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统一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统一考试理综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共7题)
第(1)题
如图所示,两滑块A 、B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滑块A 的质量为m ,速度大小为2v 0,方向向右,滑块B 的质量为2m ,速度大小为v 0
,方向向左,两滑块发生弹性碰撞后的运动状态是( )
A .A 和
B 都向左运动
B .A 和B 都向右运动
C .A 静止,B 向右运动
D .A 向左运动,B 向右运动
第(2)题一外皮绝缘的导线扭成如图所示的三个圆形平面闭合回路,回路半径分别为R 、2R 、3R 。

回路中都有匀强磁场B ,且B 与回路平面垂直并指向内,回路外无磁场。

当B 的大小以速率k
增大时,则( )
A
.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中间圆环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B
.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中间圆环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C
.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中间圆环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D
.回路中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中间圆环中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第(3)题如图(a ),在均匀介质中有A 、B 、C 和D 四点,其中A 、B 、C 三点位干同一直线上,AC =BC =4m ,DC =3m ,DC 垂直AB 。

t =0时,位于A 、B 、C 处的三个完全相同的横波波源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均如图(b )所示,振动方向与平面ABD 垂直,已知波长为4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三列波的波速均为2m/s
B .t =2s 时,D 处的质点开始振动
C .t =4.5s 时,
D 处的质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
D .t =6s 时,D 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是2cm
第(4)题
如图所示,在y 轴上关于O 点对称的AB 两点有等量同种点电荷+Q ,在x 轴上C 点有点电荷-Q 且CO =OD ,∠ADO =60°。

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 .O 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
B.D点电势一定为零
C.若将点电荷+q从O移向C,点电荷+q的电势能增大
D.若将点电荷-q从O移向C,点电荷-q的电势能增大
第(5)题
辘轳是古代庭院汲水的重要机械。

如图,井架上装有可用手柄摇转的辘轳,辘轳上缠绕绳索,绳索一端系水桶,摇转手柄,使水桶起落,提取井水。

P是辘轳边缘上的一质点,Q是手柄上的一质点,当手柄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动时( )
A.P 的线速度大于Q 的线速度
B.P的向心加速度小于Q的向心加速度
C.辘转对P 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D.辘护对P 的作用力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第(6)题
如图所示,是为我国的福建号航母配置的歼—35战机,具有优异的战斗性能,其过载能力可以达到9。

过载是指作用在飞机上的气动力和发动机推力的合力与飞机重力之比。

例如歼—35战机,以大小为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其过载就是3。

若歼—35战机在一次做俯冲转弯训练时,在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200m/s,过载为5,重力加速度g=10m/s2,将飞机的运动轨迹看成圆弧,则飞机的转弯半径约为( )
A.800m B.1000m C.1200m D.1400m
第(7)题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在物体移动时间为t的过程中( )
A.摩擦力冲量的大小与F方向无关B.合力冲量的大小与F方向有关
C.F为水平方向时,F冲量为μmgt D.F水平方向冲量的最小值为mat
二、多选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绝热气缸竖直倒放,气缸内用绝热活塞(活塞质量不可忽略)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

现把气缸稍微倾斜一点,达到平衡时与原来相比( )
A.气体的密度减小
B.气体的内能增大
C.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增大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E.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第(2)题
著名物理学家汤姆孙曾在实验中让电子束通过电场加速后,通过多晶薄膜得到了如图所示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加速后电子速度m/s,普朗克常量J·s,则( )
A.该图样说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
B.该实验中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约为0.15nm
C.加速电压越大,电子的物质波波长越大
D.使用电子束工作的电子显微镜中,加速电压越大,分辨本领越强
第(3)题
如图所示,导体棒a、b分别置于平行光滑水平固定金属导轨的左右两侧,其中a棒离宽轨道足够长,b棒所在导轨无限长,导轨所在区域存在垂直导轨所在平面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已知导体棒的长度等于导轨间的距离,两根导体棒粗细相同且均匀,材质相同,a棒的质量为m,电阻为R,长度为L,b棒的长度为2L。

