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融为一体,形成乡村优美的环境,成为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
随着当前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与农村的
差别越来越小,城乡结合部的出现也证实了这一点。
所以,在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不断扩大范围的情况下,乡村景观的加入也能使城市展现地域特色。
我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每个地区的气候环境等众多因素也使它们各自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让乡村景观的融入到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同。
与此同时,乡村景观中也有很多人文因素。
这是由于当地居民生活方式打造出的独特之处。
我国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也使城市居民在闲暇之余更喜欢去乡村体验生活,乡村景观中的独特与优美也能给城市居民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
2乡村景观发展特点
2.1
地域性
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张纯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100)
随着当前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广大民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得
越来越严格。
在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后,“回归自然”理念的倡导也使城市的绿化得到更多重视。
而乡村的人工绿化成分少,大都是通过自然风景点缀乡村风光。
所以,在园林设计中,乡村风景的加入可以使园林建设的风格更加多样化,以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故以乡村景观为基点,以风景规划设计为切入点,围绕园林设计融入乡村风景进行深入探讨。
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价值研究;发展特性
绿化面积的扩大,能够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
改善,给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
随着当前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绿化工程涉及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大城市中,而居民对绿化工程的开发与拓展也越来越重视。
因为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平时生活节奏很快,所以在节假日多出去走走、亲近大自然也是他们最渴望的一件事情。
故此,在城市景观中融入乡村风景,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城市居民疲惫的身心,使他们的心情得到放松。
1
乡村景观概述
我国农业在整个行业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乡村景观是人们农务劳动中对自然景观合理开拓后形成的别样风貌。
如空气、阳光、植物等多个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在人们居住的环境中很好地展现自己的特性。
人们在劳务之余,同时将人类生活与自然很好
3.1.2要在行动上加大保护力度。
对于那些不可移动的古碑刻和古建筑,要安排专人管理,对古碑刻和古民居的维护和整治,要“修旧如旧”,最大程度上保持其原有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6]。
同时对与古建筑外观风格相差较大的新建建筑,参照古建筑风貌进行立面改造,消除新旧建筑的视觉冲突,增强新旧建筑的整体美。
3.2结合传统节庆文化,开展民俗旅游活动
扬美古镇每个月都有特色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应该结合这些民俗活动开发民俗旅游活动,通过节庆活动来宣传扬美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让游客通过参与节庆活动牢记扬美优秀民俗文化。
3.3以古景点为蓝本打造扬美八景,重塑扬美秀美风光
扬美古镇中有龙潭汐影、滩松相呼等8个著名古景点,可以以此作古八景为蓝本和目标,在扬美古镇景观范围内重新打造这8个景点,恢复昔日扬美秀美风光。
3.4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提升扬美植物景观品质
对扬美古镇的古树名木如池塘边的小叶榕、龙潭息影旁的黄葛树等进行特殊保护,如做支架支撑、补充植物营养素、防治植物病虫害等,让古树名木恢复往日
的活力与美丽。
此外,需要适当增加种植一些树形优美的本地树种,如凤凰木、大花紫薇、玉兰、木芙蓉、秋枫、鸡冠刺桐等,并适当加大原有植物的种植密度,切实提升扬美植物景观品质。
3.5加大乡村旅游配套建设,适当发展乡村旅游业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因此,应该合理处理好扬美古镇景观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公厕、餐馆和茶室、名人文化教育基地等旅游配套项目建设,向游客提供高品质的古村落乡村旅游,通过旅游活动让游客切身感受到传统村落景观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收稿:2019-10-28)
[1]陈丹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14(34):3-5.[2]党东雨,余广超.传统村落景观规划的研究———以临沂市竹泉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3):18-20.
[3]文敏.广西扬美古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4]颜姿.广西扬美古镇的旅游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11):21-23.
[5]吴娟,甘永萍.传统民居保护与乡村旅游开发———以扬美古镇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5,279(25):162-164.
[6]宇世明,宋书巧,屠爽爽.广西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的思考———以南宁市扬美古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46-18447.
