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体育学》试题总结 共九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体育学》试题总结共九套
第一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我国周代的教育,具体教育内容为“六艺”。
其中的射、御是直接用来进行军事技能和身体训练的。
2.学校体育是我国国民体育的_基础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3.解放后,全国最早开始实行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时间是1956年,《九年义务体育教学大纲》颁布的时间是1987年
4.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工作对象广泛、工作任务繁重和工作范围具有_社会性。
5.动作技能的形成,大致可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阶段和运用自如阶段。
6.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形式,一般分为分组不轮换、分组轮换两种。
7.体育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而且要备场地,还要备_器材。
8.分析体育课的方法有全面分析、专题分析。
9.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两个方面。
10.运动竞赛中的淘汰法又称淘汰制,是逐步淘汰成绩差的,最后得出_优胜者的一种方法。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每天有4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2.对少年儿童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训练打好基础。
()
3.人体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因素。
()
4.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决策人是体育组长。
()
5.《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按百分制计分。
()
6.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
7.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
8.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
9.在制定体育教学进度时,快速跑教材空选用连续排列。
()
10.体育教师应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来设计、调节、控制教学活动。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体育教学:
2.教学常规:
3.重复练习法:
4.课的密度:
5.竞技状态: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体育教学中常用的讲解法有哪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进行讲解?
3.简述体育课考试的种类及内容。
4.利用分组轮换教学应注意什么问题?
5.简述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及意义。
6.周期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训练中应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五、论述题:(共15分)
试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及21世纪的发展趋势。
六、应用题(共10分)
请为某学校制定一份年度竞赛日程计划。
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终身体育:
2、体能:
3、运动技能:
4、综合密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题,每题30分,共30分)
1、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运动技能形成过程包括哪些阶段,各阶段的教法有哪些特点?
2、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有何异同?
第三套
一、选择题
1.三维体育观是指()
A.生物、心理、社会 B.生理、心理、文化
C.竞技、娱乐、健康 D.教育、社会、生物
2.国务院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时间是()
A.1990年 B.1998年C.1979年 D.1993年3.学校体育最主要的本质功能是()
A.教养功能 B.教育功能
C.美育功能 D.强身健体功能4.衡量学校体育目标完成的最终标准是()
A.条件目标 B.过程目标C.效果目标 D.教学目标5.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目标的载体是()
A.教学方法 B.组织措施C.体育教材 D.场地器材6.下列哪些是属体育教学手段运用的基本模式?()
A.辅助式 B.传统式C.现代式 D.讨论式7.下列哪种方法是发展体能的方法?()
A.变换法 B.分解法C.直观法 D.说明法8.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方式是指()
A.动作 B.技巧C.运动 D.活动9.下列哪种属于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教授法?()
A.讲授法 B.直观法C.完整法 D.分解法10.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是()
A.突发事件处理 B.说明与榜样C.评比与表扬 D.批评与纠错11.发展学生个性的方法是()
A.启发诱导法 B.语言法C.演示法 D.讲练法12.中小学体育实践课课型可分为()
A.新授课 B.专项课
C.必修课 D.选修课
13.下列哪种评价方法属体育课评价的具体方法?()
A.讲授法 B.直观法
C.完整法 D.分解法
14.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是指()
A.体育教学 B.课外活动
C.课外训练 D.课外竞赛
15.下列哪种形式属于校内锻炼?()
A.校外自我锻炼 B.家庭体育
C.社区体育 D.课间操
16.课外运动训练的特点之一是()
A.健身性 B.基础性
C.娱乐性 D.方向性
17.下列属课外运动训练原则的是()
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中力量教育原则
C.周期性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18.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特殊能力是指()
A.运动能力 B.思维能力
C.记忆能力 D.观察能力
19.体育教师进修的主要特点是指()
A.自学 B.短期培训
C.函授 D.在职性
20.下列哪些规律是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
A.认知规律 B.社会制约性规律C.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D.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____________的有利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2.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方面组成。
23.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____________而选用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体系。
24.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常用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25.发展体能的原则一般有全面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6.体育教学中学练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课堂常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8.体育教学
29.身体素质
30.完整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1.简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32.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33.简述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34.简述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你是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36.论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关系。
第四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923年公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2.速度素质有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3.身体训练包括一般身体训练、专项身体训练。
4.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校内竞赛、校外竞赛。
5.从运动技术要求角度看,选拔运动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_经验选材、二是科学预测选材。
6.体育课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两种。
7.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把体育课分为普通体育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三种类型。
8.体育教材的分类应以体育教学目标、任务为依据。
9.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集中地体现在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上。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编写体育教材以及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依据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错)
2.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
(对)
3.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
(错)
4.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
(对)
5.中学体育教材中,跑、跳、投教材一般采用螺旋排列的方法。
(对)
6.持续法多用于非周期性项目的训练。
(错)
7.通常在发展学生体能的前提下,才选用比赛法训练。
(错)
8.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通常采用全班集体的组织形式进行。
(对)
9.定期考核的时间一般是学期未。
(错)
1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公布施行的时间是1979年。
(错)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2.教材比重:指各类教材的教学时数之比。
3.练习密度:学生全课练习的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
4.定量评价:是评价者将课中测试的数据及各定性指标按一定标准量化后所做出的评价。
5.体育课的结构:构成一节课的几个部分以及部分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和时间分配等。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2.直观、思维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依据什么提出的?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3.简述少年儿童实施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4.简述体育锻炼的原理及应遵循的原则?
