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最新最全的大中型电子制造型企业培训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2负责年度员工培训计划的汇总及确认;
4.2.3负责新进员工职前培训及公共类技能培训;
4.2.4负责主办或协办培训及考核;
4.2.5负责培训结果的登记、统计及归档;
4.2.6负责上岗证的审核和发放。
4.3培训讲师
负责培训教材的准备,培训的实施及培训成效的考核。
4.4总经理
负责核准年度培训计划;审批培训经费。
指对试用期满考评合格的正式员工的培训,包括“专项培训”(如专业知识、技能、工作技巧培训)及“综合培训”(系统性培训)等。
3.2培训实施方法
3.2.1厂内培训:由训:由公司派员工到厂外接受培训。
3.3各类人员培训的内容及要求
3.3.1新进人员的培训内容及要求
3.3.2操作人员培训的内容及要求
操作人员培训又名普工培训,是指对一线生产员工的培训。培训的重点放在培养员工树立积极的工作心态,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作业技能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的目的。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作业指导;安全与事故预防;物料控制;品质控制;设备操作与保养;产品常识;6S常识等。
8.考核及资格鉴定
8.1员工参加培训时、应在《培训签到表》上签到。
8.2厂内实施培训后,应由讲师会同培训主管对所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分笔试、口试、实际操作或交心得体会等,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
8.3考试合格,由公司视实际培训项目颁发相关培训证书。
8.3经考试不合格者应重新安排补训,补训以两次为限,两次仍不合格者,报请其主管予以淘汰或换岗处理。
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并促进公司培训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通过各种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以符合公司任职能力的要求,与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相适应,同时确保并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达至人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员工。
3.培训内容
3.1培训分类
3.1.1职前培训
5.工作流程
5.1部门需求培训管理流程
5.1.1各部门应最迟于每年12月15日前提出下一年度员工培训需求计划,并填写《员工培训需求表》呈部门经理核准后,送至人力资源部培训组备案。
5.1.2如因新技术或新设备引进或招募新员工可临时提出培训需求,但至少应提前一周时间。
5.1.3确认汇总
人力资源部培训组应确认各部门培训需求计划内容及课程时数安排的适宜性,并汇总成《年度培训计划表》;通用性的培训项目可安排在同一时段集中进行培训。
3.1.3试用期培训
新进员工在试用期内,由员工所在部门根据岗位培训要求,指派专业水平优秀的管理或技术人员,对新员工进行岗位技能及业务知识培训。必要时可向人力资源部提出申请,安排相关部门管理或技术人员对新员工进行专项培训。试用期满前将对新员工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合格者转正上岗,不合格者辞退处理。
3.1.4在职培训
6.2外部培训师
6.2.1为广泛地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专业培训机构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公司将根据不同需求从外部聘请优秀讲师、专家来公司讲课。
6.2.2外聘讲师资格确认:技术/业务类讲师:由技术/业务部门和培训部门进行资格审查;管理类讲师:由培训部门和人力资源部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专业背景、从事职位、教学内容、教学水平等。
6.1内部培训师
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各级管理人员,各级管理人员皆担负有培训员工的责任,是内部兼职讲师的主要承担者;二是业务骨干或技术尖子,各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技术部门的技术尖子将是员工业务培训的主要讲师来源。
