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有机化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1985-2006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科院有机化学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1985-2006年
中科院有机化学历年真题
目录
年份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试题



















答案












本资料全部来源于网上希望大家能够共享
欢迎补充、修订
2006.5
: . O Cl O G +
中国科学院
1986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
一,填充题(共 10 分,每个空框 1 分),写出下列合成步骤空框中的化学结构
或反应条件(每个空框,可能有几种试剂) 1. Me Me O
A B Me Me COOMe Me O
C Me Me Me O
2. D H N H Me Me Me NH 2
I Hg(OAc)2 Me BF 3 Et 2O EtOH COOMe O N F E 155℃,2h 195℃,1.5h J
Me Me Me N H HO
N O O 二,(共 20 分,每题 4 分)用常见试剂,完成下列合成 N
H
N H
1. OHC COOH
2.
13
CO 2 Cl Cl 13
Ph C CH
3.
4.
C S
O
S CHO
Me 5. CH 3COCH 2CH 2CH 2COCH 3 Me 三,反应机理(共 12 分,每题 4 分): 1. 反应: PhCH 2Cl OH
PhCH 2可能有两种机理,即:
SN1 PhCH 2Cl slow PhCH 2
H H
fast OH PhCH 2OH SN2 OH
C Cl PhCH 2OH + Cl Ph
请设计至少两个不同的实验,来确证这一反应是按哪种机理进行的 。

O O +
B
A (
: 2. 解释反应机理:
Me
O Me
CHCl 2
Na 2CO 3,DMSO 85℃
H O H Cl Me H
3. 解释反应机理:
OHC
Me
t -BuOK t -BuOH
H HO C
Me
O
四,共 8 分,每个空框 2 分。

O
反应:CH 3CH=CH 2 HBr
ROOR
A (C 3H 7Br)
1. 化合物A 有三个HNMR 信号
2. ROOR
3. B + HBr C + Br.
4. Br. +
CH 3CH=CH 2 D
5. D
HBr
A + Br. 五,(14 分)已知化合物 A ,分子式为 C 9H 16O 2,IR 和 UV 证明分子无羟基,羰基以 及共轭键, 经 LiAlH 4 处理仍回收得 A ;δ0.87(3H,t,J=6),1.30(3H,s),3.78(1H, t),3.98(1H,t)。

其余质子化学位移在 1.35~1.80ppm 范围内,在 3.78ppm 的质 子同 3.98ppm 质子间偶合常数接近零。

A 经氢解碳骨架测定得正壬烷,试写出 A 的结构式。

六,8 分)一直链羧酸甲酯的分析数据如下:高分辨质谱中最大质荷比为 238.193 λmax
(2H,q),1.3(12H,宽),0.9(3H,t)。

C,H,O 组合的分子量表如下:
C 13H 18O 4 C 14H 22O 3 C 14H 6O 4 C 15H 26O 2 C 15H 10O 3 C 16H 14O 2 C 17H 18O C 17H 2O 2
238.1205 238.1569 238.0266 238.1934 238.0630 238.0994 238.1358 238.0054 求此羧酸甲酯的结构。

七,(12 分)化合物 A 的分子式为 C 12H 20,是光学活性化合物,它与 H 2/Pt 反应
生成两个异构体 B 和 C (C 12H 22),A 经臭氧化后仅生成 E (C 6H 10O ),也是光学 活性化合物,E 与羟胺反应生成 F (C 6H 11NO ),E 用 DCl/D 2O 处理 12h ,得 G , G 在质谱中的分子量为 101,NMR 中显示仅有一个甲基,试推出 A ,B ,C ,E , F ,G 的结构。

八,(共 8 分,每小题 0.5 分)将下表中的空白处分别用后面所写的“供选择用
的答案”填入,只须填“供选择用答案”前面的号码(每一格中只能填一个 号码):
“供选择用答案”(1)构型翻转。

(2)依赖于亲核试剂和底物的浓度。

(3) 单分子过程。

(4)高介电常数的质子溶剂加速反应速率。

(5)重排很少发生。

(6)反应过程中有一个中间体生成。

(7)双分子,一步过程。

(8)消旋化。

(9)增加亲核度,反应速率增加。

(10)连接离去基团的碳原子上的烷基数 目增加,反应速度降低。

(11)反应速率与亲核试剂的浓度无关。

(12)可有 重排发生。

(13)没有中间体形成。

(14)一个。

(15)二个。

(16)溶剂效应 小。

(17)与亲核试剂的亲核度无关。

(18)连接离去基团的碳原子上的烷基
数目增加,反应速率增加。


例如:立体化学征SN1
1
SN2
8
a, 反应机理
b, 亲核试剂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c, 亲核试剂的亲核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d, 溶剂对反应速率影响
e, 烷基结构对反应速率影响
f, 发生重排的倾向性
g, 反应过程中中间体的数目
h, 反应过程中过渡态的数目
九,共(8 分,每题2 分)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肯恩光异构体的结构式,并说明是什么异构体?
1,环辛稀2,己二烯-2,4 3,环丁烷-1,2-二羧酸
4,碘化甲,乙,丙,苯基铵
: A
B E
O
I
4
1313SO S
中国科学院
1986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答案
一,填充题(共 10 分,每个空框 1 分),写出下列合成步骤空框中的化学结构 或反应条件(每个空框,可能有几种试剂)
1.
NaH , (CH 3)2CO
Na , CH 3I
C Ba(OH)2 , C 2H 5OH , H 2O Cl
D NaH, DMSO, Cl
NH O F K 2CO 3, CH 3OH
2. G
N H OH
COOMe
TsCl/ Py
AlCl 3, PhMe J LiAlH 4
二,(共 20 分,每题 4 分)用常见试剂,完成下列合成
1. H 2O 2 + HCOOH OH OH NaIO OH
CHO
CHO Jones oxidation COOH COOH O OHC COOH 13
2. PhMgBr + CO 2
13
Ph COOH SOCl 2 Ph 13COCl
Me 2Cd 13 Ph COMe
PCl 3
Cl Ph CMe NaNH 2 Ph C CH 3. ClCCl S S Cl
Cl Cl COOOH
Cl SO 2 Cl
4.
H 2 Pd(OH)2,NaH O MeOCH=PPh 3
Cl LiAlH 4
CHOMe H CHOH
CHO
5. COMe
COMe
Mg - Hg Me OH OH Me
KHSO 4 - H 2O Me Me 三,反应机理(共 12 分,每题 4 分):
H
1. (1) 用D 代H 得光学活性 PhCCl 看产物是反转还是消旋化;
D
(2) 测反应速度,SN2依赖于[RX ]和[OH ],而SN1只依赖于[RX ], 不依赖于[OH ];
(3) 苯环上装极性基团,由Hammett 方程式,求出ρ ,若ρ 为负值,则是 SN1;ρ 为正值,则是SN2。

