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与建设(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安全生产与建设
一、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式
(一)中国矿山的分类
我国煤矿分为国有地方煤矿、国有重点煤矿和乡镇煤矿。
xx年,中国共有8xx个矿山,xx年底,减少到35000个。
目前有约28000个煤矿,其中25000属于小规模的乡镇和个体煤矿。
今后,越来越多的小矿山将被关闭。
(二)世界煤炭储量及生产情况
xx年,全国共产原煤13.9亿吨,其中:电厂耗煤53%、建材工业耗煤12%、冶金工业12.8%、化学工业5.8%。
近两年煤产量快速增长,xx年,中国工生产原煤16.7亿吨,占全球煤产量50亿吨的
33.2%,xx年产煤达19.56亿吨。
(三)我国煤炭生产安全形式
1、从单位GDP死亡率看。
xx年全国GDP13.6万亿元,13.6万人死于安全事故,平均1亿元GDP死亡1人。
2、从中国的煤炭总产量及死亡率与世界的比较看。
xx年,全世界产煤约50亿吨,死亡人数8000人左右;中国煤炭产量占33.2%,死亡人数占80.4%;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3人,美国为0.03(世界最好记录),波兰为0.2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中国是美国的近100倍、俄罗斯的10倍和印度的12倍。
3、从煤矿与其他矿山的死亡率的比较看。
煤矿伤亡人数占矿山事故伤亡人数的87%(xx年),远高于金属矿和非金属矿。
4、从发生事故的煤矿类型看。
目前国内有2.5万个小煤矿,安全事故占煤矿事故总量的70%;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测算,45个国有大矿和100多个地方国有煤矿安全欠账高达500多亿元。
5、从安全保障看。
国内具有安全保障的煤炭生产能力仅12亿吨,xx年的数字竟是19.56亿吨,缺乏安全保障的煤炭产量越来越多;大矿大干,小矿蛮干。
xx年,全国27个产煤省区中,有20个省区超产,其中19个省区超产10%以上,福建、陕西、北京超产均在50%以上。
6、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仍居高不下。
xx-xx年,中国矿山事故死亡率中,国有重点矿xx年为每百万吨4.53人,xx年降为每百万吨0.966人。
乡镇矿居高不下,xx年为每百万吨10.99人;xx年每百万吨死亡率为8.17人,xx年为4.54人。
近期全国发生的大矿难有:xx年10月20日,河南新密市大平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48人死亡。
xx年11月28日,陕西省铜川市陈家山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66人。
xx年2月14日,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特大瓦斯事故,死亡214人,是1958年大同矿难以来国内最大的煤矿事故。
xx~xx年中国煤矿死亡人数,国有重点矿死亡人数最低,乡镇煤矿死亡人数最高。
二、煤炭事故高发的原因分析
xx年,中国煤炭产量为16.56亿吨,其中:国有地方煤矿8.3亿吨、国有重点煤矿2.14亿吨、乡镇煤矿6.12亿吨。
(一)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关
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高排放,低回报,低收益;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人的素质提高上来。
我国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数字反差太大,因此造成了煤炭紧张。
xx年,全国煤炭产量19.5亿吨,其中有安全保障能力的12亿吨,剩下的7亿吨安全保障能力不足。
(二)装备水平低,技术落后
部分煤矿的采掘、运输工艺十分落后,采煤和掘进工作面机械化程度不到12%。
国有重点煤矿机械化程度为75%,地方煤矿为25%,而乡镇和个体煤矿大多数是非常落后的、原始的开采方式;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滞后,煤矿瓦斯形成的机理、瓦斯防治手段等许多问题目前都没有解决。
(三)煤矿从业人员多,素质差,结构性矛盾突出
机械化程度低,用人过多;素质差,很多农民工未经任何专业培训;结构性矛盾突出,煤炭行业的人才流失非常严重,专业技术人员奇缺;大专以上的煤矿专业毕业生每年已减少到只有1万名,在煤炭行业的就业率不到5%。
(四)行业管理弱化,企业管理滑坡
企业的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老化,不能适应新形式、新条件;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多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使安全整顿难以见效;煤矿数目巨大,小煤矿数量过多,生产分散;很多小煤矿还没有依法办理采矿登记手续,无证开采,违法作业;对瓦斯矿不能做到真正的“先抽后采”,而是“边抽边采”,甚至“采而不抽”。
三、煤炭安全事故的分类
煤矿事故按发生源分类为:一是顶板事故。
矿井冒顶、片帮、冲击地压、顶板掉块。
二是机电事故。
触电、机械伤人等。
三是瓦斯事故。
瓦斯、煤层爆炸或燃烧,煤(岩)中瓦斯突出,气体窒息(中毒)等。
四是火药放炮事故。
炸药、雷管伤人,炮烟熏人等。
五是水灾事故。
六是火灾事故。
煤矿自然发火或外因造成的火灾。
七是其它事故。
xx~xx年,不同煤矿事故所占比例,以辽宁煤矿安全事故为例为:顶板11.08%、瓦斯74.12%、运输4.10%、水害4.92%、火灾0.68%、其它事故4.79%。
xx~xx年为:顶板13.85%、瓦斯67.75%、运输0.65%、水害10.61%、火灾6.49%、其它0.65%。
xx年,全国瓦斯爆炸占60%。
四、瓦斯事故及预防
(一)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是由地应力、瓦斯和煤的物理力学性质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矿井瓦斯含量测定方法:地勘钻孔测定法、实验室间接测定法、井下快速直接测定法。
(三)矿井瓦斯等级: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四)矿井瓦斯的预防:每年必须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工作。
一是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二是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
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三是采掘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
2.0%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四是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关闭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可通电开动。
