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九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山九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卷
学科:高三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戚春来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挨.近(āi)逮.捕(dǎi) 绊.脚石(bàn)好逸恶.劳(wū)
B.恫.吓(dòng)妩.媚(fǔ)我们俩.(liǎ)逡.巡不前(qūn)
C.急遽.(jù)迷惘.(wǎng)颤.巍巍(chàn)乘.人之危(chéng)
D.轻蔑.(mì)中.风(zhòng)处.方药(chǔ)缠绵悱.恻(fě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们的明星真的活在真空里么?今年央视春晚开场是众星诵高铁,殷桃穿“高姐”制服,韩庚、董洁、周冬雨等走下高铁唱啊跳。

老艺术家阎肃拔高声的那句“都到家了吗?”现在思来,震聋发聩。

B.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只有图书市场却没有文学界,这样的观点或许过于武断,但面对着秘史、耍酷文学的喧嚣,厚重原创作品的凋零,文学式微的呼喊已然绵亘多年。

C.“直通现场”是一档民生新闻栏目,夏翼和主持人搭档,负责评论各类新闻事件。

因为言辞犀利,点评泼辣,时常针贬时弊,所以节目在当地收视率不错,个人也比较有名气。

D.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19日通过媒体向公众致谦,并承认展品被盗案和瓷器损坏等事件,暴露了平时管理工作的缺陷、漏洞和不到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真诚地在日子里游走,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潺潺的乐曲在呢喃絮语,无处不在的温暖绚.丽.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B.上市公司的老总,如果不虚心学习,与时俱进,以其昏昏
...昭.,是不能担
....,使人昭
当好现代企业领导重任的。

C.面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冬天”,我们不能杞人忧天
....,更不能坐以待毙,而应该积极调整经济政策,拉动国内消费。

D.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编造了一些耸人听闻
....的消息,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B.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成平今日表示,更换高速标志将本着节约为原则,至于更换标志的数量和费用要等到各地工作完成以后才能够汇总得到。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D.海明威曾以“冰山”来比喻创作,意即作者只需写出事物的八分之一,其余部分应留给读者去想象。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3分)
①这并不是说国人对于渗透自身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皇权缺乏体认。

②东晋的鲍敬言,唐时皮日休、无能子,直到晚明的黄宗羲,激辩皇权之恶的声音不绝
于耳。

③与皇权逆现代性之影响形成对比的是,至今我们仍鲜见有深入系统地反思皇权的著作。

④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质疑皇权的思想。

⑤但不能不承认这些抨击对于我们认识皇权本质助益有限。

答:
6.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说明语段中对作家富豪榜的态度。

(不超过40字)(3分)郭敬明再次赫然排在富豪榜NO.1的位置上,看上去十分怪异。

放下入榜的那些网络写手不说,郭敬明压过一批文坛大腕和实力作家成为首富,让人怀疑中国文学的论价原则。

购买日常消费品还有“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难道文字是特殊商品,可以随意脱离合乎常理的定价体系?当然,去年余秋雨待在这个位置,看上去也不是很合情合理,余本人对这个“首富”的不置可否,舆论的诸多质疑,证明作家富豪榜只不过为速生速朽的中国榜单文化又增加了一个例证而已。

7.文明就餐是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下面是“某校餐厅学生文明就餐个人信息统计表”读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6分)
(1)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分)
答:①

(2)针对就餐中的浪费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近日,在公安部的统一指挥下,我国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并抓获3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此案的侦破揭开了食用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六大环节——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

每年有数以万吨的地沟油流向国人餐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
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沟油问题屡禁不止?除了需要反思地沟油背后的行政管理缺失问题,还应看到围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各个环节折射出的立法空白和司法盲区。

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油脂约2200万吨,其中15%约330万吨成为废弃油脂。

地沟油本身并非完全有害、无用的物质,经过合理的加工程序,地沟油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如加工成生物燃料。

