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云南内地共设有助个府),辖境相当于现在的大理、祥云、宾川、洱源、云龙等县。

这当中,作为洱海周围的大理县也数易其名,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置太和县,1913年改名大理县。

历史
建国
段思平先祖为武威郡人,始祖段俭魏,佐南诏大蒙国蒙氏为清平官,为东汉武威太守段颖的第17代子孙,六传至段思平。

思平为幕览(小府副将),后因战功,成为通海节度使。

公元929年,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建大义宁,改元兴圣,其弟弟杨诏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

在疑惧下,杨干贞急欲追 ... 段思平。

在被杨干贞追 ... 期间,段思平曾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启示,藏匿在自己舅父的部族中。

会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关系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军师董迦罗前来加以保护。

公元930年,杨干贞的位置被其弟杨诏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3]。

段思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会于石城,以董迦罗为军师,讨伐杨干贞,所向皆克,遂进攻大理。

当时杨诏等陈兵据桥,段军不能通过。

当晚段思平在睡梦中得到三个梦境:“人无首;玉瓶无耳;镜破”,感到大惑不解,其军师董迦罗指段思平的梦境乃天大吉兆,因为“君乃丈夫,去首为天;玉瓶去耳为王;镜破则无对者”,因而军心大振。

是日,段军找到一名浣纱妇女,指引段军适合大军渡河的地点,曰:“人从我江尾,马从三沙矣,尔国名大理。


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