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式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具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板式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滑板式拉深、冲孔、翻边复合
模具设计
姓名
熊锐
学号1110100625
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11级模具1班
指导教师易国锋程朝文(企业)日期2015年6 月10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模具技术研究
所
指
导
教
师
易国锋
/程朝
文(企
业)
职
称
讲师
学生姓名熊锐
专业
(班
模具
设计
学号1110100625
级)与制
造
(1
班)
设计题目
滑板式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具设计
课题
来源
武汉迈鑫汽车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内容、目标和要求内容:
零件是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题目,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设计生产,考虑实际生产的需要进行设计。
滑板式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具设计模具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送料运动和设备之间的衔接.废料的排除、产品的排除都是需要综合考虑。
也是该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1、查阅相关汽车用高强度板,模具设计方面的资料。
2、翻译一篇关于注射模具的外文文献资料(3000个以上英文字符);
3、了解成型加工工艺过程及对模具的工
艺要求;
4、有详细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5、完成零件加工工艺的制定。
6、参加答辩。
目标和要求:
1、要求翻译准确、通顺;
2、模拟方案的制定科学合理,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3、说明书书写工整、条理清晰,有中英文摘要,其中应有加工方法,并不得少于40页;
4、说明书的装订顺序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
导教师签名: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基层教学单位
院(系)审核
审核
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院系审核1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
课题
名称
滑板式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具设计
课题
来源
企业
课题
类型
AY
指导
教师
易国锋/
程朝文
(企业)学生
姓名
熊锐
学
号
11101
00625
专业
班级
11级模
具1班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意义
制造业在2007年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汽车和电子电路产品的尊素增长,为模具工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在中国,人们已经越
来越认识到模具在制造中的重要基础地位,认识到模具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质量、效益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模具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我过的模具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模具的精度、复杂程度、和寿命都有很大的提高。
但是,由于我过的模具行业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当前我国模具生产厂中多数是“大而全”、“小而全”,国外模具企业大多是“小而专”、“小而精”。
国内模具总量中属于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比例只有30%左右,而国外在50%以上。
并且,由于中国模具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加之宣传、贯彻和推广工作力度小。
因此模具标准化落后于生产。
除此之外,还存在欠缺相关人才、受到外资企业的挑战、缺乏自有品牌等问题。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必须要大力促进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
首先必须促进产品结构调整。
中国模具公司应该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定位,进一步提升模具制造技术水平,占领结构复杂、精密
度高、技术含量高的高档模具市场。
其次,要加大设备的投入。
目前国内市场高档模具供不应求,要鼓励企业增加设备,特别是骨干企业要配齐从模具粗加工。
热处理到各种精加工、光整加工、质量控制与检测等整套设备。
再次,要促进联合重组。
从国内模具行业的发展情况看,模具这一产品适合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在条件成熟时走向联合之路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最后,要积极开拓国外市场。
作为基础工业的模具制造业,尤其是冲压模具的制造能力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急需从国外进口冲压模具制造技术和能力。
2、背景
我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模具的市场的需求量也进一步的增加。
模具行业也一直以15%左右的增速再发展。
因此带来的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的巨大变化,一些国有专业模具厂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同时也带来了以集体、独资、私营和合资等形式的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近20年来,产值以每年15%左右的迅速
增长。
2000年我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已达280亿元人民币。
