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线500KV线路施工特点简介(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线500KV线路施工特点简介
四川送变电工程公司总工:兰海在二自线500KV线路施工中,多种因素如重冰区、地质破碎、地形陡险等对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气象条件对线路设计及施工的影响。
一般500KV线路档距在500m左右,而重冰区段,档距的设置应尽量减小,在二自线中线路中仅200~300m。
在重冰区段中,有一位于半山的线档,覆冰后出现不均匀脱冰——半档脱冰,导致导线对地距离不够而闪络。
解决办法:在线档中开断,增设一基耐张塔。
地质问题对线路施工的影响。
地质破碎(大凉山——人称地址博物馆,美姑县),常会引起基础坑不可预知的垮塌,导致基坑不能顺利开挖完成。
曾经发生施工人员在基坑开挖后操平基坑时,被突然松出的石头砸伤的事故。
在线路基础施工中,在塔基附近出现地缝,最后改变线路设计——改变塔位位置以避让地缝。
多次出现基础坑位地耐力不够,据查属于古滑坡地带——早年滑坡淤积地质,导致基础下沉。
有的基础已浇制完成、甚至架线后仍需要重新对基础进行处理,多采用避让的方法。
目前,二自线中已有两基塔正在抢建(均是因为地地质问题),需要将线路输电停止下来。
而且不能采用张力放线,因牵张机具上不去,只能采用普通设备进行放线。
在输电线路基础中,在土质条件许可得情况下,多采用“以土带模”工艺——按基础底板部分尺寸开挖基坑,浇制基础时不再对底板部分支立模板。
底板大开挖的土石方量为其2~3倍,而且会更多地破坏自然植被,有可能会引起新的塌方,危急塔位安全。
但由于二自线中地质破碎的问题,以土带模工艺基本不能采用,增大了施工成本。
因地质破碎地原因,在二自线施工中,下雨后经常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山体滑坡,导致道路中断、掩埋工地材料站。
地形陡险对基础的影响。
地形陡险的代表:“瓦黑通道”——瓦黑口,线路从瓦黑山口的两边半坡上(50~60º)成“之”字形(塔位分设于山口的两边山坡上)经过,共6基,平均塔重90多吨。
采用高低塔腿,塔腿高差比根开大。
因地形陡险,边坡校核不够,基础采用锚桩基础,在基础底板下打入7~10米的锚桩,锚桩数量视底板宽度增减。
地形陡险对线路施工的影响大,尤其是对人力运输的部分。
在二自线施工中,甚至专门制定了人力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这是在普通线路施工中不会考虑到的。
在实际施工中就发生过因运输道路太过狭窄,导致运输人员滚落山坡伤亡的事故。
地形陡险对汽车大运的也有影响。
地形陡险对紧线的影响。
因弛度调整比较困难,要求逐档进行紧线,锚线后再紧下一档线,施工效率大大降低。
地形陡险对组塔有重大影响,在特殊地形下,控制大绳打不起,尤其在下坡侧,需要采用转向滑车来布置控制大绳。
有的在塔位上没有堆放塔材的位置,需要搭设材料平台。
另外施工过程中,需要适应地方特色的文化习惯,以便组织施工。
比如彝族的“酒文化”。
对地方病的预防,对地方性的毒虫——汗蚂蝗、毒蛇等的防治,预先购买药物。
基础施工
斜柱式基础,混凝土方量节约20%,耗钢量节约10%。
斜柱式基础又分为等截面、变截面基础,基础底板甚至设计为斜坡底板,施工难度极大,但可进一步节约砼方量。
二自线中较多的应用了等截面的斜柱式基础,只是基础的坡比随铁塔坡比变化而变化。
相应的基础模板也需要随之而变化。
模板设计。
目前,在一些线路招标时,为了减少漏浆、提高混凝土基础质量,业主要求在线路施工中采用大模板。
线路施工中多采用钢模板,完全更新模板施工成本太高。
为减少模板的投资,可在原使用的模板的直角模板的基础上增加异型模板(新),通过变化异型模板尺寸,来适应基础的不同需要,其宽度从600~1200mm。
四川送变电工程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新型模板——塑料大模板,采用日本进口的高强度塑料,质量轻、不腐蚀,成本是钢模板的2倍。
目前已用于“三~万线”线路施工,使用效果良好。
但是也应注意到,大模板的通用性较差,不能适应线路基础形式变化多的特点,导致基础施工成本较高。
