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模拟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知识模拟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的是()
A.春暖花开B.蚯蚓改良土壤
C.大雁长空翱翔D.朝蝇暮蚊
2.
草原生态系统的最初能量来源是()
A.细菌和真菌B.绿色植物C.阳光D.动物
3.
以下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有( )
①飞奔的汽车②慢慢“长大”的钟乳石③会说话的鹦鹉④会做家务的机器人
A.1项B.2项C.3项D.4项
4.
下列生命现象中,能体现“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这一特征的是()
A.葵花向阳B.种瓜得瓜C.大汗淋漓D.螳螂捕蝉
5.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椿树蓬头浸谷种”都体现水分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C.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D.生物生活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得以生存
6.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可能通过水源、食物等媒介进入生物体内,长期积累会造成多种毒性。

请你推测下列生物体内PFAS积累最多的可能是()
A.农作物B.猪C.牛D.人
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论断,强调了保护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淡水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8.
下列有关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内生物种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调查前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B.看到一些颜色鲜艳的花卉,可以采摘回家观赏
C.调查时应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D.将调查到的生物按照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整理
9.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破茧成蝶B.蜻蜓点水C.滴水石穿D.昙花一现
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流动的溪水B.飞奔的猎豹
C.艾滋病病毒D.结网的蜘蛛
11.
下列生物现象不是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 )
A.鲸鱼喷出雾状水柱B.阳台的植株朝窗外生长
C.草履虫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D.雨后蚯蚓爬到地面
12.
下图所示是某水库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在某一时间段内相对数量的关系。

三种生物之间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甲→乙→丙
B.该水库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生产者甲
C.该水库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包含分解者
D.因某种原因造成水库中乙生物短期内数量骤减,一段时间内丙的数量将会增加
13.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生物化石B.活泼的小鸡C.珊瑚D.逐渐长大的钟乳石
14.
在讨论“探究水温时小鱼呼吸影响”的实验方案时,同学们的下列发言,错误的是()
A.除水温外,其他实验条件应相同且适宜B.多次重复实验,可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
C.实验数据与其他人不一致时,可修改数据D.实验结束,将小鱼放归适合其生存的环境
15.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其栖息的环境。

下列动物与其栖息环境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雪莲——湖泊B.袋鼠——热带雨林C.丹顶鹤——湿地D.蜗牛——干燥石缝
16.
夜鹭属于夜行性鸟类,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飞往南方过冬。

影响夜鹭的非生物因素依次是()
A.空气、光照B.温度、水分C.水分、空气D.光照、温度
17.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生产者
18.
校园内的植物四季常绿,生物的种类繁多。

当我们想对它们进行调查时,首先应明确()
①范围大小 ②制订方案 ③调查对象④选取样本 ⑤调查目的
A.①②B.②④C.③④⑤D.③⑤
19.
下列选项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钟乳石C.病毒D.珊瑚
20.
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兔→鹰B.草→兔→鹰→细菌
C.草→兔→鹰D.鹰→兔→草→阳光
21.
晏子使楚在(《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中有这样一段话: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这句话说明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
22.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狼吃羊B.蝌蚪发育成青蛙C.大雁南飞D.气球长大
23.
下列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阳光→草→兔→狐B.鼠→蛇→鹰→腐生细菌
C.小麦→鼠→蛇→鹰D.青蛙→蛇→鹰
24.
生物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下面所举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A.蜜蜂采蜜——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鱼儿浮头——生物能进行呼吸
D.向日葵向阳而生——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5.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不断喷发的火山B.通电能运动的机器人
C.不断长大的钟乳石D.不断传播的流感病毒
26.
下列各项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伊通河中的所有动物B.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
C.长白山景区全部的植物D.稻田里的所有庄稼
27.
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以鼠妇为实验材料,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下列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时的发言,正确的是( )
A.每组用一只鼠妇进行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可靠的结果
B.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应适宜且相同
C.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的鼠妇可以大小不同
D.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动物杀死并丢弃处理
28.
窗台上的小绿植渐渐向窗外有阳光的方向生长。

这主要体现了生物()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能进行呼吸
C.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9.
“少小离家老大回,多音无改鬓毛衰”。

谈诗句主要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能生长发育B.能影响环境
C.能繁殖后代D.能遗传变异
30.
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虫→鸟→蛇→鹰B.虫→草→鸟→鹰→狐
C.狐→鹰→鸟→虫→草D.草→虫→鸟→鹰→蛇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探究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已发现鼠妇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为了进一步探究鼠妇是否适宜生活在有光的环境,制订了实验方案如下表。

位置鼠妇泥土光
纸盒的左半侧20只干土有光
纸盒的右半侧20只湿土无光
(1)本实验研究的变量是______,上表实验方案中,有一处不合理,请提出你的修改建议______。

(2)本实验用40只而不是2只鼠妇进行实验,并且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3)本实验中设置有光和无光两种环境,起到______作用。

(4)兴趣小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发现大部分鼠妇都集中在纸盒的右半侧,左半侧较少。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中所用的鼠妇最恰当的处理方式是______。

2.
一块草地、一片沼泽、一条河流、一片森林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下图是一生态系统的模拟图。

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指_____,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2)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存在着密切关系。

图中所示的生物之间构成最短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_____→鹰,在这条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生物是_____,鹰为_____级消费者。

(3)在这个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_____;蛇体内获得的能量最终是来自于_____能。

由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流动的。

在从上一营养级流向下一营养级时,由于其他作用的消耗,不可能全部流入下一级,由此能量流动是逐级_____。

(4)该生态系统,长期使用农药,环境受到污染,_____体内富集的农药含量最高。

(5)近几年来,该生态系统中的野兔数量逐年减少,生态平衡受到威胁。

请写出一条保护野兔资源的措施:_____。

3.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生产者是_____,图中其余的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_____,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
是_____。

(2)该食物网共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

(3)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重金属污染,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

(4)甲和巳的关系有:_____。

4.
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发展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目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渣喂鱼。

⑴在该生态系统中,蚕与桑是____________关系。

⑵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有机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将这些有机物分解的生物主要是___________。

⑶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是依靠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通过光合作用完成转化的。

5.
如图中,图(一)示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生物体内的黑点表示难以被生物分解和排出的某些有毒物质:图(二)示某时间分别测得该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_____。

(2)图(一)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A.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
B.水生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细菌
C.大鱼→小鱼→蜻蜓幼虫→剑水蚤→水生植物
D.水分→大鱼→小鱼→蜻蜓幼虫→剑水蚤→水生植物
(3)图(一)示的五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_____(填名称),原因是_____。

(4)图(二)直方图中的甲代表图(一)中哪种生物?_____(填名称)
(5)为掌握淡水污染的现状,小明考查养殖场,走访相关养殖人员,小明采用_____法得知水体的污染现状。

(6)大量排出工业污水使淡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是有限的。

(7)从这个资料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