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
86学法教法研究
课程教育研究
[1]周逸先,赵婧.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误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36-138.
[2]林勇,李正福,李春密.高中生物理实验能力评价体
系的建构.[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6):68.
浅谈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闫传学
(大庆实验中学 黑龙江 大庆 163316)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其个性以及自主意识的形成期,强化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对此国家和教育部纷纷制定相应的规划,对高中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级学校都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的贯彻落实高中生的核心素养理念。
一、高中课程改革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一)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
当代社会中影响核心素养体系发展的有三方面原因,分别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课程内容的需求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因此,进行高中课程的改革从一定程度来说是受这三方面的原因影响而制成的。
如果高中的课程改革能够对这三个方面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并且与当前的社会与时俱进,则能够更加的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深层次内涵,把握住课程改革的时代脉搏。
(二)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内涵
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则能够充分的深化课程改革的内涵。
所谓的全面深化,即深入的回答具体要培养什么人,培养出什么样的人都能够问题,最终达到核心素养的核心目标,即人人都能够成为有核心素养的国民,而对高中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与课程育人的道理是相通的,因此应加强高中课程改革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有利于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深深的体现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紧密相连,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素养将会失去灵魂,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离开了核心素养,瓯绣传统文化将会得不到有效的继承和发扬。
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以及文化修养等几个方面。
我国从古到今都十分注重诚信、谦和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对高中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既能够增强其核心素养水平,又能够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1]。
二、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一)树立正确的核心素养观念
正确的核心素养观念是要超乎课程知识,凌驾于课程知识之上的。
学习到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掌握了此项能力,也不代表其核心素养一定会提高,因此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在课程育人内容的价值上有所取舍,从而达到核心素养涵盖摒弃超越知识的价值,树立新型的课程核心素养观。
这种新型的课程核心素养观打破了以往的课程价值观,其主要体现在能够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后转变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让丰富而完整的知识升华为一种智慧。
这并不是对课程价值观的全盘否定,而是对知识有用性的肯定,打破了以往对知识认识的局限性。
因此,未来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理念则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是简单的进行课程表面的改革。
(二)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教师是教育中的主要部分,是教学实践的执行者,教师是平时与学生直接接触的人,因此教师的教学素养对学生的核心
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需要依靠后天进行培养和强化的,因此学生的核心素养要靠教师的教学进行逐渐的培养。
这将要求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其情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尤其是高中学生,正在处于身心成长的成熟阶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在这个关键时期里更加需要教师依靠自身高超的教学素养来对其进行熏陶和引导,从而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显著增强。
(三)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性
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不仅仅是将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简单综合,更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具有连续性、阶段性的发展,使其成为一种体系,这将要求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性。
在学生的课程中主要体现在要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育人目的和内容紧密相连,具有层次性,有序过渡。
统筹各个阶段中各学科对学生发挥的育人作用,并且加强学科间的协作配合。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教学、评价、考试等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配合。
对学校中的各级领导应积极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努力。
加强对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校园基础设施等建设,增加家长和社会的参与力度,安排校内校外等各项活动,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素养的培养
语言文字素养是学生的基本素养,属于一级核心素养的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言“只读语文课本是学不好语文的,应加强语言文字素养”。
学生对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应采取多读书,勤写作的方式,多阅读和鉴赏一些有关修养和鉴赏方面的书籍,以及一些涵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这些书籍中常常能够赋含人生哲理,引人深思,使人获得精神力量。
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高中生需要面临高考的压力,好的语言文字素养将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优势,从而能够更有机会取得成功。
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我国十分重视,在一些国际机构中也十分关注,例如,欧洲联盟中建立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体系中规定“应切当的运用口语和书面表达的形式进行不同社会和文化情境中的交往”等[2]。
三、结束语总之,高中课程改革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成为大势所趋,在进行强化的过程中应注重方式方法,要树立正确的核心素养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来带动学生素养的提高,同时还应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全面参与配合,才能够有效的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启迪.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6,12:24-27.
[2]刘茂祥.普职沟通视阈下高中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与学校课程改革浅析[J].职教论坛,2017,12:74-80.
作者简介:闫传学;性别:男;学历: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现有职称: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部提出要进行全面深化的
课程改革来立德树人,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同样成为了未来高中课程的顶层理念。
本文将对高中课程改革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以及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课程改革 学生 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86-01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