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铸模具约占6%,其他各类模具约占11%。
在冷冲模具方面,代表当代模具技术水平的汽车覆盖件模具,我国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第一汽车厂模具中心等都能制造。
他们在CAD/CAM/CAE冲压件质量及模具性能方面,均以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多工位连续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高校模具品种。
目前,国内以可制造具有自动冲切、叠呀、计数、分组、转子铁心扭斜和安全保等功能的铁心精密自动叠压多功能模具。
生产电动机定、转子双回转叠片的硬质合金连续模的步距精度可的2微米。
寿命达到1亿次以上。
用于生产集成电路引线匡架20—30工位生产电子枪零件的硬质合金连续模和生产空调器散热片的连续模也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
始使用UG、Pro/Engineer、I-DEAS、Euclid-IS 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DYNAFORM、Optris和MAGMASOFT 等CAE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东风汽车公司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基本研究内容
(1)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2)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3)选定冲模类型;
(4)设计模具结构;
(5)进行工艺计算;
(6)选择冲压机;
(7)绘制模具装配图和主要零件的零件图;
(8)编写设计说明书。
2.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拟定冲压方案、确定模具类型;
(2)排样设计和材料利用率计算;
(3)设计工作零件结构,确定刃口尺寸公差;
(4)确定工作零件选材及热处理方法;
(5)用绘图软件画装配图和零件图以及主要零件的三维实体图;
难点
(1)优化排样和废料排除;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冲裁件的最优化排样,尝试用CAE分析解决这个问题
三、研究方法和措施
1、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的相关知识要点;
2、在网上或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资料;
3、与同学和老师认真探讨设计中出现的各种
问题和知识难点;
4、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复习和学习不懂的知识;
5、弄懂冲压模具的构造和相关零件的作用;
6、掌握前托架上部开卷落料模的设计方法及如何用CAE得零件的最优化排样方法
四、进度安排计划
2015年1月—2015年1月:调研,搜集资料,翻译相关英文科技资料,编写开题报告;
2015年3月—2015年4月:分析冲压工艺,计算冲模尺寸,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
件的结构与尺寸,设计冲压模具的结构,编写设计说明书;
2015年4月—2015年5月:绘制主要零部件的部装图和零件图;
2014年6月:毕业设计答辩;
参考文献:
1 郝滨海. 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
2 郭平喜.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科技交流,2000,(11)
3 成红,李学锋.多工位精密级进模排样设计的研究.模具工业,2000,(4)
4 梁炳文. 实用板金冲压图集.第2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8
5 杨玉英. 实用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7
6 高鸿庭刘建超. 冷冲模设计及制造.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7 王新华. 冲模设计与制造实用计算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8 姜奎华.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
9 李飞舟.王积元.陈立峰板料成形CAE 设计及应用:基于DYNAFORM(第2版).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10 程培元.模具寿命与材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
11 w.w.chow. Nesting of a single
shape on a str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17(4) pp.1979
12 c.weidemann.the blank holding
action of draw bead(M).sheet
Metal in industries 1978
13 Iida T.and Guthrie R.I. The
properties of liquid
metal.oxford clarendon.1993
14 Harmon D .Nine.The Applicability
of Coulomb's friction law to draw
bead i sheet Metal
industeries.journal of applied
metal working 1988
15 I.H.Yang . J.chen. Experimental
testing of draw -bead
restraining force in sheet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课题性质:(1)A—工程实践型;B—理论研究型;C—科研装置研制型;D—计算机软件型;E—综合应用型(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1)、(2)均要填,如AY,并标注对应类型。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
课题名
称滑板式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具设
计
指导教师
(职称)
易国锋/程朝文(企业)
申请理
由毕业设计所有任务完成,指导老师检验合格,故申请答辩
学生所在学院机械工程
学院
专业
班级
11模具
1班
学
号
11101
00625
学生签名:熊锐日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审表
序号评分项目(理工
科、管理类)
评分项目(文
科)
满
分
评分
1 工作量外文翻译15
2 文献阅读与外文