内部培训师的职责:承担相关的教学任务;负责培训内容的优化、资料的收集,总结本专业领域的管理、操作经验,编写教材和提高讲课水平;学习、消化外部培训课程,引入企业;本专业领域或本部门的文化制度培训;根据培训部门设计的培训方案和计划进行培训,如有改动应事先征得培训部门的同意。
3.4培训需求
3.4.1新员工入厂培训需求;
3.4.2各岗位培训需求;
3.4.3各特殊工种培训需求;
3.4.4其它培训需求。
4.人员职责
4.1各部门主管
负责提报年度培训需求计划及临时性的培训需求并督导执行,部门主管以上管理人员应结合本专业特点,每年不少于1次讲课。
4.2人力资源部培训组
4.2.1负责审查各部门的培训需求;
新进人员的培训又称为定向培训,是指向新聘用的员工介绍组织、介绍工作任务,介绍上级和同事、介绍规章制度等为主的一种培训。主要内容有:企业概况,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公司的主要政策和组织结构,员工规范和行为守则,企业薪资福利体系,安全与事故预防,员工权利与工会,职能部门介绍,具体工作责任与权力,企业规章制度,工作场所与工作时间,员工的上下级和同事,职业生涯规划等。
5.1.4审核
培训组所汇总提报的《年度培训计划表》应呈总经理审核,看各项培训需求项目是否符合公司的实际需要。审核时,也可召集各部门主管一同会审、讨论,核准后按计划实施。
5.1.5培训实施
培训部门应根据核准的《年度培训计划表》项目按月组织实施,人力资源部培训组负责协办监督执行。属通用性的项目可由培训组统筹安排集中培训。培训所需要的教材及讲师,可由各部门自行安排或委托培训组统筹安排。培训经费由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拟报,按流程审核后交总经理审批。
9.资料归档
培训结束后,培训组将受训人员的培训记录及成绩归纳建档,作为以后人员资格鉴定及人事升迁的依据。
10.培训教材
10.1内部培训教材
内部培训教材除专业技能类外,还有工作提升的经验分享与教训总结;企业本年度重大事件(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品管部要注意收集或编写公司组建以来各类产品质量事故大全)等。
3.3.3技术人员培训的内容及要求
技术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计算机技术,新设备的操作与保养,安全知识,产品知识,目标管理,品质工程(QE),工业工程(IE),材料替代,生产管理,新产品研制,市场营销等。
3.3.4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及要求
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是让未受过正规管理学习的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管理技术,让管理人员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技能,帮助管理人员建立正确的心态,以利于更好地领导、管理下属,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管理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有:领导技能,绩效考核,团队建设,目标管理、时间管理,解决问题的技巧,决策技能,安全常识,产品知识、生产管理、品质控制、物料控制、仓储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员工激励等。
新进员工入职报到时,由人力资源部培训组实施2—4小时的职前培训,使其了解公司政策及各种规章制度并认识公司的生产、生活环境。
3.1.2上岗培训(对象主要为生产员工)
新员工到车间报到后,所在车间要根据员工的个人特点及工作需要进行岗位分配,并在三天内(最长不超过一周)对所属新进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基本操作及专业技能培训(含普通工种和特殊工种,培训内容须在《岗前培训检查记录表》上如实反映)。普通工种生产工培训结束后由所在车间主管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由车间主管在《岗前培训检查记录表》上签名确认,并交人力资源部据此发放《上岗证》;特殊工种培训结束后由各车间及时向人力资源部申请岗位技能考核。人力资源部根据岗位培训要求及实际情况会同工程部对该部分员工进行理论和实操考试(理论考试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实操考试由工程部负责),如考试全部合格,由考核部门在《岗前培训检查记录表》上签名确认,交由人力资源部据此发放《上岗证》。不合格者需重新参加培训、考试,直至取得上岗证资格为止。所有生产员工凭证上岗,没有上岗证的员工一律禁止上岗作业。各车间、班组不得直接安排未取得上岗资格的新员工上岗独立作业,否则,将追究所在车间、班组管理人员的责任。品管部有权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出相关决定与处理(注:员工调任新岗位岗同样按此培训流程办理)。