记者注意到,我国对餐饮业废弃油脂——即地沟油原料的处理回收还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机制,立法方面亦存在空白,导致本应发挥“余热”的地沟油流向餐桌。

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对餐厨废弃物的排放、回收、运输等内容提出了要求。

这表明,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地沟油供应链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上述意见并非法律、行政法规,也非部门规章,其内容的具体落实还需各地方政府细化为当地的规章制度。

根据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地沟油的回收需要政府在适当运用经济杠杆的同时,制定“泔水回收”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泔水”的流向,并配以行政、司法部门的严格执法,多管齐下,才能将地沟油重新扳回正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

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人们吃的每10顿饭中,可能就有一顿用的是地沟油。

在地沟油流通过程中的关键“黑手”是粮油供应商。

他们从地沟油生产企业处甚至许多“黑作坊”收购加工过的地沟油,然后再销往食用油批发部,甚至假冒成名牌产品后直接销售给各个餐馆、饭店。

在此过程中,由于粮油供应商与各个买家之间都是买卖合同关系,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无
从直接介入进行监管。

同时,各大食用油批发部和餐馆、饭店的经营者又非地沟油的最终食用者,因此,在巨大的利润空间面前,他们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此外,由于我国在对地沟油的检验方面存在漏洞,让地沟油很容易蒙混过关。

以现行的国家强制性标准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为例,按照国标,食用油检验通常都是检验酸价、苯并芘、农药残留等9项指标。

如果仅检验这9项,地沟油也可能合格。

比如,警方日前在浙江宁海查获了大量地沟油并向有关部门送检,按照现行的国标检验,送检的10个样品中,只有两个样品不合格。

据专家透露,地沟油生产者会根据《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在加工过程中添加火碱之类的东西,把地沟油中不合格的指标掩盖住。

然而,面对“人人喊打”的地沟油,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并非易事,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成了“拦路虎”。

首先,地沟油的使用范围太广,消费者难以确定侵权主体。

根据公安机关破案的情况,购买地沟油用于烹饪的餐馆、饭店无法统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就餐的次数大大多于从前,消费者极有可能在多家餐馆就餐时都遭遇到地沟油,因此侵权主体的确定成为一大难题。

其次,地沟油对人体的伤害并非显而易见,消费者举证证明损害后果十分困难。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侵权责任的构成需要有损害后果作为要件,而地沟油对人们健康的伤害并非一蹴而就,甚至多年之内无法显现。

8. 根据文中信息,对地沟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地沟油事件涉及面极广,全国已有14个省发现地沟油流回餐桌的现象。

B.地沟油危害极大,其中包含的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砒霜的100倍。

C.食用人数极多,人们吃的每10顿饭中,就有一顿用的是地沟油。

D.地沟油并非无用的物质,可以变废为宝,加工成生物燃料。

9.对地沟油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沟油生产企业——粮油供应商——食用油批发部和餐馆、饭店的经营者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利益产业链,都是买卖合同关系,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无从直接介入进行监管。

B.由于对地沟油的检验方面存在漏洞和地沟油生产者会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一些化学物质,导致地沟油在检验中常常检不出不合格的指标。

C.地沟油对人们健康的伤害并非一蹴而就,甚至多年之内无法显现,导致民事诉讼证据不足,从而使消费者无法维权。

D.除了行政管理缺失,还有在打击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时存在立法空白和司法盲区。

10.从本文看,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地沟油问题?(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悬崖上的杀手
[英国]毛姆
“出什么事了,爸爸?”男孩被什么声音弄醒了,问道。

