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总则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类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传染病:
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等;
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狂犬病、炭疽等;
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4. 新发传染病:不明原因发热、新型病毒感染等。

三、组织体系
1. 建立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监督检查传染
病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传染病应急处置指挥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

3.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社区(村)等相关部门和
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

四、预防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做好疫情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调查传染病疫情。

3. 加强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4. 加强卫生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

5. 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防控,如学校、医院、养老院、农贸市场等。

五、应急处置程序
1. 疫情报告: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相关部门和单位应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2. 疫情调查: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开展疫情调查,查明疫情原因、传播途径和范围。

3. 疫情控制:根据疫情调查结果,采取以下措施:
a. 严密隔离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例,防止疫情扩散;
b. 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c. 对传染病疫情发生地和相关区域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防控措施;
d. 加强疫情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4. 疫情处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a. 加强医疗救治,确保传染病病人得到及时救治;
b. 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
c. 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公众正确对待传染病疫情;
d. 依法依规处理传染病疫情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

六、保障措施
1. 人力资源保障:加强传染病防控队伍建设,提高防控能力。

2. 财务保障:确保传染病防控工作所需经费,保障传染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3. 物资保障:储备充足的传染病防控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需要。

4. 技术保障:加强传染病防控技术研究,提高防控技术水平。

七、附则
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预案由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本预案要求,切实做好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