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
33
8.微生物与干制食品的腐败 种类:
细菌:球菌、无孢子杆菌
霉菌:曲霉属、毛霉属、根霉属、青霉属等
酵母:鲁氏酵母、木兰球拟酵母、结合酵母等
2019
-
34
9.微生物与腌制食品的腐败 种类:
好盐菌:盐制品盐杆菌、红皮盐杆菌、鳕八叠球菌、海 淀八叠球菌
耐盐菌:小球菌、黄杆菌、假单胞菌、马铃薯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ATP+ADP+AMP+IMP+HxR +Hx
一般即杀的鱼K﹤10%,新鲜鱼20%-40%,不新鲜﹥40%
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104个/g 为新鲜鱼,> 106个/g腐败开始
物理检验:质地测定仪,持水率、鱼肉电阻、硬度、弹性等
2019
-
28
感官指标
眼球:明亮凸出,保持鲜鱼固有状态;眼球下陷,浑浊无光 鳃部:口鳃紧闭,色泽鲜红,气味正常;口腮张开,色泽暗
蛋的腐败变质是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的过程。当微生物 进入蛋壳后,由于内蛋壳膜及蛋白膜的渗透性比蛋壳小, 所以绝大多数微生物集中在两膜 之间,经过贮藏,细菌 分泌出一种溶解膜的酶,将两膜破坏而进入蛋白。细菌 进入蛋白后会遇到蛋白中卵球蛋白G的溶菌破坏,使细 菌很难繁殖,大约经过几个月后,溶菌作用消失,蛋白 抵抗力减弱,它在细菌和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蛋 白胨 ,然后再进一步分解产生硫化氢、氨气和粪臭素等。
2019
-
6
食品质量变化影响因素
生物学因素: 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 其他:昆虫、寄生虫、老鼠等
生化因素:酶 化学因素:氧化 物理因素:水分、光、冷、热
2019
-
7
新鲜食品:
水果、蔬菜、禽畜肉、蛋、水产品等。
加工食品:
冷冻食品、罐头食品、发酵食品、 脱水食品、腌制食品、熏制食品、 调制食品、模拟食品、辐射食品、 微波食品等。
的生物化学反应速度以及微生物的生长 发育程度。
2019
-
48
2.水分
水分不仅影响食品的营养成分,风味物 质和外观形态的变化,而且影响微生物 的生长发育和各种化学反应。
微生物生长繁殖 化学反应 外观形态
2019
-
49
3.光
光线照射会促进化学反应
脂肪氧化,色素褪色,蛋白凝固等。
如:类胡萝卜素----光氧化反应 (双键过氧化,断裂,生成紫罗酮)
蛋膜:最外层叫壳外膜,能抵挡微生物的的侵入,减少蛋内 水分蒸发,但遇水易溶解。壳内膜和蛋白膜:可防止微生 物直接进入。蛋黄膜:蛋白和蛋黄之间,防止蛋白和蛋黄 混合
气室:蛋在排除禽体时,受到外界冷空气的作用,蛋的内容 物收缩,空气从蛋壳上的气孔进入,形成一个空气囊,即 气室。随贮藏时间延长,蛋的内容物的水分蒸发,气室会 逐渐增大,因此蛋的新鲜可由气室来判断
浊有臭味的液体,蛋壳破裂,腐败加剧,形成酸败蛋
霉蛋:霉菌在靠近气室部位进入蛋内,并聚集在蛋壳内壁和蛋
白膜上生长繁殖,菌丝穿过膜层进入蛋内,形成大小
不同的菌点、菌斑并产生霉味,形成霉蛋。
2019
-
25
5.微生物与鱼贝类的腐败
种类:
海水鱼:假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摩氏杆 菌属等; 淡水鱼:除上述细菌外,还有产碱杆菌属、气单胞杆菌 属、短杆菌属等细菌。
霉菌:曲霉属、枝霉属、念珠霉属、根霉属、青霉属等
酵母:酵母属、圆酵母属
真空冷藏:兼性厌氧菌(无色杆菌、变性杆菌、肠杆 菌)、厌氧菌(梭状芽孢杆菌)
2019
-
32
冷冻食品中的微生物
冷藏鱼类:假单孢菌、摩氏杆菌、无色杆菌等
微冻鱼类:假单孢菌、摩氏杆菌、弧菌等
冻结鱼类:假单孢菌、摩氏杆菌、小球菌、葡萄球 菌、黄色杆菌等
2. 微生物与水果的腐败
3. 微生物与肉类的腐败
4. 微生物与禽类的腐败
5. 微生物与蛋类的腐败
6. 微生物与鱼贝类的腐败
7. 微生物与罐头食品的腐败
8. 微生物与干制食品的腐败
9. 微生物与腌制食品的腐败
10. 微生物与食物中毒
2019
-
11
1.微生物与蔬菜的腐败
特点:
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 (合适的水分、pH、氧化还原电势)
2019
-
21
蛋白:蛋白的质量占蛋的58%左右,由蛋白液、中层蛋白和 粘稠蛋白构成。越靠近蛋黄就越粘稠。随贮藏时间延长, 粘稠蛋白逐渐变稀
