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计划与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次抽樣
多次抽樣係對同一同一次或同一批待驗品進行多 次抽樣,並以當次與所累積的結果判定為允收、 判退或是進行下一次抽樣。
若是當次無法判定結果,則必須進行下一次抽樣, 直到到達預定檢驗次數為止。
對同一允收水準而言,理論上多次抽樣與單次抽 樣的冒險率相同;但是實務上除非批量極大,否 則檢出率稍低於單次檢驗。
決定檢驗方式的原則
損益平衡點遠小於一,則應大幅增加檢驗水準, 必要時進行全數檢驗。
損益平衡點小於一,應適當增加檢驗水準。 損益平衡點等於一,為最佳狀態。 損益平衡點大於一,應適當減少或維持檢驗水準。 損益平衡點遠大於一,應可適當減少或維持原檢
驗水準。
抽樣的種類
簡單隨機抽樣 系統抽樣 分層抽樣 分群抽樣 單次抽樣 雙次抽樣 多次抽樣 逐次抽樣
允收水準
所謂允收水準(Allowable Quality Level, AQL)是 指一種客戶認為滿意的最低品質水準(可接受的 不良率)。
允收水準是一種消費者冒險率(β),其值為生產 者冒險率(α)的一半。
允收水準的訂定基本上是以客戶所要求的標準為 主;但是允收水準是用於鑑別供應商的製造能力 大小。
若是連續三批發現同樣不良情況,同時不良數累 積超過單批可容許之數量,則加嚴一級進行檢驗; 如再有三批有相同不良狀態,則需通知相關單位 前來處理。
單批抽樣中,如特定項目之不良數過高,仍需進 行持續觀察,必要時應進行第二次抽樣。
抽樣計劃的製定
依據進行實驗或是檢驗的目的決定抽樣計劃的管 制點。
決定各管制點的管制要項。若一管制點有一項以 上的管制要項時,則須分別加以管制。
抽樣檢驗的適用時機
破壞性試驗。 時間上、大體積或大數量不允許全檢。 檢驗成本太高。 連續性生產。 允許有不良品存在。 產品的質量水平穩定且優越。
全數檢驗的適用時機
檢驗容易且成本低。 產品價值遠高於檢驗成本。 檢驗項目少或送驗批太少。 顧客要求。 與生命或安全相關。 有異常情況。
損益平衡點
每件之檢驗成本
損益平衡點 = ――――――――――――
每件不良所發生的總成本
檢驗的成本包括檢驗時間、檢驗人力、及檢驗儀器設備。
不良成本或質量成本是指一件不良品所帶來的額外處理 費用,包括:處理時間、人力、補退換貨所帶來的費用、 來回的運費與交通費、交際費、增加的儀器設備及商譽 的損失。
– 任一批被判退; – 任一批無法判定結果時,此批判定允收,但抽樣水準
恢復正常檢驗; – 生產異常或是延遲; – 其它特殊狀況。
抽樣計劃的終止—加嚴檢驗時連續10批判退。
發現不良狀態之處理方式
執行抽樣檢驗時若發現不良狀態,則按允收水準 判定。合於允收水準時,則記錄不良,同時允收; 若不合允收水準,則須判退。
分群抽樣的優點也是簡單與方便。 分群抽樣的缺點亦為取樣容易不具代表性與取樣
結果受到取樣數的影響。
單次抽樣
單次抽樣是將同一次或同一批待驗品以一次取樣 的方式進行檢驗的方法。
單次檢驗通常是使用最多的檢驗方法,簡單、方 便又直接。
單次檢驗法多會配合簡單隨機抽樣法、系統抽樣 法、分層抽樣法或是分群抽樣法一起應用。
S1、S2、S3及S4四個特殊抽樣表是使用於小樣 本數與低抽樣風險的情況。
MIL-STD-105D表提供了一個抽樣水準的變換標 準。
抽樣計劃表的使用
由批量與使用的抽樣方法決定採用的取樣的水準 (以英文字母表示) 。
決定取樣水準後依照抽樣方法來選擇使用的抽樣 計劃表。
再依照允收水準決定抽樣數。 由抽樣檢驗的結果決定是否允收、繼續檢驗或是
操作特性曲線(OC Curve)