D
O
CH 3 O
2.
H
H H
2- CO 3 CH Cl Cl
H
H
H Cl CH 3 3.
H C O t -BuOK H C
O H C O
O OHC t -BuOH O H HO C
O t -BuO H O
H H
O H H
四,共 8 分,每个空框 2 分。

A CH 3CH 2CH 2Br
B 2RO 五,(14 分)
O
O
H O
O H
C ROH
CH 3CHCH 2Br
六,(8 分)
O
CH 3(CH 2)6CH 2CH=CHCH=CHCH 2CCH 3 七,(12 分) A.
F.
CH 3
CH 3 CH 3
NOH B.
G. H 3C H H CH 3 D CH 3 O D C. H 3C H H CH 3 E. CH 3
O
D
八,(共 8 分,每小题 0.5 分)
a b c d e f g h
SN1 SN2 7 2 9 16 10 5 13 14 3 11 17 4 18 12 6 15 九,共(8 分,每题 2 分)
H
1.
H
H H
光学异构体
H H cis
trans
I
2. H H
Me
Me
H H
trans - trans
H H Me H cis - trans
Me H
H Me
H
Me H cis - cis COOH
COOH
COOH
3.
HOOC
光学异构体
cis
Ph HOOC Ph
trans COOH 4.
N Pr Me I
Et Et
N
Pr Me
光学异构体
Br CH 3。

7. 中国科学院
1987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
说明:第一题为非化学专业所设,化学专业考生不必做。

第二题为化学专业 所设,非化学专业考生不必做。

一,在下列诸题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24 分)(化学专业不做)
1. 在SN1反应中(甲醇水溶液)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a. CH 3CH 2CHCH 3
b.
c.
Br 2. 在E 2 反应中速度最快的是
a. H CH 3 C=C H Cl
b. CH 3 H C=C H Cl COO COO
3. H 3N H 和 H 3N
H 的绝对构型是 。

CH 3 CH 2SH
a. R 和R
b. R 和S
c. S 和R
d. S 和S 4.
2OH 用H 3PO 4处理得到的产物是。

a. CH 2OCH 2
b.
CH 2 c.
5. 在无水 AlCl 3存在下苯与 1-氯丙烷反应得到
CH=CHCH 3 CH 3 CH CH 3 CH 2CH 2CH 3
a. b. c. d.
6. C 6H 5 CH 3 C=N O OH 在酸作用下重排产物为 O
C 6H 5。

a. CH 3CNHC 6H 5
b. C 6H 5CNHCH 3
c. CH 3
CH N=O 丙二酸二乙酯在C 2H 5OH -C 2H 5ONa 存在下与1,3-二溴丙烷反应,然后 。

CO 2C 2H 5 CO 2C 2H 5 CO 2H
CO 2H a. b. CO 2C 2H 5 c.
d. 8. 下列化合物有光学活性的为 CH 3 CH 3 CH 3 H b. a.
c. CH 3 。

H
d.
CH 3 CH 3 9. 用C 2H 5OH -AgNO 3处理,活性较大的是
Cl
H。

a. Cl
b.
Cl
O C O C
O O
O 3. H 5. 10. 糠醛在CH 3OH -CH 3ONa 介质中与硝基甲烷反应,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加热 得到 。

11.
a. HO O
b. NO 2
c. CH 2NO 2
d. NO 2 CH 3 OH C CH C CH 3 可能的异构体数目为
CH 3
O 。

CH=CHNO 2 CH 3
a. 4个
b. 8个
c. 16个
d. 32个
12. 因电子离域而较稳定的化合物为
O。

a. O
b. O
c. O 二,解释以下实验结果,并讨论其反应机理:(24 分)(非化学专业不做)
1.
C 6H 5 C 6H 5 C=CHCH 2CH 2Br Li
(C 2H 5)2O 无色溶液 O (C 2H 5)2O
红色溶液 CO 2
H 3O CO 2 H 3O C 6H 5 C 6H 5
C=CHCH 2CH 2COOH C 6H 5 C C 6H 5 CO 2CH 3
COOH
2.
Cl CH 3O
顺-2-丁烯在叔丁醇钾存在下与CHCl 作用然后用CH 3Li 处理得到
CH 3 CH=C=CH CH O (C 2H 5)3N
4. C 6H 5CHBr C CHBrC 6 5
CH 2Cl 2 CH 3 CH 3 CH CH 3
CH 3
OH H 5C 6 O
C 6H 5
6. H CH 3 O CH 3 SCN CH 3
H H
S H
CH 3 三,完成下列反应(20 分) 1. O HCl ( ) NaCN (丙酮) ( ) 1. OH 回流 2. H 3O (
)
2.
CH 2 CH 2
COOH COOH ( ) CH 3OH ( ) 1. Ag 2O 2. Br 2(CCl 4)
( )
(
( ( )


3. C 6H 5CH 3
C 6H 5C C CH OH OH H
H 2O
(
)
- H
(
)
4.
D
( )
+
( )
HH
5.
CH 2=CH 2
Cl H 2O
(
)
OH
(
)
6.
hv +
(
)
+
(
)
7.
HO HO CHO
CHCl 3 OH
( )
(
) O
O
(CH 3CO)2O
CH 3COONa COOC 2H 5
CH COOC 2H 5 (
)
8.
OH
LiAlH 4
OCH 3
) HBr
) NHCOCH 3
NaOC 2H 5
四,由指定的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30 分)
1.
由环己醇和异丙醇合成
O
C=CH 2
CH 3
2. 由庚二酸合成
COOH 3. 由苯和其它简单试剂合成 C 2H 5O
N=N
OC 2H 5
O
4. 由甲苯合成
O 5.
由甲苯合成
CH 3 CH 3 CH 3
五,化合物 C 12H 18O (A ),具有光活性,与金属钠强烈反应,放出气泡。

(A ) 用硫酸处理得到化合物 C 12H 16(B )(B )经臭氧分解产生 C 3H 6O (C )和 C 9H 10O (D ),(C )和(D )都有正的碘仿反应。

(D )继续氧化得到对苯二甲酸。

推测 (A )的全部可能结构。

并用反应式表示你的推断过程。

(13 分)
六,化合物(C 12H 22O 2)(E )在红外光谱中 1717 和 1742cm -1 有强的吸收谱带;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δ2.3(3H)和 3.7(3H)各出现单峰,δ1.0-3.0 间为多重峰(16H )。

将(E )在酸性水溶液中加热得到产物(C 12H 20O 3)(F ),(F )与(E )在核磁共 振中的主要差别是(E )中的δ3.7(3H)峰被δ11.1(1H)代替。

