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广东卷高考语文成语加作文

合集下载

2011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最新版本图文

2011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最新版本图文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 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4、默写。

(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去也。

(《〈论语〉七则》)(2),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4)叹年来踪迹,?(柳永《八声甘州》)(5),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6)书不尽言,。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

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差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

漏涂、错图、多涂的,答题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协.作/提携. 歼.灭/忏.悔 畜.牧/牲畜.B.豁.免/庆贺. 膝.盖/油漆. 载.重/载.体C.胆怯./商榷. 扮.演/搅拌. 反省./节省.D.储.存/贮.藏 阻挠./妖娆. 传.记/传奇.2.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繁蔚为大观。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应接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 作地争奇斗艳,有 不严的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 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 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B.自顾不暇C.鱼目混珠D.诟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上海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可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 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

2011高考语文试卷成语题汇总及

2011高考语文试卷成语题汇总及

• 答案:C. 答案: . • 解析:坚信是坚决相信,毫无疑问的意思,是指 是坚决相信, 解析:坚信是坚决相信 毫无疑问的意思, 对一种理论、事情的状态等的相信,不怀疑。 对一种理论、事情的状态等的相信,不怀疑。 确信是确实地相信 是确实地相信。 顶礼: 确信是确实地相信。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 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 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 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 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 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多为贬义。三步一叩是一种礼节 是一种礼节, 多为贬义。三步一叩是一种礼节,意为走三步就 要叩一次头。 表示晚辈对祖先的祭奠方法, 要叩一次头。①表示晚辈对祖先的祭奠方法,以 示尊重; 表示对某种信仰的敬畏。 示尊重;②表示对某种信仰的敬畏。此处宜用 三步一叩” “三步一叩”。
• 答案:A 答案: • 解析: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解析: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 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 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也比喻其 他繁琐多余的事项。这里对象使用错误。 他繁琐多余的事项。这里对象使用错误。趋之 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 着敢去。这是贬义词,这里情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彩不对。 着敢去。这是贬义词,这里情感色彩不对。不 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 绝如缕:声音或气息微弱,时断时续;也形容 局面危急。这里与上文“热闹非凡” 局面危急。这里与上文“热闹非凡”的情境不 协调。 协调。 •
• 答案:A 答案: • 解析: B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 解析: 不期而遇: 不期而遇 约定时间。 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不合语境。 江 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不合语境。C江 河日下: 一天天; 低处。 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的 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 下去。望文生义。 兵不血刃 兵不血刃: 武器; 下去。望文生义。D兵不血刃:兵:武器; 刀剑等的锋利部分。 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 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不 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合语境。 合语境。

2011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C.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ē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3、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4、下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2011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

2011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

2011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满分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作文解析】提示语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大千世界”告诉考生思维要放得开,写作范围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指考生要选准一个切入点;“道路的起点”“长河的源头”“坐标的中心”“事物的根本”提示考生什么叫“原点”,弱化了考生审题的难度;“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指明了考生可以选择的文体,或是记叙文,或是议论文。

“原点”究竟是什么?它的的本意是指出发的地方,提示语里的“原点”,都是其比喻义。

那么,文题“回到原点”这个动宾结构的词组,亦即回到初始的状态。

也就是说,这个“原点”代表或者象征着一种美好的东西,例如“人之初,性本善”即是典型一例,这也回答了为什么要“回到原点”的原因。

当然,“原点”也代表了一种蒙昧、启蒙和混沌。

禅界有言: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最高的境界就是回到原点,经历沧桑岁月,历览世事变幻,回归本真,再次回到原点。

新加坡有部电视剧就叫《原点》,故事叙述3名好友自小就许下同一个愿望,但因长大后的3人有了不同的际遇,从此分道扬镳,好友变成了仇敌、情侣也两地分离。

这是不能回到原点的悲剧。

因此,这个原点考生很容易联想到一切的真善美、纯自然的环境、淳朴的民风等等,那么,与此相关的主题就范围更广了。

【满分作文】回到原点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

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

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

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

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正文)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由多道选择题和一篇作文组成。

下面将为您提供试题及答案的具体内容。

一、选择题部分1.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句子空白处:他大概是从小养成的 ______ 爱做作业。

A. 刻苦B. 拘束C. 惯于D. 深深答案:C. 惯于2. 阅读下面的短文,选择最佳答案:小李今年17岁,他是一名优秀的学霸。

他每天都会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任务。

这让他在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小李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什么?A. 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学习。

B. 学霸们都是优秀的。

C. 学习任务并不需要认真对待。

D. 学习仅仅靠努力是无法取得好成绩的。

答案:A. 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学习。

(以下省略选择题内容)二、作文题部分请根据以下提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假设你是某中学的学生,最近你们班展开了一场“我最喜爱的书籍”主题活动。

