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风化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许多教师都结合语文学科的重要
地位调整教学思路,不断突出语文学科的重要价值,有效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
极性,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活化语文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课堂学习情境,保障学生在语文课堂获得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同步发展,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
基本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表现出积极好动、活泼开朗的特征,对于一些新鲜事物
具有浓烈的好奇心,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在丰
富的语文情境中获得文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优化教学设计,结合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渗透德育教育,使德育渗透于语文知
识中,又体现在语文活动中,春风化雨一般的浸润学生的道德品格,帮助其树立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结合教材德育
小学语文是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教材承载着教学大纲中的具体要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教材频繁得到教
材编制者的改动和调整,这充分反映出教材对于教育活动产生的重要影响,当前
的小学语文教材德育内容比例增加,这迎合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为教师高效
渗透德育教育带来了很大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应以教材为中心总结德育思想,为
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将德育以课文教学的形式渗透出来,在充分了解教材的
基础上挖掘隐藏的德育因素,找到一些与德育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案例,便于学生
理解和接受。

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传播一些正能量的故事,为
学生灌输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保障学生在正能量引导下获得健康成长。

例如,
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的过程中,这一课作为我国抗日战争中的经典故
事桥段,反映着革命烈士保家卫国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毅力品质。

教师通过详细分析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结合细节描写帮助学生感受英雄身
上散发的伟大精神,借助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使学生认识到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仅要珍惜眼前我们拥有的美好生活,还要奋发图强,为祖
国强大不断努力。

二、创设德育情境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在语文学习当中会凭借自己的主观认识进行总结,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理解认知能力欠缺的现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德育教育
活动。

低年级小学生刚刚步入系统的学习环境当中,他们如同一张白纸一样,具
有极强的思维可塑性,这为道德品质教育也带来了很大便利。

为了能够实现润物
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基于情感导向对学生进行指导,在语言文字
训练以及逻辑思维塑造当中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接触一些德育资源,潜
移默化的创设德育情境,提高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

语文教师只有进一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才可以渗入德育教育理念,通过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方法,结合情
境教学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在丰富的德育情境当中产生新的理解和
感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有助于教师洞察学生的
品德发展,调整德育教育策略,提高教育指导效果。

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文的过程中,该文重点介绍了威尼斯这座水城的自然风土文化,但很
多学生并没有去过威尼斯,无法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仅仅依靠文字进行表述,学生对威尼斯的理解并不深刻,教师结合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播放
威尼斯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风土民情。

接下来教师又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美丽景色
和风俗文化进行了介绍,在多媒体的视觉体验当中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在
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了解文化差异,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拓展学生的学习视
野落实德育教育目标。

三、组织德育活动
语文学科是从一些基础性的语言文字学习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基础性内容,
却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语文教师应结合这些基础性的学习内容组织学生
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如此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提高教学开放性,有效培养学生的配合能力,使学生将更多的思想引入到行为意识当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思想,获得德育品质的有效提升。

语文教师应尽量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娱乐活动当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德育内容的内涵,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情操,其而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设计写字活动,在练字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横、竖、撇、捺的写作方法,写字要做到规范整洁,通过为学生渗透字如其人的含义,端正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态度。

在写“林”字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虽然是两个“木”字组成,但两个“木”字的写实却存在区别,两个“木”字的撇捺长度不同,教师为学生渗透左边“木”是为了让右边目变得更加挺拔,所以自己的撇捺要写得短一些,这体现出一种谦让美德。

再比如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文时,教师首先为学生介绍了雷锋同志乐于助人的先进事迹,结合具体的生活化案例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当中有哪些真实的助人为乐事件,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到养老院慰问老人,到社区展开卫生清洁,借助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感受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思想行为的规范,有效提高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

教师通过挖掘语文学科的内涵,使德育与语文教学活动紧紧结合在一起,进而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当中,通过渗透德育可以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师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应聚焦核心素养视角,不断调整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结构,通过融合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转变学生的传统学习观念,有效拓展学生的学科思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理念。

教师通过科学的德育指导,使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理想和抱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苏云霜.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融入德育的路径探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1):131-133.
[2]齐静.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渗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4):36-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