现给导体棒a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
量I,导体棒始终垂直于导轨且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电阻,关于导体棒以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导体棒a稳定运动后的速度为
B
.导体棒b稳定运动后的速度为
C
.从开始到稳定运动过程中,通过导体棒a的电荷量为
D.从开始到稳定运动过程中,导体棒b产生的热量为
三、实验题 (共2题)
第(1)题
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

图中E是电池,电动势E=1.5V内阻r=0.5Ω;R1是固定电阻R1=1200
Ω,R2、R3、R4是电阻箱;电阻箱R2和R3的最大阻值都为999.99 Ω;电阻箱R4的最大阻值9999 Ω;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1 mA,内阻为R g=150 Ω。

S为换挡开关,该多用电表有2个挡位,“×1”和“×10”两种倍率。

开关一个,红、黑表笔各1支,导线若干
(1)该实验小组按图a正确连接好电路。

当开关S断开时,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电阻箱R2=_______Ω,使电流表达到满偏,此时闭合电路的总电阻叫做欧姆表的内阻R内,则R内=________ Ω,欧姆表的倍率是________(填“×1”或“×10”)。

(2)闭合开关S:第一步:调节电阻箱R2和R3,当R2=_______Ω且R3=________Ω时,将红、黑表笔短接,电流表再次满偏;第二步:在红、黑表笔间接入电阻箱R4,调节R4,当电流表指针指向图b所示的位置时,对应的欧姆表的刻度值为________Ω。

第(2)题
某学校在为准备学生实验“测量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时购进了多卷表面有很薄绝缘层的合金丝,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想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来测算金属合金丝的电阻率和长度。

(1)小组某同学先截取了一小段合金丝,然后通过实验测定合金丝的电阻率,根据老师给提供的器材,他连成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物图∶该实验连接图中电流表采用的是_______(填“内接”或“外接”),滑动变阻器采用的是______(填“分压式”或“限流式”);实验时测得合金丝的长度为0.300m,在测金属合金丝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mm。

(2)实验过程中电压表V与电流表A的测量结果已经在图丙中的U-I图像中描出,由U-I图像可得,合金丝的电阻为_______Ω;由电阻定律可计算出合金丝的电阻率为_____________Ω·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小组另一同学用多用电表测整卷金属合金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挡“×100”;
②然后将两表笔短接,调整“欧姆调零旋钮”进行欧姆调零;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合金丝的两端相接,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丁所示,该合金丝的电阻约为____Ω。

(4)根据多用电表测得的合金丝电阻值,不计合金丝绝缘层的厚度,可估算出合金丝的长度约_____m。

(结果保留整数)
四、解答题 (共3题)
第(1)题
如图,两根间距为L、相互平行的光滑倾斜金属长直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金属杆MN、PQ用绝缘杆固定连接形
成“工”字形框架,间距也为s,使框架从距磁场上边沿一定距离处静止释放,框架进入磁场过程中做匀速运动,已知“工”字形框架的总质量为m,金属杆MN、PQ的电阻均为R,其余电阻不计
(1)框架刚释放时,金属杆PQ距磁场上边界的距离;
(2)金属杆PQ越过两磁场分界线的瞬间,框架的加速度大小;
(3)框架穿过磁场的整个过程中,金属杆MN产生的焦耳热。

第(2)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的小车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左侧用固定在地面上的销钉挡住。

小车上表面由光滑圆弧轨道BC和水平粗糙轨道CD组成,BC与CD相切于C,BC所对圆心角,CD长。

质量的小物块从某一高度处的A点以
的速度水平抛出,恰好沿切线方向自B点进入圆弧轨道,滑到D点时刚好与小车达到共同速度。


,,,忽略空气阻力。

(1)求小物块从C滑到D所用时间;
(2)若在小物块抛出时拔掉销钉,求小车向左运动到最大位移时物块离小车左端的水平距离。

第(3)题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的甲、乙两物块(两物块均视为质点)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乙左侧的地面光滑、右侧的地面粗糙,两物块与粗糙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现用大小为的水平瞬时冲量作用于甲,一段时间后甲、乙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甲、乙间的弹力远大于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碰撞后两物块粘在一起继续向前运动。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求:
(1)碰撞后瞬间甲的速度大小;
(2)碰撞后甲通过的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