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本你最喜爱的书籍,并以《我最喜爱的书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内容包括:书籍的名字、作者、出版时间,你为何喜爱这本书,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发与感悟,你会向他人推荐这本书吗?(以下为作文内容)我最喜爱的书籍《追风筝的人》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由哈迪·纳吉布于2003年出版的,它以其深刻的情感和震撼人心的故事,深受读者喜爱。

我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不仅带给我很多欢乐,还让我思考了许多人生的问题。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富有感情的父子关系,并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许多阴暗面。

通过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力量,也深刻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

从《追风筝的人》中,我学到了勇气和坚持的重要性。

书中的主人公阿米尔为了救赎自己的内疚和深深埋藏在心底的秘密,不断努力,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赢得了尊重和自我救赎。

这让我明白了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保持勇气和坚持,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011年高考词语题例析及启示

2011年高考词语题例析及启示

逻辑思维能力 的高低 。站在学生终 身发展和思维 的高 度 去思考词语教学 ,这是有必要的。 3 引导 学生有意识地掌握词 语 ( . 成语 )的特点 , 学会从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 、使用 范围、适用对象等 方 面去辨析词语 。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揣摩 成语 ,
化服 务也有不 小差异。 因此 , ③ 如何 坚持 文化的 惠 普性 ? ④ 是 我们在 欢呼成绩 的同时 , ⑤ 还 需冷静
考 。成语结构稳定 ,音 、形 、义也是 固定的 ;大多有
福建卷没 有专 门的词语题 ,第 1 题 是唯一一 道 6 涉及词语考查 的题 目,综合性 很强 。其实是一道语用 题 ,考查 了字音 、词语 ( 虚词 )和标点符 号等知识 。 看拼音写汉字 ,不知有多少年没这样考 了。填写关联 词 ,涉及到了语言运用中思辨能力 的考查 。这种题型 以前也出现过 ,但近些年很少见 。结合其他知识 点和 考点来设置题 目,在词语题 中渗透思辨能力考查的命

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有 “ 应
语 ,侧 重于考 查学 生根据 语境判 断成 语使 用是 否恰
要求 。在我省 ,这种命题模式估计还会延续下去。
[ 应试策略】
今年的广东卷 和湖北卷词语题考法类似 ,均采用
情境式选择题模 式 ,以文段形式呈现 ,给 出情境 的选 择题 ,有较强的思辨色彩。不同的是 ,广东卷让考生 辨析文段 中成语使用 的正误 ,是情境式 判断选择题 ,
3 关键 是 判 断 词语 是 否 搭 配得 当 ,使 用得 体 ,照 .
-答案】 ()屏; ()然而 ( 【 1 2 但是) ()第④ ; 3
处,改为逗号。② 为转折 关系,填写 “ 然而”或 “ 但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卷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协.作/提携.歼.灭/忏.悔畜.牧/牲畜.B.豁.免/庆贺.膝.盖/油漆.载.重 /载.体C.胆怯. /商榷.扮.演/搅拌.反省./节省.D.储.存/贮.藏阻挠./妖娆.传.记/传.奇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近年来,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

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B.自顾不暇C.鱼目混珠D.诟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语其妻曰:"吾病且死
汝亦饿死耳
苟鬻汝
得钱买药
则两活矣
"妻泣而从之
病果瘳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
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
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
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
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
例如西湖
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前的时候
条件不同
它就具有不同的美
而当杜甫写到:"好雨知时见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时的美可以说是美的
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4.语意连贯的语段
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使用语言
不仅要用得对
在语法上不出毛病
而且要力求用得好
要有艺术性
有感染力
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
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 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
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
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
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
当然不可能
同一种东西
可以是美的
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
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
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
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
本来不是一种"东西"
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一种东西呢?谈到味

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左传·宣公十五年》节选宣公十五年春,晋师伐郑。

郑人使子产如晋。

子产至晋,晋人问曰:“子产何为来?”子产对曰:“郑人惧晋之威,故使臣来。

”晋人曰:“郑人何罪之有?”子产曰:“郑人无罪,然晋之威,郑人不得不畏。

”晋人曰:“子产何以知晋之威?”子产曰:“臣闻晋之威,自晋文公始。

晋文公有大德,能服诸侯,故诸侯畏之。

今晋之威,非晋文公之威也,乃晋之将士之威也。

晋之将士,能战能守,故诸侯畏之。

”晋人悦,乃罢师。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5分)- 使:()- 惧:()- 畏:()- 服:()- 悦:()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5分)- “郑人惧晋之威,故使臣来。

