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2019-2020年小学语文毕业考试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2019-2020年小学语文毕业考试试卷A卷
一、基础知识。
(共17题;共100分)
1. (2分)《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共有_______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的结构来进行叙述的。
首先,第_______自然段概括地说明大自然中有许多_______,接着_______自然段用拟人的手法来具体介绍。
()
A . 4;总—分;1;美妙的声音;2-4
B . 4;总—分—总;1;美妙的声音;2-4
C . 4;总—分;1、2;美妙的声音;3、4
2. (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 . 吞没没有
B . 缝补缝合
C . 起哄乱哄哄
D . 作坊自作自受
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藏”字共17笔,第十笔是竖折。
B . “末”和“未”是同音字。
C . “固”是全包围结构的字,书写规矩是:先外面再里面,最后封口。
D . “中”和“汉”都是多音字。
4. (2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下列哪座建筑有关?()
A . 岳阳楼
B . 滕王阁
C . 黄鹤楼
D . 蓬莱阁
5. (2分)《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描写雨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A . 水光潋滟晴方好
B . 山色空蒙雨亦奇
C . 欲把西湖比西子
D . 淡妆浓抹总相宜
6.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B . 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C .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
D . 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
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7. (2分)下列标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 . 我想有个家。
(垃圾箱标语)
B . 我正成长,请脚下留情!(绿地标语)
C . 一定喝好,哪怕喝倒!(酒店标语)
D . 吃喝尽心,来去尽兴。
(餐馆标语)
8. (2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组是()。
A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B .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C .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9. (2分)假如你正埋头看一本有关不同地方风俗民情的书,你的同桌叫你把书借给他看看,你最得体的回答应是()
A . 等我看完了再说!
B . 等我把这剩下的半页内容看完再借给你,好吗?
C . 对不起,我很喜欢这本书,不能外借。
D . 等我看完了再来借不行吗?
10. (2分)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是()和()。
A.“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所以它能灵巧地避开。
”这句话使用的关联词是正确的。
B.“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意思是蝙蝠的眼睛在夜里能看清所有的东西。
C.“你知道蝙蝠在夜里飞行是怎样用嘴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吗?”这是一个疑问句。
D.“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这是一个反问句。
11. (5.0分)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粘稠拂拭淹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11.5分)回顾课文《晏子使楚》,根据句子的意思,填上恰当的字词。
楚王只好________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13. (6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暑假我们都要走出家门,来个背包旅行,这既可以开阔我们眼界,又可以让我们在欣赏美景时,吟诵古诗词。
(1)来到海南省的三亚市,眼前的一块“天涯石”成“海角石“让人不由得想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
”
(2)走在江苏省的杭州西湖湖畔,只见满湖的荷花正盛开着,见此情景,我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只见满湖的荷花正盛开着,见此情景,我情不自禁地吟诵道:“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与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14. (4.0分)根据课文《岩石书》内容填空。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________。
地上不但长着小花、小草,还有许许多多的小________。
15. (12.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小城故事
①初到澳门,视觉一下子不太习惯,什么都那么小,除了大厦和高楼之外,街道、桥梁、广场,都仿佛是为了拍电影而搭的布景。
在澳门工作的那些日子,我走在街上,不止一次讶异地想:人都到哪里去了?
②下意识地,我抬头望望那些几十层的高楼,然后对自己说:“都在那里面做事呢。
”城市和乡村的根本判别就在于它的紧凑、高效。
说它紧凑,意味着城市不允许人们像在乡村那样漫山遍野地散步。
高效则和经济活动有关,说的是澳门人都有事情做,就不会一股脑儿都跑到大街上去闲逛,把大街挤得黑熙攘擦。
③小而紧凑的澳门大大提升了人们对自己居住的这个城市的认同感。
住在还不算太大的杭州,家在城西的我,对城东一带已是极陌生了。
城市的那一头发生着什么事情,似乎与我无关。
澳门总共就这么几条街道。
这城里每天发生的变化你都历历在目:什么地方在造房子,哪条街上又开了一家餐馆,某某社团在广场举办什么活动……这些不都是应该算作城市人的生活内容吗?
④有一首歌里唱道:“小城故事多……”其实,并非小城市发生的故事真的比大城市的多,而是说生活的故事发生在小城市里,比在大城市里让我们有一种更真实的亲临感,小城故事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1)联系上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熙熙攘擦:________
历历在目:________
(2)借助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下列几个段落的大意,请连一连。
第①段________ 澳门人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强。
第②段________ 澳门是那么小。
第③段________ 澳门紧凑而高效。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澳门人都有事情可做,大街上也不那么挤
B . 作者把杭州与澳门相比,表现了对杭州优美风景的留恋
C . 澳门更有一种真实的亲临感,小城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
(4)如果你是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澳门?
16. (1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高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
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
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饭。
奶奶将碗推到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当然了。
”奶奶嘴里含着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
一眨眼工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了个精光。
老板看到这一情景,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
”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着什么东西,使得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
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
”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
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着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
“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
”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
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
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一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着。
“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
”老板娘不忍心地说。
“那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答。
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看!”
(1)文中的“高峰时间”是指()
A . 中午下班高峰期。
B . 中午回家高峰期。
C . 中午吃饭高峰期。
D . 中午放学高峰期。
(2)文中“老板吓了一大跳”的原因是()
A . 小男孩准备中午又来蹭饭。
B . 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
C . 中午吃饭人少,生意不好,不到一百人。
D . 小男孩在数吃饭的人数,可是距离一百个还差很多。
(3)“一眨眼工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了个精光”这句话说明了()
A . 小男孩想再吃一碗。
B . 小男孩吃饭速度快,因为他太饿了。
C . 小男孩吃饭很害羞,想早点吃完。
D . 小男孩担心奶奶也来和他一起吃。
(4)“那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句中的“道理”指的是________的道理。
()
A . 宽容待人
B . 爱惜身体
C . 孝敬老人
D . 爱护孩子
(5)文中小吃店的老板和老板娘都是________的人。
()
A . 精明
B . 善良
C . 宽容
D . 节俭
(6)“‘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
’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
小男孩的“得意”源自于()
A . 小男孩有钱了。
B . 小男孩认识老板。
C . 老板免费请客人吃饭。
D . 奶奶成为第一百个客人,吃饭免费。
(7)如果你是小吃店的老板,你会如何评价这个孩子?
(8)请你给这家小吃店取个店名。
(9)画线句与小男孩请奶奶吃饭无关,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17. (30分)题目:谢谢你,给我的_____________(温暖、鼓励、安慰……)
要求:①请先补充题目;②写出真情实感;③字数在400字左右;④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
(共17题;共10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3-2、
14-1、15-1、15-2、15-3、15-4、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