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荒芜了的花园》教学设计_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5个生字尤其注意“芜”字的读音,理解“荒芜、荆棘、追慕、惋惜”等词的意思。

2.感受人物心情,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懂得只有脚踏实地地去做才能实现目标。

明白要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语言、态度、动作前后的变化,感受只是夸夸其谈,不落实行动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独立表达自己的感悟。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眼中花园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花园。

生1........
生2........
生3........
师:是啊,花园是个吸引人的地方,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生机勃勃,是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场所。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花园都是这样的,有这样一个花园,里面长满了杂草和荆棘,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荒芜的花园,看看里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自读课文,扫清障碍。

(导语:请同学们打开书,先来看一下自读提示。

给5分钟的时间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
大屏出示词语;荒芜荆棘凄凉石罅追慕惋惜滔滔不绝
(2)课文围绕“荒芜的花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深入感知,细读文本。

(导语:故事发生在这个荒芜的花园里,那么“荒芜”这个词你是怎样理解的?)
品读赏析,感受花园变化。

1.默读课文第1--4自然段,荒芜的花园以前是怎样的光景?现在又荒以芜
到了什么地步,用笔画出相关的语句。

美丽的池水,从前是淙淙地流过石桥的,现在因为没有人管理,渐渐地干了---干得见底了。

美丽的花木从前是灿烂地盛开着,现在因为没有人时时灌溉,也渐渐地枯萎了。

就连从前天天飞到花园里来唱夜之歌的夜莺,也因为它的好朋友玫瑰死了,好久没有飞来了。

2.默读课文思考交流:
看到荒芜了的花园,花园来客的心情怎样?他们是怎么说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A.(课件出示第一段至第四段)
通过对比,理解花园来客今天的惋惜心情。

师总结:今昔对比,以前那么漂亮的花园现在因为无人管理而变得如此的荒凉寂寞,真的是让人痛心不已啊,所以这些花园来客下定决心要改造花园,恢复花园以前的美貌。

B.(课件出示第七段)
导语:咱们现在就带着他们这种追思惋惜的心情读读他们的话?
一个人叹气道:“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大家应该努力把它整理好。


师追问:“难道我们就任它长此荒芜了吗?”这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生:反问句。

起鼓动的作用,鼓动大家去重建花园。

师追问:其他人是如何响应的?
生读: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大家应该努力把它
整理好。


师:评价;好,你们读出了他们毅然决然的态度。

谁想单独试一试。

按常理来说,他们有这样大的决心,他们能不能把花园改造好?(能)但是结果呢?(花园依旧荒芜着。

)是因为什么?(他们只是在那一直的讨论,而并没有去改造花园)
C.默读课文,说说花园来客是如何讨论的
a、于是他们跑到池旁,坐在一块假山上,细细的讨论怎样改造这座荒芜
的花园的方法。

b、青蛙带着满肚子的欢喜,由池岸下的石罅中跳出来听;蟋蟀也暂时停
止了它的悲鸣,由草丛中露出半个头来,看他们讨论。

c、他们悉心地讨论,还用粉笔在石上画了许多草图,计划将来园中的种种布置。

d、他们由黎明讨论到早餐过后,还没有商量好一件事。

因为他们的意见有许多不能相同。

e、后来他们舍弃了将来的详细计划,转而讨论改造这座废园的入手方法。

F、他们各举了许多理由,互相辩论着,还引了许多例子来证明他们的话,由早餐的时候一直辩论到傍晚,家家炊烟起了,还没有停止;甚至于因为意见不合,互相谩骂,而且扭打了起来。

(先是细细地讨论改造的方法,“悉心地讨论”如何布置,滔滔不绝地讨论了整整一天,转而讨论改造废园的方法,直到后来“相互辩论”到“谩骂、扭打”)
师:结果如何?
生:没有一丝一毫的行动。

荒芜的花园照旧荒芜着。

师:作者这样大费笔墨的详细描绘他们的讨论,结果却出人意料地滑稽。

这样写有什么含义呢?
生:有讽刺的意味。

师:那么大家想不想把他们讨论的场景展示一下。

生分角色朗读
(2)两次描写青蛙和蟋蟀的句子,体会对比的写法。

(课件出示对比段落)
青蛙带着满肚的欢喜,由池岸下的石罅中跳出来听;蟋蟀也暂时停止了他的悲鸣,由草丛中露出半个头来,看他们讨论。

青蛙等得不耐烦了,哭丧着脸,不高兴地,一步一步,慢腾腾地仍旧走进石罅中去。

蟋蟀的希望也渐渐地破灭了。

它不愿意再看他们的争斗,终于把头缩回草丛中,跑到墙角下,拖长它的音调,又悲鸣起来。

师: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师:你能结合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吗?
第一组:描写青蛙和蟋蟀的句子体会到花园仿佛有了希望。

第二组:写出了青蛙和蟋蟀的失望与绝望。

师总结:对比的写作手法本文中反复出现,成为文章的一大特色。

你还找到了哪里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课件出示对比段落)
一个人叹息道:“难道我们就任它这样荒芜了吗?”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来,答道:“不,决不,我们应该努力把它重新建好。


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三、感悟哲理,拓展延伸。

1、课文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空谈不如实干,行动胜于雄辩。

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最终结果是一无所获。

表达了作者希望少些空谈,多些行动的美好愿望。

四、当堂作业,反馈检查。

1.续写《荒芜的花园》
板书设计:
荒芜了的花园
决心改造------------- - 照旧荒芜
【教学反思】
这则寓言主要讲的是几个人想重修荒芜的花园,但他们各持己见,却没有一人去行动,最终花园依旧荒芜着。

文章开始从“所见”——杂草和荆棘生长和“所闻”——蟋蟀悲鸣两方面写出了花园的荒芜;接着抓住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事物——美丽的池水、美丽的花木、唱夜之歌的夜莺,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勾勒出过去花园的生机勃勃,突出了今日花园的荒芜寂静;最后,几个人细细地讨论、悉心地讨论、滔滔不绝地讨论和两次辩论,但谁也未付诸行动,结果花园依旧荒芜着。

文章条理清晰,情节起伏,语言朴实无华,在平淡中透出一股淡淡的嘲讽和哀伤。

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夸夸其谈,只说不做,最终结果是一事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