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甘肃佐家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甘肃佐家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杨
超
(甘肃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
甘肃兰州730020)摘
要:甘肃佐家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带,接壤秦家坝、江洛镇等断裂带,
其地质条件复杂,给找矿带来一定难度。
基于此,文章先简单分析了锑矿成因及分布特点,然后以甘肃佐家锑矿为核心,分析了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
以期能够给锑矿找矿工作提供一定参考,推动矿产资源挖掘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甘肃佐家;锑矿;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作者简介:杨超(1988-),男,甘肃兰州人,主要研究方向:
地质勘查。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锑矿作为我国重要工业金属资源,
用途广泛。
我国锑矿主要位于西秦岭矿带,多位于甘肃省境内。
西秦岭矿带矿床大,且位置独特,多见于造山带褶皱带弧形构造中,西秦岭地形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找矿挖掘前景,是我国锑矿资源的重要储备基地。
1锑矿成因及分布特点
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锑及其化合物的生产国,
在地壳中丰度只有0.2~0.5,多数锑存在于辉锑矿(Sb 2S 3)中,属于一类污染物。
但锑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如微电子技术中,制作AMD 显卡;锑化合物也常用于制作含氯阻燃剂;锑锡合金可用于焊接,制作子弹,提高其性能;铅锑合金可用于制作铅酸电池。
1.1
锑矿的成因
(1)成矿物质来源。
根据锑矿的本身特征以及所有元素的形成方案,可以发现在当前的信息处理过程和专业化信息的分析过程中,
如何通过对于这类信息的整理与协调,研究当前所得到的所有数据。
通过对于实地分析活动,可以发现锑矿中含有4个硫同位素,且变化范围处于1.8‰~2.6‰,在相关参数的变更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数值为2.3‰,产生的极差为0.8‰,通过对于所有这类参数的分析与研究,
可以确定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处,与岩浆的热液矿床中的各类硫同位素的构成参数相似。
(2)区域活动信息。
从本区域的锑矿中的各类元素构成上来看,可以发现其中的元素在各个区域内的地层以及岩石中,锑矿的两侧岩石中会生成多种结构,并且这类结构都受到周边参数的强劲影响。
从整个地区历史中的地质参数变化情况以及地理活动情况上来看,在这类信息的整体性分析过程中,发现地层中存在多层的斜长角闪岩石,之后这类岩石会恢复成基础性的火山岩变质生成物,其中相邻的锑矿区域内,元素的丰度为2.8×10-6,因此可以发现,无论是区域性的地质
活动参数,还是对于其他各类元素类型的分析,都认为由于火山引发的区域活动,从而形成了锑矿。
(3)异常参数表现。
在锑矿的生成过程中,可以发现在文章研究的区域中,各个时代地层中的大多数元素在不同时代性地层中的波动两不大,
其中相比之下,含量波动最大的元素为Sb 、Ag 和As ,对于其中生成的Sb 元素,在锑矿的伴生元素中,可以发现在宽坪区域中也会存在,但是整体含量较低,Ag 元素在该区域中的含量最高,Hg 元素的含量要明显低于地壳中的克拉克值。
当此时可以发现,在整个锑矿的形成中,最终生成了以地形裂隙为分割区域的锑矿形成区间,并且在Sb 元素和As 元素的高背景区域内,
其他的区域为低背景区域,这在整体的发展情况上来看,周边区域的元素分布规律一致。
1.2锑矿的分布特点
在整个锑矿分布特点的研究与分析过程中,要实现对于地层的分析以及其他地理信息的了解,对于锑矿的矿区分布参数来说,整体上较为简单,主要由第四系的残、坡积物构成,且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白云大理石、黑云斜长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等,在局部的信息分析中,发现含有一定量的变质砂岩。
对于锑矿的空间构造方面,主要有两种构造,其一是褶皱,在锑矿区域内,整体上呈现出单斜的构造形式,
并且具有走向、倾向性的参数。
其二是断裂型的构造,
在锑矿的历史发展与地质变迁中,整个区域之内的各个地层构成形态复杂,并且对于断裂性的结构,从老到新都具有相应的分布类型。
如我国著名西秦岭锑成矿带,
其区内结构复杂,以中酸性岩为主,从北西到南东方向上,呈串珠状展布,主要为花岗岩,和该区域构造迹线相一致。
2甘肃佐家锑矿床地质特征
选取甘肃佐家锑矿进行研究,
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地质特征,能为锑矿床的寻找提供重要的参考。
175
冶金与材料第41卷
2.1矿区地质特征
(1)矿区的地层特点。
在甘肃佐家锑矿的矿区内,根据地层出露概况,分析地质特征。
该矿区的地层形成于中生代三叠系,属于三渡水组(Ts)浅变质岩系,以灰岩、板岩为主体,其中还含有少量砂岩。
甘肃佐家锑矿矿区地层呈北东-南西走向,观察其岩层,具有层理清晰的特点。
在岩层表层,可见褶皱发育。
