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报表课程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会计报表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财务会计报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编制原则;
2. 学生掌握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的编制方法和内容;
3. 学生了解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指标及其含义。
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独立编制简单的财务会计报表;
2. 学生能够运用财务分析指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初步分析;
3. 学生具备运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报表编制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地对待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
3. 提高学生的财经素养,使其具备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财务会计报表的知识深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报表的相关知识,提高实际工作中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表的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正确价值观的财经人才。
二、教学内容
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财务会计报表基本概念与结构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作用
- 报表的编制原则和基本要求
- 各类报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2. 财务会计报表编制方法与实务
-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 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与披露
3. 财务会计报表分析
- 财务分析的基本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 财务比率分析及其应用
- 财务趋势分析
- 财务报表综合分析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系统性地安排和进度如下:
- 第一周:财务会计报表基本概念与结构
- 第二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及实务
- 第三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实务
- 第四周: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与披露
- 第五周:财务会计报表分析
三、教学方法
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
性:
1. 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财务会计报表的基本概念、编制原则及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 结合教材内容,以生动的案例辅助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
- 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2.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让学生分组分析,从实际操作中学习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 组织课堂讨论,分享各组的分析成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 讨论法:针对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和分析中的疑难问题,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
-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 学生互相提问,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实验法:利用财务软件,让学生实际操作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安排实验室课程,让学生在软件上动手实践;
- 教师现场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和分析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设定明确的任务和期限,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 组织小组汇报,评价各组的成果,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估
为确保教学效果,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章节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占20%)
- 课堂出勤:评估学生按时参加课堂的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互动行为,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度、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作业(占30%)
-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理论知识巩固和实际操作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 对作业进行批改,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纠正错误,提高作业质量。
3. 考试(占50%)
- 期中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主要测试学生对财务会计报表基本概念、编制方法和分析指标的掌握程度;
- 期末考试:以开卷形式进行,侧重于测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实际操作评估(额外加分)
- 对学生在实验室实际操作财务软件的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
- 鼓励学生在课堂外参加相关竞赛、实践活动,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额外加分。
教学评估方式客观、公正,全面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通过多元化的评估手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财
务会计报表课程的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需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教学安排
为确保教学进度和效果,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如下:
1. 教学进度:
- 本章节共计15课时,每周安排3课时;
- 按照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基本概念与结构(3课时)、利润表编制(3课时)、资产负债表编制(3课时)、现金流量表编制(3课时)和财务报表分析(3课时)。
2. 教学时间:
- 课堂教学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避开学生其他重要课程和活动;
- 实验室教学时间:安排在周末或课余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
3. 教学地点:
- 理论课:安排在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师展示课件和案例分析;
- 实验课:安排在专业实验室,确保学生能够使用财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4. 考虑学生实际情况:
- 遵循学生的作息时间,避免在学生疲劳时段安排课程;
-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案例和讨论话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课程安排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复习和预习。
5. 教学反馈与调整:
- 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安排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计划;
-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