蛋黄:占蛋黄总量的31%,随贮藏时间延长,粘稠蛋白变稀, 水分渗入蛋黄,使其膨胀,导致蛋黄膜破裂,蛋黄流散到 蛋白中去,成为散黄
系带:蛋黄两端各有一条螺纹带状物联系着,叫做系带。系 带的作用是固定蛋黄。随蛋的新鲜度的减弱,系带的韧性 减弱,使蛋黄脱离中心位置,形成靠黄蛋
2019
-
14
果蔬采后微生物病害的症状及病原(2)
2019
-
15
果蔬采后微生物病害的症状及病原(3)
2019
-
16
果蔬病原菌的入侵途径
—直接侵入 —自然孔侵入(气孔、皮孔、水孔等) —伤口侵入
寄主对侵入的反应类型
—感病 —耐病 —抗病 —免疫
2019
-
17
3.微生物与肉类的腐败 种类:
腐生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主要是细菌(假单 孢菌属、无色杆菌属、黄杆菌属、微球菌属等)
如:多数生机食品(蔬菜、水果)
开始逐渐提高,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
如:某些低度酒和具有后熟性能的果品
随着贮存时间延长而提高。
如:某些高度酒
2019
-
5
生机食品:被采收后呼吸作用和其他生理 活动仍在进行。
水果、蔬菜、鲜蛋
非生机食品:采收或屠宰后没有呼吸作用。
所有动物性食品(禽、畜、水产品)
现象及原因:
细菌:—软腐病 真菌:—灰霉腐败、酸腐病、根腐病
2019
-
12
2.微生物与水果的腐败 特点:
酵母和霉菌
现象:
酵母—糖酵解,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 霉菌—以乙醇等为能源,破坏水果结构多糖
原果胶—果胶—果胶酸—己糖、戊糖、半乳糖醛酸 甲醇
2019
-
13
果蔬采后微生物病害的症状及病原(1)
2019
-
24
腐败变质现象
粘壳蛋:由于腐败菌的作用和水解酶的消化作用,引起浓厚
蛋白脱水、变稀,系带水解断裂,蛋黄移位,形成靠
黄蛋、粘壳于蛋黄膜被分解破裂,浓蛋白变稀,而使蛋白与蛋
黄混合。
酸败蛋或坏蛋:蛋散黄后,在细菌的作用下,蛋液成为一种混
2019
-
45
三、氧化作用
油脂自动氧化
维生素和色素的氧化
维生素:Vc;VA 色素:番茄色素,胡萝卜素
2019
-
46
第三节 物理因素
温度 水分 光 空气成分 射线
2019
-
47
1.温度
温度系数: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增 加的倍数。
Q10=V(t+10)/Vt
温度升高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表现 在影响食品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和酶催化
2019
-
8
第一节 生物学因素
一、微生物 二、害虫和鼠类
2019
-
9
一、微生物
1.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种类
细菌、酵母、霉菌和病毒
2.特点
个体微小,分布广泛,具有潜伏性,一旦 外界环境条件(T、pH、RH等)适宜即大 量繁殖,在食品保藏中很难控制
3.危害:
腐败、霉变和发酵
2019
-
10
1. 微生物与蔬菜的腐败
2019
-
50
4.空气成分
氧化反应: 微生物生长:需氧微生物
2019
-
51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No Image
第四节 其他因素
原料的质量状况 包装 加工与贮藏技术
2019
-
54
2019
-
38
防治害虫的方法
加强清洁管理 物理方法 机械方法 化学药剂和熏蒸剂
2019
-
39
鼠类
鼠类是食性杂、食量大、繁殖快、适应强 的啮齿类动 物。危害食品的鼠类主要有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 鼠类对食品的贮藏性危害极大,据FAO统计,全世界 粮食产量3%因鼠类而损失。此外,鼠类还危害食品包 装,传播疾病。
霉菌:青霉
酵母:圆酵母
2019
-
35
10.微生物与食物中毒 种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 感染型:沙门菌、病原性大肠菌、肠炎弧菌等
毒素型:葡萄球菌、肉毒杆菌等
中间型:肠球菌、魏氏杆菌、亚利桑那菌
2019
-
36
害虫 鼠类
二、害虫和鼠类
2019
-
37
害虫
