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综述
高血压脑出血综述在正文开始之前,请注意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动脉破裂出血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现在开始正文。
一、背景介绍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疾病,它通常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的小动脉破裂出血。
这种情况会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并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
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综述非常有必要。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长期的高血压,这会导致脑内动脉的损伤和血管壁的脆性增加。
血压的升高会使动脉壁的纤维素增多,并使血管壁的弹性减弱,从而增加了动脉破裂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程度。
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
严重的出血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四、诊断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这些检查可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和程度,并帮助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决策。
五、治疗方法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减少脑水肿等,而手术治疗则包括血凝塞栓、开颅术等。
六、并发症及预后高血压脑出血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脑水肿、脑梗死、再出血等。
并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较高。
七、预防方法由于高血压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主要病因,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非常重要。
这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锻炼、低盐低脂饮食等。
以上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综述,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的研究报告、临床指南和图片等。
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获取。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脑出血: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动脉破裂出血而引起的严重疾病。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治疗的基本方法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方法:对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
全面的分析与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意识状态上的点、出血位置、出血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具体情况。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正传以及发病原因极为复杂,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正确与全面的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临床特点,尽快的进行科学的治疗极为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99-0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1]。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等基本特点。
更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此病还具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多的特点,并且会导致严重的致残率与死亡率。
目前多主张尽早清除血肿,以减少血肿对邻近正常脑组织挤压,破坏作用,减轻对神经血管的牵拉移位作用[2]。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于临床,hich的治疗有了更好的选择[3]。
1 基本的资料与方法1.1 患者基本资料:所有的入选患者均来自本医院在20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一共有100例。
其中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其余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的是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方案。
所有的患者均经过ct检查证实,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基本标准。
观察组共有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为34随之72岁,平均年龄水平为59.2岁。
临床表现为深昏迷患者、浅昏迷患者、嗜睡患者等症状。
严重的患者已经开始出现轻度偏瘫和完全偏瘫。
经头颅ct检查发现,基底节区出血32例,丘脑出血9例,皮下层出血9例。
出血量;20~30ml 14例,31~60ml 26例,60ml 以上10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0~15分15例,16~30分28例,31~45分7例。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特征及护理策略
舒 张压 的增 高 幅 度 。 发 症 多 、 并 起病 隐 匿 , 末 期 进 展 快 , 效 及 终 疗
病死 率 居脑 出血性 疾 病 的首 位 , 活者 多有 严 重 病残 由此 可见 , 存 。 只有 将 脑 出 血病 人 的护 理工 作 摆 在首 要位 置 , 降低 其 病死 率 、 才能
减少致残率 , 同时降低其并发症 的发生 。
