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手册
DLYC-QCES-2013(A)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01-15发布 2013-01-25实施
0.2管理手册目录
序号内容页码
1 管理手册目录
2 手册发布令
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 公司简介
5 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6 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7 公司组织机构图
8 质量职责分配表
9 目的、适用范围、引用文件
10 术语和定义
11 管理体系
12 管理职责
13 资源管理
14 产品实现
15 测量、分析和改进
16 施工工序流程图
17 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
18 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19 管理手册修订履历表
0.3管理手册发布令
依据GB/T19001-2008idt 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24001-2000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公司编制了《质量、规范、环境、健康安全管理手册》DLYC-QES-2013(A版)。
本手册对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了具体描述,并对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项职能进行了规定,是指导公司实施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本手册自2013年1月25日起实施,全体员工必须认真遵照执行。
总经理:
2013年1月18日
0.4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各部门:
兹任命总工程师为管理者代表,并授权自即日起对公司依据
GB/T19001-2008,GB/T50430-2007,GB/T14001-2004,GB/T28001-2011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保持、改进以及外部认证的相关工作负全面责任。
总经理:
2013年1月15日
0.5企业简介
我公司始建于2003年3月。
创业初期主要从事土石方工程。
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经营规模和范围逐步扩大,目前是以市政工程施工为主,同时具备建筑工程及管网配套安装工程、土石方工程施工、机电安装工程等多项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
目前企业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土石方工程一级、水利水电工程三级、机电安装工程二级资质,并且具有GA1乙类、GB类、GC2类压力管道安装资质和承装(修)电力设施许可承装类四级、承修类四级送配电工程、钢结构工程等资质。
公司的注册资金已达8000万元,资产总额1.8亿元,拥有各类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自卸汽车、压路机、摊铺机及各类管道安装、机电设备安装等施工机械设备180余台。
2012年产值达3亿元。
公司于2010年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
公司目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228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6人,工程师58人,各类工程技术、经济和会计统计等专业人员达到248人。
我公司始终如一的遵循“以诚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经营宗旨,发扬:超越昨天,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壮大技术力量和施工设备,创工程质量全优,以百倍的信心团结一致,不断创新,科学发展,开拓自我。
争创市场信誉一流,质量一流的现代企业。
0.6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质量第一、精益求精、交付优良工程;
诚实守信、精心施工、讲信誉求创新;
遵纪守法、预防污染、保证绿色工程;
重视安全、关心健康、营造和谐环境。
方针含意:
1、方针体现了公司的管理理念,追求目标;
2、承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做守法企业;
3、采用科学管理、先进技术,规范质量管理行为,激励全员参与、精心施工、
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创建优良工程;
4、严格控制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积极预防污染,合理安排材料,减少污染排
放,佑护自然资源,保证绿色环保;
5、科学规范管理,持续改进管理能力,关注安全健康,预防污染,控制危害,
减少对人体不良影响,营造和谐健康工作环境。
0.7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质量目标:
合同兑现率100%
单位工程竣工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95%,
顾客满意度95%以上。
2、环境目标:
现场施工噪音排放达标;控制水、电消耗,每年降低水电万元产值消耗率2%;施工现场扬尘排放合格;施工生活污水无违规排放;固危废弃物分
类存放率达100%。
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重大伤亡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率为零,轻伤事故率6%以下;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上岗操作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率100%;特种作业人员