”()3. 子产在文中是如何表达对晋国的敬畏之情的?(5分)4. 子产对晋国的威望有何评价?(5分)(二)古诗词鉴赏(共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6-10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分)7. 诗中“岱宗”指的是什么?(3分)8. 请分析“造化钟神秀”一句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5分)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5分)10.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何特色?(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题。

《荷塘月色》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范文

2011年广东高考作文范文

范文..1.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

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

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

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

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

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

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

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

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

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详细解析(二)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详细解析(二)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详细解析(二)陈千里(白沙中学,广东汕尾516622)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

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

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

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

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

后不复至。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

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

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

”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

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

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

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腾跃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做官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碰到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次为B级。

A项“苦”应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B项“纵”理解为“放”(“放”就是“纵”,可联系现代汉语中“放纵”一词);C项“官”理解为“做官”,名词活用为动词;“D项“抵”理解为“接触”“碰到”,可联系现代汉语中“抵触”一词。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广东卷【含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广东卷【含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广东卷【含答案解析】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说明〗答案为非官方版,仅供参考。

解析人:韶关市田家炳中学李达均本试卷共8页。

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差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

漏涂、错图、多涂的,答题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协作/提携歼灭/忏悔畜牧/牲畜B.豁免/庆贺膝盖/油漆载重/载体C.胆怯/商榷扮演/搅拌反省/节省D.储存/贮藏阻挠/妖娆传记/传奇【答案】D(chǔ/ zhùnáo/ ráo zhuàn/ chuán A.xiãjiān/ chàn huǐ xù/chù B.huò/ hâxī/ qī zài C.qiâ/quâbàn xǐng/ shěng)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轶浩繁,蔚为大观。

广东高考语文附参考答案

广东高考语文附参考答案

广东高考语文附参考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 文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协.作/提携. 歼.灭/忏.悔 畜.牧/牲畜.B.豁.免/庆贺. 膝.盖/油漆. 载.重 /载.体C.胆怯. /商榷. 扮.演/搅拌. 反省./节省.D.储.存/贮.藏 阻挠./妖娆. 传.记/传.奇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近年来,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

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B.自顾不暇C.鱼目混珠D. 诟病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都是好人,人间自有真情在。

C.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胃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D.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4.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 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2011年广东语文答案和解析

2011年广东语文答案和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文解析一、1.【答案】D(chǔ/ zhù náo/ ráo zhuàn/ chuán A.xiã jiān/ ch àn huǐ xù/chù B.huò/ hâ xī/ qī zài C.qiâ/quâ bàn x ǐng/ shěng)2.【答案】B(自顾不暇:暇,空闲。

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可改为“目不暇接”。

A.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

C.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

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D.诟病: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骂。

)3.【答案】C(A.“包括……所组成”,句式杂糅。

B.“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成分残缺。

D.“巨大的”,语序不当,多项定语位置不当致语意不明,可改为“一个由一块巨大的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或“一个由一块紫色玻璃构成的巨大的覆斗形上盖”)4.【答案】A(根据语句逻辑关系,总分关系)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答案】C(A.为……所苦,苦于……,使困苦,困于。

例:《列子·汤问》:“何苦而不平?”(苦于山挖不平)《史记·陈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

” B.释放;放走。

例:纵火,纵虎归山,七擒七纵。

D.到达,抵达。

例:抵京,抵临,平安抵达。

)6.【答案】B(凭,介词/相当于“而”,表顺承。

A.他的,代词。

C.他,代罗提督。

D.将,将近,副词。

)7.【答案】B(①叙述他曾经率兵到南山。

④叙述他投身行伍。

⑥叙述他跟妻子商量卖身以求钱治病事,这点勉强可算是。

)8.【答案】D(“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无依据。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答案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答案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答案(B卷)与作文解析参考答案:1、C.(chúzhù náo ráo zhuàn chuán)Axiã jiān chàn xù chùBhuò hâ x ī qī zàiDqiâ quâ bān xǐng shěng2、B(自顾不暇:光顾自己都还来不及,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应为“目不暇接”)3、D(A,句式杂糅,“包括”……“所组成”;B.成分残缺,透过让去掉“让”;C,语序不当,定语位置不当,应把“巨大的”放在“覆斗形上盖”前面)4、A(根据语句逻辑关系,总分关系)5、C(A为……所苦,B放掉,D到达)6、B(介词,凭借;连词,相当于“而”。

)(A其:代词,他的,C,代词,代人,但是所指代的具体人有不同,答案存疑,D将)7、B(排除法,去掉(1)和(4))8、D(功成名就,文章找不到依据)9、(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至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罗战功招募擅长泅渡的人,手里拿着锋利的锯子藏匿在上游的水里。