(F )用 NaOH -I 2 处理得(C 10H 18O 4 (G )。

写出(E )(F )(G )的结构,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15 分)
) ) ) H .. .
..
.. ) H 3C H C ( ) ( )
O HO 2C Me H H NCC ( )
( ) (A ) H () (E ) 中国科学院
1988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
一,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2 分,共 8 分)(可能要选多个答案,答案不全或过多
都不给分)
1.与 CH 3OH 回流,分子中 Cl 可被 CH 3O 基置换的有:(
Cl O 2N Cl NO 2 Cl
CH 2NO 2 Cl N(CH 3)2
Cl OCH 3
O 2N NO 2
(A ) NO 2 (B ) CH 2NO 2 (C ) O 2N
(D ) OCH 3 (E )
2.在酮式-烯醇式互变异构中,烯醇含量最高的两个化合物是:(
O O O O O O O O
(A ) (B ) OEt EtO (C ) OEt
O (D )
(E ) 3.可以认为有 Huckel 芳香性的化合物或分子物种是:(
(A ) (B ) (C ) H H H H
(D )
H
H .. CH C O. R N N O (E ) 4.在加氢时,后面一个化合物比前面一个化合物放热较多的有哪组?(
A 组: 和
B 组: 和
C 组:
和 D 组: CHCH 3 和
E 组:
和 二,回答下列问题(10 分+6 分,共 16 分)
1.请在下列结构式的有关碳原子旁括号内填入其构型符号,有手性的填以 R
或 S ,无手性的填以 X 。

COOH C 2H 5
H OH ( ) O C
N H HO H ( ) ( )
COOH H CO 2H
H CH 3
(B ) (C )
CH 3 n -Bu
C CH(CH 3)2
CH(COOCH 3)2 H 2C=CH ( )
(D )
2.化合物(A )经(1)NaBH 4(2)H 2O /H +处理后的产物是旋光的还是外消旋 体?为什么?
O O H
OHC
CH 2CH 2CHO O (A )
三,以左边的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右边的化合物,写出各步所用的试剂,(如有 必要,允许应用3 个碳原子以下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辅助原料)(每题 3 分,共 24 分) O O
O O
1. 2. O CH 2CH 3
3. O
4.
O 5.
7.
D CO 2Et O 8. D 6. n -Bu 2CuLi CH 3
CH 3
H O OHC H n -Bu CH 3 H (CH 2)2OH CH 3 H OH
四,填充题,写出下列合成步骤各空框中的化学结构式或反应条件(每个空框 可能有几种试剂)(每题 3 分,共 12 分)
1. CHO OCH 3 OCH 3 A ONa H 3C H 3C OCH 3 OCH 3
C=CHCOOH PPA
B
C H 3CO H 3CO
O 4mol/L HCl r. t.
D
OH
2. O N CH 3
1. BuLi
2. CH 3CH 2Br A NaBH 4 B 322CHO
3. H 3C O A H 3C O H 3C CO 2Me BF 3) CO 2Me
COOEt
B
4.
NH 2 CH 3CHO
A
B
O C N H
H 3PO 4
C 五,写出形成下列产物的反应机理(每题 5 分,共 20 分)
3. -1
-1
, 。

1.
O
O
EtO
O
COCH 3
2. CH 3CCl 2
O
NaOH CCH H O
CH 3 CCOONa
CH 2
H 3C COCH 3
EtONa
EtOH
O
CH 3 OH
O
CH 3
4. Ph C OOH
CH 3
H
H 2O
PhOH + CH 3COCH 3
六,推测未知化合物结构(4 分+4 分+4 分+8 分,共 20 分)
1.最近从海南产沉香的低沸点部份分离到若干化合物,其中某一组分:
质谱 分子离子峰 m/z =178 元素分析 实测值 C % H % O %
νmax :2840,1715,1615,1588,1512,1360cm -1
δ H (PPm) : 2.23(3H,s) , 2.90(4H,A 2B 2 系 统 ) , 3.90(3H,s) ,
6.80-
7.20(4H,AA ,BB ,系统)
此外,2,4-二硝基苯肼试验为阳性反应,请推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2.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 5H 10O ,其红外光谱在 1700cm -1 处有一强吸收峰,δH
=9~10ppm 处无吸收峰,质谱 m/z=57 为基峰,m/z=43 或 m/z=71 处无峰, 求此化合物的结构式并解释之。

3.一个中性化合物,分子式为 C 7H 13O 2Br ,不能形成肟及苯腙衍生物,其红外
光谱在 2850~2950cm -1 有吸收,但 3000cm -1 以上没有吸收峰,另一强吸收
峰为 1740cm -1。

δH (ppm ):1.0(3H,三重峰),1.3(6H,双重峰),2.1(2H, 多重峰),4.2(1H,三重峰),4.6(1H,多重峰),推断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并指定谱图各峰的归属。

4.某化合物(A ),C 5H 8O 3,稀溶液 IR :1710,1760,2400-3400cm 有吸收 信号,A 用 I 2/NaOH 处理可得 B ,C 4H 6O 4 (B )的 H-NMR 只有δ2.3 和δ12 两个单峰,面积比为 2:1(A )用 CH 3OH /H +处理得 C ,C 8H 16O 4 (C )被 LiAlH 4 还原得 D ,C 7H 16O 3(D )的νmax :1050,1100,3400cm 有吸收信号。

H +
催化可使 D 转变为 E 。

E 的 MS ,M +=116,大块碎片有 m/z =101,νmax : 1070,1120cm -1 有信号,求化合物 A ~E 的结构。

5.
A 中国科学院
1988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答案
一,回答下列问题(每题 2 分,共 8 分)(可能要选多个答案,答案不全或过多
都不给分)
1.(B );2.;4. 组。