1 高 血压 脑 出血 的 主要 特征 11 概 况 . 高 血压 脑 出 血病 人 以中 老年 人居 多 , 在脑 血 管疾 病 中
容 易 出现 体 位 性 的低 血 压 。 老年 高 血 压病 人 的 动态 血压 昼 夜 节 律
系 由脑 内动 脉 、 脉或 毛 细血 管 破 裂 引起 脑 实质 内 的一 种 自发性 静
脑血管病 , 具有高血压特性 , 又称高血压性脑 出血 。 它是一种高发 病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 , 有研究表明脑出血病死率高达3%, 5
预后 差 , 死率 高 病 。 1 急 重症 病人 表 现 出剧 烈 头疼 , _ 3 头晕 , 即出 现恶 心 呕 吐 , 吸 随 呼 急 促 , 进 一 步 出现 意识 障 碍 、 体 无 力 、 小 便 失 禁 ,皿 明显 并 肢 大 【压 f
徐晓娟: , 女 大专 , 主管护师 , 科护士长
收 稿 日期 :0 2 0 — 5 2 1— 6 1
黄连 等 , 膏 为 油 性物 质 , 该药 可使 创 面 保 持 湿 润 , 免感 觉 神 经 暴 避 露 、 水 、 死及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 , 有清热解毒 、 脱 坏 具 消炎 止 痛 、 血 管 壁 等作 用 。 般 局 部涂 药 数 分钟 后 , 软化 一 患者 疼 痛 即 可 消
高血压脑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及病例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及病例分析一、高血压脑出血的定义及流行病学资料高血压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由于原发、继发或特殊性高血压患者发生了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性疾病。
高血压脑出血(HICH)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达40%~50%,病残率占生存者的大约50%~85%左右,其致残和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血肿的颅内占位及出血本身对脑及血管损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二、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表现高血压脑出血大多在白天活动的情况下发生,在发病前数天或数小时可有头痛、肢体麻木、精神改变、嗜睡等前驱症状。
发病前的诱因多有体力或脑力的紧张活动,或情绪激动等。
发病急骤,常以突然头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呕吐、瘫痪、意识丧失及血压升高。
三、高血压脑病的内科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的五大原则:1、有效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常明显升高,有部分患者血压可能会在数天后自动下降。
大部分患者血压会持续处于高血压状态,主要原因是在原有的高血压基础上,应激和颅内压升高是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特别要是高血压可引起血肿继续扩大、血肿周围水肿,增加再出血的风险;2、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高血压脑病的患者,由于应急状态可能出现血糖异常增高,有研究显示入院时血糖高的高血压脑病患者的预后较差,死亡风险增加。
但也有研究发现严格控制血糖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和减少脑供能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
相对来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要比高血糖还要大。
因此,临床治疗时切记过度降糖治疗;3、积极降温治疗:大部分脑出血的患者,尤其是基底节和脑叶出血患者发热的发生率高,特别是合并脑室出血的患者。
发热的脑出血患者预后差,积极采取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局部脑水肿并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预后;4、及时抗癫痫治疗:脑出血后继发癫痫常发生在急性期,发生率为5%~15%,应适当给予抗癫痫治疗,有的患者在脑出血后2~3个月再度发生癫痫样发作,应按癫痫常规药物治疗;5、脑水肿的处理:脑出血患者常有颅内高压,主要是脑血肿的占位效应和脑水肿。
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救治与效果分析
3 讨论
、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2 0 0 9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月 期 间 来我 院 7 8例 高血 压 性 脑 出血患 者 ,其中男性 5 2例 ,女 性 2 6例 ; 年龄 3 9~7 7岁 , 平均 6 5岁 。全 部患 者入 院 时均有 血压 升高 ,其 中有 明确高 血压 病史 5 9例 。
0
高 血 压 性 脑 出血 f h y p e r t e n s i v e c e r e b r a l h e mo r r h a g e , HC H ) 是 高血 压病 最严 重的并 发症 ,多见 于 中老年 人 ,但 在 年轻 的高 血压 患 者也 可 发病 。 高血 压性 脑 出血 临床特 点 是 起病 急 ,病 情重 ,病 死率 极 高 ,一 般在 4 0 %~7 0 % …,所 以及 时 明确诊 断 和 实施 积极 有 效 的治 疗对 于提 高疗 效 、降 低死 亡率 具有 重要 的意义 】 。现 将我 院 2 0 0 9 年 1 月至 2 0 的临床 资料进 行 回顾 性分 析 ,探讨 高血 压性脑 出血 患 者的 临床救 治与 效果 , 现报 告如 下。
1 . 4 治 疗 方 法 所 有患者 人 院后 首先 吸氧 、建 立静脉通 道 、行 心 电监 护 仪 ,观察 患 者 意识 ,瞳孔 及 生命 体 征 变化 ,给予 脱 水 、控 制血 压 、止 血 、保 持 呼 吸道通 畅等 基 础治 疗 。本 组病 例 根 据 出血 量及 部 位 、临床 表现 、年 龄 、发 病 时 间以 及患 者 家 庭 经济 情 况 等 采 取 个 体 化 治 疗方 案 ,分 别采 取 保 守 治 疗 、 小骨 窗开颅 血肿清除 术等治疗 。 1 . 4 . 1 保 守治疗 针对 患者不 同的症状 个体化 治疗 : ① 控制血 压 : 选 用美 托洛 尔 ,阿替 洛 尔 ,普 萘洛 尔等 B受 体 阻滞 剂 ; ② 控制 血 管源 性 脑水 肿 ; ③ 保 持 营养 和 维持 水 电解 质 平衡 ; ④ 防治 并发症 1 . 4 . 2 小 骨窗血肿清除术 根据 C T进 行 三 维 立 体 定 位 ,颅 骨 钻 孔 , 扩 大 成 3 c m×3 c m的骨 窗 ,“ 十 ”字形 硬脑 膜切 开 ,显微 镜直视 下 , 清除 血肿 ( 大于 2 / 3 ) 并充 分止血 。硬膜缝 合 ,根 据病情 注入 尿激 酶溶血治 疗 ,术 毕置管 引流 。 1 . 4 _ 3 康复 治疗 患者 病情 稳 定后 尽早 进行 康 复治疗 ,对 神经 功能恢 复 , 提高生 活质量 有益 。如患者 出现抑 郁情绪 , 及 时给予 药物( 如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