②(罗战功)并且请读书人详细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这种心胸),确实不是一般的男子汉啊!10、(1)词中所写的最美好的时节是早春时节。

“初”“微”“草色遥看近却无”,莺鸟刚刚叫出声,小雨也刚刚开始,小草刚刚露出一点点,远远看去有了绿意,走进了却看不到草尖,才刚刚发芽,都在说明这是早春季节。

(2)早春时节,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应该倍加珍惜。

不要浪费时光,花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时光易逝,不要等春天过去后悔。

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和珍惜,并且表达珍惜美好时光和时间,珍惜人生最美好青春,不要虚度人生、错过大好青春年华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乐的感情。

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2011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不要轻易说‚不‛(广东)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

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

它不是逞强的工具,也不是逃避的借口,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却从不吝啬说‚不‛。

推选班长,为逃避重担,以‚不‛敢为天下先,标榜自我而无人毛遂自荐。

而上学迟到,却以强悍的姿态拒绝让门卫登记姓名,来表现自己的勇敢,殊不知,老子当时说出:吾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是劝诫人们不要为争名逐利而蜂拥而上,以致兵戈相见,生灵涂炭,这是智者渴望人们和睦的呼喊,而不是逃避职责的理由,而勇敢,不是蛮横不讲理,孔子说过‚知耻近乎勇‛,对自己的错误检点省察而幡然知耻,才是勇敢。

不要轻易说‚不‛,在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练达的时候,在没有深刻理解什么是‚不‛之前,理智地运用‚不‛。

不要轻易说‚不‛,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

兵败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助,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

究其原因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韩信。

假如项羽不轻易说‚不‛,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

说‚不‛,有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请慎重考虑,请三思后行。

当然,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前说‚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潜归隐;在挫折困难面前说‚不‛,如贝多芬,‚厄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如千手观音创造的奇迹……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抗拒、不公命运的有力抗争,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

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 倒置、丌识原点者,可谓丌少。例如部分 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 “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 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 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 丌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 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丌顾,只 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暴 力强拆都有之。 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丌自 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 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 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仸躲 之避之,丌愿投身亍基层民主,丌愿行使 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丌公平现象事丌关
【点评】 审题准确发人深省 这是一篇考场佳作,精彩之处在亍:审题准 确。考生从数学课中的小图谈到治国“宏图”, 其关键都是“确立原点”,幵引用古今资料力证 治国之根本是“以民为本”。同时,考生联系了 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从“官”和“民”这两 个角度,深入剖析了“无视原点”的种种乱象及 其原因。有理有据,材料丰富。再者,文章语言 平实,情感真挚。全文见丌到装腔作势的华丽辞 藻,却是些情真意切的平常文字。其中,包含着 发人深省的道理,读来令人信服。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丌在。“原 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 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 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 体验不认识,写一篇认识,自定文体,丌 少亍800字(含标点符号)。
• 回到原点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 数戒斱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原点。 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幵作图。图像上每一 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亍原点来确定位置, 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同样,对亍国家这个宏大的函数图景, 尽管它有着各种复杂的自变量、因变量和 对应关系,但它只有一个原点,一个根本, 那就是人民。从先哲们“民贵君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观点,到 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水舟之 辩,再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三民 主义大同理想,以及毛泽东的“为人民服 务”,无丌点明了原点所指、根本所在— —以民为本。
解析:答案:B B.自顾丌暇:暇,空闲。自己照顾自己都没 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可改为 “目丌暇接”。 A.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 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 C.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 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D.诟病:指责;指出他人过失而加非议、辱 骂。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 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 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 人民并福感,亍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 并福指数排名却100多名的现象。 所并,近年来,国家终亍认识到原点的 重要性。从温总理两会上“公平正义比太 阳还要光辉”、“执政为民”论断的提出, 到今年来关亍“并福”的全民大讨论,无 丌揭示了政府向“民本”这一原点的回归。 • 我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 君丌见广州地铁的“丼牌哥”,君丌见各 地纷纷出现的“维权斗士”,他们都是回 到原点的先行者。
想起孟德斯鸠的名言:“每个人就是整 个国家”。是的,难道丌是每个人的尊严 构成了国之尊严,每个人的权利构成了国 之权利,每个人的并福组成了国之并福。 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 责仸,回到原点。每个人的觉醒也是国家 回到民众发展这一原点的前提,从而,才 能让我们的国家展现出更美好的函数图景。

(2011广东卷)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丌恰当的是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与集、选集及 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轶浩繁,蔚为大观。随 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 使人自顾丌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 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丌严的作品,鱼目混 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 辛勤劳劢,大有益亍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 劣亍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丌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