二,回答下列问题(10 分+6 分,共 16 分)
1.(A )R ,R ;(B )R ,S ;(C )R ,×,R ;(D )R ;(E )S 。

2.外消旋体,因为经 NaBH 4 还原,-CHO 成为-CH 2OH ,在酸性条件下,内酯 可与-CH 2OH 基发生酯交换,因而使手性中心消旋化。

三,以左边的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右边的化合物,写出各步所用的试剂,(如有 必要,允许应用 3 个碳原子以下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辅助原料)(每题 3 分,共 24 分)
1.
O O 12.
O 3 Zn/HOAc
O O O
KOH
O O
2.
O
EtMgX
Et - H 2O
OH trans - elimination
Et 1. B 2H 6 2. H 2O 2/OH
OH
- H 2O
Et trans - elimination
Et
O
3.
O
1. Mg(Hg)
2. H 2O/NH 4Cl
HO OH
H
Pinacol
rearrangement
Zn/HCl
Clemmensen reduction
4. O 2(air)
Cobalt
acetate
OH O
HO 2C(CH 2)4CO 2H CO 2Et
EtOH EtO 2C(CH 2)4CO 2Et H NaOEt O
H O CH 3 C CH 3 + HCHO + (CH 3)2NH Mannich CH 3COCH 2CH 2NH(CH 3)2Cl
O
CH 3 C CH=CH 2
O [O ] CO 2H EtOH CO 2H H CO 2Et NaOEt
CO 2Et Dieckmann
CO 2Et O B CO 2Et
A
B
6. n
- Bu 2CuLi
2HC
CH O H n - Bu C=C 2 O 1. CuLi 2. H 3O
H n -Bu C=C H (CH 2)2OH
-
C
7.
Br
HNO 3 H 2 4
Mg
NO 2
Br 2 FeBr 3 MgBr
NO 2
Br D 2O
Sn/HCl
D NH 2
Br
NaNO 2 HCl
N 2Cl
Br
Br
MgBr
D
8.
H
O CH 3 CH 3[i C 3H 7PPh 3]I NaH/DMSO
H
O O
CH 3
CH 3
1. 22
2. NaBH 4
KOH
CH 3
CH 3
H
OH
H
OH O
O O CH 3 CH 3 1. HCl/EtOH 2. TsCl/Py
H
OH
OTs OTs
四,填充题,写出下列合成步骤各空框中的化学结构式或反应条件(每个空框 可能有几种试剂)(每题 3 分,共 12 分)
1. A CH 3CO 3H/HOAc, 10%NaOH B H 3CO
H 3CO
C LiAlH 4/Et 2O
D H 3CO
H 3CO
O 2. 3. A A O N CH 2CH 2CH 3 MeO 2CC CCO 2Me B B
H 3C O H
N CH 2CH 2CH 3 H OH CO 2Me
4. A N B O COOEt
H 3C CO 2Me / NaOEt CO 2Et N
五,写出形成下列产物的反应机理(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O EtO
O OEt CO 2Et EtOH CO 2Et O
EtO O C OEt O O COCH 2 OEt COCH 3 O COCH 3 COCH 3 COCH 3
O
2. CH 3CCl 2 C CH 2 H OH - H 2O Cl O CH 3 C C Cl
CH 2
4. H O +
-1 1. 2.
-1
- Cl
CH 3
Cl C C CH 2
O
OH
CH 3
Cl O C C OH CH 2
O
CH 3 C C OH
CH 2
NaOH CH 3 C COONa
CH 3. H 3C H 3C C O OEt H 3C O C O H 3C O O
EtOH CH 3 Ph H 3C C O OH OH + CH 2 EtO Ph H 3C C O OH 2 O H 3C C OPh CH 3 H
O
CH 3 CH 3 H 2O H 3C C OPh H CH 3
PhOH CH 3COCH 3
六,推测未知化合物结构(4 分+4 分+4 分+8 分,共 20 分)
OCH 3 c
d
O
CH 2CH 2 C CH 3
从质谱和元素分析算得分子式为:C 9H 14O 2 2,4-二硝基苯肼试验为阳性,说明为酮而非酯 IR :1725cm -1 C=O 1615~1360cm
b a HNMR :a. 2.23 b. 2.90 c. 3.90 d. 6.80-7.20
-1
C 2H 5O 表示分子中有一个不饱和度,1720cm 吸收峰表明有C=O
δ =9~10处无峰,排除了醛,所以是酮。

酮在质谱的断裂方式为:
R C=O R C O + R R
符合C 2H 5O 结构的酮有三种可能:
CH 3CH 2CCH 2CH 3 CH 3CCH 2CH 2CH 3 CH 3CCH(CH 3)2
O (A ) O (B ) O (C )
(B ),(C )分别有CH 3C=O (m/z= 43)及 C 3H 7(m/z= 71) ∴只有(A )CH 3CH 2C=O (m/z= 57)为唯一的选择。

O 3. C 7H 13O 2Br 中有一个环或一个双键,1740cm 说明是酯 C O
-1
2850~2950cm 是烷基的吸收
δ =1.0(3H,三重峰) ,说明有 CH 3CH 2,
δ =1.3(6H,双重峰),说明有(CH 3)2CH ,唯一的结构为:
Br O
CH 3
CH 3CH 2 CH C O CH
CH 3
δ =4.2(1H,m) δ =4.6(1H,m)
4. A:O
CO2H
B:CH2CO2H
CH2CO2H OCH3
C:H3C C CH2CH2CO2CH3
OCH3
OCH3
D:H3C C CH2CH2CH2OH
OCH3
H3C E:H3CO O
? 中国科学院
1989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
一,完成下列反应式: (25 分) CH 3
1. CH 3CH 2C I
+
Ag 2O
+ H 2O ?
CH 3
O
2. CH 2=CH(CH 3)CCH 3
CH 2=CH(CH 3)CH 2CH 3
3. O O
CH 3OC(CH 2)5CCH 3
NaBH 4
?
CH 3
4. CH 2=CHCHOH SOCl 2
5. 7. CH 3
OH H
CH 3 OH CH 3 CH 3
?
H 3O
6. ?
OH
CH 3 H CH 3 OH
?
化合物中哪一个N 原子碱性较强
8.
N
H
N CH 3
HNO 3,H 2SO 4 H 2O 2
PhCHO
?
?
? OH
9.
CH 3
C H CO 2Et PhCOCl
?
TsCl
? PhCO 2
? 10. NH 2
过量CH 3I
?
AgOH
? Me 11.
NH 2 Me 2 CH 3I ?
H 2O 2
?
12.
Me NO 2
Zn NaOH
? H
? HNO 2
HBF 4
?
Cu NaNO 2
?
13.
?
14. CH 2=CHCH 2CH 2CO 2H HOBr
?
二,以指定的化合物为原料加必要的其它试剂合成指定的化合物。

(25 分)
1. 由
Me Br 合成 Me
NH 2
2. 由 CH CH 合成
CH 3CH 2CH 2CHO
3. 由
OH
合成 CH 3 CH 3
O
COOH
4. 由 CH 2(CO 2Et)2 及 O 合成 NH 2CHCH 2Ph
5. 由
O
合成 CH 3 O O
三,反应机理:(25 分)
1. 提出一个反应机理并加以解释:为什么乙酰氯水解比苯甲酰氯水解快得 多?
2. 有证明指出,PhCl 和NaOH 水溶液在300℃时以双重历程进行反应,是哪 两种历程?设计一个实验给予证明。

3. 提出以下反应的历程:
OH (1)
CPh 2OH
H O
Ph
Ph O O
(2)
+
CH 2N 2
+
四,推测结构:(25 分)
1.某光学活性化合物 A(C 5H 13N),能溶于过量的稀 HCl 中,加 NaNO 2 到这个溶液 中得一无色的液体 B (C 5H 12O ),B 和 A 一样可拆分成光学异构体。