的持证上岗证上岗率100%;职业病发率为零。
0.8公司组织机构图
总经理
0.9(1)质量职责分配表
工程技术部
安全质量部
财 务 部
机械设备部
材料后勤部
综合办公室
预算经营部
项目部
管理者代表
职能部门 过程名称 职总经理 管
理
者
代
表
程
技
术
部 机械设备部 预算经营部 全质量部 料后勤部 合办公室
财务部 项目部
GB ∕T50430对
应条款
4.1 总要求 ▲ ○ ○ ○ ○ ○ ○ ○ ○ 3.1 3.3 3.4 4.2.1 文件要求总则 ▲ △ ○ ○ ○ ○ ○ ○ ○ 3.3 4.2.2 质量手册 ▲ △ ○ ○ ○ ○ ○ ○ ○ 3.3 4.2.3 文件控制 ▲ ○ ○
○
○
○
△ ○ ○ 3.5 4.2.4 质量记录控制 ▲ ○ ○ ○ △ ○ ○ ○ ○ 3.5 10.5 11.3 5.1 管理承诺
▲ ○ ○ ○ ○ ○ ○ ○ ○ 4.3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 ○ ○ ○ ○ ○ ○ ○ 7.1 13.2 5.3 质量方针 ▲ △ ○ ○ ○ ○ ○ ○ ○ 3.2 5.4 策划
▲ △ ○ ○ ○ ○ ○ ○ ○
5.5.1 职责、权限 ▲ △ ○ ○ ○ ○ ○ ○ ○ 4.1 4.2 4.3 5.5.2 管理者代表 ▲
5.5.3 内部沟通 ▲ ○ ○ ○ ○ ○ △ ○ ○ 4.3 13.1 5.6 管理评审 ▲ ○ ○ ○ ○ ○ △ ○ ○ 13.2
6.1 资源提供 ▲ ○ ○ ○ ○ ○ ○ △ ○ 3.4 6.2 人力资源 ▲ ○ ○ ○ ○ ○ △ ○ ○ 5.1
6.3 基础设施 ▲ ○ ○ ○ ○ ○ ○ △ ○ 6.1 6.2 6.3 6.4工作环境
▲ △ ○ ○ ○ ○ ○ ○ ○ 8.4 10.5 7.1 产品实现策划
▲ △ ○ ○ ○ ○ ○ ○ ○ 10.1 10.2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 △ ○ △ △ ○ ○ ○ △ 7.1 7.2 7.3 设计与开发 10.3 7.4 采购
▲ ○ ○ ○ ○ △ ○ ○ ○
8.2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 △ ○ ○ ○ ○ ○ ○ ○ 10.2 10.4 10.5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确认
▲ △ ○ ○ ○
10.2 10.5
7.5.3 标识和可追塑形 ▲ △ ○ ○ △ 8.4 10.5 7.5.4 顾客财产 ▲ △ ○ ○ △ 8.5 10.5 7.5.5 产品防护
▲ △ ○ ○ △ ○ ○ ○ △ 8.4 10.6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
△ ○
○ △ ○ ○ ○ △ 11.5 8.1 总则
▲ △ ○ ○ △ ○ ○ ○ ○ 11.1 12.1 13.1 8.2.1 顾客满意 ▲ △ ○ ○ ○ ○ △ ○ △ 10.6 12.2 13.2 8.2.2 内部审核
▲ △
○ ○ ○ ○ △ ○ ○ 12.2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
○
△
9.3 11.2 12.2
职能部门 过程名称 职总经理 管
理
者
代
表
程
技
术
部 机械设备部 预
算
经
营部
全质量部 料
后
勤
部 合办公室 财务部 项目部
GB ∕T50430对
应条款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 ○ △ 8.3 11.3 8.3 不合格的控制 ▲ △ ○ ○ △ ○ ○ ○ ○ 8.3 11.4 8.4 数据分析 ▲ △ ○ ○ ○ ○
○ ○ △ 10.6 13.2 8.5 改进
▲ △ △ ○
○
△
○
○
○
△ 13.3
其中:▲:主管领导; Δ:归口部门; ○:相关部门
0.9(2)环境职责分配表
其中:▲:主管领导; Δ:归口部门; ○:相关部门
职能部门
过程名称 总
经
理
管理者
代
表
工程技术部
机械设备部
预算经营部 安全质量部 材料后勤部 综合办公室 财务部 项目部
4.1 总要求 ▲ ○ ○ ○
○ ○ ○ ○ ○ 4.2 环境方针 ▲ ○ ○ ○ ○ ○ △ ○ ○ 4.3 策划
4.3.1 环境因素
▲ △ ○ ○ △ ○ ○ ○ ○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 △ ○ ○ △ ○ ○ ○ ○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 ○ ○ ○ △ ○ ○ ○ ○ 4.4 实施与运行
4.4.1资源、作用、职责
和权限
▲ ○ △ ○ ○ ○
○ △ ○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 △ ○ ○ ○ ○ △ ○ ○ 4.4.3 信息交流 ▲ △ ○ ○ ○ ○ ○ ○ ○ 4.4.4 文件 ▲ △ ○ ○ ○ ○ △ ○ ○ 4.4.5 文件控制 ▲ △ ○ ○ ○ ○ △ ○ ○ 4.4.6 运行控制 ▲ ○ ○ ○ △ △ ○ ○ △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 ○ ○ ○ △ ○ ○ ○ ○ 4.5 检查 4.5.1 监视和测量 ▲ △ ○ ○ △ ○ ○ ○ ○ 4.5.2 合规性评价 ▲ ○ ○ ○ ○ ○ ○ △ ○ 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
和预防措施
▲ △ ○ ○ △ ○
○ ○ ○ 4.5.4 记录控制 ▲ △ ○ ○ ○ ○ ○ ○ ○ 4.5.5 内部审核 ▲ ○ ○ ○ ○ ○ △ ○ ○ 4.6 管理评审 ▲ △ ○ ○ ○ ○ ○
△
○
○
0.9(3)职业健康和安全职责分配表
1、 目的和使用范围
其中:▲:主管领导; Δ:归口部门; ○:相关部门
职能部门
过程名称
总经理 管理者代
表 工程技术部 机械设备部 预算经营部 安全质量部 材料后勤部 综合办公室
财务部 项目部 4.1 总要求
▲ ○ ○ ○ △ ○ ○ ○ ○ 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 ○ ○ ○ △ ○ ○ ○ ○ 4.3 策划
4.3.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
▲
○
○
○
△
○
○ ○ ○ 4.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 ○ ○ ○ △ ○ ○ ○ ○ 4.3.3 目标和方案 ▲ ○ ○ ○ △ ○ ○ ○ ○ 4.4 实施与运行