他跑出屋去,看见他爸爸手握步枪正站在台阶上。

“孩子,是野狗,一定是它一直在杀我们的羊。


夜晚的寂静被野狗——一种澳大利亚野狗又长又尖的嚎叫声划破了。

嚎叫声是从离屋子大约四分之一英里远的悬崖上传来的。

孩子的父亲举起步枪,朝悬崖的方向开了几枪。

“这应该把它吓跑了。

”他说。

第二天早晨,孩子骑马出去,沿着旧石崖慢慢骑着,一边寻找着野狗的足迹。

突然,他发现了它——它正平躺在从峭壁上伸长出去的一棵树的分枝上。

它一定是在夜晚的追逐中从悬崖边跌下来的。

当它摔下来时一定掉在分枝上,树下是60英尺深的悬崖。

这只野狗被逮住了,男孩跑回去告诉他的父亲。

“爸爸,你打算开枪打死它吗?”当他们返回悬崖时男孩问道。

“我想如此,它在那儿只会饿死。

”他举起步枪瞄准,男孩等待着射击声——但枪没有响起来,他爸爸已把枪放下了。

(1)
“你打算打死它吗?”男孩问道。

“现在不,儿子”
“你打算放了它吗?”
“儿子,如果我可以帮助它的话,我不会放的。


“那你干嘛不开枪打死它?”
“只是似乎不公平。


第二天,他们骑马外出,野狗还在那儿。

它似乎在测算树和悬崖顶的距离——也许它会跳上去。

男孩的爸爸仍没有开枪。

到第三天,野狗开始看上去又瘦又弱。

男孩的爸爸几乎伤感地慢慢举起步枪,他射击了。

男孩首先看看地面,期待着看到野狗的尸体。

当他发现地上什么也没有后,他抬头朝树上望去。

野狗还在那儿,他爸爸以前从未在这么容易的射击中失手过。

受到惊吓的野狗望着地面,然后挪回了它的两条腿。

“爸爸,看,它要跳了,快,开枪!”
突然,野狗一跃而起。

男孩看着,等着它摔到地上。

相反,他看到它停在悬崖外墙上,并在滑动的岩石上疯狂地挣扎着,它的后腿在往上踢。

(2)
“爸爸,快,”男孩催促道,“否则它要跑了。


他爸爸并没有动。

野狗微弱地爬上悬崖顶。

他爸爸仍没有举起枪。

野狗沿着悬崖边跑远了——慢慢地跑出了视线。

“你放了它。

”男孩叫道。

“是的,我放了它。

”他爸爸回答道。

“为什么?”
“我猜想我心肠变软了。


“但让一只野狗跑了!在它吃了所有的羊之后!”
他爸爸望着在微风中摇动的空荡荡的树感慨道:“儿子,有些事人们似乎就是不能那么做。


11.小说第三段写野狗的嚎叫,有什么作用?试加以简析。

(2分)
12.父亲第一次举枪,却又把枪放下,第二次虽然开了枪,却又失了手,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13.品味(1)(2)两处画线语句的写作技巧。

(4分)
14.试分析男孩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4分)
15.“父亲”放走了野狗,“在它吃了所有的羊之后”,对此,你理解吗?要是你,会杀死这只野狗吗?(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

父克勤,洪武中循吏,自有传。

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

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

先辈胡翰、苏伯衡亦自谓弗如。

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空印”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

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

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

”礼.遣还。

后为仇家所连,逮至京。

太祖见其名,释之。

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

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

”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

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

每见,陈说道德。

王尊以殊礼,名其读书之庐曰“正学”。

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

孝孺曰:“事急矣。

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

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

”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

燕王不听。

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

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

时六月乙卯也。

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

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

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成祖颔.之。

至是欲使草诏。

召至,悲恸声彻殿陛。

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

”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成祖怒,命磔诸市。

孝孺慨然就死,作绝命词曰:“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犹。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时年四十有六。

其门人德庆侯廖永忠之孙镛与其弟铭,检遗骸瘗聚宝门外山上。

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

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

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

门人王稌潜录为《侯城集》,故后得行于世。

(选自《明史》,有删改)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人目.为“小韩子”目:示意
B.父克勤坐.“空印”事诛坐:由……而获罪
C.此庄士,当老.其才老:用……到老
D.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尤:怪罪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礼.遣还”中的“礼”相同的一项是
A.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B.读书日.盈寸
C.当死.社稷 D.成祖颔.之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孝孺自幼聪颖,读书特别多,被称作“小韩愈”。

