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同步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国位置及城市分布,该国铜矿、铀矿等资源丰富且品位高、埋藏浅,但常规能源不足,需大量进口。
甲港是该国重要的港口,近年来该国计划将炼铜基地从乙地迁往甲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甲港的气温特征及其成因是( )
A. 夏凉冬暖,临海并受暖流影响
B. 年较差小,终年受高气压控制
C. 终年温凉,纬度低且寒流经过
D. 日较差大,纬度低且邻近沙漠
2. 该国炼铜工业从乙地迁出,最可能是因为乙地( )
A. 工业用水矛盾突出
B. 能源输入成本偏高
C. 炼铜原料趋于枯竭
D.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1. D 2. B
【解析】
1.热带沙漠气候,夏热冬凉,临海并受寒流影响,A错;年较差大,B错;终年高温,C错;沙漠气候日较差大,纬度低且临近沙漠,D对。
2.从题目的材料可以看出,常规能源不足需要大量进口,甲为海港便于进口能源,减少能源输入成本,所以,该国炼铜工业从乙地迁出,最可能是因为乙地能源输入成本偏高。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阴影代表海洋),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3. 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北高南低
B. 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
C. 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 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4. 降水量值R1、R2大小及主要成因,正确的是
A. R1>R2西风、洋流
B. R1>R2西风、地形
C. R12东风、洋流
D. R12东风、地形
【答案】3. D 4. B
【解析】
3.根据图中河流由中部向南和向北流,可知地势中间高、南北低;该岛是冰岛,对外加工贸易不太发达;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D正确。
4.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R1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因此R1>R2,B正确。
据新华网2019年9月28日综合消息: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将于今天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公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5. 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土壤次生盐碱化
C. 土地荒漠化
D. 气候变暖
6. 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来自中东。
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了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①加勒比海地区
②北非
③东南亚
④中亚
⑤俄罗斯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5. C 6. D
【解析】
5.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哈萨克斯坦和我国的新疆,这些地区深居大陆内部,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6.东南亚、中亚和俄罗斯与我国相邻,进口石油运输距离短,相对比较安全,是我国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选择D。
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大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量极少。
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据此推断,该岛的气候特征是
A. 高温干燥
B. 温和干燥
C. 高温多雨
D. 温暖湿润
8. 该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最适宜捕鱼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7. A 8. B
【解析】
7.根据材料,该岛的大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量极少。
说明该岛的气候炎热,降水少,气候特征是高温干燥,A对。
B、C、D错。
8.受季风洋流影响,该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离岸风,受其影响,索马里半岛沿岸是寒流,底层冷海水上泛,鱼类饵料丰富,吸引鱼群到来。
最适宜捕鱼的季节是夏季,B对。
其它季节没有上升流影响,或上升流势力弱,渔业资源少,A、C、D错。
如图所示是中亚卡拉库姆运河(调水)工程图,该工程完成于20世纪60年代,曾被称为“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9. 下列有关卡拉库姆运河的建设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A. 加剧运河沿岸地带土壤盐碱化
B. 咸海面积萎缩,盐度下降
C. 咸海附近物种多样性迅速增加
D. 运河所经地区植被明显减少
10. 卡拉库姆运河的修建,使当地的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同时咸海的渔业资源也迅速减少,其原因可能有
A. 入湖水量减少,湖水盐度下降,鱼类不适应而减少
B. 入湖水量减少,使得湖水变浅,大量鱼类被鸟类捕食
C. 入湖水量减少,入湖泥沙减少,鱼类因缺少饵料而减少
D. 大量开发石油资源,石油泄漏导致鱼类资源减少
【答案】9. A10. C
【解析】
9.由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卡拉库姆运河调取了流入咸海的河水,该工程的建设导致咸海的入湖水量迅速减少,使得湖泊面积萎缩,盐度上升,湖泊附近生物多样性锐减;该地区气候干旱,调水灌溉加剧了运河沿岸的土壤盐碱化;运河所经地区因有水源灌溉,农作物种植增加,因此植被没有明显减少的现象,故A项增加。
10.调水工程的建设使得入湖水量减少,咸海萎缩,盐度上升,鱼类由于不适应而减少,另外,入湖泥沙减少使鱼类的饵料减少,鱼类的数量也相应减少,故C项正确。
近年来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水位增高,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冰退则相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海冰面积在9月达到最大,2月最小,据此可推断
A. 海水结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B. 海水融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C. 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慢
D. 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快
12. 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将导致
A. 南太平洋赤道附近东西部温差变大
B. 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
C. 澳大利亚东部沿岸地区降水量减少