根据病情的急缓程度分类 病情将首次翻身时间延长到12小时后进行。
② 亚急性型 3天--3周
③ 慢性型 3周以后 ③预防便秘:脑出血急性期因其活动量少,肠蠕动减慢,极易出现便秘。 第四级 浅昏迷,偏瘫,初期去脑强直和植物神经障碍 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时翻身、拍背、吸痰,无意识障碍者应指导其有效咳嗽以排痰,伴有意识障碍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因此不能有效的排痰,甚
至可将呕吐物误吸,致使呼吸道阻塞,应尽快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咽部位分泌物,防止窒息。
多次发作,尤其在急性期内更应注意。
脑出血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 脑出血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性微动脉瘤或动脉粥样化,因此在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下,可导致血管破裂,造成脑实质内出血。
① 急性型 3天以内 头、颈、肩、臀的同步翻身的目的,确保翻身
外科治疗:可根据出血的量多少选择手术 2 :脑脊液检查 脑压增高,多呈均匀血性。 病情将首次翻身时间延长到12小时后进行。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一般头部留置引流管3~5天,应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折叠、扭曲、阻塞。
② 亚急性型 3天--3周 第二级 头痛较重,颈强直,颅神经瘫
(1) 壳核出血 表现为对侧偏瘫 同向性偏盲 偏身感 觉缺失 失语 (2)丘脑出血 表现突发对侧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 甚 至偏盲,双眼内凝 双侧瞳孔缩小或大小不等 。 (3)脑叶皮质下白质出血 表现为头痛 呕吐 脑神志混 乱 烦躁不安 全身抽搐 等症状。
(4)脑桥出血 病人可出现深昏迷 瞳孔呈针尖样大小 中枢性高热等症状。
昏迷病人应观察深浅程度。 ⑤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保持输液通路顺畅,观察用药后脑水肿症状有无改善及肾功能情况; 病情将首次翻身时间延长到12小时后进行。 保证良好的病室环境,采取预见性的护理程序,定时给予患者翻身拍背,必要时进行预防性的雾化吸入能有效地预防坠积性肺炎及肺
高血压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高血压丘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丘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丘脑实质内血管破裂所致出血,多见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患者,是常见的脑出血类型,占脑出血的10%~15%,在各型脑出血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基底节出血[1]。
由于丘脑的位置、结构、功能、比邻关系的特殊性,高血压丘脑出血产生的后果比较复杂,其救治效果较差,仅次于脑干出血。
2 流行病学单独丘脑出血的发病率在不同的医院为基础的卒中记录数据是很少的,有结果显示丘脑出血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亚型占所有脑卒中1.4%,占脑出血的13%。
在不同的早期脑出血系列中,丘脑出血的患病率是有很大差别的,从熊涛[2]报道的6%到后来的15.7%。
在一个的次级样本中,390名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有100人被诊断丘脑出血,占全部患者的25.6%。
丘脑因其解剖位置的特点,出血的死亡较高,在谢才兰[3]系列中,出院时死亡率是37%。
另一方面丘脑出血比脑干出血死亡率低,或者多部位脑出血死亡率往往大于40%,丘脑出血死亡率比内囊出血高。
意识改变,出血破入脑室,老年等是丘脑出血病人在院死亡率的增加因素。
3 病理生理丘脑出血后引起机体和脑组织局部一系列病理性反应, 其中最重要的是脑内血肿、血肿分解产物和脑组织直接损伤释放出的血管活性物质所致的脑水肿、局部脑血流量、凝血纤溶系统变化及颅内压增高等。
研究表明,早期脑水肿可能是由于凝血酶激活酶原或通过细胞毒性受体调节的直接细胞毒性作用,后期则是由于血脑屏障破坏形成的脑水肿。
4 分类分型由于出血部位、血肿量多少及继发损害程度的差异,临床表现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类型。
根据丘脑出血的部位可将其分为:①外侧核型出血②内侧核型出血③全丘脑出血。
5 临床表现丘脑是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丘脑的位置特殊,结构复杂,丘脑出血除具有一般脑出血基本特点外,还有一些特有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丘脑本身损害不会引起意识障碍,但血肿本身占位效应和累及丘脑板内核及中脑上部网状结构或血肿破入脑室,造成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继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引起颅内压增高,脑干移位,脑疝形成或大脑皮质的损害,导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甚至死亡[4]。
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策略疗效临床分析
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策略与疗效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浅议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采用内科保守方法治疗),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法治疗)及微创组(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方法)三组,每组各150例。
分析三组临床疗效。
结果比较三组患者治疗28 d后临床治疗效果,微创组治疗总良率为90.6%,开颅组为70.6%,保守治疗组为49.3%。
微创组明显优于后两组且差异性显著,为此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和保守治疗术,从一定程度上不但降低了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也使死亡率降低,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保守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清除术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率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其致死、致残率均非常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
