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结业考试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生物结业考试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制作了植物玻片标本,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同学制作的是叶片的横切面切片标本
B.视野甲中的结构层次属于上皮组织
C.从视野甲-→乙,应当先转换物镜,再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D.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⑤,⑤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
B.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有些病毒既能独立生活,也可寄生在活细胞内
3.下列关于潍坊生物的叙述,合理的是()
A.老城墙根的葫芦鲜利用根吸收无机盐
B.公冶长书院的银杏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渤海湾海带利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D.诸城板栗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4.玉米种子的糯性与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现将糯玉米(aa)—行,非糯玉米(AA)—行交替种植,异花传粉。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非糯玉米粒B.非糯玉米植株上可能有糯玉米粒
C.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必为纯合个体D.非糯玉米植株上的子代必为纯合个体5.生产生活中,下列采取的措施与目的不一致的是()
A.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促进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
B.给玉米植株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避免其果穗出现缺粒现象
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
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騰作用
6.下列生物的变异现象中,不能遗传的是()
A.通过杂交选育得到高产奶牛B.肤色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
C.太空椒果型硕大、产量较高D.不同地区栽种的圆白菜叶球重量区别很大7.如图表示弱光照下,植物叶肉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Ⅰ、Ⅱ表示)之间、细胞与外界之间气体交换情况(①②③④表示气体,箭头表示方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Ⅰ、Ⅱ代表叶绿体、线粒体,①③为O2,②④为CO2
B.Ⅰ、Ⅱ代表叶绿体、线粒体,②③为O2,①④为CO2
C.Ⅰ、Ⅱ代表线粒体、叶绿体,①④为O2,②③为CO2
D.Ⅰ、Ⅱ代表线粒体、叶绿体,②④为O2,①③为CO2
8.下图是小景同学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
请据图分析判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图甲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相对安静状态下测得的
B.图乙显示的呼吸情况是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测得的
C.M点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都正处于舒张状态
D.N点时,喉口处于未被会厌软骨盖住的开放状态
9.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其中①~⑧代表相关结构或物质,a、b代表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③④⑥构成了肾单位
B.a、b分别代表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
C.正常情况下,⑦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若⑧中检测到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⑤出现了异常
10.西瓜果肉的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
若将纯种红果肉西瓜的花粉传授到纯种黄果肉西瓜的柱头上,则当年黄果肉西瓜藤上所结的果实,其果肉的基因组成和种子中胚的
基因组成分别是()
A.Rr rr B.rr Rr C.RR rr D.RR Rr
1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适应某一特定环境的生物在进化上一定比较高等
B.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C.引入外来物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D.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增强温室效应,会提高光合效率,改善生态环境12.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
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影响生物
B.春雨贵如油——植物生长都需要无机盐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D.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两种动物间是寄生关系
13.回顾你所做过的生物学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体现了生物能通过反射回应刺激
B.“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37℃是消化酶的适宜温度
C.“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要把刮取物置于生理盐水中
D.“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需进行重复实验,数据取平均值
14.某同学通过观察菜豆和玉米种子的形态结构,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菜豆种子的主要结构是子叶,玉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乳
B.菜豆种子有胚和种皮,玉米种子没有种皮
C.滴加碘酒的玉米种子纵剖面,其种皮和胚未被染成蓝色
D.在菜豆种子的“豆瓣”上滴加碘酒,变蓝的结构是子叶
15.如图是某家庭某遗传病发生情况的遗传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
B.8号个体的X染色体通过母亲来自2号个体
C.5号和6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一定表现正常
D.3号和4号个体再生一个小孩,该小孩患病的可能性为1/4
16.分析甲、乙、丙三人的尿液化验结果表(单位:g/mL),说法正确的是()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尿素
甲950.320 1.5 1.95
乙9500 1.5 1.95
丙9500.06 1.5 1.95
A.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
B.甲可能是肾小管出现炎症
C.甲、乙两人的原尿中没有葡萄糖
D.丙患有糖尿病可口服胰岛素来治疗
17.图甲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图,图乙是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丙是气管①、肺②、胸腔③三者组合示意图。
据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曲线从b→c时,图乙由Ⅱ状态转化到Ⅰ状态
B.图乙Ⅰ转化到Ⅱ时,图丙气压由小到大顺序为①<②<③
C.图甲曲线从a→b时,图丙①处氧气含量大于二氧化碳含量
