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碳酸亚铁可用于制备补血剂。
某研究小组制备了 FeCO3,并对 FeCO3的性质和应用进行了探究。
已知:①FeCO3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②Fe2++6SCN-Fe(SCN)64-(无色)
Ⅰ. FeCO3的制取(夹持装置略)
实验i:
装置 C 中,向 Na2CO3溶液(pH=11.9)通入一段时间 CO2至其 pH 为 7,滴加一定量 Fe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FeCO3固体。
(1)试剂 a 是_____。
(2)向 Na2CO3溶液通入 CO2的目的是_____。
(3)C 装置中制取 FeC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有同学认为 C 中出现白色沉淀之后应继续通 CO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
Ⅱ.FeCO3的性质探究
实验ii
实验iii
(5)对比实验ⅱ和ⅲ,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
(6)依据实验ⅱ的现象,写出加入 10%H2O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Ⅲ.FeCO3的应用
(7)FeCO3溶于乳酸[CH3CH(OH)COOH]能制得可溶性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相对分子质量为 234)补血剂。
为测定补血剂中亚铁含量进而计算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树德中学化学实验小组准确称量 1.0g 补血剂,用酸性 KMnO4溶液滴定该补血剂,消耗
0.1000mol/L 的 KMnO4溶液 10.00mL,则乳酸亚铁在补血剂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该数值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不考虑操作不当以及试剂变质引起的误差)。
【答案】饱和NaHCO3溶液降低溶液中OH-浓度,防止生成Fe(OH)2 2HCO3- +
Fe2+=FeCO3↓+CO2↑+H2O 不合理,CO2会和FeCO3反应生成Fe(HCO3)2(或合理,排出氧气的影响) Fe2+与SCN-的络合(或结合)会促进FeCO3固体的溶解或FeCO3固体在KSCN溶液中的溶解性比KCl溶液中大 6Fe(SCN)64-+3H2O2=2Fe(OH)3↓+4Fe(SCN)3+24SCN-或
6Fe2++3H2O2+12SCN-=2Fe(OH)3↓+4Fe(SCN)3或6Fe2++3H2O2=2Fe(OH)3↓+4Fe3+ 117% 乳酸根中的羟基被KMnO4氧化,也消耗了KMnO4
【解析】
【分析】
I. 装置A中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挥发的氯化氢气体,需要利用装置B中盛装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装置C中,向碳酸钠溶液(pH=11.9)通入一段时间二氧化碳至其pH为7,滴加一定量硫酸亚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CO3;
II. (5)根据Fe2++6SCN-Fe(SCN)64-分析FeCO3在KCl和KSCN两种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判断;
(6)实验ii中溶液显红色且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加入10%过氧化氢溶液后有Fe(OH)3和Fe(SCN)3生成;
(7)FeCO3溶于乳酸[CH3CH(OH)COOH]能制得可溶性乳酸亚铁补血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建立关系式进行计算;乳酸根中有羟基,也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详解】
I. (1)装置A中制取的CO2中混有HCl,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B中盛装的试剂a应是饱和NaHCO3溶液,故答案为:饱和NaHCO3溶液;
(2)向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的目的是利用CO2和Na2CO3反应生成的NaHCO3,提高溶液中HCO3-的浓度,抑制CO32-的水解,降低溶液中OH-的浓度,防止生成Fe(OH)2,故答案为:降低溶液中OH-浓度,防止生成Fe(OH)2;
(3)装置C中,向Na2CO3溶液(pH=11.9)通入一段时间CO2至其pH为7,此时溶液中溶质主要为NaHCO3,再滴加FeSO4溶液,有FeCO3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 + Fe2+=FeCO3↓+CO2↑+H2O,故答案为:2HCO3- + Fe2+=FeCO3↓+CO2↑+H2O;
(4)FeCO3沉淀能溶解在CO2的水溶液中,生成可溶于水的Fe(HCO3)2,降低产物的量,则当出现白色沉淀之后不应继续通入CO2,或者:出现白色沉淀之后继续通CO2,可防止空气中氧气氧化FeCO3,提高产物的纯度,故答案为:不合理,CO2会和FeCO3反应生成
Fe(HCO3)2(或合理,排出氧气的影响);
Ⅱ. (5)通过对比实验ii和iii,可知Fe2+与SCN-的络合生成可溶于水的Fe(SCN)64-,会促进FeCO3固体的溶解,故答案为:Fe2+与SCN-的络合(或结合)会促进FeCO3固体的溶解或FeCO3固体在KSCN溶液中的溶解性比KCl溶液中大;
(6)依据实验ⅱ的现象,可知在含有Fe2+的溶液中滴加10%的过氧化氢溶液后,有Fe(OH)3和Fe(SCN)3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SCN)64-+3H2O2=2Fe(OH)3↓+4Fe(SCN)3+24SCN-或6Fe2++3H2O2+12SCN-=2Fe(OH)3↓+4Fe(SCN)3或6Fe2++3H2O2=2Fe(OH)3↓+4Fe3+;