为降低施工成本,仍应多加工一定尺寸的直角主模板(统计施工中的使用概率来决定,使用多的可多加工),再通过采用少量(绝对数量少但品种齐全)的不同高度的异型模板来与主模板组合,以适应线路基础形式变化的多样性。
斜柱式基础施工难度增加。
直角模板支撑时只需上悬挂即可,但斜柱式基础除了上部悬挂外,其下部还需再做较多的支撑,才能使模板的位置符合要求。
斜柱式基础的捣固也较为困难,在基础外角侧常会捣固不到位。
解决办法是对立柱部分可先不支底脚螺拴或插入式角钢,等立柱下面部分捣固好后再下地脚螺栓;也可将振捣器的软管部分加硬支架,以便于控制捣固。
另外,因基础顶面中心和底板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线上,基础顶面根开与基础底板根开不同,这些数据均需反映到施工手册上,以便于工人在施工时查阅。
对高低腿式基础,分坑与找正较平腿基础要麻烦。
插入式角钢基础,目前应用较多。
全方位斜柱式高低腿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复测线路、分坑、基础坑开挖、地质鉴定(针对二自线地质破碎特别提出,重点检查基础坑能否顺利开挖)、扎筋、支模、浇制、养护。
复测线路,档距、高差、危险断面点、边坡、塔基断面复测(各腿基础与塔位中心桩的距离、高差。
本应由设计提供,但实际地形若与设计地形不符合时,应及时要求设计修改设计——修改接腿高度,否则会造成多开挖土石方量、造成某一侧基础悬空、或基础顶面不能露出地面,施工成本会大大增加)、在山区应注意风偏复测(若风偏不够的,在基础施工时可采用爆破作业来开方,但如不仔细复测,到架线时才发现问题,开方方式就很受限制,比如不能爆破,也会导致施工成本增加)。
开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地质问题,尤其是对泥水流砂坑,档土板、排水措施等。
基础施工时应注意防止模板鼓肚、变形。
线路施工时应针对线路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斜柱式基础,采用自然浇水养护时,其外侧容易浇水,内侧部分不容易浇水,应加以注意。
在缺水地区,可采用养护剂,以减少用水量。
考虑到二自线气温寒冷的时间较长,四川送变电工程公司还专门制定了冬季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杆塔组立
在500KV杆塔组立施工中,四川送变电工程公司多采用内悬浮抱杆,高21米500截面。
在分解组立时荷载应尽量不超过1.5吨,安全系数>2.5。
500KV线路中较多地使用了拉门塔。
在平地地形,拉门塔多采用整体组立,因拉门塔立柱刚度不够,头重脚轻,可采用双人字抱杆,一立柱一付抱杆,以避免双柱内侧向分力较大使之向内侧弯曲。
在山地地形下拉门塔多采用木抱杆分解组立,施工中,曾经发生木抱杆断裂,造成(5人)人员伤亡。
后来采用了小钢管抱杆——抱杆根附着在主材上(吊塔身)、内悬浮承托(吊横担),抱杆中间用腰环稳定支持,上部打外拉线。
抱杆分段长
6.5m,一般就用一段抱杆进行拉门塔的分解组立。
二自线重冰区段采用酒杯型铁塔(一般酒杯塔塔重在30顿左右,转角塔在70顿左右,主材采用双靠背的角钢,其组成部分:接腿、接身、上下曲臂)。
仍采用内悬浮抱杆组立。
根开在15~17米,下曲臂以下的部分采用分解(分角)组立,上曲臂及下曲臂的组装(因采用内外包钢,主材需要插入其中,就位困难)比较困难,采用上下曲臂整体组装(总重2.8顿左右)的方案,控制大绳5根,整体重心在K节点以下;此时抱杆倾斜15度左右,上拉线采用落地拉线;曲臂安装完成后,吊装横担时,抱杆需要进一步提升,上下拉线均作在K节点上,此时的塔的截面为侧面尺寸很小的矩形,抱杆的稳定性较差,上拉线的受立较大,需要在抱杆顶补充落地拉线,上拉线与抱杆之间的夹角一般不小于10度,否则抱杆倾斜或者“蹬腿”时容易失效。
整个横担全重约3吨,因此吊装时两边线横担先不安装,最后利用地线支架来吊装。
在杆塔组立施工时,对铁塔及工器具的受力计算最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随时对工器具受力进行计算,校核其是否安全(需要事先编制软件)。
架线施工
放线方式:人力展放、先放牵引绳后牵放导线(导线磨损仍较厉害)、张力放线。
目前,220KV线路施工中也有业主要求采用张力架线。
液压连接比爆炸压接要可靠。
张牵场的选择。
