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下原文与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公孙丑下原文与解析
孟子公孙丑下,是孟子思想中的一篇重要篇章。

通过对孟子与公孙
丑的对话,揭示出了孟子的仁政与仁爱的核心观念。

下面将对孟子公
孙丑下的原文进行解析。

原文如下:
孟子见公孙丑,曰:“子为此邪?”对曰:“为国。

”“为仁邪?”对曰:“为吾所欲,使我所欲从政。

”曰:“何以政为?”对曰:“由正。

”“若由正,南面而已矣,何必知尧舜之道?”对曰:“由正。

由正继之,民始立矣;民始立,也由正。

母爱其子不爱人之子,人未有自爱而后爱人者也。

母爱诸子,则天下以之为仁;父慈诸子,则天下以之为义。

立国有道,使天下德,然后愿继之。

诗曰:‘顾葡萄其实,予口以实。

’南面而已矣,何必知尧舜之道?”孟子曰:“居!吾语女德。

”公孙丑辞。

孟子曰:“大室宇之具备矣,然无道士之阐蔽也。

夫庙堂衙署之具备矣,然无耳光
目彰之分也。

故曰:政由人也,贵乎阐蔽耳光目彰之分者,不贵乎有
功利者。

吾将以为子道士。

”公孙丑默。

解析:
在这段对话中,孟子问公孙丑他从政的目的是什么。

公孙丑回答说
是为了国家。

接着,孟子问他是否是为了仁。

公孙丑回答说是为了自
己的欲望,而使自己的欲望能够在政治上实现。

孟子接着问他如何才
能实现仁政。

公孙丑回答说要通过正道来实现。

然而,孟子质疑说如
果只是依靠正道,那么南面坐堂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知道尧舜的道
德之道呢?公孙丑回答说,依靠正道开始执政,人民才能够安定下来,
并且只有通过正道,人们才会开始互相关爱。

孟子继续追问为什么要
知道尧舜的道德之道,公孙丑坚持说只要依靠正道就可以了。

然后孟
子说,等待一下,我要给你讲讲德。

公孙丑拒绝了,孟子说大房屋的
设施已经完备了,但缺乏道士的指导。

堂宇衙署的建设也准备好了,
但缺乏耳光目彰的修正。

所以,政治是由人来决定的,重要的是拥有
修正视听和强调目标的能力,而不是只追求功利。

我将以道士的身份
指导你。

公孙丑保持沉默。

通过以上对孟子公孙丑下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思想中的
几个重要观点。

首先是孟子强调政治要以仁政为目标,而非个人的欲
望和野心。

其次,孟子认为政治的实现需要依靠正道,而正道通过培
养人们的仁爱之心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外,孟子还强调了修正
视听和明确目标的重要性。

政治家应当具备指导人民的能力,将道德
观念灌输给人民,以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总结起来,孟子公孙丑下这篇文章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强调政治需要以仁为本,通过正道来实现社会
的和谐发展。

他也提醒人们在治理国家时要注重道德修养和明确目标,而非只是追求个人的功利。

这一思想对于今天的政治与社会治理仍然
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