危害食品的害虫种类繁多,世界上有数百种,大多数 是昆虫和螨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小色暗,适应力 强,耐高温和严寒,食性复杂,繁殖力强,危害广泛。 据FAO统计,世界粮食被害虫危害造成的数量损失在 5%以上,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害虫引起食品发热 和霉变,影响食品质量和数量损失,影响食品卫生和 人体健康。
2019
-
26
鱼体死后鲜度变化
僵直阶段:一般无微生物活动 解僵阶段:微生物开始活动 自溶阶段:微生物大量活动
2019
-
27
鱼贝类的鲜度鉴定
感官指标:眼球、鳃部、肌肉、体表、腹部
化学检验:
1.挥发性盐基氮(TVB-N):30mg/100g为腐败界限
2.三甲胺氮(TMA-N)
3.氨
HxR +Hx
4.K值。K=
紫并有臭味 肌肉:弹性良好,鳞片完整并紧贴鱼体;松弛,失去弹性,
鳞片灰暗色 体表:保持鲜鱼固有色泽;退色 腹部:坚实有弹性;松软、下陷或溃烂
2019
-
29
6.微生物与罐头食品的腐败
种类:
低酸性食品(pH﹥4.6) 嗜热菌、嗜温厌氧菌、嗜温兼性厌氧菌等
酸性食品( pH=3.7-4.6) 非芽孢耐热菌、耐酸芽孢菌
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李氏杆 菌、口蹄疫病毒)
低温微生物:无色杆菌、产碱杆菌、莫拉氏杆菌、变性 杆菌等)
2019
-
18
现象:
发黏:10 7.5-8个/cm2 变色:红变、绿变(H2O2,H2S)。 长霉:白色、黑色、绿色。 异味:蛋白质水解成氨、 硫化氢、吲哚、腐胺和
尸胺等的恶臭。
微生物来源的酶—为变质创造条件
2019
-
43
例:
酶促褐变
酚类物质
(绿原酸、儿茶酚、儿 茶酸、咖啡酸、没食子
酸、对香豆酸 )
多酚氧化酶 (PPO)
O2
醌类物质聚 和体
2019
-
44
二、非酶褐变
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
焦糖化反应(一般贮藏中不考虑)
抗坏血酸氧化
其他:罐藏食品中罐壁与食品引起的褐变
第一章 引起食品变质 腐败的主要因素及作用
2019
-
1
引言 第一节 生物因素 第二节 化学因素 第三节 物理因素 第四节 其他因素
2019
-
2
引言
食品的质量 食品质量的变化趋势 食品质量变化影响因素
2019
-
3
食品质量
营养质量 卫生质量 感官质量
2019
-
4
食品质量的变化趋势
一定条件下,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
2019
-
40
防鼠方法
建筑防鼠法 食物防鼠法 药物及仪器防鼠法
灭鼠方法
化学药剂灭鼠法 器械灭鼠法 气体灭鼠法
2019
-
41
第二节 化学因素
一、酶的作用 二、非酶褐变 三、氧化作用
2019
-
42
一、酶的作用
酶的来源
食物本身含有的酶—直接引起变质
1.与风味改变有关的酶: 脂酶、蛋白酶、脂氧合酶等 2.与变色有关的酶:叶绿素酶多酚氧化酶等 3.与质地变化有关的酶: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4.与营养价值有关的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蛋白酶等
2019
-
19
4.微生物与蛋类的腐败
种类:
腐生微生物: 细菌:假单孢菌属、变性杆菌、产碱杆菌、埃希氏 菌、沙雷氏菌等 霉菌:枝霉、青霉、毛霉 酵母:圆酵母
病原微生物:沙门氏菌、肠细菌属、葡萄球菌等
2019
-
20
蛋的构造
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少量的角蛋白,蛋壳上密布 着很多小孔,空气可以进入蛋中供其进行呼吸,CO2和水 可经气孔排出
高酸性食品(pH﹤3.7)
霉菌及酵母
2019
-
30
罐头食品的腐败现象
1.胀罐:隐胀、软胀、硬胀。细菌性胀罐 2.平酸腐败:平酸菌,兼性厌氧菌 3.黑变:黑梭状芽孢杆菌 4.发霉:青霉、曲霉、柠檬霉
2019
-
31
7.微生物与冷冻食品的腐败 种类:
细菌:嗜冷细菌(假单孢菌、黄色杆菌、无色杆菌、小 球菌等)及部分嗜温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 芽孢杆菌)
胚:蛋黄表面的圆点
2019
-
22
污染途径
主要有两种: 一是不健康的禽,在蛋未排出禽体前经蛋壳进入蛋内。 二是蛋壳上的粪便、泥土中的细菌由气孔进入。 另外,蛋内还含有各种酶,在长期贮藏中会因酶的作用分解
而腐败变质。一般蛋黄中的细菌多对于蛋白,因为蛋白 中有溶菌酶,它具有杀菌作用。
2019
-
23
腐败变质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