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愚人船》的象征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8I美术探索丨Fine Art Exploration
博斯《愚人船》的象征内涵刘剑
图1愚人船,博斯,1490-1500年,木版油画,5833厘米,现藏于巴黎卢浮宫摘要:博斯(Hieronymus Bosch,约1450-1516)是J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活跃在尼德兰的画家。

他的绘画风格与同时代的画家迥然不同,其画面内容常常晦涩难懂,他并没有与同时代的画家一样选择了尼德兰大师的传统,而是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使其成为尼德兰独树一帜的画家。

博斯的作品《愚人船》是其代表作之一。

关于《愚人船》的讨论,一直是关于博斯讨论的热点。

本文通过对《愚人船》中的图像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博斯愚人船愚人猫头鹰
博斯原名杰罗尼姆斯•范•阿肯(Jheronimus Van Aken),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他的祖父和几位叔叔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

博斯的作品,受到民间木刻和寓言的很大影响,天马行空,充满奇思异想。

作为圣母兄弟会的成员,博斯创作的题材大多与宗教相关,有着强烈的宗教精神和劝勉意味。

它的画中,经常出现一些半人半兽、怪兽、魔鬼等形象,离奇古怪,充满荒诞气息。

他所描绘的画面场景,往往使人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以至有人会说,他的画预示了20世纪超现实主义艺术的诞也关于博斯的艺术创作,在早期艺术史中曾经留有记录,如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称其为"fantastiche e capricciose"(奇妙而异想天开)①,而有着"北方瓦萨里”之称的卡勒尔•凡•曼德尔(Carel van Mander)则在他的《画家之书》(Schilder-Boeck)中这样提到博斯:“如果有人会陈述所有怪异的或独特的奇思妙想,那么杰罗尼姆斯•博斯的头脑中已经生成并用画笔表现了出来。

”②如此一位天才画家,以及他的那些充满神奇魔幻色彩的绘画作品,对于研究尼德兰绘画的学者来说,在尼德兰文艺复兴艺术史中堪称不可或缺、绽放光彩的一页,正如艺术史学家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在其《早期尼德兰绘画》(Early Netherlandish Painting: If s origins and character)中所言,“不讨论博斯,对早期尼德兰绘画的考察就没有完成”③。

博斯的绘画作品《愚人船》(图1),取材于文艺复兴时期德国诗人塞巴斯蒂安•勃兰特(Sebastian Brant,1458-1521)发表于1491年的带插图的同名文学作品(图2)。

在《愚人船》这部诗文体裁的叙事作品中,诗人讽刺世人的种种愚蠢丑恶之行。

书中列举了人类的种种愚恶之举,如骄傲自大、贪婪吝啬、暴饮暴食、淫欲放荡等等。

书中除了正文的诗篇,还配有木刻版画插图,这种插图与正文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生动完整地反映书中所论的话题和中心思想,更加方便读者去思考和理解书中的深层内涵。

博斯描绘的《愚人船》可以说是对当时愈发贪婪奢靡的教士阶层,以及那些"酒鬼和饕饗之徒”
的辛
Fine Art Exploration美术探索丨049□BH
图2愚人船,丢勒,
木刻版画,1490年
图3蔑视圣经,纳德赫尔大师,
木刻版画,1498年
图4暴饮暴食,丢勒,
木刻版画,1498年
辣讽刺④。

它不仅图解了勃兰特长诗的第27章,而且与伊拉斯谟的《愚人颂》产生共鸣。

博斯的《愚人船》表现的是停在一条河道里的小船,船上的人们正在围着“桌子”(船上架起的一块木板)大吃大喝,桌子上放有一盘浆果和一只酒杯,左边一个弹琴长袍修女,右边一个剃度修道士,正瞪大眼睛盯着那块悬挂在一根细绳末端的面饼。

修士身后的桨手同样被面饼所吸引,手中的船桨停止了工作。

船桨本身更像夸大的长柄木勺。

船上的桅杆变成了两棵无根之树。

右边船头的那棵树下,倒着一个酒桶,一个醉汉抱着树干把头探出船外,似乎正在呕吐。

树上坐着的手持权杖的小丑,正抱着酒杯饮酒。

而左边的船头,举着酒壶的修女似在催促一位醉酒者继续饮酒,而一位戴帽红衣醉汉,喝光了酒后用一根长棍把空酒壶高高地顶在空中。

水面上有两个裸体男人,一个正欲爬船,另一个则端着碗,似在向船上的人们乞食。

在画面中央那棵细而高的树上,愚人船的旗帜随风飘扬,旗上还显有一弯弯月。

树上绑着一只烤鸡,一个戴帽的爬树男子手持尖刀,试图切断绑烤鸡的捆绳。

博斯当时所处的荷兰社会有句俗语,叫“吊起烤鸡尽情吃喝”。

因此画中吊起来的烤鸡也暗示了贪食之罪。

中间的树冠顶部,有一只神秘的猫头鹰,似乎正在注视和嘲讽着画中的愚人,又仿佛是在观望着画外的观众。

解读博斯的作品,不但要对整个画面和主题进
行读解,而且要对画中的深层内涵作深入的阐释。

首先,在这幅画中,船的形象带有某种隐喻。

它一方面象征着“拯救”,另一方面又是教会的象征。

二者似乎与《圣经》中的“诺亚方舟”有着某种联系。

《圣经》中说,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非常后
悔造了人,心里对人类犯下的罪孽十分忧伤。