2020年第7期现代园艺1
19〇
这个特性主要是因为每个地区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所处的文化不同。
居民就是依照所居地区的环境特性慢慢养成不同的生活态度,企业的园林规划设计工程也以此融入不同的乡村景观。
2.2生产性
乡村景观的打造与当地居民的生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地居民为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才会在绿化工程设计中融入新型的乡村景观。
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景观的改变,二是属性的变化。
这样就能使人们在生活需求得到保障的同时,营造建设景观独特之美的特性。
2.3生态性、审美性乡村景观的自然特性尤为突出,并且自身还具有丰富的生态特性。
在实际的打造过程中,乡村景观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这样就能在保护自然的情况下进一步美化乡村的环境,以此提升自身的生态特性。
而其审美性就是在实际的打造过程中景观的美观化逐渐得到重视,不管是自然的发展还是人工进行雕刻与修改都有一定的审美特性发展趋向。
2.4文化与历史的体现
乡村景观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情况下逐渐形成。
故此,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我们可以从乡村景观的独特性挖掘该区域的历史文化进程,由此也可以知晓乡村景观与地区的历史文化相连[1]。
3乡村景观融入的原则及意义3.1开放性原则
在融入的历程中能够在前期的设计中进行公开,以获得社会群众的反馈意见。
这样就能使绿化景观符合大众审美。
但是也不能全部公开,需要掌握一定的度,对设计内容可以进行部分保密。
3.2协调性原则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发挥其自身特性之外,还需要将其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协调,以保证风景规划设计的可行性。
设计者及设计部门需要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考虑与设计。
此外,还要重视地区文化。
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才能保证其合理性。
3.3规划与保护有效结合的原则
景观的融入就是为了使乡村风光能够很好地得到体现,这也是对其的一种保护措施。
所以,相关设计部门在丰富园林内容之余也要注重对文化的保护,只有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使规划的目的得以完美体现[2]。
4景观融入的意义4.1丰富园林的文化内涵
乡村景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乡村景观的保留所剩无几,致使越来越少
的人们难以观看到乡村景观。
故此,乡村景观融入就能增加园林文化内涵。
这样就能增加人文因素,进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体验不同景观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因素的机会。
4.2园林美观性的提升
乡村景观之所以具有独特性,是因为其建筑物自身的特性十分明显,但是城市化进展的今天,城市建筑物的外形大都不尽相同。
故此乡村景观的融入不仅能够使美观性得到进一步提高,也能使风景园林自身内涵得到增加[3]。
5乡村景观融入的方法
5.1延续乡村历史文脉
乡村景观中的自然文化占有较大比重,所以需要对其进行重点保护。
但是城市建设初期并未对此进行关注,致使许多乡村景观特色不复存在。
所以,对其关注及保护需要及早提上日程。
比如可以在乡村景观展开的同时开展农家乐,此外,还可以将一些旧村落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复,这样不仅能够使社会民众的欣赏范围得以扩大,还能使文化得以保存。
5.2体验乡村活动
如今,很多年轻一代是在城市中成长的,他们对乡村知之甚少。
故此,可以在风景园林规划的过程中增添一些极具乡村特色的区域,以更好地使他们体验乡村生活,让他们在此过程中收获农村人的辛劳与喜悦[4]。
5.3展示农耕场景
乡村景观是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
人文景观能够体现出农村人民辛勤劳作的一面。
所以,在新村景观融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精华部分进行重点彰显,以此实现乡村景观的特色完美展现的一幕。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风光面貌,还能让城市民众更好地了解农村、感受农村、融入农村。
6结语
风景园林景观的打造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风景的融入不仅使城市增强自身的美观特性,还能使居民在生活节奏快的城市中感受乡村的悠闲,以提高他们的生活多样性[5]。
所以,在规划设计的同时,相关设计部门要站在居民的角度规划景观。
通过对乡村景观融入园林规划设计进行分析与探讨可以发现,其加入对城市构建与空间的改善以及对居民生活质量
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
(收稿:2019-10-31
)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建材与装饰,2018,37.
[2]张政美,吴霞,胡青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的融入概述[J].农家参谋,2019,607(02):29.
[3]符媛媛.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意义分析[J].花卉,2019(2):
张纯(1978-),女,汉族,陕西大荔人,风景园林硕士,副教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现代园艺2020年第7期
1
20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