故答案为:6Fe(SCN)64-+3H2O2=2Fe(OH)3↓+4Fe(SCN)3+24SCN-或6Fe2++3H2O2+12SCN-
=2Fe(OH)3↓+4Fe(SCN)3或6Fe2++3H2O2=2Fe(OH)3↓+4Fe3+;
Ⅲ. (7)FeCO3溶于乳酸[CH3CH(OH)COOH]能制得可溶性乳酸亚铁([CH3CH(OH)COO]2Fe补血剂,可得关系式MnO4~5Fe2+~5[CH3CH(OH)COO]2Fe,则乳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
0.1000mol/L×0.01L×5=0.005mol,则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
0.005mol 234g/mol 100%=117%1.0g
⨯⨯,由于乳酸根中含有羟基,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导致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量增多,而计算中只按Fe 2+被氧化,故计算所得乳酸亚铁的质量偏大,导致产品中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大于100%,故答案为:117%;乳酸根中的羟基被KMnO 4氧化,也消耗了KMnO 4。
2.废水中过量的氨氮(3NH 和4NH +
)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某科研小组用NaClO 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
已知:①HClO 的氧化性比NaClO 强;②3NH 比4NH +
更易被氧化;③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经处理过的氨氮废水pH 要控制在6~9 。
(1)pH 1.25=时,NaClO 可与4NH +
反应生成2N 等无污染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进水pH 对氨氮去除率和出水pH 的影响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①进水pH 在1.25~2.75范围内时,氨氮去除率随pH 的升高迅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进水pH 在2.75~6范围内时,氨氮去除率随pH 的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进水pH 应控制在____________左右为宜。
(3)为研究空气对NaClO 氢化氨氮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单位时间内通人空气的量,发现氨氮去除率几乎不变。
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2O 的氧化性比NaClO 弱
b.2O 氧化氨氮速率比NaClO 慢
c.2O 在废水中溶解度比较小
d.空气中的2N 进入废水中
【答案】4223ClO 2NH N 3Cl 3H O 2H -+-++=↑+++ 随着pH 的升高,NaClO 含量增
大,氧化性降低,导致氨氯去除率下降 随着pH 的升高,氨氮废水中3NH 含量增大,而
3NH 比4NH +更易被氧化 1.5 abc
【解析】
【分析】
(1)pH=1.25时,NaClO可与NH4+反应生成N2等无污染物质,次氯酸根离子被还原为氯离子和水,结合电荷守恒、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
(2)①进水pH为1.25~2.75范围内,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迅速下降是c(OH-)较大,抑制NaClO水解,c(HClO)较小致氧化能力弱;
②进水pH为2.75~6.00范围内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而上升,氨气含量增大氨氮易被氧化;
③结合图象变化可知进水pH应控制在1.0左右;
(3)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单位时间内通入空气的量,发现氨氮去除率几乎不变,说明O2氧化氨氮速率比NaClO慢,比次氯酸钠氧化性弱,溶液中溶解的氧气少等原因。
【详解】
(1)pH=1.25时,NaClO可与NH4+反应生成N2等无污染物质,次氯酸根离子被还原为氯离子,结合电荷守恒、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方程式:3ClO-+2NH4+=N2↑+3Cl-
+2H+;
(2)①进水pH为1.25~2.75范围内,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迅速下降的原因是:随着PH升高,NaClO含量增大,氧化性能降低,导致氨氮去除率下降;
②进水pH为2.75~6.00范围内,氨氮去除率随pH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随着PH升高氨氮废水中氨气含量增大,氨氮更易被氧化;
③进水pH应控制在1.50左右,氨氮去除率会较大;
(3)研究空气对NaClO氧化氨氮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单位时间内通入空气的量,发现氨氮去除率几乎不变。
其原因可能是:O2的氧化性比NaClO弱、O2氧化氨氮速率比NaClO慢、O2在溶液中溶解度比较小;故答案为:abc。
3.草酸(HOOC-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利用淀粉制备草酸的实验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水解”时,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用的试剂是____;“水解”及“氧化”步骤中适宜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2)“氧化”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
①仪器Q的名称是________.