B 用 KMnO 4 氧化 得 C (C 5H 10O ),C 则不能拆分。

用 K 2Cr 2O 7 和 H 2SO 4 混合能更激烈的氧化 B 或 C ,主 要得到丙酮和乙酸。

推断化合物 A ,B 和 C 的结构是什么?
2.两个异构体(A ),(B ),C 9H 10O 。

(A )与 NaOI 不发生碘仿反应,而(B )则 能发生碘仿反应,它们的光谱分析如下:
(A )IR :1690cm -1(s) NMR:δ1.2(3H)三重峰 δ3.0(2H)四重峰 δ7.7(5H)多重峰 (B )IR :1705cm -1(s)
NMR:δ2.0(3H)单峰
δ3.5(2H)单峰 δ7.1(5H)多重峰
推断(A ),(B )的结构是什么?
3.某化合物的元素分析与 UV ,IR ,NMR 和 MS 的分析如下,推测其结构。

元素分析:C
UV:(0.536mg 样品溶在50ml95%的乙醇中)λ220(强),λ280(弱)IR:(液体薄膜)1600cm
NMR:(溶剂:CCl4)δ3.8(3H,s),δ6.9(3H,m),δ7.1(2H,m)
MS:M/e+)。

?
+
1. 2+ +
中国科学院
1990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
一,完成下列反应:(注意产物的立体构型,立体异构体) (24 分)
1. CH 3COCH 3 + H 2CO OH
?
2. CH 3CH 2CH 2Br NaCN ? H 3O ? NH 3(过量)
? LiAlH 4
3. CH 3CH 2CH=CH 2 O N Br ?
(CH 3)3COK
?
4. CH 3 + Br 2 O Tl(OOCF 3)3 ? Mg 乙醚 ?(CH 3)3COH O H 3O
?
5.
O + H 3CO 2CC CCO CH ? 6. H 3C H C=C H C 2H 5
Br 2/CCl 4
?
7.
1. BH 3
2. H 2O 2 ?
8.
CH 2I 2
Zn(Cu)
?
9. Br(CH 2)4Br +
2 Ph 3P
?
2 RLi ?
2
?
10. CH 3COCl AlCl 3 ?
BrCH CO 2C 2H 5 1乙醚 2. H 3O
?
11. 3)2CHCHO
CH 2O K 2CO 3 H 2O ? 1. NaHSO 3 2. KCN
?
H 3O ? -H 2O ? H 2NCH 2CH 2COOH ?
12. CH 3 N CH 3 CH 3
OH ?
13. CH 3
NO 2 KMnO 4 H ? Fe/H ? NaNO 2/HCl 0~5℃
?
+
N(CH 3)2
PH= 5~7 ?
14. CH 3 H C=C CH 3 H + 3
(CH 3)3COK
15. R 3 OH R 1 R 2
PBr 3 吡啶 ? KCN H 2O ? H 2SO 4 H 2O ? LiAlH 4 ?
CH 3
16.
H H hv ? CH 3
17.
CO 2H SOCl 2
?
1. NH 3
2. Br 2/NaOH
? 18. CH 3O + CHO
?
19. CH 3 CH 3 ? CH 3 CH 3 ? CH 3 CH 3 ? CH 3
CH 3
20. N BrCH 2CO 2C 2H 5 ? H 3O ?
二,回答下列问题: (16 分)
1. 下列各对化合物属于对映体,非对映体还是同一种化合物?
CH 3 Cl H Br H CH 3
(1) H Cl 和 H Br
CH 3 CH 3
(2) CH 3 CH 3 Br H
CH 3 H 和
H CH 3
3 CH 3
H Br CH 3 (3) Br
H H CH 3 和 Br H
CH 3 Br
Br H CH 3 2. 在叔丁醇中加入金属钠,当钠被消耗后,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C 2H 5Br ,这
时可得到C 6H 14;若在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CH 3)3Br ,则有
气体产生,在留下的混合物中仅有一种有机物C 2H 5OH ,为什么?
3. 如何证明下列平衡的存在:
ROH + H H 2SO 4 ,H 2O
R H 2O
4. 设计分离苯甲酸,对甲苯酚和环己醇混合物的简单实验步骤。

三,合成:(有机试剂的碳原子数不得超过 5 个)(20 分)
Cl
2.
C 6H 5
+
1. 以乙醇为原料合成:CH 3CH 2CO 2H OH
2. 以苯酚为原料合成扁蠶的性息素: Cl
3. 以间甲苯酚为原料合成葵子麝香: O 2N
CH 3
NO 2 OCH 3 C(CH 3)3
4. 以苯胺和吡啶为原料合成: NH 2
SO 2NH N
COOH
5. 以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
四,写出下列反应的历程: (20 分)
1.
R R
H
R R
O
O
CH 3CCl 2CCH 3
NaOH H 2O CH 3CCOONa
CH 2
3.
O 2N
SO 2NCH 2CH 2OH NaOH
100℃
(A )
O 2N
(B ) NCH 2CH 2OH C 6H 5 HSO 3
其反应速度随NaOH 浓度增加而加快。

若在 30%丙酮-水溶液时较温和
条件下进行反应,可分离出一种橙色中间产物,此中间产物的IR 表明它 有一个NH 基团的吸收,元素分析表明其分子式为 ,在100℃下 用NaOH 处理此中间物得到产物(B ),试解释NaOH 使反应加快的原因 给出(A )-(B )转化的各步反应及中间物结构。

?
?
+ ? 中国科学院
1992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
一,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45 分)
1. O CHO + PhCOCH=CH 2 CN ? Ph CH 3 H
2. H CH 3
N O ? Me 2
3. CH 3CH 2NHCH 221. 2 MeI 2. OH
4. Me 2CBrCONH 2
Br 2
NaOH
5.
N
H
+ CH 2O +
HNPh 2
?
6. NH 2NH 2 + CH 2=CHCOCH 3 ?
H 3C C 3H 7 7. H ?
8. HO Ph 2C=CH 2 + H HCl
? 9. PhCOCH 3 PhC CH 1. NaNH 2
2. H
?
10. N CO 2H + O CHO
? 11. PhNH 2CH 2CH 2CH 3Br
300℃ 12.
?
13. Br + O 2N CH 2O
? 14.
H HCl
H NaOH
?
15.
少量H
?
二,回答问题: (15 分)
-1 O +
1. 解释下列正丁基苯基乙酸的质谱中的下列离子: m/z 150 107 94 93 66 65
19% 2% 100% 1% 4% 4%
2. 一个脂肪酮MW 86,转变为肟后再还原,得到一个可拆分的胺,推测此 酮的结构。

如有几种可能的结构,请用物理方法来鉴别它们。

3. 根据所给产物Ⅰ的实验数据来确定下列反应所得的主要产物Ⅰ的结构。

H 3C Ph
C=C H LiAlH 4 H COOH THF 中回流 185小时 H 2O Ⅰ + P hCHCH 2COOH 69%
8%
CH 3 Ⅰ的元素分析:C 90.88% , H 9.12%
IR : 3030,1613,1499,1020,847cm NMR :δ 0.68(4H,m) , 1.22(3H,s) , 7.11(5H, m) 三,反应机理: (20 分)
1. 对下列反应提出合理而又详细的解释:
CH 3 NO 2
Cl 2C(COOEt)2
EtONa
CH 2CCOOEt
NO 2
2.
N CH 2Cl Et N Et
Cl 3. 提出用浓硫酸把乙二醇转化为1,4-二氧六环的反应历程。