▲
4.4.1资源、作用、职责、
责任和权限
▲ ○ ○ ○ △ ○ ○
△ ○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 ○ ○ ○ ○ ○ △ ○ ○ 4.4.3 沟通、参与和协商 ▲ ○ ○ ○ △ ○ ○ ○ ○ 4.4.4 文件 ▲ △ ○ ○ ○ 4.4.5 文件控制 ▲ ○ ○ ○ △ ○ ○ ○ ○ 4.4.6 运行控制 ▲ △ ○ ○ △ ○ ○ ○ ○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 ○ ○ ○ △ ○ ○ ○ ○ 4.5 检查 4.5.1 绩效测量和监视 ▲ ○ ○ ○ △ ○ ○ ○ ○ 4.5.2 合规性评价 ▲ ○ ○ ○ △ ○ ○ ○ ○ 4.5.3 事件调查、不符
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 ○ ○ ○ △ ○ ○
○ ○ 4.5.4 记录控制 ▲ ○ ○ ○ ○ ○ ○ ○ △ 4.5.5 内部审核 ▲ ○ ○ ○ △ ○ △ ○ ○ 4.6 管理评审 ▲ △ ○ ○ ○ ○ ○ ○
○
1、目的和使用范围
1.1目的
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以下简称管理手册)是基于下列需求而编制的:
a、对内提高公司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
b、对外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证实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项目;
c、通过认真执行质量管理规范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继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方法,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d、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的实施,旨在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并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清除或减少因公司的活动而使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可能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及危害因素,保护好施工现场及周边的环境。
1.2适用范围
手册规定的管理体系适用于公司承建的道路、桥梁工程等施工和服务的相关部门、办公区、施工作业场所的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
本手册覆盖了GB/T19001-2008标准,GB/T50430-2007规范,GB/T24001-2004标准的和GB/T28001-2011标准的要求,删减了7.3的要求,删减理由在7.3中说明。
2、引用文件
通过在本手册中的引用,下列标准包含了构成本手册规定的内容:
GB/T19000-2008idtISO9001: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2008idt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3、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采用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给出的术语。
本手册与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中术语和定义如下:
a、持续改进
不断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目的依据组织的环境方针,实现对整体环境绩效的改进。
b、环境
组织适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c、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d、环境影响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e、环境管理体系
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并管理其环境因素。
f、内部单核
客观地获取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组织对其设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满足程度的、系统的、独立的、形成文件的过程。
g、环境目标
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环境目的。
h、环境绩效
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i、环境方针
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j、环境指标
由环境目标产生,为实现环境目标所规定并满足的具体的极小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k、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l、组织
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集团公司、商行、政府机关、企业或事业单位或是上述单位的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法人团体、公营或私营。
m、污染预防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而采取(或综合采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弃。
n、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的根源,状态和行为或其组合。
o、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p、事件
