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七色花》优秀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七色花》优秀10篇
《七色花》|人教版篇一
学习《七色花》一课,谈到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义。
当时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说了很多种,有的说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没有这一片,她根本回不来,后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
有的说倒数第二片有意义,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这片花瓣帮助了全城的人。
……我逐个引导分析,最后让孩子们得出统一的结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确实这也是编者的意图。
我看出不少孩子并不服气,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不得不认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但是在内心,他们不一定接受。
这位老师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一方面,不等于不引导,他随便瞎说也不管。
我说,是的,尊重是一方面,价值引导又是一方面,不能为了盲目尊重失去我们应有的价值引导。
但是这一课从孩子们的角度看,孩子们对其他几瓣花用法的看法也不无道理,就说到北极去吧,这一难忘的经历对她来说就能说没有意义吗?关心他人确实是美德,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语文的教化作用,把我们的体验强加给孩子。
大班语言《七色花》篇二
活动的思考:
每当上语言活动的时候小朋友倾听的能力很好就是表达不够理想,有的孩子是知道也不愿意举手回答。
于是我们商量活动中让孩子有多讲的机会,老师只是辅助的。
看图说话是一个锻炼的机会,而七色花中每种颜色都有一个故事,叙述的时间比较长而且符合现在开展的主题,于是我们目光就锁定在这个活动中。
为的是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名称:《七色花》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情感。
2、积极仿编故事,乐意与同伴共同讲述,并尝试用符号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1、自制的七色花一朵、故事情景图片及故事磁带。
2、人手一份一片青色花瓣、记号笔。
三、活动预设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朵?(花)看仔细哦,这是一朵?(彩色的花)
——(呈现字卡)它有七种像彩虹一样的颜色的花瓣,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色花”,它不但漂亮,还很神奇呢!神奇在哪里?那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七色花”。
二、理解故事内容
1、倾听故事,幼儿讨论
——观察大范画,提问:珍妮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啊?(页码标识解读,图画与故事一一对应)
——珍妮迷路了、面包圈也丢了,珍妮先用了一片黄花瓣说了一个魔咒,你们猜她用黄花瓣实现了什么愿望呢?
――老师讲述故事,并强调那句好听的话。
(们一起来学学里面好听的话,大家一起说说看,个别幼儿说,分组说)
――谁来扮演老奶奶,谁来扮演小姑娘学学她们好听的话。
2、分组阅读,理解故事
——珍妮回到家后又发生了很多事情,现在我请三个小朋友一组到后面的桌子上去仔细
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她用花瓣实现了什么愿望?
——小朋友说的时候要用刚才学过的好听的声音来说,等会我请你们组的代表来说。
3、分享交流(用小铃或拍手让他们知道回来也可以)
——好了的小朋友先回到座位上,我请他们组先来介绍。
(注意页码)
——我们跟着他用好听的声音也来说说。
接下去谁愿意来说说你们的。
——除了这些事情,还剩下最后一片青花瓣也发生了一件事情,你们猜猜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要帮助小男孩,她的心情怎么样啊?——原来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4、完整欣赏、幼儿讨论
——我们刚刚说了珍妮用七色花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现在边看图片,边听听是不是这几件有意义的事情。
——你们发现了吗?图画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书)是书吗?
——书应该有封底和封面现在有吗?那我们请下次去美工区的小朋友帮我们设计一张美丽的封面和封底,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它放在语言角分享了。
——那在这本书中珍妮的这七个愿望中你最喜欢哪个愿望呢?为什么?
——第七片花瓣珍妮用来帮助了别人,别人得到了快乐,我们也同样得到了快乐,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
——老师也喜欢这朵,因为帮助别人很快乐。
三、迁移想象
——故事里的珍妮用第七片花瓣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假如你有一片青花瓣,你想用它来做什么呢?
——上次我们大带小活动,去帮弟弟妹妹你们心情怎么样?可以在这张青花瓣上记录下来,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试,弟弟矮点,我们哥哥们个子高点。
——你认为他这样做,好吗?
