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交叉克氏针和微型钢板在指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合交叉克氏针和微型钢板在指骨骨折
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较正方法治疗指骨骨折的效果。
方法:70例,2021.03-2022.10纳入,分2组(35例/组),对比组、试验组分别采取克氏针、微型钢板治疗方案,对比差异。
结果:对比组手术时间更短(P>0.05),但试
验组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更短,且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微型钢板固定虽然操作时间相对较长,但其康复速度相对
较快,且固定效果更好,风险因素相对较少,其应用优势较为明显。
【关键词】指骨骨折;克氏针;微型钢板;应用效果
指骨骨折疼痛感较强,常常出现骨折处肿胀、活动受限、手部灵活性降低等
症状,骨折程度较重者,可出现畸形等病变。
但由于骨折损伤程度相对较轻,加
上国内社会医疗认知水平较低,多数患者对此的重视程度较低,治疗配合度低,
也有较高概率出现固定不牢、复位不当、畸形愈合等不良事件[1-2]。
如果没有及
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案,其干预周期相对较长,或可导致指骨周围韧带损伤或肌肉
萎缩,其后期恢复难度较高,或可形成关节僵硬等症状,这对患者生活、工作的
影响相对较大。
克氏针、微型钢板均为应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固定方式之一,前者
应用时间相对较久,且随着技术研发,可发展为闭合交叉型号,可具有较高的稳定,也有利于维持光滑关节面,可提高康复速度,后者为相容性高的材料,可具
有固定系统,也可通过加压作用,维持良好的骨折对位,可提高复位率,提高固
定效果,减少畸形愈合情况[3-4]。
但两组对比研究数据相对较少,尚未区分优质
固定方案,为此本文在指骨骨折患者身上对比两种固定方案的应用效果,现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2021.03-2022.10纳入,分2组(35例/组)。
纳入标准部分:资料详细;无手掌外伤史;首次指骨骨折;非病理性骨折;无重度血管或神经损伤;知情本项研究;支持研究;肝肾功能正常;符合固定指标;无其他复合伤。
排除标准:骨质疏松者;意识障碍;沟通障碍;脏器性病变者;癌症患者;血液系统疾病者。
自然信息相似(P>0.05)。
见表1。
表1自然信息[n/()]
组别n
男/
女
年龄/岁
开放性/闭合性骨折
对比组
3
5
20/
15
37.65±4.0
8
30/5
试验组
3
5
24/
11
37.85±5.0
2
25/10
x2/t
0.9
79
0.183
2.121
P
0.3
22
0.855
0.145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均采取切开复位方法,臂丛麻醉,舒展患肢,止血,闭合骨折做背侧纵切口,开放性伤口则清创,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切口长度,并逐步暴露骨折部位,清除
残端血块、组织,观察情况采取合适骨折复位方案。
对比组:交叉克氏针固定,选择合适进针点,远端插入,指尖两侧穿出,固
定牢固后,缝合伤口,术后石膏固定,1月后采取常规功能训练。
观察组:微型钢板固定,选择合适型号的钢板,逐步剥离足足,采取加压固
定方案,得到相对满意的固定效果后,缝合伤口,可在2-3天后采取功能训练。
1.2.2质量评估
分析关节恢复情况、手术指标(手术指标、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并
发症。
关节恢复情况选择TAFS量表进行评估,以屈曲度>220°为优,以度数在
180-220°之间为良,不满足者为差,计算优良率。
1.3统计学处理
处理软件为SPSS22.0,计数数据通过(%)以表达,施以x2检验表示检验结果,计量数据通过()以表示,施以t检验表示检验结果。
2结果
2.1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的对比
对比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比试验组的差,(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的对比()
组别n手术时间/min愈合时间/w功能恢复时间/w
31.32±4.05 6.23±1.40 6.53±1.30
对比3
组5
试验组
3
5
46.30±6.30 4.75±0.52 5.12±1.36
t11.833 4.397 4.434
P0.0000.0000.000
2.2治疗效果的对比
试验组的优良率达到了97.14%,显著优于对比组的77.14%,(P<0.05),见表3。
表3 治疗效果的对比 (n(%))
组别n优良差优良率
对比组351314827(77.14)
试验组352014134(97.14)
x2---- 6.248
P----0.012
2.3并发症的对比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显著低于对比组的51.43%,
(P<0.05),见表4。
表4并发症的对比 (n(%))
组别n
浅表
感染
深度
感染
局部
不适
肌腱
粘连
并发症发
生率
对比组
3
5
4533
18
(51.43)
试验组
3
5
1111
6
(17.14)
x2-----9.130
P-----0.003 3讨论
交叉固定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且稳定性相对较少,也可预防骨折旋转,但指骨固定难度相对较高,也容易出现移位、滑动情况,或可延长固定时间,且术后功能训练时间相对较晚,其固定效果尚无达到相对理想的固定效果。
而微型钢板的适用范围相对较广,可在多种指骨骨折中获取相对较好的应用效果,其相容性更强,且可以获取更好的对位效果,稳定效果相对良好,也可有效减少摩擦,也可有效规避各项风险因素。
本研究也确实发现,微型钢板虽然手术时间比克氏针长,但可以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也可显著提高功能恢复优良率,还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
这表明,微型钢板固定的效果确实更好一些,其可以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和功能恢复时间,可以显著提高康复速度,或可有效减少风险因素,提高康复效果。
总而言之,微型钢板的固定效果更好、恢复速度快、风险因素更少。
参考文献
[1] 尚晓强,段祥林,周祥昆,等. 6种内固定方式在固定指骨侧副韧带撕脱性骨折中的力学稳定性比较[J].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22,19(6):6-8.
[2] 尚晓强,段祥林,王钧,等. 微型钩钢板固定指骨掌板撕脱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J]. 实用骨科杂志,2022,28(7):616-618,632.
[3] 王光辉,傅子财,刘建全,等. 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钩钢板与克氏针固定的疗效分析[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22,38(3):161-164.
[4] 黄为,陈锋,杨雄升,等. 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Meta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37(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