②三口烧瓶中生成H2C2O4· 2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③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在20℃、70℃时,草酸的溶解度依次为为9. 5 g/(l00g水),84.5g/(l00g水),则粗草酸“精制”需采用的提纯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H2C2O4的性质:
①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草酸溶液,产生大量气体,可得出草酸的酸性比碳酸_____(填“强”或“弱”)。
②向草酸中加入足量C2H5OH和适量浓硫酸加热,产生有芳香气味的油状物。
该生成物为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③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H2C2 O4·2H2O析出K[Cr(C2O4)2(H2O)2]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碘水水浴加热球形冷凝管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做安全瓶,防止倒吸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防止污染空气重结晶强C2H5OOC-COOC2H5K2Cr2O7+7H2C2O4·2H2O=2 K[Cr(C2O4)2(H2O)2]+6CO2↑+17H2O
【解析】
【分析】
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控制温度在70℃到80℃发生水解,得到葡萄糖,加入60%硝酸,在60℃下发生氧化,得到草酸,硝酸的还原产物有NO和NO2,草酸经结晶得到粗草酸,再经精制得到H2C2O4·2H2O。
【详解】
(1)“水解”时,若淀粉水解完全,则不能使碘水变蓝;“水解”及“氧化”步骤中的温度都低于100℃,所以最适宜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2)①仪器Q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易挥发的硝酸以及导出生成的NO和NO2的作用;
②在三口烧瓶中发生氧化反应,葡萄糖被氧化为H2C2O4· 2H2O,硝酸被还原为NO和NO2(体积比为1:3),根据电子守恒可以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12HNO3=3H2C2O4+9NO2↑+3NO↑+9H2O;
③装置B是安全瓶,防止C中的NaOH溶液倒吸入三口烧瓶中,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尾
气,防止NO和NO2污染空气;
(3)草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所以可以采用重结晶的方法精制粗草酸;
(4)①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草酸溶液,产生大量气体,说明草酸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根据强酸制弱酸的规律,可得出草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②向草酸中加入足量C2H5OH和适量浓硫酸加热,发生了酯化反应,产生有芳香气味的油状物草酸二乙酯,其结构简式为C2H5OOC-COOC2H5。
③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H2C2O4·2H2O析出K[Cr(C2O4)2(H2O)2]晶体,反应中Cr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K[Cr(C2O4)2(H2O)2]中的+3价,所以H2C2 O4·2H2O中的碳的化合价就会升高,从+3价升高到+4价,在K[Cr(C2O4)2(H2O)2]中还有+3价的碳,即反应物H2C2 O4·2H2O中的碳的化合价部分升高,部分没有变化,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r2O7+7H2C2O4·2H2O=2 K[Cr(C2O4)2(H2O)2]+6CO2↑+17H2O。
4.据报道,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已应用于我国研制的巨型激光器“神光二号”中。
利用氟磷灰石(化学式为Ca5P3FO12)制备磷酸二氢钾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流程步骤已省略):