——大家说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和好朋友商量一下,还有哪些有意义的事情,请你来说说。
四、制作表达
——现在我们把自己说的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贴在这张纸上,也放在我们的图书里,这样就又可以讲很多很多故事了。
活动后的反思:
1、班里有一位幼儿听过这故事,所以在教师让幼儿猜一猜这朵七色花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的时候,他马上就说出来了,然后教师就顺着开始讲故事了。
2、幼儿都能理解故事,知道最后一片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的花瓣才能给人带来快乐,但是画的时候幼儿更多的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的,只有2个幼儿是画下了要帮助人的愿望。
3、环境材料的选择上:材料的选择上连环画是故事的重要材料所以在设计时考虑到了页码、边框、还有图画的张数,几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方便幼儿理解故事。
材料的取用摆放,由于是最后集体去绘画所以材料都准备在桌上,为幼儿已经准备好,而且是就近原则,老师可以一个人完成,小朋友也可以节省时间。
但是活动中准备的磁带和自制图书上的内容有点出入,会影响到幼儿看图片的专注度。
《七色花》|人教版篇三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花,能分辨常见的一些花,并能叫出名字。
2、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的思想感情,树立爱护花草,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常见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几种花的实物以及各种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小朋友们,不知不觉中,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这是一个暖和而美丽的季节,你能跟大家说说,在春天里,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吗?
二、活动流程
1、介绍花
(1)师:是啊,春天里最漂亮的风景要数花了。
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几位漂亮的花仙子,你们认识这些花吗?(请几个小朋友拿着花或者是花的图片站到教室的各个角落)你认识教室里的哪种花,来当当介绍员,向小朋友们介绍介绍吧!
[设计意图: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用孩子们熟悉的花仙子导入新课,并通过花的事物或图片提出问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多方面的感受,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2)师:大家认识的花可真多,那下面我们就有请这些花仙子来自我介绍吧!(每个捧花的小朋友介绍手中的花介绍各种花的特点。
如介绍桃花:大家好,我是桃花,常见的桃花是粉红色的,我的花瓣不大,一根树枝可以长8多左右的花,大家记住我了吗?)[设计意图: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花仙子声情并貌有童趣的介绍使孩子们象听故事似的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每种花的特点。
]
(3)师:刚才花仙子都各自介绍了自己,你们能记住他们吗?现在大家可以自己走到花仙子跟前,自己仔细地观察观察这些花,还可以问问这些花仙子有关这些花的知识。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分辨几种常见的花,是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心理得到满足,情绪饱满愉快。
]
2、了解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
(1)师:同学们跟花仙子聊的那么起劲,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花,那么,为什么花会是五颜六色的呢?大家考虑过这个问题吗?(指明回答)
(2)师:那花儿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呢?这个问题,老师请小朋友们借助电脑博士来帮忙,大家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看谁能先找到答案。
(上网查找)[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互相合作,使孩子们能感受到得到答案的喜悦和自毫感,体会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
3、学做油菜花
(课件出示油菜花的图片)
师: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花?春天到了,油菜花开满了田野,可漂亮了,大家有空的时候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去田野里看看。
回家可以用纸来折一折油菜花。
折的方法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去研究,下次把你折的油菜花带来,谁折的最漂亮,我们就请他来当小老师来教教我们。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和爸爸妈妈亲自接触大自然,给了孩子们亲近自然的机会,培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用比一比,当小老师的形式激发孩子们动手动脑的兴趣。
]
三、活动总结
(1)师:今天我们认识那么多花,漂亮吗?其实大自然里漂亮的事物可多了呢?花只是这些美好事物中的一种而已,如果你还想认识大自然里更多美好的东西,那就需要大家努力去发现,去创造。
(2)师:(出示小朋友摘花图片)小朋友们说说,这个小朋友做的对吗?为什么不对?我们作为少先队员应该怎么做呢?
(3)师:是的,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作为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努力
去保护花草树木,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
大家也可以自己来种种花,把学校打扮的更漂亮。
每个人付出了汗水,相信你肯定会有收获的。
谁的花种的最漂亮,最认真,而且平时能做到保护花草,保护大自然,那么,我们就封他“花仙子”的称号。
[设计意图:孩子们总是喜欢一些富有童趣的新奇的东西,通过封“花仙子”的称号,更大的调动了学生爱花草,爱自然并动手去种植的兴趣。
]
相关资料:
1、为什么花儿会有各种颜色?