翻译
文献阅读与文
献综述
10
3 技术水平与实际
能力
创新能力与学
术水平
25
4 研究成果基础理
论与专业知识
论证能力25
5 文字表达文字表达10
6 学习态度与规范
要求
学习态度与规
范要求
15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总分
评
语
指导教师签名:
另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册》
2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人评审表年月日
学生姓名熊锐专业班
级11模
具1
班
学
号
11101
00625
设计(论文)题目滑板式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具设
计
评阅人评阅人职称
序号评分项目(理工
科、管理类)
评分项目(文
科)
满
分
评分
1 工作量外文翻译15
2 文献阅读与外文
翻译
文献阅读与文
献综述
10
3 技术水平与实际
能力
创新能力与学
术水平
25
4 研究成果基础理
论与专业知识
论证能力25
5 文字表达文字表达10
6 学习态度与规范
要求
学习态度与规
范要求
15
总
分
评
语
阅人签名:
年月日
3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
学生姓名专业
班级学号
设计(论文)题目
序号评审项
目
指标
满
分
评分
1 报告内
容
思路清新;语言表达准确,
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实
验方法科学,分析归纳合
理;结论有应用价值。
40
2 报告过
程
准备工作充分,时间符合
要求。
10
3 创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10
新破,或有独特见解。
4 答
辩
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基
本概念清楚。
主要问题回
答准确,深入。
40
总
分
答辩
组
评语
答辩组组长(签字):年月日
答辩
委员
会意
见
答辩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4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总表
学生姓名:熊锐专业班级:11模具1班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滑板式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具设计
成绩类别成绩评定
Ⅰ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Ⅱ评阅人评定成绩
Ⅲ答辩组评定成绩
总评成绩
Ⅰ×40%+Ⅱ×20%+Ⅲ×40%
评定等级
注: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组分别给分(以百分记),最后按“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
(60--69)”、“不及格(60以下)”评定等级。
其中,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40%,评阅人评定成绩占20%,答辩组评定成绩占40%。
5
摘要
冲压模具是现代制造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装工艺装备,在正确的工艺参数、工艺设定、使用模具和机床加工冲压件的成型过程,可以将这一过程视作使金属零件精密成型的方式。
其特点明显:加工效率高、节约原材料,加工完成零件的形状,尺寸的相似性和互换性好。
因为模具要根据实际生产中的产品的形状、尺寸大小、精度要求和使用性能来开展针对性的设计制造,这样模具又被叫做定制成型技术,现在模具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艺技术装备,对国家的制造业意义重大。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模具于20世纪20~30年代,特别是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制定了第一步模具零、部件的标准后,进入产业化生产。
模具产业化生产经历了作坊式和工业化生产连个阶段,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工业和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模具标准化程度与水平的提高,模具生产开始进入现代化生产时代,各工业国家才形成现代模具工业体系。
我国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不断超越,模具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可以这样说我国模具行业已实现现代化生产:现代制造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模具工业体系的依据与动力
所以,模具对一个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意义重大,好的模具工业体系会创造出性能良好的产品,为社会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
关键词:冲压模具、工艺制定、结构设计
Abstract
Stamping die is the product parts molding tool or mold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in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 namely the reasonable processing parameters, process conditions, USES the mold and molding machine, molding processing product parts in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equipment. Its forming process, and can be regarded as the ways, methods of precision metal parts forming. Its characteristics: high machining efficiency, saving raw materials, processing, the shape of the part is finished, the size of the similarity and compatibility. Because the mould need for manufacturing product parts in the shape, size and dimension precision, and using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special design and