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级数学苏教版下 册教案第9单元后《上学时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上学时间
活动内容:记录自己在一个星期内每天上学途中所需要的时间。

活动内容分析:
《上学时间》是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

这个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先调查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结论;如果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可能学生每天上学途中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感悟数据的随机性;更进一步让学生感悟虽然数据是随机的,但数据较多时具有某种稳定性,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信息。

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数据的调查、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能力还比较差,需要教师、家长加强指导。

活动目的:
1.主要考察学生对数据的调查、搜集、整理、分析、计算能力;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等综合能力。

2.活动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

活动重点:如何测量时间和作记录。

活动难点: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活动准备:钟表、课件、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孩子们,今天早上咱班有人迟到吗?没有,看来大家都很遵守时间,真好!老师想问问,你们今天早上是怎样来上学的呢?你大约用多长时间?
(学生汇报:走路、开车,用不同的方式上学所用的时间不一样。


同学上学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所用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来研究一下与上学时间有关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二、讨论学习: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上学时间。

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从这两个信息中,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汇报
你是怎样知道小明路上所用时间的呢?对,用到校时间减去出门时间就能求出路上所用时间。

孩子们,那你们猜一猜,小明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一样吗?说说你的理由,你为什么这么猜?选择去学校的方式(交通工具)、走路的快慢、走的路线也会影响、堵车、等红绿灯,我们大部分同学认为小明每天上学路上用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而且清楚的说出了理由,非常好。

其实我们在前几天就布置大家以“分”为单位,记录、收集了每天上学途中所用的时间,现在我们就请几位同学(三个)展示你的记录。

谁愿意来?
你先说一说从哪一个时刻开始记录呢?就是从家里出门的那一时刻,也就是脚迈出大门的那一时刻,我们到什么时候再记录时间呢?脚迈进到学校大门就可以记录了。

这是学校的大门,我们看看他的记录。

二、分析记录表
1.分析一位同学的记录表,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看看记录表,现在我们就来看最后一栏也就是路上所用时间这一栏。

他五次上学路上的时间一样吗?不一样,从哪看出不一样了?哪天少?多长时间?哪天多?多长时间?这两天的时间让我们知道了上学路上用的时间不一样。

那有没有一样的时候?星期一和星期五的时间一样。

星期二和星期三的时间一样。

看来有不一样的时候,还有一样的时候。

看来他每天上学用的时间有时是一样的,有时是不一样的。

哪天用的时间最多?哪天用的时间最少?
2.依次分析下面几张记录表,指出:通过调查、记录,我们知道了每天上学各用多少时间,而且知道每天上学的时间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每天的时间又是差不多的,根据这样的规律,能估计出自己每天上学大约要用几分钟。

(板
估计要用几分钟)
三、汇总讨论,比较整理
1.小组汇总整理
(1)谈话:我们要比较小组里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应该怎么做?(收集每个同学上学途中时间的数据进行比较)
引导:可以汇总小组里同学上学时间的数据,再比较每人用的时间,哪些同学上学时间比自己多,哪些同学上学时间比自己少。

请在小组里互相合作,填写表格,记录、整理每人上学途中的时间。

整理完了后,在自己的小组比一比、说一说。

小组交流,填表,教师巡视。

(2)(出示表格)让学生把小组里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填在下表中,并按要求整理。

长,我们还可以按时间长短分段进一步整理。

各个同学把自己小组里的数据,按下面一个表格的时间长短分段整理、填写,并和同学互相交流、检查结果。

2.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多少人用的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
(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5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5——1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10——20分钟的有多少人?
学生对照小组表格,汇报答案。

提问:刚才发现的小组同学上学时间和每段时间里的人数,是从哪里得到的呢?(调查、收集、整理数据)
说明:经过小组的数据汇总、整理,帮助我们了解每人上学时间的情况和小组里上学时间的分类情况,这都是因为记录、收集和整理了这方面的数据。

所以,
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可以了解一个实际问题的相关信息或具体情况,是帮助我们弄清问题结果的重要方法。

3.全班汇总交流
提问:刚才我们只是在小组里比较,怎样才能知道全班同学中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学生讨论)
引导:需要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用下面的表格将每个小组同学的数据进行汇总。

出示表格,全班汇总。

比较:你和同学比,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和你差不多?比你用的时间多的大约有多少人?比你少的呢?
说明:汇总全班数据,就能了解全班同学上学途中所用时间长短的一般情况,这就是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的作用。

四、反思总结
引导: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个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那现在我们想想,除了记录上学时间这样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哪些地方我们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统筹一下我们的时间呢。

我们可以记录每天打扫卫生的时间,让我们能在做卫生的时候又快又好的去完成。

我们每天看书看了多长时间呢,我们从中收获一些知识。

也可以做一些安排。

安排一下我们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超时。

出去买东西的时间,不能因为随意逛,而浪费了时间。

我们可以把写作业的时间记录下来,可以帮助我们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看来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能用到这样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安排生活中的时间,希望在课后真正的能利用这样的方法来安排你自己的课后生活。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惜时歌,结束。

(表一)记录早晨上学的出发时间和到校时间,并算出从家到学校要用的时间。

连续记录5次,再和同学交流。

(表一)记录早晨上学的出发时间和到校时间,并算出从家到学校要用的时间。

连续记录5次,再和同学交流。

(表二)把小组里每个同学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填在下表中,并按要求整理。

(表三)
根据小组记录和整理结果讨论:
(1)有多少人上学途中用的时间比你多?有多少人用的时间比你少?上学时间和你差不多的有多少人?
(2)上学途中用的时间少于5分钟的有多少人?多于2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5——10分钟的有多少人?在10——20分钟的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