8.4外训结束后,员工应填写《培训课程反馈评估表》交予人力资源部,以作为公司评估培训效果的依据;外训人员应通过讲课或其他有效方式将所学传授给其他有需要的同事。
8.5上岗证签字生效权限:未取得上岗资格证的员工经考试合格后,普通工种由车间主管在《岗前培训检查记录表》上签字确认,特殊工种由机电部或工程部讲师在《岗前培训检查记录表》上签字确认后统一交人力资源部培训组,人力资源培训组据此发放相关资格《上岗证》。
12.3公司外派培训的员工,须签订培训服务合同。如合同约定的服务年限未满,中途离职者,按培训合同规定的服务年限和赔偿办法,收回提前离职应付的培训费。外派培训员工培训前必须签署已注明培训学费的《培训记录》,由人力资源部存档备案。
12.4外派参加培训的人员培训结束后,报销差旅费时必须经人力资源部登记备案,并将该次培训证书的正本交予人力资源部归档保存,复印件交员工本人,,否则不予报销相关费用。劳动合同期满不再续约时,培训证书正本可交还员工本人。
5.2操作工培训管理流程(见附图NO:1)
5.3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流程(见附图NO:2)
6.培训师的确认与审核
内部培训所需要的培训讲师原则上由公司内部人员担任,特殊需要则从外部聘请,一般管理制度培训,培训讲师由人力资源部人员担任;技术性比较强的岗位技能及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培训讲师由各部门主管/经理/专业技术人才或外聘讲师担任,各部门在提报培训计划时,一同上报培训讲师人选,由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审核同意后再付诸实施。内部培训讲师的专题培训由公司给予一定的培训补助,培训补助的核发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各讲师培训前应知会人力资源部,培训后应及时将《培训记录》交予人力资源部,以便人力资源部据此申请培训补助,培训补助随当月工资一起发放),具体补助标准为15元/小时(不足半小时不予计算,满半小时不满1小时按1小时算)。
10.2外聘讲师或外派培训教材
公司聘请外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外部培训机构必须提供教材,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归档管理;公司员工参加外派公开课程的培训,应在培训结束一周内将相关教材的原件交给人力资源部存档,若培训资料为书籍的,交人力资源部登记入册后,可由受训人借阅。培训教材的载体可以是书面文字、电子文档、录音、录像等形式,所有培训教材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管理。
内部培训讲师的专题培训由公司给予一定的培训补助培训补助的核发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各讲师培训前应知会人力资源部培训后应及时将培训记录交予人力资源部以便人力资源部据此申请培训补助培训补助随当月工资一起发放具体补助标准为15元小时不足半小时不予计算满半小时不满1小时按1小时61内部培训师中山汉仁电子有限公司hanrunelectronicsco
6.2.3外聘讲师的程序:由人力资源部填写申请,经资格确认后,人力资源部备案;外聘讲师必须要根据公司的培训需要,提交教学内容和培训方案,经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才能实施。外聘培训费用由各主办部门统一申请,经人力资源部初审,报副总核实,呈总经理批准后由财务部门统一支付。
7.特殊工种培训分工
由工程部负责实施,主要有各种测试仪器的操作,(如HIPOT、线圈测试、ATT测试、电脑测试、网络测试、电脑综合测试、半成品LED测试等)、配EPOXY和切脚弯脚、烘炉、抽真空、浸锡、化学物品、印字、点G500、生产安全常识等内容。
11.培训纪律
11.1公司员工必须参加公司指定的科目或课程进行学习,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培训的应提交书面申请,报培训主管批准,否则按旷工处理并视情况不安排或少安排日后的相关培训。
11.2培训期间,学员要按时到达课室,认真听讲;上课时不允许接听电话,要将手机调为振动。
11.3参加培训时,不得迟到、早退或中途退场。违者参照员工上班考勤制度处理。
12.其他
12.1各车间管理人员必须取得本车间(班组)相关工作技能培训合格证后才能正式上岗和对员工进行培训,没有资格的不能进行相关培训。
12.2凡经公司批准,指派赴厂外培训进修的员工,占用的上班时间不计缺勤,所需费用给予报销;员工自行联系的培训、进修,不得占用工作时间及公司安排的加班时间,费用由员工自行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