5.制定学校年度竞赛日程计划应注意什么问题?
6.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循环练习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论述题:(共15分)
论为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训练的计划与安排是控制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五、应用题:(共10分)
一堂中学体育课(45分钟)的教材内容为支撑跳跃(新授)、篮球(复习),请为其准备部分选编一则活动性游戏。
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12分(3×4)
1、终身体育:
2、水平目标:
3、社会适应:
4、健康:
二、填空:33分(0.5×66)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为主要目的修课程。
2、课程基本理念:坚持的指导思想,促进;激发,培养学生意识;以学生中心,重视学生的;关注需求,确保。
3、学习领域目标:、、
、、。
4、新健康三维观:、、。
5、三级课程体系包括:、、。
6、体育教学体系包含四大要素:、、和。
7、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评价应包括:、
、。
8、“非典”全称是:,“疫区”是指:。
9、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
和。
10、决定跑速的两大因素是:、;跳远的技术组成:、
、、、;影响投掷远度因素:出手、
出手、出手等因素。
11、裁判员的职责是:,。
12、田径场上的场地、器材的长度或宽度是 1.22米的请列举出两个:、。
13、口令一般由和组成。
14、心率调控运动中,最高心率=220-,青少年的靶心率,上限=最大心率× %,下限=最大心率× %。
15、体育锻炼的FIT监控原则是:、和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以从事以为目的的运动必须采用的基本监控原则。
16、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包括:、
、、。
17、六级水平目标所对应的年级分别为:水平一对应的是,水平二对应的是,水平三对应的是,
水平四对应的是,水平五对应的是,而水平六是发展性目标。
三、选择题:10分(0.5×20)
1、1894年法教育家( )建议恢复奥运会,1896年在( )举行第一届,二十七届在( )举行的,( )宣布二十九届在我国举行,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 )。
A:萨马兰奇B:罗格C:顾拜旦 D:美国E:希腊 F:澳大利亚
2、课程目标体系的递进关系:( )-- ( )- -( )。
A:水平目标 B:课程目标 C:领域目标
3、标准篮球场长( )米,宽( )米,球板长( )米,高( )米,篮球圈上沿高( ),场中圈直径( )米;排球场长( )米,宽( )米,进攻线距中线( )米;足球门两柱距( )米,高( )米,点球点距
球门( )米。
A:1 B: 1.2 C:1.8 D:2.44 E:3 F:3.05 G: 3.6 H:7.32 I:9 J:9.15 K:11 L: 15 M:18 N:28
四、判断:13分(1×13)
1、看一个学校的运动比赛成绩就能判断其体育工作的好坏。
( )
2、组织课间操、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是体育教师份内的事不应计工作量。
( )
3、体育评价应实现多样化,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
4、径赛的距离应从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 )
5、跳远比赛中只要触接到跳板前沿红线就判试跳失败。
( )
6、投掷比赛中丈量成绩以1厘米为最小单位。
( )
7、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 )
8、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 )
9、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田赛,以高远度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
( )
10、行进间动令,除了向左转走外,其余动令均落于右脚。
( )
11、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 )
12、间歇锻炼法是指重复锻炼之间有合理的休整,它是提高锻炼效果的一种常用方法。
( )
13、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
五、简答题:16分(4×4)
1、根据《新课标》选择教学内容要符合哪些要求?
2、怎样预防体育活动发生运动损伤?
3、人的食物中含有几大营养是什么?并说出它们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
4、谈一谈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后教师角色的转变?