D.图甲曲线从c→d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18.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如果双亲中一个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者,另一个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生患病女儿的概率是()
A.25% B.50% C.75% D.100%
19.某小组同学为探究牛奶腐败的原因,利用三个规格相同经过消毒的锥形瓶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操作,在室温(24℃)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编号甲乙丙
加入的物质50毫升灭菌鲜牛奶50毫升鲜牛奶50毫升灭菌鲜牛奶瓶口的处理不做处理用消毒塞密封用消毒棉球塞住
A.本实验的变量是瓶内空气的有无
B.乙瓶和丙瓶内牛奶不会腐败变质
C.上述实验操作应该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D.与室温相比5℃条件下牛奶会先腐败
20.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人为地捕杀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太阳鸟在吸食花螢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1.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无土栽培技术主要用来培养无病毒植株
B.科研上常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后高温灭菌制成培养基培养病毒
C.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内冷藏保鲜是由于冷藏条件下微生物无法生存
D.黑枣与柿树嫁接和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无性生殖
2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被央视《经典咏流传》播出后,广为传唱。
诗中的“苔花”指的是苔藓植物,有关其描述错误的是()A.苔藓体内无输导组织
B.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C.苔藓是绿色开花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苔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3.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探究种子呼吸释放出二氧化碳时,对照组中是死亡的种子
B.乙图中,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时,主要的实验变量是有无澄清石灰水
C.丙图中,检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可以初步检查出脊髓是否有损伤
D.丁图中,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时,将唾液与不同温度的淀粉溶液混合后再置于不同温度下
24.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和筛管运输到植物各处的B.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
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④和⑥发育而来的
D.从结构层次上来说,甲、乙、丙、丁属于器官,其中的乙、丙、丁属于营养器官25.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无性繁殖
B.细菌主要进行分裂生殖
C.酵母菌可进行出芽生殖,也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D.试管婴儿和克隆技术都属于有性生殖
26.人体能够通过各种感受器接受外界刺激。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人体能看清书本上的字,也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晶状体具有调节作用
B.内耳中有听觉感受器和头部位置变动感受器,所以内耳具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
C.听觉形成的流程图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位听神经→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D.鼻黏膜是嗅觉感受器,能接受挥发性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7.如图是血液流经某器官b的示意图,a、c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若c 血管内流动脉血,你认为b可能代表的器官和结构是()
①大脑②肺③小肠绒毛④肾小球⑤肾小管⑥左心房、左心室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④⑥D.②④⑥
28.下表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番茄放在不同温度的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绘制的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量表:
温度(℃)10152530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75 2.50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0.75 1.10 2.25 3.00 3.50
据表中数据分析(温度控制在实验范围内),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番茄的呼吸作用越来越强
B.随着温度的升高,番茄的光合作用越来越强
C.温度控制在25℃时,番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温度控制在35℃时,番茄表现出不能正常生长的状态
29.下列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培育出无病毒感染植株,提高产量
B.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获得“工程菌”来生产某些人类需要的激素、抗生素等
C.在获得白酒的过程中,要用到一种细菌将淀粉糖化、一种真菌产生酒精
D.气调包装保存食品的主要原理是改变包装内气体成分比例,控制微生物呼吸
30.张某面色苍白,感到头晕、精神不振、肌肉无力。
就医后,做了血常规化验。
请结合化验报告单的部分化验结果(如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送检物可从张某的毛细血管中采集
B.张某应多食用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C.张某体内可能有炎症
D.张某可通过适量运动促进红细胞分裂,使症状缓解
二、综合题
3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菜豆种子做了以下实验,以探究菜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一)实验过程
(1)取3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在每个杯底铺适量的餐巾纸,并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
(2)取30粒菜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在A、B、C杯底的餐巾纸上。
(3)将3个杯子的杯口密封好。
其中C杯内用注射器抽尽气体后再密封;B杯密封后,用不透光的黑布全部罩住;A杯不作处理。
如下图所示。
(4)将3个装置同时置于温暖的、有光照的环境中一段时间。
(二)实验结果
A、B杯内的菜豆种子多数萌发,C杯内的菜豆种子没有萌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装置A和B这组对照实验,同学们最初所提出的问题是:“ __”
(2)对装置A和C这组对照实验,同学们最初所作出的假设是:“__”。
(3)对装置A和B这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对装置A和C这组对照实验,其实验组是__。
(4)根据装置A和C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
32.已知豌豆花的位置有腋生和顶生(如下图所示),不同豌豆杂交结果如下表。
据表回答:
(1)豌豆花位置的腋生和顶生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它们由DNA上的______控制。