4.
CN EtOH HCl C(OEt)3
四,合成: (20 分)
1. 从CH 3CO 2H 制备 (CH 2OH)3CNH 2
O
2. 用环戊酮合成
3. 从
合成 (CH 3)2CH
COOH (不能用格氏试剂法)
4. 以苯和必要的简单的有机无机试剂合成: Ph 2C=CCH 2N(CH 3)2
CH 3
(
)
)
)
(
)
)
NaOC 2H
N c
( ) ( )
3
中国科学院
有机化学
一,完成下列反应(注意产物的立体化学)(30分)
1. CH 3 H
C=C CH Br H ( ) 3 (
) 2. HC CH ( ) Na C C Na 225Br
Na (
NH 3
3. (CH 3)3CCH 2OH
H 2SO 4 浓 (

4.
CH 3 KMnO 4 OH (
) CrO 3 ( HOAc O 5.
+ ClCH 2CO 2Et
t -BuOK
t -BuOH
6. CH 2=CH(CH 2)3COCH 3
Cl
CH 2=CH(CH 2)3CH 2CH 3
7. Cl NO 2 + NaOCH 3 CH 3OH (
)
8.
NO 2
CH 3 CH 3
1. (BH 3)2
2. H 2O 2/OH
(
)
9. HO CH 3 H C 2H 5
PBr 3 丙酮 ( (
H 3O
(
)
10. CH 3CO(CH 2)CO 2C 2H 5 C 2H 5OH 5
O 11. H ( ) CO 2Et (
(
)
2O H
(
)
12.
Cl
+ Ph P BuLi ( )
(
)
CH 3
13. 14.
H 3C
CH 3O
O
CH 3
+
200。

CHO
(
)
)
15. D-甘油醛
CH 3COCH 3 HCl
) CH 2=CHMgCl (
1. O 3
2. Zn/H 2O
二,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如有必要,指出构型(R,S )和(顺,反或Z,E )
( 1 ) Br
H Cl H Cl CH 3 ( 2 ) H 3C C=C F D H H ( 3 ) H H 3C
CH 3 CH 3
C CH
H CH 3
- 2. 画出下列各二元取代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并指出有无旋光性。

( 1 ) 顺式1-溴-2-氯 ( 2 )顺式1,3-二羟基( 3 )反式1-氯-4-碘
3. 下列各化合物中,指出a 分别与b,c,d
是同一物,对映体或非对映体?
a H
H
CH 3
Cl F CH 3
b H Cl CH 3
H F CH 3
c
H Cl F
CH 3
H CH 3
d
H H 3C
Cl
F
H
CH 3
4. 按硝化速度增加的次序,排列下列化合物,并给予解释。

PhH, PhNO 2 , PhMe , C 6D 6 , PhCl
5. 芥子气 (ClCH 2CH 2)2S 水解成 ClCH 2CH 2的速度比预期的伯卤代
烷水解要快得多,解释其原因。

6. 试比较下列各对反应中,哪个反应速度较快?简要说明之。

OH O
( 1 ) MnO 2 (a) HO MnO 2
O (b)
( 2 )
O COOH O
COOH
O H O
H
+ CO 2
+ CO 2
(a)
(b)
7. 氯代丙酮和重氮甲烷的反应如下:
CH 3COCH 2Cl + CH 2N 2
(a) C 4H 7ClO + (b) C 4H 7ClO
(a) 是一个酮,(b )是一个环氧化合物。

提出(a )和(b )的结构以及生成它们 的反应历程。

8. 内消旋2,3-二溴丁烷与I 的反应比(+)2,3-二溴丁烷与I 的反应快,各生成 什么烯?解释原因。

9. 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可能历程。

O + MeO 2CC CCO 2Me O
CO 2Me CO 2Me
+ CO 2
10. 叔丁胺和新戊胺都不能由相应的溴代烷与氨反应来制备。

为什么?而它们能由
羧酸制备。

怎样制备?
三,合成:(20分)
1. 以正溴丁烷为原料合成
CO 2CH 3
2. 以乙炔和不超过2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叶醇(一个香料)
3. 以环戊酮为原料合成
OH H
CH 3 Br H
1
4. 以丙二酸酯为原料合成
CO 2
NH 3
5. 以甘氨酸和丙氨酸为原料合成: 丙-甘二肽。

四,推测结构(20分)
1. 化合物A: C 8H 6O 2 用浓NaOH 水溶液处理,然后酸化得到B: C 8H 8O 3。

B 氧化只 得到苯甲酸,提出A 和B 的结构并写出反应式。

2.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 C 10H 12O 2,在252nm 有紫外吸收(ε =500),在1735cm - 有一红外吸收。

其NMR 谱:δ 2.1(s,3H ),δ 2.9(t,2H ),δ 4.3(t,2H),δ 7.3 (s,5H),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

3. 天然存在的D -阿拉伯糖是一种D -戊醛糖,用硝酸氧化D -阿拉伯糖生成一光 学活性的糖二酸。

(1)试根据这个信息用Fischer 投影式写出D -阿拉伯糖的可能立体结构。


用Kiliani -Fischer 糖合成法将D -阿拉伯糖转变成两个新的糖(A )和(B ) 再用硝酸分别氧化则生成两种光学活性的糖二酸。

(2)试写出(A )和(B )立体结构的投影式。

(3)推测D -阿拉伯糖的立体结构。

4. 将丁酸溶液在乙醇中做 Hell-Volhand-Zelinsky 反应,产物分离后作气相色谱分析结果
表明,除了其他化合物外,还生成了化合物(A ),(A )的光谱数据如下。

元素分析
表明其经验式为 C 6H 10O 2。

(A )经催化加氢得到一个新化合物(B ),用 LiAlH 4 处理 (B )得到丁醇和乙醇。

(A )是什么化合物?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

IR :1720cm -1, 2990cm -1, 1190cm -1, 1330cm -1
NMR :δ1.3(t,3H), 2.0(b,3H), 4.2(q,2H), 5.8-6.0(m,1H), 7.0(m,1H)ppm MS:
m/z: 69, 86, 99, 114。


? EtOH
中国科学院
1995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
一,回答问题或完成反应式,如有立体化学问题也应注明。