(花儿有各种各样美丽的颜色,这是因为花瓣的细胞里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学颜料”,它们叫色素。
这些色素和我们平时画画用的颜料不一样,它们有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戏法”,能变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比如,花青素能变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蓝、紫色来。
花瓣中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多的时候,它就显出黄色、橙色和茶色来。
绿色花的花瓣中以叶绿素为主。
白色花的花瓣里没有色素,而是充满了无数小气泡。
如果用手紧捏花瓣,把里面的小气泡都挤掉,它就会变成无色透明的了。
)
2、各种花卉介绍
荷花------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
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
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
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
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出污泥而不染,深为人们所喜爱,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水面绿化植物。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可治多种疾病。
梅花-----梅花,又名春梅、红梅。
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少有灌木。
高可达5一6米。
树冠开展,树皮淡灰色或淡绿色。
小枝细长,枝端尖,绿色,无毛。
叶宽卵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阔楔形,幼时或在沿叶脉处有短柔毛。
桂花-----常绿乔木。
南方适地栽培,树高可达10m以上;北方多用盆栽,栽培长久其高也达1.5m-2m,北方也见栽于露地背风向阳处的耐寒品种。
树皮光滑呈灰色。
单叶对生,革质光亮,叶形及叶缘因品种而不同,叶形椭圆至椭圆状披针形,叶缘有全缘或具锯齿。
花腋生呈聚伞花序,花形小而有浓香,花色因品种而异。
有生长势强、枝干粗壮、叶形较大、叶表粗糙、叶色墨绿、花色橙红的丹桂;有长势中等、叶表光滑、叶缘具锯齿、花呈乳白色的银桂,且花朵茂密、香味甜郁;生长势较强、叶表光滑、叶缘稀疏锯齿或全缘、花呈淡黄色、花朵稀疏、淡香,除秋季9月-10月与上列品种同时开花外,还可每2个-3个月又开一次的四季桂。
牡丹花----牡丹,别名木芍药、洛阳花、谷雨花、鹿韭等。
属毛莨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与芍药同科。
我国以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
它高1一2米,老干可达3米。
叶互生,二回三出羽状复叶。
花单瓣至重瓣。
一般各种花冠直径15一30厘米。
花色有红、粉、黄、白、绿、紫等,花期5月上中旬。
牡丹性宜凉爽,畏炎热,喜燥忌湿,原产我国西北,栽培历史久远。
河南洛阳、山东荷泽、四川彭县都盛产牡丹。
牡丹花丰姿绰绝,形大艳美,仪态万方,色香俱全,观赏价值极
高,在我国传统古典园林广为栽培。
除观赏外,其根可入药,称“丹皮”,可治高血压、除伏火、清热散瘀、去痈消肿等。
花瓣还可食用,其味鲜美。
菊花---菊花,别名黄华、女华、金蕊等。
属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高30一80厘米,叶互生,卵形,具深裂或浅裂,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顶生头状花序,四周的舌状花形大而美丽,中部为黄色筒状花,但花冠的颜色变化极大,除蓝色外,呈黄,白、红、橙、紫及各色混杂;花型变化也很大。
花期夏秋至寒冬,但以10月为主。
果实为瘦果。
菊花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记载,古人还有重阳赏菊的风习。
菊花耐寒,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在沙质壤土,忌积涝。
菊花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
杭菊是很好的清凉饮料;菊花可入药,能清热散风,平肝明目。
兰花-----兰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的一个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地生或腐生。
兰科是有花植物中最大的科之一,估计有800个属,3万~3.5万个原生种。
另外,在英国《国际散氏兰花杂种登记目录》中正式登记的人工杂交种约有四万种以上,而且每年以1000种以上的数目增加。
我们常看到的国兰和洋兰,只是兰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有观赏价值的栽培种类,还有大量的野生兰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
大班语言《七色花》篇四
〖教材特点分析〗
《七色花》是一篇根据前苏联著名童话改写的选学课文。
课文写了小女孩珍妮用神奇的七色花帮助她做事的故事,启示人们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
全文紧紧围绕“神奇的七色花”从“得花”到“用花”,层次分明。
珍妮用七色花瓣做的7件事,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从先到后一件一件有详有略地写,条理清晰。
语言重复较多。
除了第6件事略写外,其他几件事基本上都按珍妮遇到什么困难或想要什么、她怎么做、结果怎样的方法叙述,写法相似。
因此,教学中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应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以学生自学为主。
2.根据童话的特点,应加强朗读练习,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感悟蕴含的思想内容。
〖学生特点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童话充满兴趣,且想像丰富,估计对课文《七色花》较为喜爱。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读准注拼音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好课后习题的三个句子。
3.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进入童话所描写的意境,感受小女孩用最后一片花瓣帮助双腿有病的小男孩,培养乐意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入情入境
1.板书课题《七色花》读题。
2.同学们你们见过七色花吗?你们猜猜七色花在你的印象中会是什么样的?
