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奇妙的口袋》含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奇妙的口袋》含
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物体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通过操作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
1.教学材料:一个奇妙的口袋,内有各种小物品(如:球、积木、玩具车等)。

2.教学方法:观察、操作、讨论、分享。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的口袋,引发幼儿好奇心。

(2)教师提问:“你们想知道这个口袋里有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观察与猜测
(1)教师将口袋里的物品逐一拿出,让幼儿观察并猜测物品的名称。

(2)幼儿分享自己的猜测,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实验证实
(1)教师将口袋里的物品放回口袋,让幼儿再次猜测。

(2)教师逐一拿出物品,让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操作与探索
(1)教师将口袋里的物品分成若干组,每组有相同特征的物品。

(2)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将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发现物品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成果和发现。

6.游戏环节
(1)教师将口袋里的物品随机分发到幼儿手中。

(2)教师发出口令,幼儿根据物品的特征找到相同特征的伙伴,组成小组。

(3)教师宣布游戏结束,幼儿分享游戏过程中的趣事。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一个奇妙的口袋,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在操作环节,幼儿能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物品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游戏环节,幼儿能够迅速找到相同特征的伙伴,组成小组。

这说明幼儿对物品的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4.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和鼓励,使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

6.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以幼儿
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建议
1.教师在准备教学材料时,可以选择更多具有不同特征的物品,以丰富教学内容。

2.在操作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物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在游戏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游戏难度,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4.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支持。

5.在课后,教师可以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重难点补充:
一、教学难点
1.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并描述物品的特征。

对话设计: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个球是什么形状的吗?”
幼儿:“它是圆形的!”
教师:“对了,那我们再来摸摸这个积木,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幼儿:“它是方形的!”
教师:“很好,那我们继续观察,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话设计:
教师:“请你们小组一起讨论,怎样把这些不同形状的物品分类呢?”
幼儿1:“我们可以把球放在一类,因为它们都是圆的。


幼儿2:“那我们把积木放在一类,因为它们都是方的。


教师:“很好,你们小组合作得真棒!还有其他方法吗?”
幼儿3:“我们还可以按照大小来分类。


二、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理解物品特征的概念。

对话设计:
教师:“现在,请大家把口袋里的物品都拿出来,仔细观察它们,你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吗?”
幼儿1:“我发现这个玩具车有轮子。


幼儿2:“我发现这个球可以滚动。


教师:“你们都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物品。


2.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分享发现。

对话设计:
教师:“现在,我想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儿1:“我发现如果把球和积木放在一起,它们就不会滚动得那么远了。


幼儿2:“我在找相同物品的时候,发现有的物品看起来像,但摸
起来不一样。


教师:“你们的发现都很棒,科学就是不断探索和发现未知的过程。


注意事项:
1.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操作材料和指导。

2.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反应,适时调整教学节奏,保证每个幼儿都能跟上进度。

3.注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科学术语,以免幼儿理解困难。

4.注意鼓励幼儿的每一个小发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探究精神。

5.注意在操作活动中,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危险的物品。

6.注意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兴趣和表现,以便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

7.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游戏、故事、歌曲等,以适应不同幼儿的学习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