(22分)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CSS 名称(IUPAC 命名)
CH(CH 3)2 H CH=CH 2
CH 3
2.化合物4-甲基--硝基-1
3. H 3C
D 1. B 2H 6 2.H 2O 2/OH
4.
+ O
6+4 ?
5. CH 2=CHOCH(CH 3)CH=CH 2
6. CH 3
O 1. CH 2N 2/Et 2O 2. ? 7. 8.
EtONa (CH 3)2NH O O HCl
+ PhCOCH 3 + HCHO N ?
?
1
0.
H
9. A. C 8H 17N
1. O 3
2. Zn/H 2O
2 CH 3I Ag 2O CH 3I Ag 2O
H 2O H 2O
CH 2O + OHCCH 2CHO + CH 3CH 2CH 2CHO
写出A 的结构式
H 2O 2 CH 3CO 2H ? O
二,合成下列化合物。

(30分)
1. PhCHO
phCHCH 2COCH 3 CH(CO 2Et)2
2. 异丁醇
O
O
3. (CH 3)2CHCH 2CH 2OH
4. 环戊酮 (CH 3)2CHCH 2CH 2NHCH 2CH 3
UV
6.
丙二酸二乙酯
N COO H 三,对下列反应提出合理的机理。

(24分)
1.
O NH 2 + Br 2 CH 3O / CH 3OH
NH O
OCH 3
2. (1R,3R,4S)-1-甲基-4-异丙基-3-氯环己烷 A,消除HCl 后产物是100%的 霍夫曼烯烃。

(1S,3R,4S)-1-甲基-4-异丙基-3-氯环己烷 B,消除HCl 后产物是75%的 查依采夫烯烃和25%的霍夫曼烯烃。

3.
H
四,推测结构:
1. 根据所给的光谱数据确定下列化合物,并加以解释。

A. C 3H 6O UV 275nm ε =7 -1
IR 1715cm
NMR δ 2.15ppm(s)
B. C 3H 7NO
222nm ε =80
-1 IR 1660cm
NMR δ 8.06(s,1H), δ 2.94(s,3H), δ 2.80(s,3H)
但在110℃时,δ 2.94和2.80单峰转为6H 的单峰,δ 为2.87。

2. 化合物A 是由C,H,N 三种元素组成,其MS 的主要峰是m /z73和58. A 的NMR 谱 给出两个单峰(面积比为9比2)。

较大的单峰在δ 1.2处,较小的单峰在δ 1.3 处,请推测化合物A 的结构式,并加以说明理由。

3. 化合物A ( C 9H 18O 2 ) 对碱稳定。

经酸性水解得B(C 7H 14O 2) 和C(C 2H 6O) 。

B 与
AgNO 3 氨溶液反应再酸化得D,D 经碘仿反应后酸化生成E,将E 加热得化合物 F(C 6HO 3) 。

F 的IR ,主要特征吸收在:1755cm -1,1820cm -1. NMR 为:δ =1ppm (3H, 二重峰)
δ =2.1ppm(1H, 多重峰) δ =2.8ppm(4H, 二重峰)
请推出A -F 的结构式。

1. 中国科学院
1995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参考答案
一,回答问题或完成反应式,如有立体化学问题也应注明。

(22 分)
OH OH
1. (R)-3,4-二甲基戊烯
2. O 2N
CH 3
3.
D H CH 3
4. 5. CH 2CHO CH 2CH=CHCH 3 6.
CH 3 O O
7.
O OHOEt
O
OH N(CH 3)2
8. PhCOCH=CH 2
9.
N
H
10.
O O
30 分)
1. PhCHO
CH 3COCH 3 OH PhCH=CHCOCH 3 CH 2(CO 2Et)2 PhCHCHCOCH 3
EtO CH(CO 2Et)2
2. CH 2OH H 3O
PCC OH
CHO HCHO K 2CO 3 CHO NaCN HCl OH OH CN OH O O
3. (CH 3)2OH PCC
(CH 3)2CHCH 2CHO CH 3CH 2NH 2 (CH 3)2CHCH 2CH=NCH 2CH 3232CHCH 2CH 2NHCH 2CH 3
4.
1. CH 2N 2/Et 2O
2. O NH H 3O 2. CH 3Br O CH 3MgBr H 3O
5. HNO 3 H 2SO 4 NO 2 Fe HCl
NH CH 3Br
N(CH 3)2
NH 2 NaNO 2 HCl N 2Cl N(CH 3)2
PH=4~6
N=N N(CH 3)2 N 2Cl
PH=4~6
N=N N=N N(CH 3)2
Br 2 OH /H O 1 B Cl
6. CH 2(CO 2Et)2
BrCH(CO 2Et)2
O NK O 2Et)2 O
N CH(CO 2Et)2
Br(CH 2)4Br EtO
O
N C(CO 2Et)2
CH 2(CH 2)3Br N COO
H 2
三,对下列反应提出合理的机理:(24 分)
1. O NH 2 Br 2 CH 3
O O N H
Br CH 3O O
N Br
N=C=O O NH C OCH 3
OCH 3 N C OCH 3 CH 3OH
- CH 3O
2. A : Cl CH 3 H 5 4 Cl 6 CH 3 3 2
H
CH 3
(CH 3)2CH (1R,3R,4S) (CH 3)2CH H (CH 3)2CH
100%霍夫曼烯
(CH 3)2CH B : CH 3 (1S,3R,4R)
(CH 3)2CH 4 H Cl 6 3 1
2 H CH
3 (CH 3)2CH CH 3 75%查依采夫烯 (CH 3)2CH
CH 3 25%霍夫曼烯
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要求是:反式共平面。

在A 中,Cl 的邻位只有2位H 符合要求。

所以产生100%霍夫曼烯。

而在B 中,Cl 的邻位(2,4位) 均有符合要求的H ,消除产物的多少由烯烃的稳定性决定(多取代烯较 稳定),所以产生75%查依采夫烯和25%霍夫曼烯。

3.
H
- H
H
四,推测结构:(24 分)
O 1. A : CH 3CCH 3
UV :n-π * λ =275nm ε =7
-1 IR : C=O 1715cm
CH 3 CH 3 CHO 3.
COOH 2
O B : H C N
..
CH 3 UV :N n-σ * λ =222nm ε =80
IR : C=O 1660cm
N 的给电子使羰基伸缩振动峰红移。

NMR : δ 8.0ppm(s,1H) 醛基H
δ 2.80ppm(s,3H),2.94ppm(s,3H) 甲基H
因为P -π 共轭,使C-N 键具部分双键性,而使C -N 键的旋转受阻, 两个甲基不等价,所以吸收峰位置不同。