上帝
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
鸟都从地上消灭。

”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只有诺
亚在上帝眼前蒙恩。

上帝认为诺亚是一个义人,很
守本分,于是指示他建造一艘方舟,带着他的妻子、
儿子与媳妇,同时也带上包括雌性与雄性的牲畜与
鸟类等动物,躲进方舟。

洪水淹没了大地,只有诺
亚方舟上的各种生物得以幸免。

在洪水过后,诺亚
方舟搁浅在了阿勒山上。

诺亚在离开方舟后,为上
帝修了一座祭坛,将洁净的鸟兽作为祭品奉献给上
帝。

上帝闻见献祭的香气决定不再用洪水毁灭世界,
并以彩虹为立约的记号,不再因人的缘故诅咒大地,
并使各种生物存留永不停息。


可以说,诺亚方舟是流传最广关于船的形象。

在基督教的传说中,方舟作为拯救人类的工具,本
身便带有“救赎”的意味,并由此引申出“救赎之舟”
的意熟而船的形象,则成为救赎的象征。

在尼德
兰浓厚的宗教氛围中,博斯是一个忠诚的基督教徒。

他作为当地的精英人士加入一个叫做“圣母会”(The
Brotherhood of Our Lady)的宗教组织,这个兄弟
会尊崇圣母玛利亚,以虔诚的信仰和慈善而出名。

圣母会分三个等级,第一级是普通成员,他的祖父
和父亲曾是普通成员;第二级是“宣誓”成员(sworn
brother),博斯本人可能于1487或1488年晋升
为"宣誓”成员⑥;第三级是“天鹅”成员。

第二
级的成员大都是博斯故乡小城的精英人士,博斯与
他的家族在圣母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作为画家,
他在圣母会所组织的活动中负责装饰部分的工作,
如舞台设计和祭坛画绘制。

他的许多订单都是源于
圣母会,这些订单给他带来名声。

博斯的艺术观念
也与这个团体有着密切的关联,他认为只有紧密地
依靠圣母会,完成其中的工作任务,才能够洗清自
身的罪,从而得到救赎。

而他创作这幅有着讽刺意
味的《愚人船》,目的就是对普通人进行规劝和教
育。

因而画中船的形象,所代表的“救赎”的含义
也就不言自明。

另一方面,在基督教早期,船的形
象有时也象征着教会。

圣哲罗姆(St.Jerome)和
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都把船看作教会的象征。

现实中,教会中的一些修士腐败堕落,似乎刚好与
博斯所描绘的画面相吻合。

其次,画中的小丑及愚人的形象,也颇有耐人
寻味的内涵。

博斯的《愚人船》其实是以种种小丑
的形象来表现愚人。

小丑(或侏儒)在西方社会中
是很流行的供人玩乐的角色。

除了宫廷之中的小丑

050I美术探索I Fine Art Exploration
在民间的马戏团中也有着小丑的身影。

小丑因天生的生理或智力缺陷而地位卑微,常常遭人戏弄,往往显得疯疯癫癫,精神错乱。

在中世纪,除了有生理缺陷的小丑,麻风病人也备受歧视。

麻风病往往被认为是上帝对罪人的惩罚。

人们用麻风病院或者流放的方式,将麻风病人隔离开来。

在麻风病被消灭之后,麻风病院以及流放的手段,其隔寫对象便由麻风病人转变为“精神错乱”者。

⑦实际上,愚人船在历史上曾经确有其物。

这种船专门用来载送那些精神病人。

那些疯人被放到船上,从一个城镇航行到另一个城镇,各处流浪,自生自灭。

这种船,倒是与博斯《愚人船》的主题不无切合之处。

愚人的形象,在《圣经》中也有所提及,“愚顽人心里说,没有神。

他们都是邪恶,行了可憎恶的罪孽”⑧。

圣经中,愚人的形象被描绘为渎神的形象,不尊敬、不信仰基督教,为神所抛弃。

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愚人都被认为是邪恶的。

在一些绘画作品或者圣经插图里,小丑也是作为愚人出现。

勃兰特的《愚人船》插画中也出现了小丑渎神的插画,(图可在他的书中暴饮暴食的小丑形象(图4)也与博斯的《愚人船》中的小丑形象相似,头上戴着尖帽,手持权杖。

小丑的形象还出现在博斯的作品《七宗罪》中,代表了奢侈与浪费。

博斯的《愚人船》中小丑坐在树上,远离人群,手捧酒杯正在狂饮。

而甲板上的愚人也在大吃大喝,毫无节制。

船上的修士腐化堕落,被食物深深吸引。

手持鲁特琴正在演奏的修女,与面前的修士四目对视,而桌子上的浆果则暗示着性爱与欲望。

整个画面散发着邪恶气息。

对于博斯来说,只有充分展现人类的“恶”,才能让人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更加向“善”o
另外,中央树冠上的猫头鹰形象,也有某种特别的象征含意。