manufacture, so the mold is also called custom molding technology products, therefore, mould has become not only production indispensable to moder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and has become the core of the product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mold in the 20 ~ 30 s of th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30 s made the first step of mold parts, components standard, entered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duction. Mould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experienced cottage and industrialized production stages, until the early 1980 s and nc machine tool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especially to raise the level of standardization of die and mold production start into the era of modern production, various industrial countries to form a modern mold industry system. Our country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hard work and continuously exceed, mould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can you say that China's mold industry has achieved modernization producti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o build a system of die and mould industry basis and motivation
Keywords: Stamping die;process planning;physical design
目录
1引言 (1)
1.1模具技术的发展 (1)
1.2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1)
2工艺确定与模具设计 (2)
2.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2)
2.2工艺方案的确定 (2)
2.2.1工艺方案分析 (3)
2.2.2工艺方案的确定 (3)
2.3排样和送料方案的选择 (3)
2.4 送料机构 (8)
2.4.1送料机构的工作原理 (8)
2.4.2 送料机构的结构设计 (9)
2.5 冲压各工序的压力计算和压力机选择 (10)
2.5.1工件1中各工序的压力计算 (10)
2.5.2 工件1的工艺卡片 (11)
2.5.3工件2中各工序的压力计算 (12)
2.5.4工件二工艺卡片 (13)
3模具设计 (14)
3.1模具类型的选择 (15)
3.2模具工作零件的设计 (16)
3.3工件一各工序凸、凹模设计 (16)
3.3.1 拉深工序 (16)
3.3.2翻边工序 (17)
3.4工件二各工序凸、凹模设计 (18)
3.4.1.落料工序 (18)
3.4.2.冲孔工序 (20)
3.5模具定位零件的选择 (21)
3.6模具卸料零件的选择 (22)
3.7模具固定与紧固零件的选择 (22)
3.8模具导向零件的选择 (23)
3.9模具材料的选择 (23)
4冲压设备的选择 (24)
4.1冲压设备类型的选择 (24)
4.2冲压设备的规格确定 (24)
4.3压力机校核 (26)
4.3.1工件一各工序所选压力机的校核 (26)
4.3.2工件二各工序所选压力机的校核 (26)
5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致谢 (29)
1 引言
1.1模具技术的发展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模具于20世纪20~30年代,特别是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制定了第一步模具零、部件的标准后,进入产业化生产。
模具产业化生产经历了作坊式和工业化生产连个阶段,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工业和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模具标准化程度与水平的提高,模具生产开始进入现代化生产时代,各工业国家才形成现代模具工业体系。
我国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不断超越,模具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可以这样说我国模具行业已实现现代化生产:
(1)现代制造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模具工业体系的依据与动力。
(2)加大模具标准化建设,让模具生产的形式实现变化,达到专业化大量生产的工业体系。
(3)模具工业是节约、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为制造业创造技术附加值、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工业。
其销售额已超过机床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把模具工业建设成有很大优势的产业,是实现中国复兴的具有战略措施的计划。
所以,模具对一个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意义重大,好的模具工业体系会创造出性能良好的产品,为社会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
1.2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
这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根据产品特征,选择正确成型方法,并从模具选择、参数计算、零件尺寸等方面进行冲压模设计。
②根据产品及工艺方法确定坯料尺寸,这个可以借助CAE分析完成。
③设定工序,在满足零件要求的情况下,选择少的工序。
④利用三维图出装配图,包括总装图和零件图。
⑤书写设计说明书。
2 工艺确定与模具设计
2.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冲压零件的表面性能、精度要求、材料性能、外观形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工艺。