B.宋濂门下有名的人后来都向方孝孺学习,以他为师。

C.因为姚广孝的求情,成祖也认为方孝孺是著名的才子,所以没打算杀他。

D.方孝孺的文章很好,但在明朝永乐年间,他的文章被官方禁止。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画下划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人性质长短,岂责具美于六途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

(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
2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7分)
(1)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

(3分)
(2)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4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作出相应解答。

(5分)
23.孔子《论语》的思想对后人影响深远。

下面两个人名,取自《论语》,请你引用《论语》中的相关话语,对名字的含义加以解释。

(1)韩退之(韩愈)
(2)董乐山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6分)
(1)故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2),。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3)四围山色中,。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5),荒于嬉;,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之外,以下现象也大量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请看一组社会广角镜:镜头一:武侠小说风靡了几代读者,其实,以侠为人格理想,是一种由来已久的精神传统。

言情小说则往往将花样年华与感伤情调交织在一起,这都是作品吸引众多青少年读者的原因。

镜头二:《栀子花开》、《我们的纪念册》等流行歌曲唱出了莘莘学子的生活,幼稚与成熟,青春与成长,追求与迷惘,是一种难解的情结。

在校园的绿草地上总有它的一席之地。

镜头三:时至今日,广告已呈铺天盖地之势,连世界名曲也进入了某些品牌的广告。

于是,高雅的古典音乐在一些青少年的耳中成了商品而非音乐旋律。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以及时装表演,等等。

因此,需要对当今的文化生活作一番审视和辨析,并谈谈它们对你的成长正在形成怎样的影响。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8.D 9.C
10.(3分)适当运用经济杠杆的同时,制定“泔水回收”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泔水”
的流向,并配以行政、司法部门的严格执法,多管齐下,才能将地沟油重新扳回正轨,发挥其应
有的价值。

11.野狗的嚎叫,渲染了小说紧张的气氛,同时制造悬念,调动读者的阅读期待。

12.第一次举枪又把枪放下,是因为父亲认为射击一只受伤的野狗,有失公平;第二次开枪
失了手,是因为父亲对又瘦又弱的野狗产生了同情。

这样写,运用延迟法使故事情节变得波澜起伏;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关注故事的发展;
通过
父亲的举动,引导读者思考,丰富小说意蕴。

13.(1)运用破折号,转折关系的语句,前两个分句制造紧张、期待的心理,后两个分句陡然间使紧张气氛消失,期待落空。

前后反差,既抓住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又引导读者和小说中人物一起思考。

(2)运用细节描写,写狗奋力逃生的情景,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野狗疯狂挣扎的情景,衬托出男孩的紧张,也引出了父亲的伤感和同情。

14.通过男孩与父亲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男孩一次次的“问”,父亲一次次
的“答”,逐层丰富小说意蕴,揭示小说主旨。

15.示例:理解,不会杀死这只野狗。

因为正如父所说,有些事人们似乎就是不能那么做,做人应坚守人性的原则,比如坚守公平,拥有同情,尊重生命,不乘人之危,不以强欺弱,无论是对待一只野狗,还是对待人类,抑或是对手,甚至是敌人。

示例:不理解,会杀死这只野狗。

因为这只野狗是人类生存的敌人。

无论自然竞争,还是社会竞争,都是残酷的,对敌人宽容,应当有一个限度和原则。

野狗跑走了,说不定过几天又回来了,吃掉更多的羊。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6.A.目,看作
17.B.都是名作状。