生1:我猜是七种不同颜色构成的一朵花。
生2:我想这七色花具有神奇的魔力。
生3:我想这七种颜色构成的一朵花一定很美而且花蕊也许也还是各种不同色彩的,美极了。
3.大家都想知道七色花是什么样子,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珍妮手中的七色花是怎样的,它又为珍妮带来了什么呢?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在读懂的地方做简单批注,在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生自由大声读课文,师巡视。
3.检查预习中生字词,出示部分字词,指名读,及时纠正读音,着重指导以下生词:
招牌舔陌生合拢羡慕小心翼翼
(三)细读体味,了解大意
(导语:这真是一朵神奇的七色花,每撕一片花瓣,就能实现一个愿望,你觉得哪个情节最有趣,你就选读那一段读。
)
指名分段朗读,知道文中讲了七色花的什么事?
生a:课文讲珍妮得到了七色花,她分别用它来做了七件事。
生b:课文讲珍妮去买面包圈回家时不小心被狗吃了,这时她意外得到七色花,她每次都用一片花瓣来实现自己的心愿。
(四)合作探究,比较发现
(导语:同学们,经你们这么一读,老师觉得七色花更美了,也更神奇了,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从用第一片花瓣到用第七片花瓣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的,有哪些不同的。
)
1.同学们读了两遍课文后,一定会有许多疑问或感兴趣的话题,请你再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感兴趣的内容用“?n”画下来;有疑惑的句子用“―”画下来。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受,解决问题。
以下句子要重点理解:
(1)她想:六片花瓣都浪费了,这最后一片,要它做什么事,得好好想一想。
(这句话是在珍妮只剩下一片花瓣时的想法。
“得好好想一想”,说明她此时已经意识到了前六片花瓣的使用意义及作用不大,因此,对最后一片花瓣显得格外的珍惜,她要让最后一片花瓣充分发挥作用,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
(2)珍妮想买巧克力糖,买蛋卷……可是吃过就没有了;买三轮小车,买电影票……不,等一等,让我再想想看。
(这句话写出了当剩下最后一片花瓣时,珍妮复杂的心理活动。
在她脑中闪过了不少念头,然而又被她一一否决了,因为她发现如果买吃的,“吃过就没有了”;买玩的,玩一段时间就腻了;看电影,看过就完了……“让我再想想”,说明她想用这仅有的一片花瓣给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带来一些帮助……)
3.生自由讨论完成,畅所欲言。
生a:珍妮用七色花来回家,到北极去,补花瓶、买玩具等,我认为她这七件事中许多都白用了,她最有意义的是最后一朵,为小弟弟治好了脚,帮助别人。
生b:我觉得珍妮用七色花来合拢了打碎的花瓶这样做不好,因为这是欺骗妈妈,不诚实。
我认为她最后用七色花来救助小弟弟才做得对,这样让小弟弟也能快乐地生活学习。
生c:老师,我也认为她最后一朵用得对,这样既帮助了小弟弟,也让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使自己得到快乐,这正是助人为快乐之本,如果我能有一朵就好了。
4.总结升华,巧妙引导
(1)师:大家都说得真好,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说:把你认为珍妮做得不对的或者你十分欣赏珍妮的地方都拿来说一说,并讨论一下你如果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做?
(2)生再次讨论、交流。
(3)指名发言,说说如果你有七色花你会怎么做。
生a:老师,我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我要让那些在农村受冻受饿的人们都过上幸福生活。
生b:我假如有一朵七色花我会让那些上不了学的孩子们重新走进校园。
生c:我如果有一朵七色花,我会让世界上所有战争消失,到处都充满和平,人们安居乐业。
生d:我如果有七色花我要利用它们为我的祖国做七件大事,让祖国富强起来。
生e:如果我有七色花我会让所有病人康复,减轻他们痛苦。
师:说得真棒,那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a:我认为七色花应该是大家的,所做的事也应该是为了人民。
生b:我觉得七色花应该用在帮助人们,就像珍妮最后用七色花帮助了小弟弟那样。
生c:我认为七色花既然这么宝贵就不应该随便花掉而应当将它用在最有意义,最能帮助别人地方,助人为快乐之本。
(五)想像延伸,扩展阅读
过渡:多么神奇的七色花呀,要是我也能拥有一朵,那该多好,同学们,你们想要吗?好,闭上眼睛,伸出双手,嘘――听,七色花和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飞来了,小心,合拢双手,拿好了。
(出示:七色花)现在,这朵神奇的七色花就属于你了,你想用七色花实现什么愿望,找好朋友说……
1.找朋友。
2.交流:刚才,从你的好朋友那里你听到了什么?