当加热提供能量时,C-N 键可以旋转,两个甲基成为等价,所以
6个H 呈单峰。

CH 3 2. A : CH 3 C NH 2 NMR :由于C -N 键可自由旋转,9个甲基H 等价,
2个氨基H 等价,故只有两个单峰,峰面积
比:9:2。

因为N 具有较大电负性,所以氨 基H 的δ 值较大。

CH 3
MS : m/e 73(M ) CH 3 C NH 2
CH 3 CH 3
m/e 58 CH 3 C NH 2
CH 3 H /H 2O
CH 3 O OCH 2CH 3
A (C 9H 18O 2)
CH 3
CH 3
+ CH 3CH 2OH
CH 3 OH
B (
C 7H 14O 2) C (C 2H 6O )
1. Ag(NH 3)2 Cl
2. H /H 2O
CH 3
HOOC COOH
E (C 6H 10O 4)
I 2/OH
CH 3 OH D (C 7H 14O 3)
H CH 3 1
H 3
O O O F (C 6H 8O 3)
IR :C=O 1755cm , 1820cm
NMR :1 δ 1ppm(b,3H) 2 δ 2.1ppm(m,1H) 3 δ 2.8ppm(b,4H)
-1 -1
-1 ) )

) H 由转化为产物H
CH 3
6. ) OR H 2O
) 中国科学院
1996 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有机化学
一,选择题:(20分)
1. 下列四个化合物的IR 谱3000cm 以上没有吸收的是(
(A)
(B)
(C)
(D)
2. CH 3C C CH=CH 2 Lindlar 催化(Pd/BaSO 4 /喹啉) 加氢的产物是(
(A)
(B)
(C)
(D)
3. 环己烯 + DBr
主要产物是(
(A) D H
H Br
H D
Br H
(B)
H H D Br
H H
Br D (C ) D H
H Br
D H
H Br
(D) H D
Br H
H H Br D
4. 下列那个化合物具有芳香性(
(A) 环丙烯酮 (B) 环戊二烯 (C) 环辛四烯 (D) 10-轮烯
CH 3
H 5. H Br 与 C 2H 5 C 2H 5 Br CH 3 一对化合物的相互关系是( ) (A) 相同化合物 (B) 对映异构体 (C) 非对映异构体 (D) 不同化合物
OH
应采取的试剂为 ( )
CH 3
(A) H 2SO 4/H 2O (B) H 2O/H 3PO 4 (C) a.B 2H 6 b.H 2O 2/OH (D) OsO 4/H 2O 7. CH 3(CH 2)5CHO CH 3(CH 2)5CH 2OH 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NH 2NH 2/KOH/ 二缩乙二醇/ (B) Fe +HOAc
(C) a. Mg(Hg) b. H 2O (D) Na +C 2H 5OH
,
8. CH 2=C 产物为 ( )
R H , , , ,
(A) CH 3COR + ROH (B) CH 3COR + ROH (C) CH 3CHOR (D) CH 2CHOR
R
OH R 9. PhCH 2COCl 经 a. CH 2N 2/Et 2O b. Ag 2O/H 2O 处理再酸化水解,主要产物是(
(A) PhCOOH + CH 4 (C ) PhCH 2COOH
(B) PhCOOH + CH 3OH (D) PhCH 2CH 2COOH
10. 吡啶与NaNH 2液氨反应生成2-氨基吡啶,反应历程属于( )
(A) 吡啶负离子历程 (B) 吡啶炔历程 (C) 吡啶正离子历程 自由基历程
二,填空题:(20分) CH 2OCH 3
CH OCH 3
1. NaOEt ? ? ?
NC Cl
3.
1?
CN ? ? Br
H 2 C 6H 5CH=CH 2
H 2SO 4
C 16H 16 (?)
4. PhCH 2Cl
Ph 3P 2.n -C 4H 9Li
PhCH 2CHO
5. KMnO 4 稀 冷 ? H ? Zn(Hg)/HCl ?
6.
7. O Ph D
C OH + CH 3MgI
SOCl 2
吡啶
CuI (少量) H 3O ? H CN
8.
C CH 2CH=CH 2
[3,3]迁移 CH 3 ? 9. N(CH 3)2
?
10. H
O D OH CH 3 PhSO 2Cl 吡啶
CH 2(COOEt)2 NaOEt/EtOH 稀H
C 4H 7DO 2 (?) 三,合成题:(20分)如何实现下列转变?
1.
CH 2 1- 甲基 -1- 氘代环己烷 2. OH CH 3
Br O CH 3
H H CH 3 3.
CH 3
4. (E) - 2 - 丁烯 CH 3
H 2N CH 3 H C C H CH 3 OH 5. (CH 3)2CHCOOH
(CH 3)2CH(CH 2)5COOH
四,机理题:(20分)
1.预料下述反应的主要产物,并提出合理的反应机理。

CH 2CH 2C(CH 3)2
2. 试为下述反应建议合理的可能的分布反应机理
( 1 )
稀HCl
Cl
- C
1 -1 (
2 )
HO O
NH 2OH/HCl
NOH
OH
3. (Z)-2-丁烯与(E)-2-丁烯 分别用过氧酸氧化后进行酸性水解,两者的产物都不旋光,
但前者的产物可拆分,而后者却不可拆分。

4. 丙酰胺在NaOH 中用溴处理,获得乙胺,而用N -甲基丙酰胺进行同样反应却得不
到甲乙胺。

五,推结构题(20分)
1. 测得某烃A 含C88.9%,H11.1%,此烃能使 Br 2/CCl 4 褪色,能吸收2mol H 2 ,与 Ag(NH 3)2 无反应,与 KMnO 4/H 2SO 4作用得一种一元酸。

将A 与钠在液氨中 还原得B,B 与Cl 2 作用得C,将C 与KOH /EtOH 作用得(E )-2-氯-2-丁烯。

试推出A,B 的结构(注明EZ 构型)。

C 的Newman 投影式(最优势构象)
2.用 HNO 3 氧化己醛糖(A ),得到一光活性的糖二酸(B ),(A )经递降得到
一个戊醛糖(C ),它经 HNO 3 氧化得到一个无光活性的糖二酸(D )。

当(A ) 经过一系列反应,使 C 1变成 - CH 2OH , 6 变成 CHO ,仍然得到(A )。

假定 这个糖是D -构型的糖,问从(A )到(D )的结构是什么?
3. 一中性化合物 C 7H 13O 2Br 不产生肟或苯腙衍生物,IR 谱显示在2850-2950cm
-1 -1
有一些吸收峰,但在3000cm 以上没有。

另一强吸收峰在1740cm .H-NMR 谱显
示如下的信号:δ 1.0(t,3H )
,δ 1.3(d,6H ),δ 2.1(m,2H ),δ 4.2(t,1H),δ 4.6(m,1H)。

推断其结构并指认各谱峰的归属。

4.某未知化合物的IR, H -NMR 和MS 的数据如下所示:
-1 -1 -1 -1
IR: 3300cm (w), 2850-2950cm (s), 1460cm (s) 1380-1370cm (s,双峰)
1175-1140cm (s m,双峰),700cm (s)
1
H-NMR: δ 1.0(双峰,12H), δ 2.9(七重峰,2H), δ 0.6(单峰,1H) MS: m/z 101(M )(7%), m/z 86(80%), m/z 44 (100%) 提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并作简要的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