截止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常见的有内科保守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颅内血肿清除术[1]。
三种术式各有优缺点。
本文回顾性分析河南驻马店中心医院收治的4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治疗资料,目的在于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
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资料中的450例患者,均为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
全部病例入选标准:经ct检查头部确诊为脑出血且出血量为30~60 ml;有高血压发病史。
排除标准:患动静脉畸形,回访无法联系上及脑干出血者。
按照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分成保守治疗组(采用内科保守方法治疗),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法治疗),微创组(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方法治疗)三组,每组各150例。
①微创组150例,男82例,女68例。
年龄在41~80岁,平均年龄(39±68)岁。
49例原发出血部位在基底节,39例在丘脑,62例在脑叶。
高血压致脑出血患者的98例临床治疗分析
0 引 言
高血 压致脑 出血 是高 血压伴 发脑小 动脉病 变 ,血压骤 升 使 动脉 破 裂 所 致 ; 是 高血 压 病 最严 重 的并 发症 ,多见 于 中 老 年人 ; 其 临床 特 点 为起 病 急 、病 情 重 、病 情 变 化 快 ,若 不及 时 诊 治 将导 致 较 高 的致 残 率 和死 亡 率 ;因此 ,临 床 及 时 明确 诊 断 ,根 据 患者 病 情迅 速 制 定 有效 方 案 ,并 采 取 积 极 的治 疗 ,对 降低 死 亡 率及 致 残 率 ,改 善 其 预后 具 有重 要 的临 床意 义 。本文 笔者 回顾 性 分析 9 8例高 血 压致 脑 出血 患 者 临 床 资料 ,以探 讨 高 血 压脑 出血 临 床治 疗 方 法 ,并 观察 其疗 效 ,现总结 如下 :
世界最 新 医学信息 文摘 2 0 1 3年第 1 3卷第 1 9期
・
1 O 7
临床研究 ・
高血压 致脑 出血患者 的 9 8例临床 治疗 分析
(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 民医院,江苏 泰兴 2 2 5 4 1 1 )
. 压导致脑 出血的治疗措施及疗效 。方法 回顾 性分析 2 0 1 2年 1月至 2 0 1 3年 1月我 院收 治的 9 8例 高血压致脑 出血 患者的临床 资料 。结果 本组 9 8例患者经综合 治疗后 ,治愈率 为 3 5 . 7 %;总有效 率为 8 4 . 7 %;死
亡率为 5 . 1 %。住 院时 间为 1 0— 3 1天;3 1 例 患者伴有 并发 症 ,并发症发 生率为 3 1 . 6 %。结论 高血压致脑 出血具有起 病 急、病情 重、病 情变化快 的特 点,早期诊断 并根 据患者病情制 定有 效治疗方案 ,可 降低 其死亡率及致残 率 ,对改善 患者预 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手术适应症
1、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增高伴脑干受压体征,如脉缓、血压升高、呼吸节 律变慢、意识水平下降等;
2 、 小脑半球血肿量≥10毫升或蚓部>6毫升,血肿破入第四脑室或脑池受 压消失,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急性阻塞性脑积水征象者;
术后护理措施
1.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1)全麻术后护理常规:了解麻醉及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及 引流情况,持续心电监护,低流量给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 瞳孔。
(2)伤口观察及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 医生并更换敷料。
(3)各管道观察及护理:妥善固定各管道,并保持各管道均在位通 畅,并注意观察各引流管的引流量及性质。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意识障碍有关 2、低效型呼吸形态 与出血压迫呼吸中枢有关 3、意识型态的改变 与脑组织损害有关 4、脑组织灌注不足 与出血致脑组织肿胀有关 5、潜在并发症 脑疝、颅内再出血、消化道出血、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护理目标
1、呼吸道通畅,患者不发生组织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 2、呼吸型态得到改善。 3、患者不发生外伤和误吸,患者显示稳定的生命体征,意识逐渐好转。 4、脑水肿减轻。 5、术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疗与处理。
临床表现
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 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 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 破入脑室的出血或侵入脑干的出血常在发病后立即昏迷,大脑半球内 的出血,可因颅内压升高而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随出 血部位而异。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区 骨伪 影 等 优 势 _ 2 ] , 不仅 具有较 高 的软组织分 辨率 , 而 且 可 进
行 多方 位 扫 描 , 比C T 能 更 好 地 显 示 颅 底 区 结 构 。硬 脊 膜 炎 的
发病机制 尚不明确 , 可 能 是 一 种 自身 免疫 性疾 病 。硬脊 膜 炎 好
发部位 为颈椎和胸椎 , 但 也可见 于脊 柱的其他 部位 , 多 见 于 成 年人 , 儿 童 较 少 见 。有 研 究 显 示 若 MRI 有 脊 神 经 根 或 多 个 水 平 的脊 髓 压 迫 , 仅 表 现 为 硬 脊 膜 增 厚 而 在 x 线 片 上 无 骨 质 的 改变 , 应 高 度 怀 疑 为 脊 膜 炎 。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 硬 脊 膜 炎
床表现和影像 特 征 [ J ] . 中华 神 经科 杂 志 , 2 0 0 5 , 3 8 ( 3 ) :
1 71 — 1 7 4.