发生或可能发生与工作相关健康损坏或人身伤害(无论严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况。
q、不符合
未满足要求。
r、相关方
工作场所内外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s、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组织自我设定的在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方面要达到的职业健康安全目的。
t、职业健康安全
影响或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的员工或其他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和承包方员工)、访问者和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u、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组织对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侧测量的结果
v、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严重性的组合。
w、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风险是否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x、持续改进
为了实现对整体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改进,根据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不断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强化的过程。
y、可接受的风险
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组织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A、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B、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C、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D、质量计划
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那些程序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E、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F、过程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G、质量管理活动
为完成质量管理要求而实现的行动。
H、质量信息
反映施工质量和质量活动过程的记录。
I、质量管理创新
在原有质量管理基础上,为提高质量管理效率、降低质量管理成本而实施的质量管理制度、活动、方法的革新。
J、手册
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K、总部门
指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机械设备部、材料后勤部、预算经营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
4、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为有效利用资源,降低管理费用和提高管理效率,公司在共同的管理原则及可兼容的各规范条款的基础上,兼顾各管理体系的特殊要求,按照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了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达到了下列要求:
a、明确了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所需要的过程及相互关系,主要在管理手册各条款中予以描述。
b、明确了各个过程的顺序和相互关系,主要在程序文件和管理制度中描述。
c、在相关的程序和文件中规定了记录的要求和传递途径,确保相关人员可以获得
必要的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
d 、对各个过程通过程序规定了控制准则,并提供资源保证过程的有效运行。
e 通过对这些过程业绩的监视,测量和结果分析,制定必要的措施,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消除问题,已达到体系的持续改进。
公司按标准的要求全面管理这些过程,通过职能部门的设置,职责的划分,明确执行部门及负责人。
通过体系文件对过程的描述,明确过程的输入,输出及需使用的资源,理顺过程的执行程序,通过方针和目标的设置和考核以对管理体系的监视和测量,检查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持续改进的实现情况,确保体系所需的过程已得到全部识别和在公司中的良好应用。
按照GB/T50430对施工企业的要求,加强了公司的质量管理,促进了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公司没有设计资质,工程项目按图纸施工,所以删减ISO9001:2008标准7.3条款。
公司的部分施工劳务、大型设备维修、检定设备校验-工程检测试验为外包过程,对上述过程的控制按对供方的要求进行管理。
公司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一个由“策划、实施、检查、改进”诸多环节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基础上,并使公司的经营和管理得到不断的上升和改进。
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范围为道路、桥梁建筑工程、压力管道工程施工和服务的相关部门,办公区、施工作业场所的环境管理活动。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模式如附录3.