五是综采掘面,应在采煤机和掘进机上安设机载式断电仪,当其附近瓦斯浓度达到1%时报警,达到1.5%时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
(五)瓦斯爆炸灾害防治技术
1、防止瓦斯积聚、杜绝火源。
加强通风;经常检查井下通风情况和瓦斯浓度;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抽放瓦斯。
2、防止瓦斯被引燃。
一是禁止携带烟草和点火工具下井。
井下禁止吸烟。
井下应使用防爆的照明灯。
禁止打开矿灯。
二是井下禁止使用电炉。
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准进行电焊、气焊和使用喷灯接焊等。
三是只有在安装电动机和开关的地点附近20米巷道内的瓦斯浓度小于1%时,才准送电启动。
四是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的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三专、两闭锁(风电、瓦斯电闭锁)”。
四是放炮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检查瓦斯)和“三人连锁放炮”制(放炮员、班组长、瓦检员连锁)。
每个炮眼必须充填足够炮泥和水炮泥。
严禁明火放炮和放糊炮。
五是在瓦斯矿井中,要防止铁器撞击产生火花;在处理局部瓦斯时,尤应防止铁器撞击。
六是经常捡查火区的情况,严格管理火区,建立火区管理卡片。
(六)矿井瓦斯及事故预防措施
1、瓦斯喷出灾害防治技术。
一是加强地质工作,采取“探、排、引、堵”技术措施;二是打前探钻孔,预先探放高压瓦斯气源;三是
掌握喷出预兆,即使撤离工作人员;四是掌握矿压规律,避免矿压集中。
2、瓦斯突出的预兆。
一种现象是煤层层理紊乱、煤暗淡无光泽、煤质变软;另一种现象是煤层发出劈裂声、闷雷声、机枪声、响煤炮、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煤壁发生震动和冲击,顶板来压,支架发出折裂声。
此外就是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壁发凉,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喷瓦斯等现象。
3、煤与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
瓦斯突出的预防可采用区域性防突措施-开采解放层,局部性防突措施,超前钻孔,水力冲孔和震动性放炮等措施来预防。
五、关于煤炭安全的几点思考
1、强化“安全第一”,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2、建立健全安全与健康保障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监督监察保障体系、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安全技术保障服务体系。
3、建立国际通行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保证体系认证制度。
4、调整煤炭生产结构,加大对地方小煤矿特别是乡镇个体小煤矿的整治力度。
5、推进安全科技和管理技术创新。
6、完善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如明确安全资金渠道,包括国家补助和吨煤提取两部分)。
煤矿安全生产与建设(2)
煤矿安全生产和建设是煤矿行业中最为重要的事项之一。
由于煤矿作为一种能源资源的重要来源,在能源供给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煤矿采矿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煤矿安全生产和建设是煤矿行业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煤矿安全生产和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煤矿安全生产是指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和管理,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关乎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煤矿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于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推动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煤矿安全生产和建设方面,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
第一,加强安全管理。
煤矿应该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此外,煤矿应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二,加强事故预防。
煤矿应加强对矿井的地质、水文、瓦斯等方面的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对矿井的通风系统和瓦斯抽放设施的安装和维护,保证矿井的安全运行。
此外,煤矿还应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三,加强应急救援。
煤矿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配备应急救援装备和设施,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进行有效的救援工作。
此外,煤矿还应与相关部门建立
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事故应对的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第四,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
煤矿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煤矿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等,确保煤矿的生产活动符合法律和规定的要求。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煤矿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和建设是煤矿行业中极为重要的事项。
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加强事故预防、加强应急救援和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等措施和方法,才能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我们相信煤矿安全生产和建设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推动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