E 6 3 杨任民 , 石元 洪 , 胡 纪源. 以癫 痫 发 作 为 首 发 症 状 的 肥 厚
MRI 的表 现 为 硬 脊 膜 增 厚 , 平扫可见 受累硬脊 膜不 均匀增 厚 , T1 w1 及 T2 W 1上 均 呈 低 信 号 。横 轴 上 呈 不 规 则 新 月 形 , 蛛网
3 讨 论
不 同, 各 自有 典 型 的 影 像 学 表 现 , 结 合 临床 资 料 可 以 做 出 较 明
确诊断 。 参 考 文 献
肥 厚 性 硬 膜 炎 是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一 种 少 见 的 硬 膜 弥 散 性 炎 性 反 应 致 其 组 织 肥 厚 的疾 病 , 主要 表 现 为 脊 髓 和 神 经 根 受 压 的 症状 , 该 病 病 因不 明 , 致瘫率高 , 病 程 缓慢 , 临床表现复 杂 , 临 床 特征 和实验室检 查无 特 异性 , 临 床 诊 断 较 困难 , 容易 误 诊[ 1 ] 。
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常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本文将分析一个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以期为医疗工作者和公众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病例概述:本例患者,女性,59岁。
曾患高血压病史7年,未经治疗。
近期出现头痛、头晕、呕吐以及瞬间眩晕的症状。
入院时,患者神志不清,意识模糊。
体格检查发现右侧瞳孔扩大,无双侧瞳孔不等大的异常表现。
病史回顾:在患者家属的诉述中,我们了解到患者平时没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饮食不健康,且常有情绪波动。
她忽视了自己的高血压病情,并没有及时地进行常规的测量和治疗。
检查结果:MRI扫描显示,患者头颅内出血并压迫了周围的脑组织。
血肿位于右侧脑半球。
血肿压迫引起了脑组织的损伤和血液循环的障碍。
脑血栓图示出右侧脑半球部分供血中断。
治疗过程:由于患者神志不清,我们首先给予了支持性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液中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平衡。
接着,我们安排了紧急手术,通过颅骨开窗术来减轻脑组织的压迫,同时进行了血肿的清除手术。
手术后,我们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脑功能,确保康复期间的安全。
康复与护理:患者术后留在重症监护室接受密切护理。
我们监测血压并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的评估,定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康复阶段,患者被转移到一般病房。
我们为患者安排了物理疗法和语言疗法,帮助其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预后和教育:患者在经过长期的康复治疗后,逐渐恢复了部分神经功能。
然而,鉴于她的高龄和康复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她的生活质量仍然受到一定的影响。
我们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了关于如何管理高血压和预防脑出血再次发生的教育,并强调了定期复诊的重要性。
结论:脑出血是一种严重且危险的疾病,但通过及时的诊断和紧急处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个体责任意识的提高,定期体检和药物治疗的坚持,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有效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医护人员的关怀和科学治疗在脑出血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此临床病例的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高血压病的危险性和不可忽视性。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与经验总结
【 关键词 】 脑 出血 ; 手术 ; 疗效
高血压 脑 出 血 ( I H)在 急性 脑血 管 病 中 占 2 % HC 0
~
好, 死亡率最高的出血 >10 l , 0 m 组 三者预后有显著性差 异
( p<00) . 。 5
3 %, 死率高达 5 %以上 , 残率高 , 害极大 , 0 病 0 致 危 位居 老
高血压脑 出血手术治疗 的临床 分析与经验总结
陈 林
内蒙古通辽市铁路 医院脑外科 内蒙 通辽 0 8 0 200
【 摘要 】 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效果 , 总结 『床经验。 临 方法 回 性分析 27 顾 0 例高血压脑出血手 术治疗患者的资料。
观察 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疗效并与入院时 G S评分 , C 出血量 , 手术时机 的关系 。结果 患者入院时 G S评分越 高预后越好 , C 血肿 量较 小者预后较好 , 患者在 6 h内及 6 2 h内手术较 2 h后手术预后好 。三组术式 患者近期疗效指标( N4 4 术后 2周 G S评 分 ) O 和 远期 疗效 ( 术后 3月 A L评分 ) D 无显著性差异 。 结论 G S评分可用于判断 H C C I H的严重程度和估计 预后 , 超早期或早期手术 能 降低 病死率 , 提高手术疗效 , 不同的血肿量决定 了患者 的不 同预后 , 不同的手术方 法对预后无显著性差异。
( 去骨瓣组 )5例 , 据血肿的大小 和部 位 , 3 根 采用骨瓣开颅 , 术后去骨瓣。直切 口小骨窗开颅术( 小骨 窗组 )6例 , 3 根据 血肿部 位行 6m直切 口, c 开小 骨窗 ( . 30m) 25 . , ~ c 应用显微 外科技术进行血肿清除。微创血肿清除引流术微 创组)3 16 例, 根据 C T最 大血肿层面 中心 中后 1 / 3为耙点 , 按立体定 向原理体表定位 ,应用 Y 1 L 型内颅 内血肿穿刺针锥颅血 肿碎 吸清 除加尿激酶引流术。对于血肿 同时破入脑室者三 组均 同时行经额脑室外 引流术 。 三组患者术后常规降颅压 、 控制血压及预防并发症等处理 , 早期行高压氧治疗。 三组患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11 临床 资料 . 111 一般 资料 8 高血压性 脑出血 患者 , 5 例 , .. 5例 男 1 女3 4例 , 年龄 3 岁 ~ 5岁 , 8 7 其中 4 以下 2 ,0岁 一 9岁 o岁 例 4 4
1 例 ,0岁 ~ 9 2 ,0岁 ~ 9岁 3 例 ,0岁 以上 4例 。 5 5 5 岁 8例 6 6 6 7
t e s t f in s ,lc t n o ie s n mo n le i g .Re u t S r ia r a me ta d p so e aie o t t e o l e s o a o d s a e a d a u to b e d n h a l i f f sl s u gc lte t n n o tp r t v
■ 噙 园
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 出血 的临床分析
刘 红卫
( 山县人 民医院, 稷 山西 稷 山 0 3 0 4 2 0)
【 摘要 】 目的
观察手 术治疗高血压性脑 出血 的临床效果 。方法
8 例 高血压性脑 出血 患者根据病 情分 5
级。 出血部位及 出血量采取不 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及 术后 处理 , 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明显 降