在基督教流行的世界观里,猫头鹰是魔鬼撒旦的象征,代表了邪恶与不详。

它聪明狡猾,昼伏夜出,只在黑暗中显形。

它是“魔鬼与黑暗之化身,就像诱饵一般引诱人们走向邪恶。

因为它躲在黑暗中,害怕光明,所以成为黑暗王子撒旦的象征。

据说猫头鹰也会欺骗其他鸟类,使它们落入猎人设置的陷阱,就像撒旦欺骗人类一样”⑨。

在尼德兰绘画中,尤其是在基督教的作品中,猫头鹰是常见的母题。

我们发现,在博斯的其他作品中也有猫头鹰形象出现,这一形象与蛤蟆一样在博斯的画中代表邪恶与死亡。

在他的《树木有耳,土地有眼》一画中,猫头鹰站在被掏空的枯树上,正在
注视着画外,在其两旁的树上有两只耳朵,在地上
有七只眼睛。

背景中的活树和两只飞翔的天堂鸟,
暗示了伊甸园。

生命之树因魔鬼的阴谋而枯萎,魔
鬼诱惑亚当和夏娃,使他们远离了上帝。

博斯的另
一幅画《圣安东尼的诱惑》中也出现了猫头鹰的形
象,这幅画也是与食物的诱惑相关。

猫头鹰隐藏在
黑暗中注视着一切。

博斯《愚人船》中的猫头鹰,出现在船的最上
方的树冠中,像一个旁观者,对于船上的愚人没有
丝毫的怜悯和同情。

也许在博斯看来,愚昧与贪食
是诱人犯罪的主因,其源头正是猫头鹰所代表的撒
旦一因为愚昧和贪食,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经
不起撒旦诱惑而犯下原罪,从而受到上帝惩罚,也
使其后代难逃受罚的厄运。

由此说来,船上弹琴的
修女或许就是夏娃的隐喻,而整个画面场景或许就
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暗示。

这也显示了博斯对
伊甸园题材的偏爱。

在博斯的《愚人船》中,充斥着对当时基督教
会的失望与谴责。

画中愚人们思想苍白,缺乏信仰,
缺乏方向,而他们全力以赴驾驶的那条船,只能直
接地驶向生活的灾难和道德的毁灭。

这是对当时基
督教会的生动写照。

画家想要向人们揭示,魔鬼正
在侵蚀和腐化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人们的种种愚行
正使其逐步走向深渊。

博斯的这幅画,不但讽刺了
教会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也对世人做出劝导或者
教诲,对其发出警示。

注释:
①Virginia Pitts Rembert.Hieronymus Bosch
and the Lisbon Temptation:a view from the3rd
millennium.New Ybrk:Parkstone Press,2004:17.
②原文为荷兰语“Wie sal verhalen al de wonderlijcke
oft seldsaem versieringhen,die leronimus Bos
irVt hooft heeft ghehadt,en met den Pinceel
uytghedruckt,van ghespoock en ghedrochten der
Hellen*dickwils niet alsoo vriendlijck als grouwlijck
aen te sien/Carel van Mmnder.childer-boeck.
604,2167.(卡勒尔•凡•曼德尔•画家之书•艾红华,
译•毛建雄,校•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55.)
③Erwin Panofsky.Emrly Netherlandish Painting.
If s origins and characte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J966:357.
④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
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14.
⑤《圣经-创世纪》第6至9章。

⑥Paul Huys Janssen.Hieronymus Bosch-Facts and
Records Concerning his Life and Work Wallraf-
Richartz-Jahrbuch,2007(Vol.68):239-254.
⑦米歇尔福柯•疯癲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
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5.
⑧见《圣经-诗篇》第53章第1节。

⑨Benno Zuiddam.The Devil and his Works:the
Owl in Hieronymus Bosch(c.1450-1516).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Art History,2014,1(29)。

参考文献
[1]Erwi n Pan o f s ky.Early Netherla ndish Painti ng:
It5s origins and character;HARVARD UNIVERSITY
PRESSJ966.
[2]卡勒尔•凡曼德尔•画家之书•艾红华,译•毛建雄,
校•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
⑶奥托本内施•北方文艺复兴艺术•杭州:中国美
术学院出版社,2001.
[4]Virginia Pitts Rembert.Hieronymus Bosch and
the Lisbon Temptation:a view from the3rd
millennium’New Yb「k:Pm「kstone Press,2004.
[5]Paul Huys Janssen.Hieronymus Bosch-Facts and
Records Concerning his Life and Work Wallraf-
Richartz-Jahrbuch,2007(68).
[6]Benno Zuiddam.The Devil and his Works:the
Owl in Hieronymus Bosch(c.1450-1516).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Art History,2014f1(29).
[7]斯特凡诺祖菲.博斯•人间乐园•张晨,译.北京:
现代出版社,2015.
⑻塞巴斯蒂安•勃兰特•愚人船•曹乃云,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⑼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
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
[10]赵昆•博斯《愚人船》研究•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2008.
(刘剑,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讲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