已知萃取的主要反应原理:KCl+H 3PO4KH2PO4+HCl;其中,反应产生的HCl易溶于有机萃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将氟磷灰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能使用二氧化硅陶瓷材质的沸腾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副产品N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在得到KH2PO4晶体的一系列操作Ⅲ,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4)若用1000kg质量分数为50.4%的氟磷灰石(化学式为Ca5P3FO12,摩尔质量为504g/mol)来制取磷酸二氢钾晶体,其产率为80%,则理论上可生产KH2PO4(摩尔质量为136g/mol)的质量为_______kg。
(5)电解法制备KH2PO4的装置如图所示.该电解装置中,a 区属于_______区(填“阳极”或“阴极”),阴极区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还可以用氟磷灰石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同时逸出SiF4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氟磷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4HF+SiO2═SiF4↑+2H2O NH4Cl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326.4kg 阴极 2H++2e-=H2↑
4Ca5P3FO12+21SiO2+30C20CaSiO3+3P4+SiF4↑+30CO↑
【解析】
【分析】
氟磷灰石(化学式为Ca5P3FO12)粉碎后加入浓硫酸,反应生成氢氟酸、硫酸钙、磷酸等,加入氯化钾后用有机萃取剂,KCl+H 3PO4KH2PO4+HCl,反应产生的HCl易溶于有机萃取剂,有机相中含有氯化氢,加入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因此副产品主要为氯化铵,水相中含有KH2PO4,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KH2PO4晶体。
【详解】
(1)流程中将氟磷灰石粉碎,可以增大氟磷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氟磷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根据流程图,反应中生成了氢氟酸,氢氟酸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因此不能使用二氧化硅陶瓷材质的沸腾槽,故答案为4HF+SiO2═SiF4↑+2H2O;
(3)根据上述分析,副产品N的化学式为NH4Cl;在得到KH2PO4晶体的一系列操作Ⅲ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故答案为NH4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1000kg质量分数为50.4%的氟磷灰石(化学式为Ca5P3FO12)中含有Ca5P3FO12的质量为504kg,根据P元素守恒,理论上可生产KH2PO4的质量为
504kg×80%×
313
405313191612
⨯
⨯+⨯++⨯
÷
39231164
31
+++⨯
=326.4 kg,故答案为326.4
kg;
(5)根据图示,应该在a区生成KH2PO4,则钾离子由b区移向a区,则a 区属于阴极区;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阴极;2H++2e-=H2↑;
(6)用氟磷灰石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同时逸出SiF4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a5P3FO12 +21SiO2+30C20CaSiO3+3P4+SiF4↑+30CO↑,故答案为4Ca5P3FO12 +21SiO2+30C20CaSiO3+3P4+SiF4↑+30CO↑。
5.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一般是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
但碘
添加量也不能过多,过多会导致甲亢等。
国家标准GB14880-1994中规定每千克食盐中碘的含量(以碘原子计)应为20-60mg/kg 。
实验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碘含量是否合格,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3242224KIO + KI + H SO I + H O + K SO →(方程式未配平)。
试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原理中,氧化剂为_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_。
请在下面配平该方程式,同时用单线桥...
