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
果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经由中医骨伤特异性治疗所呈现的效果。

方法:82例对象取自确诊神经根型颈椎病入院的患者(病历范围:2021年11月-2022年11月)。

依托随机平分原则将其中41例纳入对照组,即常规西医治疗组;剩余41例统一由观察组负责,施行中医骨伤疗法。

深入分析治疗成效、症状及功能改善相关数据,总结两种疗法的效果互异性。

结果:观察组综合疗效更为可观,有效率(95.12%)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组内患者症状方面客观积分、主观积分、总积分,以及颈椎JOA评分均处在对照组水平之上(P<
0.05)。

结论:中医骨伤特异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为确切、显著,患者各项症状得以解除,利于颈椎功能尽早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骨伤;临床治疗;综合疗效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可单侧亦可双侧,常因长期驾驶、伏案工作、日常姿势不良等所引发。

此类疾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1]。

患者颈部肌肉僵直,活动时有弹响感。

累及背部肌肉与上肢疼痛明显,病变神经根所支配区域存在感觉改变、肌力减弱等表征[2]。

解析临床资料发现,多数患者自然病史存在自限性,病症有自愈倾向,因此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以系统性保守治疗为首选疗法[3]。

本文特选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组治疗,旨在探究中医骨伤疗法相较西医之所长,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82例对象经严格遴选方可纳入(病历范围:2021年11月-2022年11月)。

纳入标准:①与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相符;②不同程度根性痛;③本人自愿参与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脏器功能严重障碍;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对照组基本信息:男、女比重24:17;29-62岁,平均(45.16±3.32)岁。


察组基本信息:男、女比重26:15;27-65岁,平均(45.41±3.57)岁。

检验
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西医治疗:规范取20%甘露醇200ml,予以静脉滴注;取葡
萄糖溶液150ml混合10mg地塞米松,同样静脉滴注。

1次/d,用药3d后逐渐减
少地塞米松药量,每日减少2mg,持续用药2周。

观察组施行中医骨伤疗法,详
细举措:(1)中药内服。

基础药方含石决明、鸡血藤、伸筋草、木瓜、桑寄生
各30g,钩藤、天麻、姜黄、白芍、独活各15g,土鳖虫10g,以及蜈蚣3条。


确取方内药材,加适当清水煎制,留药液约300ml于早晚分次服下,1剂/d。

(2)针灸治疗。

指导患者俯卧,保持肩颈放松。

选定大椎、外关、合谷、天柱、颈夹脊、风池等穴,直刺规范进针。

其中,大椎穴入穴进针1-1.5寸,以皮肤局部酸
胀感为佳,颈夹脊穴用捻转泻法。

其余穴位均用平补泻法,30min/次,1次/d。

(3)牵引治疗。

指导患者正坐,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身体状况选定牵引重量及
角度,保持颈前屈10-20°,注意重量需缓步增加。

20min/次,1次/d,期间着
重关注患者反应,保证其安全。

(4)推拿治疗。

首先评估患者斜方肌、肩胛肌
状态,是否存在硬结,用捏揉、按揉的手法进行按摩。

肩外腧、肩风、天宗等穴
位进行点按,注意力度适中。

30min/次,1次/d。

以上治疗持续2周。

1.3观察指标
(1)治疗成效。

综合分析症状、肩颈部活动状态等,获取分级:评估各症
状缓解超95%,肩颈活动自如计作治愈;各症状缓解65-95%,肩颈活动轻微受限
计作好转;各症状缓解未达65%,或持续加重计作无效。

有效率经(治愈+好转)
/100%计算得出。

(2)症状积分。

依托颈椎病症状积分量表检测,主观积分30
分,反应患者症状及生活影响。

客观积分20分,经专业试验得出。

两者相加得
出总积分,分值越膏提示越健康。

(3)颈椎功能。

依托颈椎JOA评分量表检测,0-17分,分值越高提示颈椎功能及活动能力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依托SPSS20.0软件进一步处理所涉数据。

计量资料(症状积分、颈椎JOA 评分)表述:(±s),t值检验差异;计数资料(有效率)表述:n(%),卡方值检验差异;P值在0-0.05范围内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中西医治疗成效
解析表1数据,观察组治愈、好转层级的患者循序显示为23例、16例,计算有效率95.12%,相比对照组的78.05%处在更高水平(P<0.05)。

表1:中西医治疗成效[n(%)]
组别治愈好转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n=41)
23
(56.10)
16
(39.02)
2
(4.88)
39
(95.12)
对照组(n=41)
17
(41.46)
15
(36.59)
9
(19.51)
32
(78.05)
t 1.7570.052 5.145 5.145
P0.1850.8200.0230.023
2.2 各症状积分改善详情
解析表2数据,治疗前两组各症状积分水平相近,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再次检测,观察组客观积分、主观积分及总积分同步提升,且相比对照组处在更高水平(P<0.05)。

表2:各症状积分改善详情(±s,分)
组别
总积分客观积分主观积分
治疗

治疗

治疗

治疗

治疗

治疗


察组(n=41)
33.0
5±4.02
43.1
9±4.67
15.1
1±1.85
17.6
3±2.37
18.7
4±2.81
26.2
4±3.19

照组(n=41)
32.9
8±3.76
39.9
6±4.52
15.1
6±1.93
16.9
5±2.13
18.6
2±2.77
23.1
4±3.03
t
0.08
1
3.18
2
0.12
1.36
6
0.19
5
4.51
2
P
0.93
5
0.00
2
0.90
5
0.17
6
0.84
6
0.00
2.3颈椎功能改善详情
解析治疗前检测数据,对照组与观察组颈椎JOA评分循序显示:(10.13±1.05)分、(10.06±1.02)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0.306,
P>0.05)。

治疗后再次检测,对照组颈椎JOA评分(13.67±0.98)分,观察组颈椎JOA评分则提升至(16.03±0.75)分,相比对照组水平更高(t=12.245,P <0.05)。

3讨论
颈椎病被认定为一种慢性筋骨病,临床西医多主张服用止痛、消炎等药,但长期服用对胃、肠、肝脏功能均存在一定损伤[4]。

中医则主要从筋骨、气血、外邪三个方面进行疾病解析,并对症施治[5]。

针对颈痛和颈椎关节错位,牵引、复位有着不错的疗效;针对气血不足所导致的体质下降、易劳累,中医内服汤药能够提供由内而外的滋养;针对颈部僵硬、疼痛等外邪症状,针灸能够扶助机体正气,结合不同穴位、不同手法促进阴阳调和,从而恢复良性运转[6]。

观察组经中医骨伤疗法有效率达到95.12%,患者客观积分、主观积分、总积分及颈椎JOA评分同步提升,相比对照组均处在更高水平(P<0.05)。

综上所述,中医骨伤特异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为确切、显著,患者各项症状得以解除,利于颈椎功能尽早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振国. 中医骨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3):130-132.
[2]曹中萍,代敏,张嘉怡,等. 中药熏蒸配合牵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黑龙江医学,2022,46(4):415-417,420.
[3]陈紫恒,伍广锐,黄勇. 温针灸治疗寒湿痹阻证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84-88.
[4]钟敏. 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4):84-85.
[5]陈龙运. 中医骨伤治疗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2019,9(22):220-221.
[6]钟艾. 牵引状态下针刺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2,37(3):485-4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