生存 的机会 。
本组患者术后 1 内多次复查头部 C 周 T可见 :6例患者脑 5 内血肿大部分吸 收 ,9例 患者部 分吸收 , 患者 无变化 , 2 8例 2例 患者血肿体积有所增加 。 术后 2周复查头部 C ,5例患者血肿 T7 大部分吸收 ,0 患者血肿部分 吸收 , 1例 2例因术后再 出血 , 再次 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6 4例得到随访, 3 例 , 5 %; 1 , 优 2 占 O 良 6例 占 2 %; 1 例 , 2 %, 1 5 差 6 占 5 无 例死亡 。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附50例报道)
1 . 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
7 9 . 7 ( 平均 6 4 . 6 ) 岁。 出血 部位 : 脑 叶 出血 1 5例 、 基底 节
用S P S S 1 8 . 0统计学软件进 行处理分析 , 计量资料采 用 t 检 验, 治疗前后采用 检 验 , P<0 . 0 5为 差异 有 明显性 , 有统
~
1 . 3 观察指标 1 . 4 疗 效判 断
对 比两组术后 1 d 、 2 2 d的血肿 情况 、 神经功 治愈: 病 残程 度 : 0级 , 神 经 功能 缺损 降低
能缺损 、 近期疗效对 比。 9 0 % 一1 0 0 %。 显 效: 病残程度 : 1— 3级 , 神 经功能缺损 降低 4 5 % ~8 9 %。有效 : 神经功 能缺损 降低 1 7 %~ 4 4 %。无效 : 神经功 能 缺损 降 低 1 6 % 。恶 化 : 神经 功能 缺 损 增 多 1 7 %
中图分类号 : R 7 2 2 . 1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8 1 7 4 ( 2 0 1 3 ) 0 7 . 1 4 8 9 - 0 1
脑出血是一种原发 性 、 非外伤 性 的实 质性 脑 出血 , 是 一
舒通治疗 , 卡维他络剂 量 : 1 3— 2 4 mg / d , 安 体舒通 寄来给 你 :
性 脑出血的病因 中, 高血压 占 6 0 %左 右 , 它 是高血 压病 中最
・
1 4 9 0・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代诊断与治疗
2 0 1 3 J u n 2 4 ( 7 )
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 , 突 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 动脉 的管 壁上 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 和局灶性 出血 、 缺 血和坏 死 , 削弱 了血管壁 的强度 , 出现局 限性 的扩张 , 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 。 高血压性脑 出血 即是在 这样 的病 理基 础上 , 因情 绪激动 、 过 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它因素引起血 压剧烈升高 , 导致 已病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现状及进展
通过高压氧舱进行治疗,改善脑部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
康复治疗
通过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等手段,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能力的恢复。
03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进展
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1 2
抗高血压药物
研究显示,抗高血压药物在脑出血急性期和恢复 期均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减轻脑 水肿,降低再出血风险。
血肿压迫脑组织可导致偏瘫、失语、 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
02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现状
药物治疗
降压药
主要用于降低血压,预防再次出血。常用的降压药包括利尿剂、β 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抗凝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用于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常用的抗凝药包括华 法林、肝素等。
溶栓药
05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与 护理
患者生活方式的调整
健康饮食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 原则,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类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 等,以增强体质。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减少脑出血 的风险。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饮酒量,以降低对 血管的损害。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将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重要方向。
新型药物治疗
研究开发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另一重要方向, 如靶向药物、细胞治疗等。
康复治疗技术的创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等,提高康复治疗的 效率和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和家庭负担。
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概述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 ye es e it crba h m r ae hp r ni nr eer e or g , t v a l h
发现 , 出血患者在 2 脑 4 h内有相 当 比例 的再 出血 , 这与 患者 服用阿司匹林 、 饮酒 以及血肿的部位和形态有关 J 。
11 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 内压 甘露醇是 降低颅 内压 的首 . 选药 物 , 常用量 为 15~ 5 l每 6~8小时 静点 1次 , 2 2 0m , 由于
甘露 醇对 肾功能影响严重 , 故在应用 时需严 密观察 患者 的肾
口服 , 日2次 ; 每 而有 频繁 癫痫发 作者 可 静脉注 射地 西泮
压监测者脑灌注压应维持在 7 mH 以上 。 0m g
13 止血药物 的应用 。 应 用止血 药物 预防血 肿扩 大。最新 用于临床的止血剂 是重组 活化 凝血 因子 V I rV I) I(F l 。一项 a 国际多 中心 、 随机 、 盲临 床试验 表明 ,F I 双 rV I a对脑 出血 早期 有止血作用 J 。对发病 4h内的 IH患者 给予 rV I C FI a治疗 ,
HIH) C 是一种常见而严重危 害人类 健康 的疾病 , 死率 和致 病
残率高 。近年来 高血压发病率 随着 年龄 的增 高不断 升高 , 高
血压脑 出血发病 率约 占脑出血总体发病率 的 7 %左 右 , 死 0 病
14 钙离子拮抗剂 治疗 .