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 ____3KIO +____ KI+____24H SO —____2I + ____ 2H O +____ 24K SO
(2)取10g 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 溶液(H 2SO 4和KI 都稍过量),充分反应后,将反应液转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一定量的CCl 4,振荡,静置,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分液,即得到I 2的CCl 4溶液。
(3)查阅资料,CCl 4的沸点为78℃,I 2的升华温度约为120~130℃。
实验小组拟采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将CCl 4和I 2的混合溶液分离。
该分离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冷凝管的进水口是_______(填“a ”或“b ”)。
(4)上述实验结束,用电子天平称量出圆底烧瓶中I 2的质量为1.5 mg ,由此计算出该加碘盐中碘的含量为__________mg/kg ,该加碘盐__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5)KIO 3虽稳定性较好,但在高温下也可分解为KI 等物质,所以在使用加碘盐时最佳的添加时间是菜肴快出锅时。
请书写出KIO 3在锅中长时间高温爆炒时可能发生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KIO 3 I 2
溶液分为两
层,下层呈紫红色 蒸馏 a 25 合格 322KIO 2KI+3O ↑高温
【解析】
【详解】
(1)、该反应中化合价的变化为:KIO 3-→I 2,I 元素由+5价→0价,一个KIO 3得5个电子;KI-→I 2,I 元素由-1价→0价,一个KI 失一个电子,所以得失电子的最小公倍数为5,KIO 3的计量数为1, KI 的计量数为5,其它元素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故答案为:KIO 3;I 2 ;
;
(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四氯化碳在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加入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碘,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溶液分成两层,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有机层在下层,碘溶于
四氯化碳呈紫红色,上层几乎无色,
故答案为:溶液分成两层,上层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3)、利用沸点分离的方式叫蒸馏,冷凝水的方向是下进上出,故答案为:蒸馏;a ;
(4)、由方程式可知:I 2的的来源属于KIO 3的占16,所以圆底烧瓶中I 2的质量为1.5 mg ,则食盐中的碘原子质量为0.25mg ,所以碘的含量为30.2525/1010mg mg kg g g -=⨯,在国家标准内,故答案为:25;合格;
(5)、由题意:碘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必有宁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故O 元素化合价升高。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碘酸钾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2KIO 3
Δ2KI+3O 2↑,故答案为2KIO 3Δ2KI+3O 2↑;
【点睛】
实验最终得到的I 2来自于KIO 3和KI 两部分,所以食盐中的碘含量时,应减去KI 中的含量。
6.(1)已知草酸(H 2C 2O 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 4
CO↑+ CO 2↑+ H 2O ,
下列装置中,可用作草酸分解制取气体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铁锈样品的组成(假定铁锈中只有Fe 2O 3·
nH 2O 和Fe 两种成份),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CO 和铁锈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O 气,洗气瓶A 、B 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②、在点燃C处酒精灯之前,应先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20.00g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6.64g,D中浓硫酸增重1.44g,则
n=______。
④、在本实验中,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n偏大的是____(填字母)
a.缺少装置A b.缺少装置B c.反应后固体是铁和少量Fe2O3·nH2O
【答案】④ NaOH溶液浓硫酸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CO中混有空气而在加热时发生爆炸 2 b
【解析】
【详解】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择固液反应且需要加热的装置,所以选④.
(2)①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应先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用氢氧化钠吸收即可;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会带走水蒸气,为除去水蒸气,选用浓硫酸洗气。