其他都作动词。

18.B.“皆出其下”,即都不如方孝孺。

19.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每错一处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译文:士人君子立身处世,贵在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仅仅高谈阔论,左边摆着琴,右边放着书,虚耗君主赐给他的俸禄职位,国家要用的人才,大约不过六个方面……只是人的秉性各有短长,怎可以强求这六个方面都做好呢?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大意,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没有惭愧的事了。

20.(1)参考答案:方孝孺却轻视文辞写作的技巧,常常把阐明王道、获得天下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

(重点词:顾,却;末视,轻视;恒,常常)
(2)参考答案:方孝孺竭力请求守住京城来等待救兵,假如事情不成功,就决心为国家而死。

(重点词:即,假如;济,成功;死,为……而死;社稷,国家)
21.作者愁的原因是:风浪猛打船头,延缓了作者的归程。

22.上片的写景基调惨淡沉重: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

下片的写景基调欢快愉悦:春浦生绿,小梅长枝,充满生机;灯火催归,一片温馨。

(2分)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构成对比,上片写得越愁苦伤感,越能突出作者离家越来越近的欢欣愉悦。

(或以上片惨淡景象反衬下片归家之欢欣亦可。

)(3分)
23.(1)韩愈的字“退之”,取自《论语》:“由也兼人,故退之。

”韩愈以“退之”为字和“愈”相对,以示谦逊退让。

(2)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董乐山的名字,表示有仁德的人喜爱山的意思。

(引用论语的话正确分别给1分,解释分别给1分,整体语言表达给1分。


24.(1)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4)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5)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四、作文(60分)
25.参照2011年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命题分析:
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

文题紧扣时代的脉搏,毫不回避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

它把考生的视野引出课堂,投向社会,关注当今的文化生活现象及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让他们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用辩证的思想去分析,不简单武断地肯定或否定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流行歌曲、卡通动漫、音像制品等现代文化现象,能够理智地去“作一番审视和
辨析”,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和见解。

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增强自己的辨别鉴赏能力。

这个题目是比较开放,比较宽泛,比较好写的,非常贴近考生的生活,也没有设置太多的审题障碍。

由于当今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实文化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纷繁复杂。

泥沙俱下,难免鱼龙混杂,这也并非坏事。

有位名人就曾经说过,只固守本土文化,拒绝外来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对于当今的文化生活现象,任何一个聪明的人,只能是理性地去对待,理智地去思考,认真地去审视和辨析,分清主流与支流,辨别好坏和优劣。

只有这样,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自己健康人格的形成补血补钙。

行文中,你或谈金庸、古龙、琼瑶、郭敬明等人的小说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可以谈对周杰伦、SHE等人的流行歌曲的看法;你甚至可以深入骨里,分析一下“韩剧”这股“韩流”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可以分析一下休闲报刊对于缓解人们紧张生活压力的作用;可以联系国民的文化素养,谈谈时装表演、体育竞技的意义及其作用。

当然,你还可以在“除此之外……等等”中去挖矿淘金,写话题材料中没有提及的其他文化现象,只要能够联系自己的成长,紧密结合“三个镜头”,就不会离题。

要写好这个题目,获取高分,关键在于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去审题、立意、分析问题。

我们可以从正面去阐释,也可以从反面去分析,甚至可以正反结合,分析流行文化流行的原因,分析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的关系。

由于题目给出了3个镜头,范围又十分宽泛,这对那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不强的考生来说,又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写作时开口要小,切忌面面俱到。

对于镜头一和镜头二,考生可以从如何看待流行文化,分析流行文化流行的原因方面去写;而对镜头三,因为说的是广告对经典文化的冲击,与镜头一和镜头二所谈的不是一个层面的问题。

你一定要拿起“审视和辨析”的解剖刀,认真解剖,理性思辩,才能深入骨髓,高人一筹。

附录1:优秀例文
魂兮,归来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

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真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华迷了眼,丢了心?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

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
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

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健康的成长。

当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

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明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之列。

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
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

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的呢?
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席时,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

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