需要先确定几个冲压工艺的冲压工艺分析,每个中间半成品的形状和大小由什么工艺完成,然后分别分析,裁定该冲压件加工难度、确定特殊工艺措施是否被需要。
工艺分析是判断冲压件是否质量好,生产稳定,对经济有好处。
这样看,冲压工艺分析可以很好的解决冲压件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效益的平衡解决产品方案的。
冲压件的材料采用2mmSTL-03,零件结构简单,弯曲半径和冲孔半径均合适。
图2-1 筒形拉伸件
2.2工艺方案的确定
2.2.1工艺方案分析
这是一套复合冲压模具,要求一次冲出两个工件,如图2.1:由工件一和工件二外观形状可知,该毛坯经过3道工序:拉深、冲孔、翻边,这3道工序可以说是同时进行的。
由冲压件采用的工艺类型和形状外观,可借助CAE软件dynaform分析出该冲压件毛坯的大小,如下图2-2所示:
图2-2 毛坯尺寸图
工序顺序确定的原则为:
①角弯曲部分,多道弯曲过程中,要从材料变形和弯曲的先后安排弯曲工
序。
弯曲的外角,一般先弯曲,后弯曲内角。
②冲压件的多任务序列处理,也要根据生产批次、模具制造水平和其他因素,将已经初步序列和排单过程应当是必要而可能的组合。
结合时,可能做个别调整原始顺序。
一般来说,厚料,精度低,小批量,适当但大尺寸的产品,用简单的模具。
2.2.2.工艺方案的确定
根据以上基本的原则做不同的工序组合,排除顺序,得出的具体工艺方案:工件一的工艺方案:
拉深→冲孔→翻边先冲孔后翻边容易定位,这种方法在复合模中出现的比较多,加工精度有保障。
工件二的工艺方案:
落料→冲孔
2.3排样和送料方案的选择
冲裁件在板、条材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
排样的合理与否,影响到材料的利用率、模具结构、产品质量、生产操作等。
所以,排样是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排样原则如下:
①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正确的排样方式,能够做到将工艺废料减少到最小。
冲裁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有两种:一种是工艺废料,其由冲压方式和排样布局决定。
为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只要从减少浪费的过程,设计合理的布局方案。
有时候,在不影响冲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也可以适当地改变冲压件的结构。
a让操作方便、安全,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条料在冲裁的过程中,在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利用率,应选择尽可能宽的材料,进距小的布局方法。
它还可以减少金属板材切割的数量,节省剪裁的准备时间。
b使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可使用时间长。
c 排样布局要确保冲裁件的质量。
排样设计包括选择布局方法,计算条料宽度、搭边值、送料步距,绘制排样图。
必要时应该核对材料的利用率。
②排样方法:
根据材料的利用情况,排样方法可以分为三种:
a 有废料排样
b少废料排样
c无废料排样法
工件与工件,板料料之间都没有搭边存在,板料随着直线或者曲线整个切掉来生产冲压件的一种排布方式。
采用少或无废料的布局方法,材料利用率高,不仅有利于模具得到多个冲裁件,并能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冲裁件。
但是少或无浪费排样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工件的形状、结构所限,由于材料本身的宽度公差和材料生产的方向和定位误差将直接影响冲裁件的大小和精度。
同时,经常由于模具单边力量加快磨损,降低模具寿命,将直接影响冲裁件质量的部分。
因此,布局必须权衡利弊。
采用少或无废料的布局方法,材料利用率高,不仅有利于模具得到多个冲裁件,并能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冲裁件。
但是少或无浪费排样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工件的形状、结构所限,由于材料本身的宽度公差和材料生产的方向和定位误差将直接影响冲裁件的大小和精度。
同时,经常由于模具单边力量加快磨损,降低模具寿命,将直接影响冲裁件质量的部分。
因此,布局必须权衡利弊。
有废料、少废料或无废料排样,根据冲裁件在条料上的不同布置方法,排样方法可直排、斜排、对排、混合排、多排和裁搭边等,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件形状来选择用哪一种布局方式。
③搭边:
工件和条料之间的余料称为搭边。
A搭边的作用
搭边的作用是防止条料宽度误差,送料步距误差的产生。
B搭边值
当搭边值太大时,会造成材料浪费。
搭边值太小时,虽然不会浪费材料,但会给生产造成隐患,如搭边刚度不够被拉断,影响生产效率,有时候过小的搭边有可能被拉进到凸凹模间隙中,损伤模具刃口。
还有过小的搭边能让凸模侧表面上的法向应力在毛坯轴向方向上分布不均匀,磨损刃口。
可以通过调节搭边侄儿的大小来解决这些问题,搭边最小宽度一般去毛坯的厚度,并使之大于塑性变形区。
搭边值的选取可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第72页表2-1确定
表2-1搭边值
④计算步距、条料宽度和材料利用率:
排样方法和搭边值确定后,需要算出送料步距和条料宽度,从而才可以画出排样图。
(1)进距A
进距是指条料在模具上每次送进的距离(简称步距或进距)。
对于每个步距都可以冲出一个零件,也可以冲出几个零件。
进距是决定挡料销位置的依据。
本文设计的复合模具是一次只冲出一个零件,进距计算公式为:
A=B+a
B——与送料方向相平行的工件的宽度;
A ——冲压件之间的搭边值。
这里B 取50mm ,a 查表取1.2mm 。
故A=50+1.5=51.2mm 。
(2) 条料宽度的确定
排样方案和搭边值确定后,即可确定条料或带料的宽度及进距。
条料宽度的可以根据一些原则来选取:最小条料宽度要确保冲裁时工件轮廓边上有合理的搭边值,最大条料宽度能保证料带在冲裁的时候能成功的在导料板之间送进,同时还要和导料板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方便条料的送进。
所以,选定条料宽度时要考虑到模具的结构中是不是采用了侧压装置和侧刃。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无侧压装置定位的结构,故宽度计算公式如下:
01) +2a +(D B ∆-∆=
公式中:
B ——条料标称宽度;
D ——工件垂直于送料方向的最大尺寸;
1a ——工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值;
∆——条料宽度的公差;
查表得: 1a =1.5 =0.6
代入公式计算得:B=50+2*1.5+0.8=53.6mm (3)材料的利用率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