4.2文件要求
4.2.1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结构
a、管理手册---向公司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我公司管理体系整体信息的文件,其中规定了公司方针、目标、指标和主要职责,简要说明公司所建立的管理体系的结构,过程的程序和相互作用。
b、程序文件---提供如何完成活动的一系列信息的文件,规定了管理体系各项过程活动顺序,控制方法和要求,以保证管理体系能被有效的贯彻与管理全过程。
共编制了25个程序文件(见附录2---程序文件清单)。
c、支持性文件---为确保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如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作业指导书,管理规程,施工工艺,技术规范以及本公司的技术或管理文件等。
d、记录---对所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以证明管理体系和工程产品符合要求。
4.2.2管理手册
公司编制、保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其中:
a、规定了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主要职责,简要说明了公司所建立的管理体系的结构,过程的相互作用。
b、规定了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建档安全管理范围,对标准规范要求做出了简要的描述,对具体过程的控制方法和要求不做具体描述,而是引出相应的程序文件。
c、《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由公司总经理批准,公司所有员工都必须遵照执行,已实现公司所确立的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4.2.3文件控制
公司制定了《文件控制程序》,由公司综合办公室组织贯彻执行,确保与实施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源得到有效的控制,主要规定:
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确保其充分性和适宜性;
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得到批准;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对管理体系起重要作用的岗位,都可得到有关文件的有效版本;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发放;
g、及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作废文件;
h、对因保留信息而保存的作废文件进行得到标识。
4.2.4记录控制
为保证管理体系能有效运行,公司制定了《记录控制程序》,由质量安全部组织贯彻执行,对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归档、储存、保管和处理过程进行管理;
记录要求:
a、所有记录应按要求填写,字迹清晰、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写明编号、记录日期、内容。
b、记录储存保管方式应使于储存,保证有适宜的储存环境,妥善保管,防止损坏和丢失。
c、记录保存期限按《记录控制程序》中规定执行。
d、对作废的记录按公司档案管理方法规定予以销毁。
e、来自分包方的记录也属于控制管理的范围。
5、管理职责
5.1管理承诺
领导的重视是管理体系能否取得绩效的关键,本公司的领导在管理上亲自主持下列活动:
a、向全体员工及时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合同要求和法律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制定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c、确保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制定,以支持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实现。
d、组织进行管理评审,通过对QCES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不断寻求改进管理体系的机会。
e、为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充分的资源。
f、建立和维护企事业文化,以支持QCES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公司总经理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标,了解顾客明确或隐含的要求确保顾客需要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a、投标阶段:预算经营部实施《与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通过与顾客的沟通交流,对顾客需求的识别,分析,编制满足顾客要求的投标文件。
b、施工阶段:工程技术部通过实施《工程施工控制程序》对工程施工阶段进行主动听取顾客(包括监视单位、监理公司以及政府相关机构)的意见,建议和抱怨,及时进行分析,解决与反馈。
c、售后服务阶段:工程部通过实施《工程施工控制程序》,为顾客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取得顾客的满意。
5.3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质量、规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企事业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发展方向。
方针体现了瓮的管理理念,追求的目标。
公司承诺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及其他要求,做守法企业。
通过过程管理的方法采用先进的技术,全员参与,精心施工,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创造精品工程,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持续改进公司的管理能力,关
注人的健康安全,预防污染,控制危害,减少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
通过先进技术的采用,营造优美环境,降低消耗,减少浪费。
主动征求相关方的意见,通过全员的不懈努力,不断追求卓越,交给顾客满意的精品工程。
客户的满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1)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内容包括以下承诺:
a、与公司的经营活动的宗旨相适应;
b、满足顾客相关方面要求和使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生;
c、预防、减少或消除相关方面要求的伤亡,职业病,工作环境的破坏,危害,风险,保护员工的安全健康和相关人员的安全,避免财产损失;
d、预防污染,持续改进公司环境绩效;
e、为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按规定提供框架。
(2)通过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所描述的管理体系,将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建档安全方针贯彻到第一个员工。
(3)通过制作标语,宣传培训方式,确保公司全体员工都能理解公司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质量、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方针是公司长期遵循的原则,通过定期管理评审对方针进行评审,确保适宜性和有效性,如有修改,其修改由总经理批准。
5.4策划
5.4.1环境因素
为建立和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确定基础,安全质量部负责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以识别本公司在活动中、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可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在判定环境因素时要针对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分析是要考虑到“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及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土地污染、原材与自然资源的使用等环境问题。
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必须覆盖本公司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
评价环境因素时应考虑有无违法和是非评价法相结合来评价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
评价出的因素是环境管理尤其是制定环境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基础。
当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更新时,要对环境因素进行排查识别及评估,以重新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正常情况下,通过管理评审或每年年初应对环境因素进行一次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5.4.2危险源
安全质量部负责建立并保持《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科学地识别和评价公司所有施工及管理活动所有人员,所有设备存在的风险,对风险进行控制,并及时更新危险源和风险。
a、危险源的识别
司的活动,人员与设备的特点,对本公司的危险源记忆识别,通常包括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和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以及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源分为16类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方法规定》将危险源分成七类。
别的危险源应覆盖公司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公司的或外部提供的设施。
b、风险评价
依据风险一旦发生的影响范围(L)和后果的严重程度(E),相关人员暴露于危险中的频繁程度(C),采用打分法识别危险源和风险评价。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方法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