甘肃佐家锑矿矿区地层可分为上三叠系三渡水组第二层和第四系残坡积层。
在上三叠系三渡水组第二层,由下而上分为Ts3-2a、Ts3-2b、Ts3-2c等层。
在Ts3-2a层,地层倾向北东(倾角50°~80°),局部南倾,主要分布为灰岩和钙质板岩。
在Ts3-2b层,地层倾向北东(倾角48°~80°),局部南倾,主要分布为粉砂质板岩夹钙质、细粒石英砂岩、灰岩等,锑矿化主要赋存于此。
在甘肃佐家锑矿,Ts3-2b层为含矿层位。
在矿区北东方向。
分布为Ts3-2c层,地层倾向北东(倾角13°~52°),岩层主体为粉砂质板岩夹灰岩。
第四系残坡积层主要分布于矿区的沟谷两侧,在河谷及河床阶地,以黄土、冲积物为主体。
黄土与冲积物的不断积累,会导致残坡积物的形成,成为锑矿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2)矿床的构造特点。
结合甘肃佐家锑矿床的地层特点,深入分析矿区内构造。
矿区内经历了长期活动,具有运动强烈、断裂发育的特征。
甘肃佐家锑矿矿区构造由褶皱、断裂等类型。
在矿区褶皱,呈现为单斜构造特征,地层走向倾向北东(倾角30°~75°)。
在次一级褶皱构造,表层呈现为扭曲、挠曲等褶皱特征。
部分地层向南倒转,与表层褶曲有关。
在甘肃佐家锑矿床的断裂构造中,主要有朱家坝-人头山断裂、沈家院-秦家坝大断裂,分别位于北部和南部。
区域构造线由北西-南东向(西部)转变为北东-南西(武都),构造呈弧形。
矿区内断裂有着不同产状,形成横向断层和走向断层。
横向断层形成于成矿后,对于矿体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矿体和地层走向北北方向或南北方向,部分为北西西向、北北西向,不具有连续性,属于正断层。
走向断层则形成与成矿前,以容矿构造为主,属于正断层,滑动方向沿砂岩、板岩的接触面。
在矿层的南北,分别形成断层破碎。
岩石裂隙的发育,与断层面滑动有关。
在岩石发生破碎后,有助于促进矿物质活化。
明确锑矿床的构造特点,能够准确判断矿床的位置。
(3)岩浆岩特点。
在甘肃佐家锑矿矿区内,可见印支期花岗闪长玢岩脉,具有脉状产出特点。
岩浆层出露面积小,呈灰绿色,结构为斑状,其构造具有块状特征,以斜长石、石英为主要的基质成分。
结合甘肃佐家锑矿矿区的地层、构造以及岩浆岩特征,能够为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2矿体地质特征
在了解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还需要具体了解矿体特征。
在甘肃佐家锑矿中,辉锑矿为主体,同时含有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绿泥石等非金属矿物以及锑华、高岭土等次生氧化矿物。
根据结构的差异,可以分为自形结构、半自形结构、他形粒状结构。
根据构造的差异,可以分为晶洞状构造、细脉状构造,另外可细分团块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
矿石类型主要为脉状锑矿石、氧化矿石(地表)、硫化矿石(坑道内)以及混合矿石。
其中,脉状锑矿石属于工业类型矿石,其他属于自然类型矿石。
在矿石中,具有围岩蚀变的特征,主要包括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
在辉锑矿,广泛存在着硅化蚀变。
3甘肃佐家锑矿床的找矿标志
找矿标志是矿产勘探的重要线索,根据找矿标志,能够提示锑矿床是否存在,并可以准确判断锑矿床的位置。
找矿标志一般分为直接找矿标志(矿产露头、旧采矿遗址、矿产分散晕)和间接找矿标志(围岩蚀变、物探异常、植物标志等)。
甘肃佐家锑矿床的找矿标志,主要从底层、构造、蚀变、化探等方面进行寻找。
锑矿床的地层标志为三渡水组(Ts)浅变质岩系(Ts3-2b),赋矿层位由粉砂岩、细砂岩、硅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可将其作为找矿标志。
根据构造标志,进行锑矿床的寻找,加强对近东西向断裂破碎带的探查,将其作为找矿标志。
关注硅化、黄铁矿化等蚀变标志,同时参考沟系次生晕异常情况,判断矿床的位置。
元素组合复杂往往是化探异常的主要特征。
矿区内矿体围岩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根据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和判断。
根据甘肃佐家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通过槽探、坑探、钻探等深部勘探矿体的方式,分析矿体的品味,了解其厚度变化,对于锑矿产的开发与应用有着积极的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甘肃佐家位于我国西秦岭矿产资源区,锑矿资源较为丰富,根据地质特征找矿具有广阔的前景。
给予化学测量圈定找矿靶区,以地质特征作为找矿标志,可以有效确认矿产资源位置。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先进的高新技术在找矿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找矿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孙占营,王瑜,陈围.四川省平武县磨河坝锰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世界有色金属,2020(5):214-216.
[2]甄泽.内蒙古扎赉特旗林场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浅析[J].西部资源,2020(1):32-34.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