张牵场之间,导线过滑车不超过18个,即约9公里左右;二自线中最长的施工段为13公里多,在悬垂角较大尤其是高悬点塔位,需要采取措施减小滑车包络角,以减小滑车对导线的磨损。
张力场应设置在线路正下方,否则导线大轮及放线滑车易磨损导线。
(四川送变电公司有5套张牵设备)。
张力场布置的设备包括:张力机(长约5米)、小牵引机、导线轴架车(4台,一个线盘约2000米左右,其距离张力机约10米左右,呈弧形布置,朝向张力机的大轮轮槽,张力机向线轴车提供液压动力,使其产生尾部张力)、吊车(1台,用于更换线盘,与线轴车一起约占10米)、另外还需留10米左右的空间来堆放线盘、在张力机前面还需留5米左右作为压接场,共计40×25米。
工具:双头蛇皮套(用于前后线盘的线条连接,中间是旋转连接器,两头为蛇皮套,使新线盘线头由已放出的线条牵引渡过张力机大轮)。
压接管不能过张力机大轮,放线时还应有保护钢甲,以免放线滑车对其造成损伤。
500KV张力放线时,每相子导线张力约1.5~2吨,四相约6~8吨。
张力机及小牵引机均用地锚来固定,地锚设置时应考虑其土质、气象条件等因素。
在软弱土质上设置张力场,需要在整个张力场铺钢板,来增加承载力。
在地形不好地情况下,对张力场可作适当开方,比如张力机处、液压场地、线轴车处等作局部开方,以减小开方量。
牵引场地选择:相对较为灵活。
牵引场地设备布置:牵引机(5米)、小张力机。
放线时,先人工展放小牵引绳;主牵引绳为方形防捻钢丝绳(φ22~24),用小牵张机展放,其一段约为长度2000~2500米,太长则太重,不利于运输;最后用主牵张机展放导线,一般四根子导线同时展放。
走板处的旋转连接器多采用进口,每只价格约1000多美元。
直流输电线路用720导线,一次只能展放两根子导线。
因为导线存在初伸长地问题,各相子导线受张力地时间不同(展放有先后),将来初伸长补偿应不同。
当交通条件较差、只有张力场通公路时,可采用“环形牵引”的办法,将张力场与牵引场合并,在应设置牵引场端设置转向场,在500KV天-广线中有应用。
转向场的设置,主要考虑导线的磨损问题,应采用多个转向滑车来减小滑车的包络角。
设置转向滑车时应使各转向滑车的受力均匀,滑车用链条葫芦固定,以方便调节其受力。
比如要转向180
度,可用三个滑车时每个滑车转60度。
另外,转向滑车转角不宜太大,在实际施工中就曾经发生因转向角度太大,使方形防捻钢丝绳在转向滑车处断掉。
如张牵场均不通公路时,在张力场端也可以采用转向的方法来处理。
张力放线的施工组织准备。
地线队(通道清理、跨越障碍物、放地线、撤除越线架)、放线队(放导线,是张力架线的核心工序,因为牵张机具一个施工区段只有一套机具,只需一个施工队)、紧线队(直线压接升空、平衡挂线、跳线安装)、附件队(翻附件,其他附件安装)。
整个施工顺序进行,流水作业,详见流程图。
在山区地形,地线队(1~2个)应领先放线队一个施工区段,放线队领先紧线队一个施工区段……,紧线队一般用3
个队,附件队一般2个。
在实际施工,可通过增减地线、紧线、附件施工队的数目来配合放线队的施工速度,以不贻误工期为准。
地线队的施工。
常用的跨越方案:普通跨越架,高速公路及电气化铁路采用双层双排(立体结构,铁轨下穿钢管将两边架体连接在一起,上面封顶用钢管连接,再用绝缘网封顶,钢管上侧应采取措施防止与导线间的磨损,比如绑楠竹)越线架、带电跨越架(四柱式、一边两柱,用组塔的抱杆——打拉线固定,上面加法兰、吊桥——可旋转、并加伸缩臂),跨距可达到25米左右,各相下铺设绝缘网)、吊车跨越(在被跨越物的两侧布置两台吊车45吨左右,其中一台吊车利用吊臂摆动将绳索摆过被跨越物)、汽艇跨越(氦气
球、遥控,用于跨越森林河流等)、电缆临时送电跨越等。
放线队的施工。
张牵设备进场、挂放线滑车等。
紧线队的施工。
平衡挂线,转角塔处(此处未悬挂绝缘子,用钢绳固定放线滑车,也是一种翻附件,用耐张绝缘子串来替换放线滑车)
张力放线图。
逐个施工区段,在断面图的基础上反映导线驰度、主牵绳驰度,以确定各档中的下压(高悬点处)及上扬(可达到数百kg,用单5轮压线滑车或构成眼镜滑车将其压住)荷载并采取适当措施,对上扬严重的耐张塔可在放线时从塔顶放过,放线结束后再收下来紧线;对下压荷载较大处常常会出现滑车的包络角较大、极易使导线断股,可采用双滑车、另外也可采取降低放线滑车位置来降低其下压荷载。
订货时应注意导线质量,否则易发生破股、断股等问题。
架线施工时,当导地线弧垂较低时(张力较小),最好不要走线出去,因线上坡度较大,出去容易回来难(体力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