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
开越大
中国召开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全球经贸领域的一场盛会,是自由贸易的一场盛会,更是中国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继续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生动展示。
“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坚定响亮的宣告,表达了中国人民继续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意志。
不管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而且会越开越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从沿海先行到全面开放新格局,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参与国际合作到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敞开胸襟、拥抱世界,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使我国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史诗般的经济腾飞离不开对外开放的全力推进。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推进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确立开放发展新理念,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谱写出对外开放新的辉煌篇章。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也造福于世界人民。
我国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已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最重要的启示。
当今的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没有谁能够独自应对各种挑战,把自己囚于自我封闭的孤岛没有前途。
面对开放融通的时代潮流,我们只有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才能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保障。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
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会更有力地促进我们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
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虚心向世界开放学习,同各国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走开放融通、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的对外开放正处在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上。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这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宏大目标和战略部署。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更加宽广深远的战略眼光、全球视野,不畏浮云遮望眼,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让新时代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的新画卷更加光彩夺目。
互联互通、联动增长是世界各国走向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践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开创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多元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了中国进一步
开放的新举措,即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扩大进口。
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进程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决心。
中国正坚定地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提高便利化程度,促进公平开放竞争,全力营造优良营商环境。
加快与有关国家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推进国内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就像把自己关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
看似躲过了风雨,却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
打架只会两败俱伤,协商才是妥善解决国家间经贸分歧的正道。
只有坚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拒绝自私短视的狭隘政策,坚持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要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建设好这条开放之路、合作之路、希望之路、共赢之路。
共建“一带一路”是参与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5年,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
现在的重点是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建设“一带一路”,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而是努力打造成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打造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以切实的行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外开放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既不能骄傲自大,闭关锁国,也不能随波逐流,模仿他人,在开放中迷失自我。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需要学习先进经验,但任何时候都不能靠别人搞建设。
它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作为自身发展的根本基础。
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中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发展道路。
中国不会干涉任
何国家的内政,也不会屈服于任何外部压力,更不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
没有人能阻止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自力更生,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
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的共同任务,人类社会终将从各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崇高目标,体现了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责任。
中国的和平发展和扩大开放战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坚定的意志和更大的力量,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进行到底,为最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