研 究 发现 , 在 、 降低颅 内压 , 防止 和减少 出血 后 的
一
系列继发性病 理变化 , 护半 暗带 细胞 , 保 避免不 可逆 性损 早期 清除血肿 能降低 血液 和血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与微创治疗优势临床观察
7 . 1 。微创组治疗 的总有效率高 于对 照组 ( 0 06 。结论 1 1% P= .3 )
床 , I H 的治疗 有 了更 好 的选 择 , 是 微 创 技 术 尚 HC 但 无 统一 的 、 规范 化 的治疗 细则及 经 典手术 入路 , 临 需
术 , 者术前 按脑 出血 情况 常规 进行 内科 治疗 , 患 给 甘 露醇 、 速尿 剂脱 水 治 疗 及 镇 静 等 对症 处 理 。术 前
I1 临 床 资 料 .
1 2月收 治 的 HC IH患者 9 0例作 为研 究对 象 , 中男 其 5 0例 、 4 女 0例 , 年龄 3 7 (33± . ) , 2~ 9 5 . 66 岁 均符 合 全 国脑 血 管 病 会 议 通 过 的 《 类 脑 血 管 病 诊 断 要 各
穿 刺针 , 观察 血 肿 清 除情 况 ; 照 组 4 对 5例 行 传 统
高 血 压 脑 出血 临床 特 点 与微 创 治疗 优 势 临床 观 察
王 浩, 郑德 宇 , 秦书 俭 , 吕建华
( 北京 市通 州 区潞 河 医院 , 北京 1 14 ) 0 19
摘要 : 目的
掌 握 高 血 压 脑 出血 疾 病 的 临床 特 点 , 讨 微 创 治 疗 高 血 压 脑 出 血 的疗 效 及 优 势 。 方 法 f顾 分 探 J 『 】
山东医药 2 1 年第 5 卷第 3 期 01 1 2
[ ] acrPe e P i ) 2 0 , ( ):0 —0 . J .C ne rvR s( hl , 0 9 2 9 808 6 a [ ]刘滔 , 6 孙茂堂 , 成及 其 抗肿 瘤 活性 [ ] 物 理化 学 学 报 ,0 9 2 1 : J. 2 0 ,5( O)
高血压脑室出血临床特点及治疗
G ie f hn ud C iaMeiieM a 0 0V 1 , .3 o dc , y2 1 , o. No1 n 8
临床 研究 I 3 5
的判断。⑤椎 体高度恢复后 对上下半 椎体间空 隙内的植骨 方便有 效 ,
1 临床 资料 1 . 1一般资料
内压 增高 ,脑 室扩大 ,脑 深部结构受压 ,从 而使 患者迅速 昏迷 。本组 有 l例 在发病后0 - h 4 . 4 进入 昏迷状 态 ;②早期 出现中枢性高热 ,体温 5
本 组 患 者 2 例 ,男 1 例 ,女 1 例 ,男 女 比例 为 13: ,年 龄 6 5 1 . 1
8 7 8 0. 8。9
①前中柱分 离主要为张力性复位 ,钉棒撑开复位不完全可靠 ,过度 撑开可加重损伤。②伤椎相邻椎间盘损伤严重卡入前中柱间隙,如植骨 量不足 ,或植 骨位置误差对相邻节段椎间盘功能恢复可能存在影响。
3 . 3操作要 求
【] 郭 琰, 方 . 治 疗 胸 疆椎 骨 折 的 并 发症 [】 2 周 手术 J. 中国骨 与 关节 外
科, 0 , 2 : 11 4 2 9 () 6 -6 . 0 2 1
①有 丰富的椎 弓根置钉 经验 。② 经椎 弓根 植骨 尽量在c 臂引导 型 下 完成 较为可靠 。③植骨量 充分 ,以保 证前 中柱 的骨性桥 接。④椎体
[ 胡有 谷 , 町 , 天 驷, 3 】 党耕 唐 等主译 . 脊柱 外科 学 [ . 京 : 民卫 生 M】北 人
2 . 4预后
例 ; Ⅱ型 :部 分脑 室出血 ,其 中双侧侧脑 室积 血6 ,双 侧侧脑 室加 例
三脑室积血4 ,脑室 呈不同程度 扩张 ;Ⅲ型 :全部脑 室积血 ,本 组9 例 例 ,其 中脑室 系统扩 大者7 。 例 1 . 4治疗及预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言
为深入了解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临床主要外科治 疗手段,对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相关患者临床数据资料进行分 析后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本院神经外科 2018 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群体
为分析对象,在其中随机抽取 1000 例并对其临床数据以回 顾性方式进行分析。患者中男性 511 例,女性 489 例;年龄 在 31~78 岁,平均为(55.1±3.5)岁。患者临床症状与相关 体征均与《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 当中关于高血压脑出 血诊断内容相符合。
在 50~70 岁出现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比例显著高于其 他各个年龄阶段群体,提示了对于中老年群体应该保持高度 重视,但整体而言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也有年轻化的趋势且 和家族遗传性有一定联系。
