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某某市第三十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9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王位继承制度
B.内外服制度
C.分封制度
D.礼乐制度
2.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的等级序列
B.“周王—诸侯—士—卿大夫”的等级序列
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D.“诸侯—周王—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3.“亲情是缘,相聚是缘。
”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
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礼乐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4.假设周王有四个儿子,其中甲年龄最长,由妃子所生。
乙也由妃子所生,天资聪颖。
丙是王后的大儿子,天资愚钝。
丁是王后的小儿子,机敏聪慧。
从国家的某某久安出发,周王应立谁为太子()
A.甲
B.乙
C.丙
D.丁
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6.嬴政时,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
上述材料反映出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A.皇权独尊
B.皇位世袭
C.大权独揽
D.统领百官
7.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他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攻打匈奴
B.修筑长城
C.推行郡县制
D.建立三公九卿
8.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①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②隋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北宋设立枢密院④元朝设立中书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假设在唐太宗时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
构,请问它的修建需要中央政府如何运转()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10.很多西方学者认为用考试选拔文官的方式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对西方和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是堪与物质文明领域中的四大发明相媲美的贡献。
有学者誉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中国用考试选拔文官开始于()
A.西周世卿世禄制
B.战国的军功爵制
C.魏晋九品中正制
D.隋唐时的科举制
11.中国古代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是()
A.征辟制度
B.监察制度
C.谏议制度
D.察举制度
12..贾谊《治安策》中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
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X后来发展成为()
A.削夺王国的封地
B.颁布“推恩令”
C.夺去王侯的爵位
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13..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
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1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夏朝
B、秦朝
C、唐朝
D、元朝
15.下令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的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宋太祖
D.宋太宗
16.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B.军机大臣由亲臣重臣组成
C.军机处办事具有“简”“速”“密”的特点
D.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帝时,裁撤于宣统帝时
17.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秦朝三公九卿、唐朝三省六部、明朝内阁、清
朝军机处等。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
A.专制皇权的强化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监察权力的扩大
D.对农民控制的加强
18 .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某某省,西至今某某省,
东到今某某省。
”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9.察举制是汉代的选举制度,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复
试。
这说明汉代察举制的基本特点是()
A.以孝廉作为唯一依据
B.中央政府直接选拔
C.以推荐作为主要途径
D.荐举与考试相结合
20.“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最可能是给子孙留下如此训诫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世宗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8分)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地方的管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成(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分别反映的政治制度,并说明在当时发挥的作用。
(8分)(2)简述宋朝“尽夺藩镇之权”的举措,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其影响。
(10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0分)
请回答:
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朝的何种中央行政机构?并说明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
23.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12分)
(1)过程(写出哪个朝代):(5分)
建立时期:
巩固时期:
完善时期:
发展时期:
顶峰时期:
(2)并写出在“建立时期”的这个朝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7分)
哈32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
二、非选择题
21.(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
(4分)
作用:通过分封制,扩大了周人的统治X围;
郡县制加强了秦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4分)
(2)措施:全国精兵编入禁军,由中央控制;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地方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6分)
影响: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财政负担;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4分,答出两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