六、结合新《标准》的精神,自选(学年、学期、单元或课时)之一,写一份计划。
16%
第七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学校体育管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检查和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2.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能增大_____和______。
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具有______和 _____特点。
4.体育教学应以______为主导______为主体______为主线。
5.体育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构成。
6.选择和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注意____性、_____性和_____性。
7.测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常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方法。
8.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1.体育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就是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
2.人体只有承担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增强体质。
()
3.体育课的一般密度应是越大越好。
()
4.体育教学中,为显示动作的前后部位可采用正面示范。
()
5.体育课的基础结构是根据人的认识活动规律提出的。
()
6.运动训练的周期性原则是依据超量恢复的原理提出的。
()
7.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每公斤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
8.测定体育课的密度时,通常把教师要求学生跑步捡回器械的时间作为练习时间。
()9.技评属于体育课的客观评价标准。
()
10.重复练习法是在两次练习之间没有严格规定的间歇时间。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校体育管理:
2.教材体系:
3.运动负荷:
4.定性评价:
5.预先考核: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确定体育教学内容应遵循哪些原则?
2.简述课外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确立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和基本要求有哪些?
4.何谓示范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选择示范的位置和方向?
5.怎样上好综合课?
6.对少年儿童实施耐力训练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论述题:(共15分)
结合当前的教育改革,谈谈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六、应用题:(共10分)
请根据自己的专项和爱好,编写一份竞赛规程。
第八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我国周代的教育,具体教育内容为“六艺”。
其中的____和____是直接用来进行军事技能和身体训练的。
2.学校体育是我国国民体育的____,是我国体育发展的_____。
3.解放后,全国最早开始实行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时间是_____;《九年义务体育教学大纲》颁布的时间是_____。
4.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是工作对象广泛、工作任务____和工作范围具有______。
5.动作技能的形成,大致可分为粗略掌握动作阶段、____阶段和_____阶段。
6.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形式,一般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7.体育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而且要备_____,还要备_____。
8.分析体育课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
9.身体训练包括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
10.运动竞赛中的淘汰法双称淘汰制,是逐步淘汰_____,最后得出_____的一种方法。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要保证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每天有45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
()2.对少年儿童运动技术训练的要求是全面训练打好基础。
()
3.人体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遗传因素。
()
4.实施学校体育管理的决策人是体育组长。
()
5.《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按百分制计分。
()
6.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越大越好。
()
7.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
8.学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法规性文件是竞赛规程。
()
9.在制定体育教学进度时,快速跑教材空选用连续排列。
()
10.体育教师应以教学原则为指导,来设计、调节、控制教学活动。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体育教学:
2.教学常规:
3.重复练习法:
4.课的密度:
5.竞技状态: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体育教学中常用的讲解法有哪些,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进行讲解?
3.简述体育课考试的种类及内容。
4.利用分组轮换教学应注意什么问题?
5.简述课余体育锻炼的特点及意义。
6.周期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训练中应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五、论述题:(共15分)
试论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及21世纪的发展趋势。
六、应用题(共10分)
请为某学校制定一份年度竞赛日程计划。
第九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_____年公布的_____,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2. 速度素质有_____、______和______。
3. 身体训练包括_____和_____。
4. 按竞赛进行的空间范围,学校运动竞赛可分为_____和_____。
5. 从运动技术要求角度看,选拔运动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_____,二是_____。
6. 体育课评价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两种。
7.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把体育课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
8. 体育教材的分类应以_____和_____为依据。
9. 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集中地体现在_____和_____上。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用“√”和“×”表示。
每小题1分,共10分)
1.编写体育教材以及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依据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 2.为了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正面示范。
()
3.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环节。
()
4.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是指运动动作练习的量和强度。
()
5.中学体育教材中,跑、跳、投教材一般采用螺旋排列的方法。
()
6.持续法多用于非周期性项目的训练。
()
7.通常在发展学生体能的前提下,才选用比赛法训练。
()
8.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通常采用全班集体的组织形式进行。
()
9.定期考核的时间一般是学期未。
()
1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公布施行的时间是1979年。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体育教学方法:
2.教材比重:
3.练习密度:
4.定量评价:
5.体育课的结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我国的体育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2.直观、思维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依据什么提出的?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3.简述少年儿童实施力量训练的基本要求?
4.简述体育锻炼的原理及应遵循的原则?
5.制定学校年度竞赛日程计划应注意什么问题?
6.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循环练习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论述题:(共15分)
论为什么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训练的计划与安排是控制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五、应用题:(共10分)
一堂中学体育课(45分钟)的教材内容为支撑跳跃(新授)、篮球(复习),请为其准备部分选编一则活动性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