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案设计:促进孩子美感及色彩感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美术教案设计:促进孩子美感及色彩感知
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其对于艺术及美的认识,对于形象的把握,素描技巧的熟悉度和色彩运用的熟练度,都会有所提高。

而幼儿时期正是孩子的感知神经系统最为敏锐的时候,对于孩子的美术教育,在幼儿时期进行较为适宜。

为了能够让孩子在美术教育中更好的发展提高孩子的美感及她色彩判别能力,并为此设计一套符合幼儿特性的儿童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美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2.通过教学让孩子了解人物、动物、自然景观等生活中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鬼斧神工地变为美丽的作品。

3.教育孩子认知颜色,理解色彩的组成和意义,提高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

4. 通过学习,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耐心、想象力并提高其组织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方式
一般来说,学前班级时间表内,美术教育时间较为紧凑。

针对幼儿阶段,我们需要采用生动、直观、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和具有针对性的教材,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方式:
1.全息式教学法
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在幼儿教育中的效果不言自明。

全息式教学法是很好的选择。

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幻灯片、视频、立体模型和参观美术馆等丰富的手段,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孩子在充满趣味的氛围中感受美术。

2.实践式教学法
在幼儿时期,许多概念和概括性的内容并不适合孩子接受。

需要在实践中,让孩子深刻理解和感受美术的魅力。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讲解、演示和指导的方式,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和表现,通过绘制和拼贴等亲手创作,提高孩子的美术技术及创造能力。

三、教学内容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内容的设计必须要具备综合性和可操作性,且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以
及注意力等方面。

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色彩、形体、生活场景和自由创作四个环节。

1.色彩环节
幼儿色彩认知是从颜色分类和辨识开始的。

教学中,可以采用色彩卡片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习常用颜色的名称、分类和辨识。

可以通过一些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观,来展现一些基础的色彩搭配和运用的方法,如绿色的沙滩、蓝色的天空等。

观察和模仿自然界的色彩搭配,有利于设计出美妙、奇妙的作品。

2.形体环节
在形体环节中,主要注重让孩子学习不同事物的形状和比例关系。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观察、模仿、拼贴等方法,让孩子学习人物、动物、自然景观等相应事物的形状和比例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视角并提高观察能力。

3.生活场景环节
幼儿生活场景中的美妙之处富有无限的创意,通过观察、模仿和绘制等方法,可以激发健康美学感悟,让孩子更加靠近生活,感受生活的魅力,教师也可以将班级中的生活进行绘制和拼贴,打造一个充
满美感的创作空间,不仅增强了孩子的创造性,还增强了班级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4.自由创作环节
自由创作环节是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环节,是为孩子创造自我表达和自我创造的空间。

在自由创作中,教师不会强调作品的细节、判断,而是创造一个自由、开放和充满表达环境,让孩子无拘无束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展现自己的想象和才华。

四、教学评估
幼儿美术教育的评估方法不同于其他科目教育,不应通过传统评分来进行。

幼儿美术教育重视孩子对于艺术的感受和体验,评估的时候需要注重孩子的思维能力、视觉感受、观察和表达技巧等方面,而不是仅仅看孩子创作出来的图画。

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采用家长、老师和孩子三方会谈的方式,共同评价和总结孩子的美术教育收益。

结语
幼儿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方法应采用生动、直观、互动性强的方式,并为孩子创造自由、开放和充满表达的环境。

幼儿美术教育不仅仅只是绘画技巧的学习,还建立了孩子
与生活之间的良好联系,启发孩子在美术创作和生活中积极而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