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英语翻译学习常见错误及翻译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职英语翻译学习常见错误及翻译技巧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先生提出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即(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其中“信”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要求译文应从内容到形式全面的忠实于原文。

“达”是翻译的目的,要求译文通顺达意。

“雅”是翻译的语体选择,指的是译文的用词修辞要文字优美。

在英语学习中,翻译是必不可少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翻译一直是高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尤其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生来讲,他们的翻译水平普遍不高。

我们要求高职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因为无论是在A、B级考试中还是课后练习中都会出现关于翻译的题型,但是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翻译不够重视,导致在考试中这一题型中失分较多。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般的同学在翻译过程中可做到“信”即忠实原文,但对于“达,雅”就很难达到了。

大部分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 对翻译内容理解不到位,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翻译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

在某种程度上,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

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

”吕淑湘也说,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

“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

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

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

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

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跨文化合作)”、“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P277)。

因此,怎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

例如,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如“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

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

同样,宗教信仰的差异也会影响到翻译。

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认为上帝(god) 可创造一切,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的说法。

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

再如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

因此,译成英语时很难做到形神兼顾。

所以只能传意或重形取其中一种,传意可用英语中现成的成语:One boy is boy; two boys are half a boy; three boys are no boy.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如果译者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就难以鉴别句子的文化内涵,对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2 能够理解翻译内容,但表达不贴切
例如:(1)Mr. Smith is a very white man, and he never lies.
大部分同学会翻译成:史密斯先生是个很白的人,他从来不撒谎。

如此翻译,这句话的逻辑关系实在让人费解。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white”和“lie”,它们在这个句子中分别是“忠实可靠”和“撒谎”的意思。

所以,此句应翻译成“史密斯先生是个忠实可靠的人,他从来也不撒谎。


(2)I can’t thank you any more.
在翻译该句时,重点要理解“not…any more”的意思,它的意思是“再也不,不再……”的意思。

有些学生会翻译成“我再也不能感谢你了。

”这样翻译会产生歧义,确切的应该译为“我对您感激不尽。


英语是通过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语法结构组合在一起的,那么一个英语句子只要结构完整,作者通过增加限制成分、修饰语以及补充成分可以使得一个句子变得非常的长。

汉语是强调意义上的完整,那么一个汉语句子就可以简短而意义深刻,言简而意赅。

那么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要一定要将繁杂的英语句子翻译成简短的汉语,就要破句重组,化英语长句为汉语的短句,不可拘泥于原文的层次结构。

比如说:“Mr. Song is my English teacher who is fat, short, bold but still attractive.”这个句子的主句是He is my teacher,后面的部分是一个定语从句,来修饰teacher这个单词。

那么我们用了一个定语从句将其变为一个较长的句子,那么
汉语我们如果说成“宋先生是我的那个体态肥胖、身材矮小、头发掉光但仍魅力无限的英语老师”。

就会显得很累赘臃肿,应该怎么说呢,我们把主句和定语从句分开来翻译,即:“他是我们的英语教师,体态肥胖,身材矮小,头发掉光,但仍魅力四射。


再如:“The role of natural selection in evolution was formulated only a little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ago, and the selectiv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in shaping and maintaining the behavior of the individual is only beginning to be recognized and studied.”我们看这个句子中的“The role of natural selection in evolution”. “Role”这个词大家都知道是“角色”的意思,“natural selection”的意思大家也都能耳熟能详,即“自然选择”,“evolution”是“进化”的意思,我们试译:“进化中的自然选择的角色(功能)”,我们感觉很别扭,好像是缺了什么东西。

因为进化这个词本身就是很抽象的,我们看到这个词并没有什么概念,那么我们如果想具体一点,应该翻译成“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这样比较符合汉语的习惯。

完整译文应为: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仅在一百多年前得以阐明,而环境在塑造和保持个体行为时的选择作用则刚刚开始得到认识和研究。

所以大家在翻译的过程中碰到一些抽象的词的时候,我们要根据汉语的习惯,在译文中增加表示范畴和概念的词来使抽象的词汇变得具体。

最后,笔者建议同学们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对翻译内容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尽量能够结合文化背景及语境,使译文更加的文字优美。

参考文献
[1] 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房慧玲.浅谈英语翻译中常见的几类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