患者治疗后 1 个月其 Barthel 指标平均分数为(64.1±4.7) 分,治疗后 3 个月其 Barthel 指标平均分数为(71.3±4.3)分, 提示随着时间延长其有明显改善(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血管疾病类型中所占 比例相对较高的一种,一般而言病情威胁程度高且在较短时 间内恶化,有偏高的致残致死率,如果没有妥善及时的治疗, 即使顺利抢救后依然会留下一定程度的后遗症。随着微创 理念的不断推广,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更趋向于成熟 完善 [6],但当前依然存在对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了解不够 详 细,处 理 方 案 不 及 时 的 情 况 ,导 致 患 者 错 过 了 救 治 的 最 佳 时期,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男女例数之间比例提示男性略高于女性, 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83 例 患 者 年 龄 在 30 岁 以 下,259 例 患 者 发 病 年 龄 在 30~50 岁,528 例患者发病年龄在 50~70 岁,130 例患者发病 年龄超过 70 岁。有 564 例患者出血病灶位置在基底核区, 有 183 例患者出血位置在丘脑,102 例患者出血位置在脑干, 77 例患者出血位置在小脑,74 例患者出血位置在脑叶。有 492 例患者出血量不超过 30 mL。
在冬季和春季是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峰时期,提示对 于存在高血压病史患者在这两个季节中应该强化预防保健
投稿邮箱:sjzxyx55@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72 期
纳入标准 [2]:①有高血压病史;②存在头痛、恶 心 呕 吐、 意 识 不 清 楚 以 及 肢 体 功 能 障 碍 等 临 床 症 状 ;③ 急 性 发 病 ;④ 接受头颅 CT 确认为脑实质内出血。
排 除 标 准 [3]:① 单纯性脑室出血;②动脉瘤或者动静脉 急性;③蛛网膜下腔出血;④颅内肿瘤;⑤原发性或者继发性 凝血功能障碍等导致的出血症状。 1.2 分析方法
将所有纳入研究的高血压脑出血相关临床数据通过面 对面或者电话问答的方式进行调查,如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的 则对其家属应用问卷方式调查,结合其相关病历资料。调查 的 数 据 项 目 包 括 性 别、年 龄、病 灶 位 置、出 血 量、入 院 后 接 受 GCS 评分、典型临床症状。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认病情后立即采取外科手术方案治疗,选 择全身麻醉方式。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方案治疗,术前应 用头颅 CT 扫描以确认血肿具体情况诸如体积大小、所在具 体位置,然后应用血肿清除钻孔器在血肿所在区域对应位置 进行钻孔操作,在清除血肿的过程中要确认其恢复通畅为标 准,完 成 手 术 后 和 引 流 袋 相 连 接,完 成 引 流。 完 成 手 术 后 密 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保障其呼吸的通畅以及机体电 解质平衡,使用常规的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术后 2 d 内每天 均需接受 1 次 CT 扫描 [4]。 1.4 评价标准
126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l.19 No.72
·临床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李春辉
(四平宏成脑病医院,吉林 四平)
摘要: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临床主要外科治疗手段。方法 取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群体为分析对 象,在其中随机抽取 1000 例并对其临床数据以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归纳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质量。结果 患者中男女例数比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常见年龄在 50~70 岁;出血病灶所在位置主要在基底核区域;患者一般出 血量不超过 30 mL;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恶心呕吐;对患者进行神经外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抢救有效率达到 87.6%;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 Barthel 指标有明显改善,且随着时间延长其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 临床表现特点需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能够及时有效地判断病情状况,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生命健康和术后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72.075 本文引用格式 :李春辉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72):126-127.
使用 Barthel 指标 1 个月和 3 个月后,其中评 价所得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到病情影 响的程度越轻微 [5]。 1.5 统计学方法
建立 Excel 数据库,将纳入研究患者基线资料及研究数 据进行分类、编号及统计,将得到临床数据纳入 SPSS 21.0 软 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两组独立、正态、方差等资料 采用 t 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