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
治疗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应用不同处理方式的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就诊的62例门诊拔牙患者,采取随
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风险干预
引导治疗的小组为观察组,将两组门诊拔牙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
的治疗依从性(93.55%)高于对照组(64.52%),(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并发症(术后出血、术后感染、下颌骨骨折、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发
生率(9.68%)低于对照组(35.48%),(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口
腔外科门诊拔牙中采用风险干预引导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拔牙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口腔外科;门诊;并发症;拔牙;依从性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卫生和牙齿外观得到关注。

口腔外科门诊拔
牙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但术后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1]。

随着门诊外科拔牙技术
的不断提升,发现多数并发症可以通过简单的措施迅速治疗,降低严重损伤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口腔健康。

对于拔牙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采取积极
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患者的口腔健康[2]。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门诊拔牙患者,根据随机
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风险干预引导治疗),各为31例。

对照组,女性16例、男性15例;年龄19岁~39岁,平均年龄(25.69±2.36)岁。

观察组,女性13例、男性18例;年龄20岁~38岁,平均年龄
(25.88±2.33)岁。

两组门诊拔牙患者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告知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

观察组,接受风险干预引导治疗,(1)建立风险干预引导治疗小组,完善术前消毒工作,秉承无菌操作理念开展手术。

(2)手术后,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出血和肿胀的问题,医生应及时检查患者的出血表现,如果有牙龈撕裂的问题,要及时清创、药物治疗。

(3)并发症干预,做好病人口腔的全面检查,尤其是牙龈部位。

如果患者的牙龈骨板骨折和伤口,需要清创,缝合伤口,控制出血。

对于骨折复位固定的患者,采用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治疗,确保患者的下颌骨恢复。

局部麻醉后行尖牙窝开窗术,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门诊拔牙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不依从、很少依从、部分依从、基本依从、完全依从。

总依从率等于完全依从与基本依从率之和。

并发症发生率包含术后出血、术后感染、下颌骨骨折、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门诊拔牙患者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处理校准,以(%)表示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性应用卡方检验。

若统计学意义存在,则P<0.05。

2.结果
2.1 统计两组门诊拔牙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统计两组门诊拔牙患者的治疗依从性{n(%)}
组别完全很少部分基本完全依从
不依从依从依从依从依从性
观察组
(n=31)
(0.00)
1
(3.23)
1
(3.23)
20
(64.52)
9
(29.03)
29
(93.55)
对照组
(n=31)
1
(3.23)
3
(9.68)
7
(22.58)
14
(45.16)
6
(19.35)
20
(64.52)
X2值-----7.883
8
P值-----0.004
9
2.2 统计两组门诊拔牙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的并发症(术后出血、术后感染、下颌骨骨折、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统计两组门诊拔牙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术后
出血
术后
感染
下颌
骨骨折
牙齿
残根误入
上颌窦
发生

观察组(n=31)
2
(6.45)
1
(3.23)
(0.00)
(0.00)
3
(9.68)
对照组(n=31)
7
(22.58)
2
(6.45)
1
(3.23)
1
(3.23)
11
(35.48)
X2值---- 5.904
8
P值----0.015
1
3.讨论
口腔外科拔牙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术后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虽然常规处理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往往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总体效果并不理想[3]。

风险干预引导通过总结内近年来的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完善治疗与管理方式。

风险干预引导治疗通过完善各个治疗环节,并发症风险降至最低,有利于降低医患纠纷,提升满意度[4]。

风险干预引导在口腔外科门诊拔牙过程中,根据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医务人员必须详细了解患者面部的解剖和生理特征,并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详细分析。

所以,临床医生需要运用熟练的技术进行拔牙和并发症的风险干预,患者在出现并发症后应保持冷静,根据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由本次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术后感染、下颌骨骨折、术后出血、牙齿残根误入上颌窦)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风险干预引导治疗在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高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倪彪. 关于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中严重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1):38,44.
[2] 夏卓玙.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严重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J]. 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6):90,93.
[3] 熊飞燕,邓秀平.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4):93-94.
[4] 付华,王明芹. 口腔外科门诊拔牙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和具体的护理措施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7):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