(2)杂交组合______可以推测豌豆花位置腋生性状为显隐性。
(3)为测定丙的基因组成(假设控制豌豆花位置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可选取丙与丁杂交:
①若子代性状全部为腋生,则说明丙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
②若子代性状出现_______,则说明丙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
33.为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多地借助共享单车开展了绿色骑行活动。
人在骑车时,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骑车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能形成清晰物像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____;遇到红灯时停车等候,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
(2)骑行中,听见鸣笛声会避开让路,接受声音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中的
_____________
(3)由于骑行不稳,⑨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同时神经冲动沿着图中的⑦传到A,产生痛觉,说明脊髓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骑行者加快速度,呼吸、心跳随之加快,血压升高,这一系列的反应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_______________
34.人体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控下,各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如图一的A至E表示相关器官或系统,a至d表示相关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人体某器官结构示意图,图三表示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重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生理过程②是通过____收缩与舒张引起胸腔容积扩大和缩小来实现的。
人体血液中物质a浓度最高的血管是图二中的____(填数字),肺泡壁及其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物质的透过,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在①过程中,与此处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
(2)当某人得了胆结石,去医院治疗,医生经过手术摘除了胆囊,该人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____的消化有影响,血液回流心脏时,在图二中的____(填数字)血管中该物质的消化产物浓度最高。
(3)如图二所示,当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3]和[4]的开、关情况分别是_____。
(4)在图三中,②中的液体成分含量与血浆相比显著升高的是_____。
(5)在图三中,某人由于脊髓受伤,损伤的部位是图三中的⑧,下列有关排尿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
A.有反射,有尿意,能控制排尿 B.有反射,有尿意,不能控制排尿
C.无反射,无尿意,能控制排尿 D.无反射,有尿意,不能控制排尿
35.下图为人体胰腺和一段小肠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两部分组成。
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由胰腺导管输送到小肠内;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直
接进入毛细血管内。
科学家为了验证“调节血糖浓度的胰岛素是否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观点,做了如下实验:通过手术切除一只正常狗的胰腺,观察其出现的症状。
现在让我们重温科学家的研究思路。
(1)发现问题:切除正常成年狗的胰腺后,尿液的成份中出现了________,并出现了糖尿病的一些症状。
胰腺由两个部分组成,那么是胰腺的哪一部分起作用呢?
(2)作出假设:胰腺的胰岛部分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
(3)制定计划:①取三只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都相同的狗,编号为A、
B、C。
②A狗不做任何处理,B狗切除胰腺,C狗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③在同等条件下喂养一周,观察并作好记录。
(4)预测实验结果:A狗正常;B狗表现出糖尿病的症状;C狗表现为:①尿液成分
中____(填有或无)葡萄糖,消化功能_______。
②组织切片观察:胰腺外围大部分组织萎缩,只有______还活着.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后来,加拿大科学家班廷从狗的胰岛中提取出了一种物质,用这种物质治疗患糖尿病的狗并获得成功。
该物质是_________。
36.如图描述的是油桃种子萌发成幼苗及植株的花和果实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完成①④过程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有_____。
(2)图2所示结构的主要部分是_____,由图2到图3必须经过的生理活动是_____。
图3中的B是由图2中的[ ]_____发育而来的。
(3)大棚种植给农民带来了可喜的收入。
下图甲是油挑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
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_____。
图乙所示大棚内油桃植株一昼夜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
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 ]_____的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_。
一天内油桃植株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_____ (填字母)。
(4)提高油桃产量是桃农非常关心的问题,请你根据所学光合作用知识,帮农民伯伯提出两条在农业生产上提高油桃产量的建议? _____。
37.地处黄河故道的河口区新户镇发挥花生种植的传统优势,近几年选用“小青花9号小花生”和“花育16号大花生”等耐盐碱、出米率高、出油率高的新品种,实行机械化耕作,实现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让“小花生”有了“大舞台”。
(1)花生的根瘤(图)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根瘤菌与花生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
(2)光是影响花生光合作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图是在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花生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据图分析,光照强度最适宜的范围是______。
光照强度过高时,光合作用反而下降,是因为______。
(3)花生经传粉受精后,子房下部迅速伸长形成子房柄,子房柄连同其前端的子房合称果针。
果针的形成需要大量含钙无机盐。
无机盐只有______才能被花生的根吸收。
(4)果针顶端由木质化的表皮细胞组成一个“帽状物”保护子房进入土壤,子房慢慢变大发育成花生的果实。
谜语称“麻屋子”里面住着“白胖子”,“白胖子”由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______。
(5)花生种子出油率高,富含脂肪,你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检测?______
(6)生物小组为探究两种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每个品种分别选取30粒,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经测量和统计,“小青花9号小花生”种子长轴长度的平均值为13.6mm,“花育16号大花生”种子长轴长度的平均值为17.6mm,这种差异是由______所引起的。