②装置中含有空气,CO中混有空气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要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③由题意知,固体质量减少的量为水和氧的量,浓硫酸吸收的量为水,反应方程式为:Fe2O3.nH2O+3CO=Fe+3CO2+nH2O 固体质量减少量
18ng (18n+48)g
1.44g 20.00g-16.64g
所以 18ng:1.44g =(18n+48)g:(20.00g-16.64g)
解得n=2。
④a、缺少装置A,未除去CO2,可能影响CO还原氧化物,固体质量差变小,导致所测n 值偏小,错误;b、缺少洗气瓶B会导致装置E增重的质量偏大,所以测定结果n偏大,正确;c、反应后固体是铁和少量Fe2O3•nH2O,固体减少的质量偏小,导致所测n值偏小,错误。
7.在古代,橘红色的铅丹(Pb3O4)用于入药和炼丹,人们对其中重金属铅的毒性认识不足。
已知:PbO2为棕黑色粉末。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铅丹的一些性质进行实验探究并测定其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1)性质实验
(2)组成测定
①准确称取0.530 g 干燥的铅丹样品,置于洁净的小烧杯中,加入2 mL 6 mol/L的HNO3溶液,搅拌使之充分反应,分离出固体和溶液。
该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
②将①中所得溶液全部转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和缓冲溶液,用0.04000 mol/L的EDTA 溶液(显酸性)滴定至终点,消耗EDTA溶液36.50 mL。
EDTA与Pb2+的反应可表示为Pb2++H2Y2- =PbY2-+2H+,滴定时EDTA溶液应盛装在_______________中。
滤液中含
Pb2+__________mol。
③将①中所得固体PbO2全部转入另一锥形瓶中,往其中加入适量HAc与NaAc的混合液和
8 g固体 KI,摇动锥形瓶,使PbO2全部反应而溶解,发生反应PbO2+4I-+4HAc =PbI2+I2+4Ac-+2H2O,此时溶液呈透明棕色。
以0.05000 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S4O62-+2I-,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2%淀粉溶液1 mL,继续滴定至溶液
_______,即为终点,用去Na2S2O3溶液30.80 mL。
根据②、③实验数据计算,铅丹中Pb(Ⅱ)与Pb(Ⅳ)的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答案】固体由橘红色变为棕黑色 PbO2+4HCl(浓)加热
PbCl2+Cl2↑+2H2O 在酸性
溶液中,PbO2能够将Mn2+氧化为MnO4-过滤、洗涤、干燥酸式滴定管 1.460×10-3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1.90
【解析】
【分析】
(1)①由化学方程式及物质的物理性质总结反应现象,②黄绿色气体为氯气,HCl氧化为氯气,则PbO2发生还原,③紫色是MnO4-离子的颜色,在酸性条件下PbO2能够将Mn2+氧化为MnO4-,PbO2发生还原反应变为+2价离子;
(2)①溶液中有固体沉淀的分离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②碱性溶液用碱式滴定管盛装,酸性和氧化性溶液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找出关系式进行计算滤液中含Pb2+的物质的量;
(3)碘遇淀粉变蓝色,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找出关系式进行相关计算。
根据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详解】
(1)①铅丹样品与HNO3溶液发生反应:Pb3O4+4HNO3=PbO2+2Pb(NO3)2+2H2O,由题中所给Pb3O4、PbO2物理性质可知反应现象为:固体由橘红色变为棕黑色。
答案为:固体由橘红色变为棕黑色。
② PbO2与浓盐酸加热生成的黄绿色气体为氯气,HCl氧化为氯气,PbO2发生还原变成
Pb2+,根据原子守恒写出反应方程式为:PbO2+4HCl(浓)加热
PbCl2+Cl2↑+2H2O。
答案为:PbO2+4HCl(浓)加热
PbCl2+Cl2↑+2H2O。
③ PbO2与硝酸酸化的Mn(NO3)2溶液反应得到的是MnO4-紫色溶液,说明在酸性条件下PbO2能够将Mn2+氧化为MnO4-,PbO2发生还原反应变为Pb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5PbO2+ 2Mn2++4H+= 2MnO4-+ 5Pb2++2 H2O。
答案为:在酸性溶液中,PbO2能够将Mn2+氧化为MnO4-。
(2)①溶液中有不溶物分离的操作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是:过滤、洗涤、干燥。
②滴定实验中酸性和氧化性溶液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所以显酸性的EDTA溶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里,根据反应Pb2++H2Y2- =PbY2-+2H+可得:n(Pb2+)=n(H2Y2- )=36.50⨯10-
3L⨯0.0400mol/L=1.460⨯10-3mol。
答案为:酸式滴定管;1.460×10-3。
(3)该滴定实验使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而碘遇淀粉变蓝色,当反应I2+2S2O32-=S4O62-+2I-结束时,碘恰好反应完蓝色褪去,所以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根据反应:PbO2+4I-+4HAc =PbI2+I2+4Ac-+2H2O,I2+2S2O32-=S4O62-+2I-可得:
n(PbO2)=n(I2)=1
2
n(S2O32-)=
1
2
⨯0.05000mol/L⨯30.80⨯10-3L=7.7⨯10-4mol,所以铅丹中Pb(Ⅱ)
与Pb(Ⅳ)的原子数之比为:1.460×10-3:7.7⨯10-4=1.90。
答案为: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1.90。
【点睛】
有关滴定实验的计算中要根据反应方程式找准关系式,计算时注意单位的换算。
8.含铬(+6价)废水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工业上常用还原法进行处理。
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废水中,六价铬以CrO42-;或者Cr2O72-的形式存在,写出其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我国常用NaHSO3做还原剂,写出还原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废水中残留六价铬的浓度随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实际生产中需控制pH=2.5~3.0,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沉淀池中生成Cr(OH)3的颗粒太细,为促使其更好地沉淀,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我国规定,工业废水中含Cr(VI)量的排放标准为0.1 mg/L 。
已知:C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K ap (BaCrO 4)=1.2×10-10。
若用Ba 2+除去废水中的CrO 42-,达到废水排放标准时,废水
中Ba 2+浓度最低为___________mol/L(保留小数点后2位)。
用Ba 2+除去废水中的CrO 42-是否可行,为什么?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CrO 42-+2H +Cr 2O 72-+H 2O 3HSO 3—+Cr 2O 72-+5H +=2Cr 3++3SO 42-+4H 2O 溶液中pH 越高,
废水中六价铬残留越多;溶液中pH 越低,会腐蚀设备管道 加入絮凝剂 6.24×10-5
mol/L 不可行,因为废水中含有Ba 2+,同样有毒
【解析】
【分析】
(1)由工艺流程可知,加酸可以使CrO 42-转化为Cr 2O 72-,还原池中,Cr 2O 72-在酸性条件下将HSO 3—氧化生成SO 42-,本身被还原为Cr 3+;
(2)由图可知,溶液中pH 越大废水中残留六价铬的浓度越大,而溶液中pH 越小,酸性越强,可能会腐蚀设备管道;
(3)沉淀池中生成Cr(OH)3的颗粒太细,可向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
(4)由溶度积计算可得;Ba 2+在溶液中有毒。
【详解】
(1)由工艺流程可知,加酸可以使CrO 42-转化为Cr 2O 72-,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 42-+2H +
Cr 2O 72-+H 2O ;还原池中,Cr 2O 72-在酸性条件下将HSO 3—氧化生成SO 42-,本身被还原为Cr 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SO 3—+Cr 2O 72-+5H +=2Cr 3++3SO 42-+4H 2O ,故答案为:2CrO 42-+2H +Cr 2O 72-+H 2O ;3HSO 3—+Cr 2O 72-+5H +=2Cr 3++3SO 42-+4H 2O ; (2)由图可知,溶液中pH 越大废水中残留六价铬的浓度越大,而溶液中pH 越小,酸性越强,可能会腐蚀设备管道,所以实际生产中需控制pH =2.5~3.0,故答案为:溶液中pH 越高,废水中六价铬残留越多;溶液中pH 越低,会腐蚀设备管道;
(3)沉淀池中生成Cr(OH)3的颗粒太细,可向沉淀池中加入絮凝剂,使Cr(OH)3更好地沉淀,故答案为:加入絮凝剂;
(4)达到废水排放标准时,CrO 42-的浓度为0.000152
1g
L =0.000152
mol/L ,则溶液中Ba 2+浓度为()
424()sp -c K BaCrO CrO =100.0001521.210/mol L -⨯=6.24×10-5 mol/L ;Ba 2+在溶液中有毒,则用Ba 2+除去废水中的CrO 42-
是不可行的,故答案为:6.24×10-5 mol/L ;不可行,因为废水中含有Ba 2+,同样有毒。
9.元素锰(Mn)在溶液中主要以Mn2+(近无色)、MnO4-(紫红色)、MnO42-(绿色)等形式存在,MnO2(棕黑色)、MnCO3(白色)为难溶于水的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1)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推算。
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MnO2(s)+CO(g)=MnO(s)+CO2(g) ∆H=﹣150.6kJ/mol
②Mn3O4(s)+CO(g)=3MnO(s)+CO2(g) ∆H=﹣54.4kJ/mol
③3Mn2O3v+CO(g)=2Mn3O4(s)+CO2(g) ∆H=﹣142.3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MnO2固体得到Mn2O3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2)①一定温度下,在5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足量碳酸锰(固体所占体积忽略不计)发生反应:MnCO 3(s)MnO(s)+CO2(g),若前2min 内生成MnO的质量为7.1 g,则该段时间内v(CO2)=____________mol·L-1·min-1。