3.小结:其实,只要你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七色花就在你的心中。
大班语言《七色花》篇五
活动目标:
1.在回忆故事“七色花”用途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愿望。
2.运用绘画、分享、问题情境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和同伴分享自己秘密的快乐,以及共同制作一本大书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制作图书的经验。
2.物质准备:纸、笔,装钉工具。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七色花》的主要情节。
1.教师:珍妮的七片花瓣都是怎么用的?
2.教师采用琢步退出的方法,引导幼儿自然地回忆故事中珍妮用七色花实现的七个愿望。
(二)提出假设,激发幼儿大胆想象、积极思考。
1.教师: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期望实现什么新的愿望呢?
2.教师:这可是小秘密,先不要告诉别人,把你的小秘密记录下来,大家一起来分享。
(三)幼儿自由想象,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四)幼儿之间分享小秘密。
1.教师:你们都有什么愿望?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小秘密呢?
2.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介绍。
互相说说
(五)教师带领幼儿将各自的记录装钉起来,形成一本漂亮的,内容各异的大书。
1.教师:这么多小秘密,怎么样才能让小朋友看得到,又能保存得很好呢?
2.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
3.教师和幼儿共同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
《七色花》|人教版篇六
今天和一个老师交流,《七色花》一课,谈到哪一瓣花用得最有意义。
当时她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说了很多种,有的说第一片花瓣最有意义,没有这一片,她根本回不来,后面的事也就不存在了。
有的说倒数第二片有意义,玩具太多了,交通堵塞了,这片花瓣帮助了全城的人。
……老师逐个引导分析,最后让孩子们得出统一的结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确实这也是编者的意图。
我说,看出不少孩子并不服气,虽然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不得不认为最后一片花瓣最有意义,但是在内心,他们不一定接受。
这位老师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一方面,不等于不引导,他随便瞎说也不管。
我说,是的,尊重是一方面,价值引导又是一方面,不能为了盲目尊重失去我们应有的价值引导。
但是这一课从孩子们的角度看,孩子们对其他几瓣花用法的看法也不无道理,就说到北极去吧,这一难忘的经历对她来说就能说没有意义吗?关心他人确实是美德,是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但是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语文的教化作用,把我们的体验强加给孩子。
这样做导致的后果是什么呢?
请看这位老师跟我说的她做的这样一个小实验。
她说,昨天给学生发了一个通知:“告家长书家长同志:您好!为迎接xx大的胜利召开,教育局党委定于十月三十一日下午组织全系统听党课,我校为大会主会场。
因此,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周四中午12:10分放学,下午不上学,在家里完成作业,请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教育孩子注意安全。
*小学*月*日”让学生找认为最重要的话,学生找了好多条,诸如xx大胜利召开;组织听党课;家长监督完成作业等等,就是找不到最主要的信息——下午不上课。
为什么会这样?对孩子来说,下午不上课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值得为这个消息振臂高呼。
想想我们大人如果有半天意外的休息那种感觉吧。
为什么孩子们都找不到这一句,老师觉得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太差了。
我说,不完全是这个原因。
主要是孩子们没有从自己的角度来找,他们是在揣摩老师希望我们找什么。
老师希望我们找的肯定是最有意义的,至于我自己最喜欢的怎么能找出来,那不是意味着我不爱上学吗?那位老师频频点头。
长期的、模式化的思想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了说假话,空话的习惯,童真、童趣在慢慢消失。
很难听到孩子们真实的声音,你们要听什么,爱听什么,我就说什么。
这是多么悲哀的现象。
语文教学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悲哀,让课堂呈现她特有的生机和活力,让语文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色彩。
◆
大班语言《七色花》篇七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尝试分析故事的主题: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最快乐。
2.运用欣赏、谈话、游戏等方式,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及主题的认识。
3.感受在关爱他人中获得快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自制一朵美丽的七色花。
2.故事磁带。
3.事先用卡纸画好的心愿花。
4.花瓣七片(事先画好场景)。
重点:欣赏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尝试分析故事的主题: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最快乐。
难点:感受在关爱他人中获得快乐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发幼儿欣赏故事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