38.我们的家乡——襄阳,汉江穿城而过,一江水清,两岸地绿。
境内众多的森林、湿地、湖泊等为种类繁多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生物资源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
(2)如下图,植物、动物和______构成生态生态系统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3)森林中空气湿度大,这主要与绿色植物的______(填“光合”“呼吸”或“蒸腾”)作用有关。
(4)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如蛇的体表覆盖角质的_____,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与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
(5)被子植物的茎中,类似人体血管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
(6)树林中常会出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情景,写出该情景中蕴含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据图,甲、乙是显微镜下叶片表皮结构(有气孔),甲是低倍镜视野下的观察效果,乙是高倍镜视野下的观察效果,显微镜结构中,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转换器、⑤物镜、⑥反光镜。
【详解】
A.叶片的横切面切片可观察到表皮、叶肉和叶脉,图中视野只有表皮,A不正确;
B.视野甲中的结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B不正确;
C.从视野甲→乙,应先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再转换高倍物镜观察,C不正确;
D.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目镜和⑤物镜,且放大倍数为目镜好物镜的乘积,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D正确。
故选D。
【点睛】
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叶片的结构。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菌具有荚膜和鞭毛;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
成;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详解】
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病毒能够在寄主体内大量繁殖,A正确;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没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不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错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D错误;故选A。
【点睛】
掌握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生物圈的绿色植物多种多样,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题中葫芦藓是苔藓植物,银杏是裸子植物,海带是藻类植物,板栗是被子植物,根据每种植物类群的特点答题。
【详解】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主要靠叶吸收水和无机盐,A 不正确;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根、茎、叶发达且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B 正确;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和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不正确;板栗属于被子植物,外面坚硬的壳为果皮,包被着里面的种子,D不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植物所属的各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4.A
解析:A
【解析】
玉米种子糯性基因组成是aa,属于隐性性状,非糯性属于显性性状,现非糯性的基因组成是AA,是纯合子,因此,将糯玉米(aa)—行,非糯玉米(AA)—行交替种植,异花传粉,非糯玉米花粉会提供A基因,糯玉米的花粉提供a基因,因此其结果是果糯玉米上可能有非糯玉米粒,其基因组成是Aa,是杂合子,非糯玉米植株上没有糯玉米粒。
故选A。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玉米果穗出现“秃顶”现象说明部分子房没有发育成果实;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并且是风媒花,很容易受外界
环境影响导致传粉失败,子房不发育;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详解】
被水淹的植物体,由于水把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土壤,造成土壤中缺氧,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从而使根的生命活动减弱甚至死亡,所以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目的是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A错误;玉米果穗出现缺粒现象,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
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如果辅以人工辅助授粉,同样能提高结实率,B正确;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C 正确;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D正确;故选A。
【点睛】
牢固掌握植物的生理活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同时,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表现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人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结合形成的。
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是随着精卵细胞的结合而结合的,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在生物个体进行生殖时,这成对的基因又会随着成对染色体的相互分离,分别进入到精子或卵细胞之中。
因此,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配子(生殖细胞)是联系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遗传物质的唯一媒介,基因可以随配子代代相传。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发生于基因层面上的变异或重组,才能遗传。
【详解】
通过杂交选育得到的高产奶牛,因为经过了父方精子和母方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发生了基因重组,可以遗传。
故A正确;肤色正常的一对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儿子,是因为父母的隐形致病基因都遗传给了儿子,导致儿子患白化病,致病基因可以遗传,故B 正确;太空椒经过太空辐射导致基因突变,使果型硕大、产量较高,可以遗产,故C正确;不同地区栽种的圆白菜叶球重量区别很大,属于表现型的差异,是因为环境因素导致的,不可以遗传,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的变异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能量转换器包括叶绿体和线粒体。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