D. 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都变弱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按一般规律,南半球海域8月气温最低,海冰面积最大,但实际上海冰面积9月达最大,说明海水结冰速度慢;2月海冰面积最小,说明融冰速度比结冰速度快,C正确;无法判断9月结冰速度和2月融冰速度。
12.由材料“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水位增高,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可知,冰进时受阻水流北上,导致南太平洋赤道附近大陆东部温低,东西部温差变大,A正确。
二、综合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西濒太平洋,东依美国大陆,是美国人口最多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州。
全州区域内地势起伏较大,年平均降水量南北差距悬殊。
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多年来,加州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在沿海与内陆之间呈季节性往返的规律,一般夏季前往加州内陆居住,冬季返回沿海生活。
加州是美国森林火灾最严重的州,给加州的社会经济和每年老年人往返于沿海和内陆居住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2019年夏天,加州遭遇历史上罕见的高温和干旱天气,上千万棵树木枯死,10月8日加州北部发生了自1990年以来最惨烈、最
具破坏性、最致命、最昂贵的森林火灾。
下图为2019年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主要森林火灾地点分布图。
(1)简述加州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的南北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加州老年人的居住生活在加州沿海与内陆之间呈季节性往返的理由。
(3)推测2019年加州北部森林火灾最惨烈、最具破坏性、最致命、最昂贵的主要原因。
(4)请你为加州政府减轻北部森林火灾损失提出合理的对策。
【答案】(1)差异:南部降水少北部降水多(或总体上自南向北降水增多)。
原因: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降水较少,冬季降水较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对较少;北部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年平均降水量较多。
(2)加州地区由沿海到内陆地势逐渐升高,以地中海气候为主;夏季,沿海地区气候炎热干燥,而内陆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凉夾;冬季,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而内陆地区地势较高,气候较为湿冷,多年没有爆发大型山火,森林中积累的干燥树叶和枯枝多而厚;受罕见高温和干旱等特殊天气条件影响,造成上千万棵树木枯死,为大火提供了充足的“燃料”;该地区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人类居住区进入林区,导致火灾造成的损失惨重。
(4)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建设天气预报和森林监控系统;加强森林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的发生概率;增设消防设备,把火灾消灭于初始阶段;建设防火隔离带和防火性隔离道路,隔绝火灾蔓延;做好森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推出森林火灾保险产品等。
【解析】
(1)加州区域内年平均降水量的南北差异主要从气压带和风带的变化得出加州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南部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量相对较少,北部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较多。
(2)多数老年人体质较差,夏季忌炎热,适凉爽,冬季惧寒冷,宜阳光,所以,老年人适宜生活在温暖且阳光充足的环境,该题可从加州地区的地形特点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及特点来回答。
(3)结合材料,本次火灾规模大、破坏性强、造成损失严重的原因,可从森林积累的枯枝落叶数量和厚度、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人口数量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回答。
森林中积累的干燥树叶和枯枝多而厚,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人类居住区进入林区,导致火灾造成的损失惨重。
(4)结合上题的火灾损失大的原因,减轻北部森林火灾损失从气象遥感技术、森林防火意识、增设消防设备、建设防火隔离带、火灾应急预案、推广火灾保险等方面回答。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几内亚一直以农、矿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其铝土矿储量约占世界的1/3,大部分铝土矿不需深挖即可开采,且含铝率高达58%一62%,有“铝土矿之国”的美誉。
下图甲、乙分别是几内亚的交通与矿产分布图和水系分布图
(1)简要分析几内亚发展炼铝工业的有利条件。
(2)几内亚发展炼铝工业的条件非常优越,但铝制品工业却不发达,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铝土矿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开采条件好;境内河流多,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靠近欧洲、北美,铝土矿的消费市场了广阔;濒临大西洋,多海港,且有铁路从矿区直达海港,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多,工资成本低。
(2)铝制品工业技术要求较高,几内亚的科技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协作配套条件处;几内亚经济落后,国内市场需求少;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等。
【解析】
(1)几内亚发展炼铝工业的有利条件,从原料、能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方面
分析。
几内亚铝土矿储量大,其铝土矿储量约占世界的1/3,原料充足。
大部分铝土矿不需深挖即可开采,开采条件好,埋藏浅。
含铝率高达58%一62%,品位高。
炼铝工业是动力指向型产业,几内亚境内河流多,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靠近欧洲、北美等发达地区,铝土矿的消费市场了广阔。
濒临大西洋,多海港,且有铁路从矿区直达海港,交通便利。
有国家政策支持,提供优惠条件。
属于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多,工资成本低。
(2)铝制品工业技术要求较高,几内亚是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
几内亚经济落后,国内市场需求少,初级产品出口为主。
历史上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等。
几内亚一直以农、矿等初级产品出口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协作配套条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