②保持温度不变,若t0时刻达到平衡时,CO2浓度为cmol/L;t1时刻,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并固定不变,在t2时刻再次达到平衡,则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3)已知Fe3+、Al3+、Mn2+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及沉淀完全时的pH如下表所示,当Al3+完全沉淀时,若要使Mn2+不沉淀,则Mn2+的最大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已知:
K sp[Mn(OH)2] = 1.9×10−13)
氢氧化物Fe(OH)3Al(OH)3Mn(OH)2
开始沉淀pH 1.8 4.18.3
完全沉淀pH 3.2 5.09.8
(4)高锰酸钾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如下:
MnO4-+5e-+8H+==Mn2++4H2O
MnO4-+3e-+2H2O==MnO2↓+4OH-;
MnO4-+e-==MnO42-
①从上述三个半反应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②将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5)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草酸溶液,开始时反应缓慢,稍后一段时间产生气体速率迅速加快。
产生气体速率迅速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MnO2(s)+CO(g)=Mn2O3(s)+CO2(g) ∆H=-217.5kJ/mol 0.01 B 1.9×105mol/L 溶液的酸性越强,高锰酸钾被还原的价态越低(或溶液的酸性越强,高锰酸钾的氧化性越强。
)高锰酸钾紫红色褪去反应产生的Mn2+起到催化作用 2MnO4-
+6H++5H2C2O4=2Mn2++10CO2↑+8H2O
【解析】【分析】
(1)依据盖斯定律,①×2-②×2
3
-③×
1
3
,可推出CO气体还原MnO2固体得到Mn2O3固体
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2)①根据前2min 内生成MnO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前2min内生成CO2的物质的量,故可以计算出前2min内CO2的反应速率;
②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的瞬间,二氧化碳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之后平衡向左移动,二氧化碳浓度减小,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再次平衡时,二氧化碳浓度与第1次平衡时相等。
(3)当Al3+完全沉淀时,此时溶液中的pH=5,即c(OH-)=1×10-9 mol/L,若要使Mn2+不沉淀,根据Q c<K sp,即:c(Mn2+)×c2(OH-)<1.9×10-13;
(4)①根据三个半反应可以看出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②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溶液的紫色褪去;
(5)开始反应缓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迅速加快,这是由于反应生成的Mn2+的浓度增大了,Mn2+对反应起到催化作用,才使反应速率迅速加快。
【详解】
(1)∆H = ①×2-②×2/3-③×1/3=(-150.6×2)-(-54.4×2
3
)-(-142.3×
1
3
)=-217.5(kJ/mol),所以热化
学方程式为:2MnO2(s)+CO(g)=Mn2O3(s)+CO2(g) ∆H=-217.5kJ/mol;
(2)①n(MnO)=
7.1g
71g/mol
=0.1mol,则n(CO2)=0.1mol,c(CO2)=
0.1mol
5L
=
0.02mol/L, v(CO2)=0.02mol/L
2min
=0.01mol·L-1·min-1。
②将容器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的瞬间,二氧化碳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之后平衡向左移动,二氧化碳浓度减小,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所以再次平衡时,二氧化碳浓度与第1次平衡时相等。
故答案选B;
(3)当Al3+完全沉淀时,此时溶液中的pH=5,即c(OH-)=1×10-9 mol/L,若要使Mn2+不沉淀,根据Q c<K sp,即:c(Mn2+)×c2(OH-)<1.9×10-13,可得:c(Mn2+)<1.9×105mol/L;
(4)①根据三个半反应可以看出高锰酸根离子被还原的产物受溶液酸碱性的影响,且酸性越强,被还原产物中锰元素的价态越低;
②SO2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显酸性,SO2作还原剂,KMnO4作氧化剂,被还原为
Mn2+,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接近无色;
(5)开始反应缓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迅速加快,这是由于发生反应2MnO4-
+6H++5H2C2O4=2Mn2++10CO2↑+8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Mn2+的浓度增大了,Mn2+对反应起到催化作用,才使反应速率迅速加快。
【点睛】
认真读懂题中所给的信息、认真分析图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然后进行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