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分级诊疗体系工作规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室分级诊疗体系工作规则
一、总则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和《关于深化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制定本规则。

二、工作内容
1. 加强科室级别划分管理,按照科室的诊治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进行分级诊疗。

一级科室为基层医疗机构中能够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诊治的科室;二级科室为开展中等难度疾病的科室;三级科室为开展高难度和疑难重症的科室。

各科室应根据科室级别和医疗资源配备,合理规划医疗服务内容、服务时限和服务质量。

2. 建立分诊制度,对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诊疗需求和医疗资源配置进行分级诊疗。

一般通过门诊、急诊科室前置诊断及转诊
等方式进行分诊。

医护人员应根据规定准确分诊,确保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

3. 科室应该根据标准诊疗流程,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特殊检查及特殊治疗等重点医疗服务。

一般采用按照病种收病例、开设门诊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诊疗等方法实施。

4. 定期举行分级诊疗工作培训和座谈会,加强科室间交流和诊疗重点技术推广,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科室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工作要求
1.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科室设立、管理及患者诊疗分级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科室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管理要求和技术标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诊疗能力。

2. 科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工,确保医务人员“错位”发挥官兵各司其职。

医务人员应热情周到地服务患者,确保医疗质量。

3. 加强科室与科室之间的交流合作,健全内部转诊制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4. 规范科室医疗服务,遵循合理用药、勤俭用药的原则,杜绝超范围和超量用药。

四、工作效果的评估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科室诊疗质量、服务水平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技术提升和管控体系完善。

五、责任追究
违反科室分级诊疗体系工作规则的,医疗机构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六、附则
本规则解释权归本医疗机构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