操作特性曲線是指特定抽樣計劃中將允收批對退 貨批所作成的機率分佈曲線,因此操作特性曲線 是此抽樣計劃的鑑別能力。
抽樣計劃的操作特性曲線為單次送驗中有某一特 定缺點數被檢驗出來的機率。
抽樣數愈大,則抽樣計劃的操作特性曲線愈接近 其理論上限值,而此抽樣計劃的鑑別能力愈高。
判退。
抽樣計劃的實例
批量750以正常檢驗方式進行單次抽樣,而 AQL=0.65%時,先以13-7表找到J(501-1200) , 再由13-8表左方找到J對應的80即為抽樣數;而 判定標準則是1收2退。
批量750以正常檢驗方式進行多次抽樣,而每次 送樣250,且AQL=0.65%時,先以13-7表找到 G(151-280) ,再由13-14表左方找到G對應的8 即為每次抽樣數;而判定標準則是0收1退。
抽樣計劃與方法
Sampling Plan and Method CTC 品管部
課程大綱
檢驗的種類與適用時機 決定檢驗方式的原則 抽樣的種類 允收水準 抽樣計劃表的使用 抽樣計劃的製定
檢驗的種類
抽樣檢驗—即以少量樣品或部分樣品檢驗的結果 來詮釋全部產品的一種檢驗方式。
全數檢驗—即對所有產出的產品進行檢驗。
變換抽樣水準的時機(一)
由正常檢驗變為加嚴檢驗—連續五批中有兩批被 判退。
由加嚴檢驗變為正常檢驗—連續五批允收。 由正常檢驗變為減量檢驗
– 連續10批都允收; – 此10批中所累計的不良數符合13-17表的要求; – 生產狀況在穩定的狀況; – 有減量檢驗的必要。
變換抽樣水準的時機(二)
由減量檢驗變為正常檢驗
逐次檢驗
逐次抽樣係對同一次或同一批待驗品進行多次抽 樣,並以當次與所累積的結果判定為允收、判退 或是進行下一次抽樣。
若是當次無法判定結果,則必須進行下一次抽樣, 直到能決定結果為止。
對同一允收水準而言,理論上逐次抽樣與單次抽 樣的冒險率相同;但是實務上除非批量極大,否 則檢出率稍低於單次檢驗。
允收水準的制訂
允收水準的制定除了客戶的要求之外,一般多會 參考損益平衡點的數值。
允收水準與損益平衡點的對照表
損益平衡點 允收水準
0.25~0.5% 0.5~1%
0.25%
0.4%
1~1.75% 0.65%
1.75~3% 3~4%
1%
2.5%
4%~6% 4%
MIL-STD-105D表概說
Type I表的檢驗水準為T II的兩倍。
雙次抽樣
雙次抽樣法則對同一次或是同一批的待驗品進行 第一次抽樣,以第一次抽樣的結果來決定允收、 判退或是進行第二次抽樣。
若是進行兩次抽樣,則必須合併兩次的檢驗結果 來進行決定允收或是判退。
以同一允收水準而言,理論上單次抽樣與雙次抽 樣的冒險率應屬相同;但實務上雙次抽樣的檢出 率稍高於單次抽樣。
依據不同需要決定各管制要項的抽樣方法、抽樣 頻率及允收水準。
測試抽樣計劃以確定計劃可行。
一般通用的系統抽樣法:
– 拉丁方格法 – 亂數表法 – 指數法
分層抽樣
分層抽樣法是先將所有待驗品以層別法的方式進 行區分,再於各層中抽取一定數量樣品進行檢驗 的方法。
分層抽樣有樣品具有代表性與涵蓋面廣兩項優點 分層抽樣也有過程繁複與耗時長兩項缺點。
分群抽樣
分群抽樣則是直接將待驗品分為若干群組,再分 別取樣的方法。
簡單的隨機抽樣
簡單的隨機抽樣為最簡單的抽樣方法,在不確定的時間 任意抽取樣品的方法。
簡單的隨機抽樣的優點:
– 簡單 – 方便 – 不受限制
簡單的隨機抽樣的缺點:
– 會有取樣於特定族群 – 受到取樣者的個人習慣與好惡而影響到取樣的隨機性 – 取樣結果受到各次取樣數量多寡的影響
系統抽樣
系統抽樣法則是以一具有特定系統的方式來進行 抽樣之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