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相处大班社会教案7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好相处大班社会教案7篇
友好相处大班社会教案
一、教案标题:友好交往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教学重点:
1. 理解友好交往的概念。

2. 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教学准备:
1. 彩笔和黑板。

2. 图片或故事书籍,以帮助介绍友好交往的概念。

教学过程:
引入:
1. 显示一张插图或故事书籍,讲述其中人物之间的友好交往。

2. 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他们对友好交往的理解。

讲解友好交往的概念:
1. 使用黑板和彩笔,写出“友好交往”的定义。

2. 进一步解释友好交往的含义,包括互相尊重,帮助他人,与他人
和睦相处等。

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出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

2. 每个小组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想法。

3.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各组的方法,并总结出一份友好相处的行为
指南。

角色扮演活动:
1. 分组按照已制定的友好相处行为指南,进行角色扮演。

2. 每组学生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好朋友、老师和学生等。

3. 角色扮演结束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在扮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
决方法。

友好相处的故事分享:
1. 提供一些友好相处的故事或个人经历,让学生分享他们遇到的友
好交往的例子。

2. 让每个学生除了分享自己的故事外,还可以对其他同学的故事提出问题或给予赞扬。

总结回顾:
1. 教师总结并强调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拓展活动:
1. 学生可在班级中制定友好相处的规则,并形成一个友好相处的班级文化。

2.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友好相处的概念。

评价方法:
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 收集学生的角色扮演表现,以了解他们对友好相处的理解。

3. 听取学生的分享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二、教案标题:感恩有礼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感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感恩的态度和习惯。

3. 提升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感恩的内涵。

2. 学习如何表达感恩之情。

教学准备:
1. 彩笔和黑板。

2. 图片或故事书籍,以帮助介绍感恩的概念。

教学过程:
引入:
1. 显示一张插图或故事书籍,讲述其中人物感恩的故事。

2. 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他们对感恩的理解。

讲解感恩的概念:
1. 使用黑板和彩笔,写出“感恩”的定义。

2. 进一步解释感恩的含义,包括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对生活的一切抱有感恩之心等。

如何表达感恩之情:
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列出如何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

2. 每个小组在黑板上展示他们的想法。

3.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各组的方式,并总结出一份表达感恩的指南。

感恩的实践活动:
1. 分发小纸条给学生,让他们写给某个人的感恩语句。

2. 学生可以选择将纸条送给他们感激的人,或者放入一个感恩之盒中。

感恩日记:
1. 每天让学生写下自己当天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2. 鼓励他们每周或每月分享他们在日记中写下的感恩内容。

总结回顾:
1. 教师总结并强调感恩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并帮助他人。

拓展活动:
1. 组织感恩行动,学生可以选择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恩
经历。

评价方法:
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

2. 收集学生所写感恩语句和感恩日记,以了解他们对感恩的理解和实践程度。

3. 听取学生的分享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以下教案依原格式继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